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初中生化学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及其形成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琳  杨丽娟  周海花 《化学教育》2005,26(9):38-39,42
化学前科学概念(化学前概念)指学生专门学习化学前所形成的有关化学的认识,"相异构想"则是指学生形成的偏离科学概念的观点与认识.笔者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涉及到的化学知识为载体,通过个人访谈、教师座谈会、试卷分析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初中生已具有的化学前概念以及存在的相异构想,并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学生形成相异构想的主要方式:简单枚举、错误推理、主观臆测、望文生义、缺少辨证思想、缺乏化学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高一学生部分核心化学概念相异构想的探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秀玲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05,26(10):34-36,51
本研究采用团体测查的方法,对经过初三1学年和高一上学期化学学习的157名高一学生进行了部分核心化学概念相异构想的探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在微观上的运用、化学式意义的微观理解、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宏观现象、物质宏观性质与粒子微观性质的联系与区分等方面存在突出的相异构想,为实施学生的概念转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轶鹏  韩慧磊  孙影 《化学教育》2020,41(17):105-111
国内外有关化学学科的相异构想研究主要包括对学生相异构想进行诊断及其原因分析,以及开发有效的教学模式或策略对学生相异构想进行概念转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为相异构想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罗秀玲 《化学教育》2008,29(1):31-33
通过对化学教师部分核心化学概念相异构想的调查研究,并与高一学生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教师与学生整体回答的曲线大致平行;教师及学生在“宏观—微观”、“微观—符号”表征转换方面存在困难。为了促进教师与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应促进教师教学的反思,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丰富学生相异构想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运用自编的二段式诊断测验,对10到12年级的529名中学生进行了“电解质”概念相异构想的问卷测查。对测查数据运用Rasch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中学生有关“电解质“的相异构想存在着差异。依据SOLO分类标准对中学生“电解质”的相异构想进行了分类,并借助课堂观察和访谈对不同年级中学生“电解质”相异构想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游戏”和“访谈”方法,对高一学生“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概念学习的“相异构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常生活概念“平均”对科学概念“8电子稳定结构”学习产生了负迁移,同时高一学生对相关的化学微观概念产生了很多的相异构想;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一套中学化学微观概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物质结构内容的抽象性导致学生产生大量的相异构想,影响着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学习和深刻理解。通过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从思维的视角分析了中学生“原子结构”相异构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转变学生相异构想、促进概念理解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孙杰英  严文法 《化学教育》2018,39(23):71-74
采用自编的二段式多项选择诊断测验为研究工具,对55名初三学生“酸、碱、盐”核心概念的相异构想进行调查研究,诊断了学生头脑中存在的相异构想并探析了产生这些相异构想的成因和主要来源,为中学化学教师进行概念转变教学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林晓娇王   《化学教育》2014,35(5):56-58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方法,对高三53名学生关于“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相异构想进行调查研究,探查学生头脑中存在的相异构想,分析产生的原因,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转变相异构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罗秀玲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04,25(11):60-64
通过查阅《美国化学教育》(JCE)1995年7月至2003年7月有关化学概念教学的文章,对国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一概述,列举了提出的关于化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并列举了“电子构型”和“分子模型”2个概念案例。另外,通过访谈国内先进教师和查阅国内相关教育期刊,对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也作了一般概括。比较了国内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在主题的选择、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的差异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岳波 《化学教育》1996,17(1):48-49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课程,适当地引入化学史教学,既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的形成与发展,又能增加趣味性,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笔者经过实践,发现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刘明兴 《化学教育》2005,26(12):25-26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三化学教科书(上、下册,人教版,2004年2月版)增设了“小资料”。“小资料”的出现,体现了教材的弹性和灵活性,体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办学条件差异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意图,在教学中要充分理解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教学功能。全书共有34处“小资料”,其中化学、技术、社会的“小资料”8则,有关化学科学家故事的“小资料”6则,与化学相关知识的“小资料”20则。因此,如何理解和应用“小资料”的教学功能是化学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毕华林 《化学教育》1996,17(9):23-25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是知识结构的联结点,是学生学习的核心。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作为化学科学的启蒙课程,如果学生开始没有清楚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那么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和深化,势必造成学生概念越来越模糊,学习负担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4.
柯开云 《化学教育》1997,18(1):16-19
把教学活动置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自帐科学方法论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化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很快感觉到化学特别难学,一些初中化学成绩好的学生更感到茫然,高中教师埋怨初中教师没给学生打牢基础,初中教师更是有苦难辩。进入课程改革以后,这种矛盾显现更加突出。那么,初、高中化学“教与学”衔接的难点在哪?带着这一疑问,笔者与高中教师、初中教师以及刚进高中或即将进高中的学生三方进行了访谈,以求寻得一些值得各方思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赵菊敏 《化学教育》2020,41(8):73-76
根据初中起点幼师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差、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依据从教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创设和谐有序的课堂教学秩序、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等3个方面,提出了在幼师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敬华 《化学教育》1994,15(6):25-30
本文参考国内外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对学习兴趣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情况,编制了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得了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般情况,着重研究了办学条件、性别、家庭环境、学业成绩等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影响。为初中化学教师搞好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周海花  吕琳 《化学教育》2005,26(12):29-30,64
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当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与化学学科中科学的解释不一致时就产生了化学模糊观念(fuzzy conception)。比如学生对气体的助燃性和可燃性搞不清楚,总认为氧气也可燃烧;学生对铁与生铁分不清,认为是一回事;误认为白色污染就白色的污染;二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催化剂仅仅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等等。这些模糊观念和科学概念虽然同是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均由主体的认知活动所产生,但是却与科学概念大相径庭,它们扰乱了学生正常的思维,严重阻碍着科学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杨国安  夏琼 《化学教育》1996,17(1):37-40
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教材为了加强实验教学,除安排了85个演示实验、10个学生实验、9个选做实验外,还安排了16个家庭实验。  相似文献   

20.
艾学富 《化学教育》2006,27(2):29-32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主要从现行教科书中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研究性学习片断、化学实验中的研究性学习、化学习题中的研究性学习、化学复习中的研究性学习、化学课外研究性学习等方面介绍了在初级中学进行实践尝试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