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尽管目前对Ⅱ—Ⅵ族化合物的场致发光的研究工作,重点已经几乎完全从的斯特里奥型(粉末状发光体与介质混合作成夹心式发光屏——译音)转移到单晶结器件上,但是,仍不应忽视由粉末制成大面积显示的可能性。为了显示的目的,要求有100—1000cm~2的面积。目前,单晶器件对于这些应用是不可能的。用这种器件作成大面积的显示,不  相似文献   

2.
1.引言 虽然今天对场致发光显示器件很感兴趣,然而在过去几年里,对它的重视程度是有过很大起落的。早在1937年,Destriau在磷光体粉末上进行了实验,发现直接施加电场可以产生发光。遗憾的是,在科学  相似文献   

3.
近来有人研制适用于大型更新式点阵显示的低占空系数电压脉冲驱动的直流场致发光屏[1]。这种屏用掺Cu,Mn的ZnS发射的5400A-6300A的黄光,在0.5%的占空系数下平均亮度为30~100呎朗伯,寿命性能良好(图1)。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一种已研制成功的36个字符的更新式DCEL字符显示器,并进而探讨能显示1000个以上符号的大型更新式DCEL显示器的可能性。 36字符屏为层迭式结构,把一层40μm厚的ZnS磷光体涂在一排1 m m宽的SnO2平行电极上。SnO2的薄膜电阻为2Ω/每方,用光刻技术刻划成电极。在ZnS层上再蒸上一层铝膜,然后对这两层膜进行刻划,形成1 m m宽的Al-ZnS阵列,以实现显示器的X-Y寻址。最后将屏密封起来,以防止大气污染,用常规的形成工序使在ZnS-SnO2界面上产生光辐射势垒。  相似文献   

4.
松下电器无线电研究所,研制了可以实现电视显像的场致发光显像装置。在此叙述的就是应用了这个装置的场致发光平板显示。在这个装置里,用场致发光矩阵板来代替了阴极射线管。和普通电视接收机完全一样地把它设计成能接收甚高频电视广播。场致发光矩阵板的大小,相当于13吋=33.02cm的阴极射线管画面,共有52900个像点。这个装置在纽约演技场从3月24日  相似文献   

5.
一组苏联人在1972年申请美国专利,声称发明了一种改进直流场致发光屏的重复性、亮度和寿命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在交流下工作的Ⅱ—Ⅵ族粉末场致发光光源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实际应用。为了在直流下工作,采用由Ⅲ—Ⅴ族化合物单晶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制造这种发光二极管牵涉到很复杂的工艺。发光二极管的辐射面很小,这就大大限制了它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因此在直流下工作的粉末场致发光光源还是很有前途的,制造这种光源只涉及一般的发光粉和电介质层的喷涂工艺,而其辐射面可以做得足够大。在场致发光中采用ZnS、CdS:Mn和无机介质可以制成保存物体影像的装置。  相似文献   

7.
不论是薄膜还是粉末直流场致发光屏,它们的工作电压都可能比交流场致发光屏低。最近,我们能够制出工作电压低至20伏并有适当的亮度,尤其是具有很好的老化特性的薄膜发光屏。另一方面,我们在粉末直流场致发光屏方面的工作由于它的急剧老化而遇到困难。因此,很有必要更好地了解这些屏。为此,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ZnS粉末屏的形成过程,局部辐射,老化和场致发光机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讲Mn和Cu激活的ZnS的直流场致发光。叙述了粉末、薄膜和单晶的制备工艺及其直流场致发光的观察。概括地叙述了基本的发光机理,并讨论了可能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9.
从平板场致发光显示整个系统的各个方面看来,制作场致发光电视屏是可能的。这种考虑的基础是采用大面积薄膜晶体管矩阵组成的寻址和驱动线路,把它直接蒸着在场致发光层的背面上。低压直流的场致发光最为理想,而为实现这一点,提出一种Ⅱ—Ⅳ族多晶异质结新原理(半势垒注入场致发光)。不过,现行的交流场致发光也可使用,但有待得到某些改进。  相似文献   

10.
矩阵控制的显示是以xy方式控制的。所以用2n个输入信号就可以控制n~2个单元。这一点对于那怕只有中等分辨率的显示也是很有实际用途的。例如标准的525线电视系统就有超过250,000个负载信息的单元。矩阵控制的显示可分为两类:单稳显示系统和双稳显示系统。单稳显示系统的显示表面没有信息存贮。因此,显示表面上出现的信息必须以一定的帧速,周期性地不断刷新。这个帧速需高到足以避免闪烁并能保证相当的亮度。双稳显示的表面有存贮,因此要接通或断开一个单元,只需要给它一次信号,它就会保持在那个状态。所以除非是要改变数据内容,否则,出现在显示表面的信息就不必刷新。  相似文献   

11.
薄膜场致发光显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秀来 《物理》1999,28(2):73-79
描述了薄膜场致发光显示的电学和光学性质,介绍了夹层结构,它等效齐纳二极管组成的线路。分析了影响亮度和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发光中心浓度,电子的能量和发光体的结晶状态,为了提高电子能量,提出了分层优化方案,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改善发光层的结晶状态,提出了厚膜扬致发光。对场致发光的机理进行了讨论,描述了多色和全色TFEL器件的材料和结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粉末场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和发光性能的测试结果.在交流电场激发下。比较了绿色材料ZnS:Cu,Eu(以铜铕激活的硫化锌)、红色材料(Zn,Cd)(S,Se):Cu,Gd(以铜钆激活的硫硒化锌镉)和蓝色材料ZnS:Cu,Cl(以铜氯激活的硫化锌)的发光性能.在300V,600Hz电场激发下,它们的发光亮度依次在~120尼特、~10尼特和~80尼特以上.实践表明,这些材料正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处理技术中使用各种信息显示装置,如数字钟表、台式电子计算机等显示方面大量使用数字显示元件。在图象显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电视阴极射线管。这种显示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应用。在一些专门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4.
1.前言 为了实现墙壁电视,很多单位正在研制用矩阵屏显示电视图象的装置,同时正在研究主要问题之一——灰度级的显示方法。 虽然矩阵屏的亮度控制有模拟信号法和数字信号法,但从装置的毫无调整、工作稳定和集成化(小形、低功耗)等方面看,数字方法是适当的。作者们以前试验了用加权的数个亮度控制脉冲来控制电视图象显示器的亮度~1)、~2),这方面,别人也发表了几个实例~3)、~4)~5)。但是因为作成实际的显示装置时要求电路结构简单,所以灰度级不能过多,因此必须探讨不只是灰度级多,而  相似文献   

15.
美国伦敦G.E.C.Hirst研究中心正在生产一种直流场致发光显示屏,据说已宜于批量生产并且价格适中。 这种显示屏用的是硫化锌磷光体,与以前的交流屏所用磷光体不同,它含铜的体浓  相似文献   

16.
一、场致发光屏的制作 粉末场致发光应用的器件形式,就是做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发光屏。这种屏的结构类似于一个平板电容器,所以有时候遇到场致发光电容器的称呼。它是由透明导电膜、发光粉和粘结剂、金属电极等主要部分组成的。目前已经实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以有机介质作粘结剂、导电玻璃作衬底的玻璃屏,一种是以无机介质作粘结剂、钢板作衬底的搪瓷屏。本文只就有机介质的玻璃屏作一初步介绍。 1.常用制屏工艺。在实验室和工厂中比较常用的制屏方法是刮印法和喷刷法。所谓刮印法,就是把发光粉和粘结剂(如发光  相似文献   

17.
目前,粉末ZnS·Mn,Cu系统直流场致发光体,在100伏和5mA/cm 条件下,可以很容易地达到250呎朗伯的亮度。在100伏直流电压下连续工作5 小时后,亮度降至100 呎朗伯,在约25小时内,亮度继续下降至50 呎朗伯。以恒定的功率输入,100呎朗伯的亮度曾经维持了 400小时。在 ZnSe:Mn,Cu 粉末磷光体中也得到了直流发光。此外,除Mn所生的橙黄色发光以外,在铒激活的ZnS中看到了绿色直流发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研究ZnS的场致发光主要限于它的交流性质。虽然直流性质对于最终解释所发生的过程的实际机理能提供许多知识,但它们还是被忽略了。 业已证明,小心的控制原料可以得到高亮度和高效率的发光材料。具有这种性能的发光粉是由细的ZnS粉末作为基质,用Mn均匀掺杂并包上富铜相而构成的。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综述直流场致发光磷光体的发展和我们对所发生的过程的最新见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介绍国外有关场致发光(EL)现象的应用和固体显示前景的展望。在经历一段几乎是停滞不前的状态之后,EL研究现在又进入一个相当活跃的时期,它引起许多方面人员的重视。尽管很引人注目的固体平板电视成为实际可用之前,还需要解决许多工艺上理论上的问题,可能还要若干年才能突破,但在此之前,许多中间产品已经或即将应用到三大革命运动中。今后固体显示一定会得到发展,但不应认为它将成为取代其他一切的万能显示,而是在某些方面它具有独特之处;当然,这样的观点也适用于其他各种显示技术。各有其所长,各有其所短。要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就应努力解决工艺和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D.kahng等人报导过ZnS:TbF_3或者其他稀土氟化物薄膜的场致发光,这些稀土氟化物薄膜在交流激发下能产生发光。在这篇文章里这些发光电容器被称为Ⅰ类发光盒。我们已经制成不仅在交流激发下发光而且也能在直流激发下发光的电容器。在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