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藏高原及邻区富碱侵入岩——以苦干子和太和二岩体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暗色造岩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等,将本区富碱侵入岩分为2个系列:(1)钠质碱性系列岩石,为含碱性暗色矿物(霓辉石、霓石、钠闪石)碱性岩和碱性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富碱、富钠和贫钙以及Sr,Ba丰度低;(2)钾质碱性系列岩石,为含非碱性暗色矿物(透辉石、浅闪石)碱性岩和碱性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富碱、高钾和富钙以及Sr,Ba丰度高。  相似文献   

2.
夏季青藏高原气象学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使用经过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观测资料订正过的欧洲中心FGGE—Ⅲb资料、GMS1地球同步卫星云图资料及其它一些资料,详细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的水汽状况、热力层结状况和月平均环流场的主要特征;计算了主要经圈环流圈的位置分布和从高原上上升气流的轨迹;通过逐月、逐日的涡度方程诊断分析,讨论了夏季高原高、低空稳定环流场的维持机制,发现高原上存在的强盛频繁的积云对流活动对高原大型环流场的维持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提出了一个高、低层多层次的对流活动振荡过程造成的热量水汽接力式上传输送的物理模型,认为它可能是夏季青藏高原高空大气高温、高湿状况维持的主要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黄土湿陷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首先通过在偏光显微镜下对湿陷前后的黄土薄片进行孔隙分布统计求出其湿陷空间,接着研究了黄土颗粒间的结构和连结特征,查明了遇水强度降低的连结,最后通过对外部因素——一定外荷和一定含水量——与内部条件的共同作用的研究,提出了黄土的湿陷机理。  相似文献   

4.
元谋土林成因及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林是中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流水地貌类型。土林地貌在云南元谋盆地发育最典型。作者通过对元谋盆地内的河湖相地层、新构造运动、地貌、土壤、气候和植被的研究,指出了土林地貌形成的条件和其5个发育阶段。并将土林划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阿拉善及邻区石炭二叠系古地磁学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分布于华北块体西部的阿拉善及河西走廊地区的石炭系和二叠系进行了详细的古地磁学研究。对岩石标本剩磁载体和剩磁稳定性研究以及对所分离出的高温特征分量的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特征分量代表了原生剩磁分量,从而得到这一地区在晚古生代的地磁极位置,补充了中国华北块体的APWP,揭示了华北块体西部大陆内部变形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晚古生代华北块体徘徊于赤道附近,并非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同时证明阿拉善及邻区相对于鄂尔多斯地区的旋转导致贺兰山槽区的剪刀型闭合。  相似文献   

6.
~(10)Be与黄土的堆积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0.75Ma以来中国洛川和西峰黄土剖面的~(10)Be测量结果。黄土~(10)Be记录与深海钻孔沉积物δ~(18)O之间有着极好的相关性。根据这种相关性,建立了0.75Ma以来洛川和西峰剖面的地层时标,进而计算了黄土堆积速率和~(10)Be通量,给出黄土风成沉积的简单定性模式。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冰川蕴含了丰富的历史环境变化信息。通过青藏高原冰芯钻取及环境指标分析,可在季节至万年时间尺度上重建高分辨率环境变化历史。黑碳气溶胶来源于生物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对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是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因子之一。准确测量冰芯中的黑碳粒子浓度,是恢复其排放历史、评估其气候环境效应的必要手段。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ingle Particle Soot Photometer, SP2)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用于雪冰样品中黑碳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获得准确的黑碳浓度信息。近10年来,实验室开展了大量的冰芯黑碳样品测量,从野外冰芯钻取、样品前处理、仪器原理及测试、黑碳数据处理等全过程对SP2在青藏高原冰芯黑碳研究中的应用与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将SP2与热光学(Thermal-optical method)等测试方法进行对比,强调了SP2对冰芯黑碳样品研究的可靠性,并对未来黑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偏远,其冰川径流样品在采集完成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送达实验室开展测试研究,因而样品的不同储存和处理方式可能会影响原始信息的获取。为了探明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的影响,本研究采集青藏高原腹地纳木错流域曲嘎切径流样品,经过过滤与否、不同孔径滤膜过滤、加酸与否、不同储存温度以及储存时间等前处理,探究其对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和冷藏储存条件下,由于“河水-悬浮颗粒物”两相已达接近平衡的状态,Ca2+、Mg2+、K+、Na+和SiO2浓度在2.5个月内基本稳定,是否过滤以及不同孔径过滤对冰川径流样品水化学的影响较小。冷冻或加酸储存后Ca2+、Mg2+、K+、Na+和SiO2浓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与碳酸盐矿物含量相对丰富的积雪样品相比,不同前处理方式对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更小。综上,本文建议冰川径流样品采集后冷藏或常温储存且在测试前完成过滤处理即可,不可加酸储存,并在两个月内完成测试。  相似文献   

9.
中国黄土磁化率各向异性与成因及其对第四纪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磁化率各向异性来研究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的沉积组构。根据它们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如各向异性度、磁性面理和线理度等参数的差异),可区分上述两种沉积物。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黄土下伏的上新统红壤土的磁组构,并与我国南方残积风化壳的红粘土的结果进行比较,考虑到地质特点,认为西峰黄土下伏的红壤土可能也属风积成因。  相似文献   

10.
苏皖及邻区上白垩统与下第三系的界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苏南及皖南地表上白垩统和下第三系的调查和研究,试将地表的地层与苏北井下的含油、气层进行对比;详细地讨论了区内中、新生界的界线,提出赤山组与泰州组之间为上白垩统与下第三系的界线,相当于我国南方南雄组与上湖组之间的界线。  相似文献   

11.
末次冰期旋迴兰州黄土剖面与南极东方站冰岩芯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临夏市北塬阶地剖面的磁化率曲线与南极东方站2083m冰岩芯的同位素曲线变化趋势十分吻合,剖面厚35m,马兰黄土之下出现5层古土壤,上部3层(S_(1-a),S_(1-b),S_(1-c))对应末次间冰期的3个温暖阶段,末次冰期的间冰段(南极冰岩芯的C阶段)在北塬黄土剖面中有清楚的反映,形成3层古土壤和两层黄土,剖面底剖已属于倒数笫二次冰期,发现有耐干冷的哺乳动物和软体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地区大气臭氧及前体物本底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临安地区观测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我国中纬度东部地区O_3及其前体物NO_x等成分偏高,可以对农作物和地表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根据NO_x与SO_2浓度的相关性表明,局地植物体燃烧也是NO_x的重要排放源。观测和模拟结果都表明近地层大气O_3浓度主要决定于地面总辐射量控制下的光化学反应过程,O_3的生成受到前体物NO_x的控制,但O_3与NO_x存在着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CO,CO_2,CH_4和碳黑与青海高原干净地区同期平均值相比要高得多,这说明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对大气本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TG DTG技术研究了Eu2 (o MBA) 6 (PHEN) 2 (o MBA :邻甲基苯甲酸根离子 ;PHEN :1 ,1 0 邻啡咯啉 )在静态空气中的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根据TG曲线确定了热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运用Acher法、Madhusudanan Krishnan Ninan (MKN)法和Ozawa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第一步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和动力学参数 ,同时用等温TG法得到失重 1 0 %为寿终指标的寿命方程 :lnτ=-2 4 3 690 +1 .5 2 84× 1 0 4 T。  相似文献   

14.
多氯萘的来源及环境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氯萘(PCNs)具有和二口恶英类(PCDD/Fs)相似的结构和毒性,在全球的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都能被检测到.本文介绍了环境中PCNs的主要来源和环境归宿,重点介绍了焚烧和金属冶炼等过程中PCNs的排放特征,归纳了当前全球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PCNs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对我国多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PCNs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讨论.最后提出了PCNs相关研究领域研究进展与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对于0.2Ma以来的黄土堆积物,其石英“自身成因~(10)Be”主要来源于源区初始~(10)Be,载带着源区侵蚀速率变化信息。中国洛川黄土剖面GL 47(L_1),GL83(L_2)两样品石英“自身成因~(10)Be”浓度分别为5×10~5原子/g,2.2×10~6原子/g。据此计算的源区侵蚀速率为:L_1期(10—90ka),ε_(BeL_1)=1.5×10~(-3)cm/a;L_2期(130—190k a),ε_(BeL_2)=3.8×10~(-4)cm/a。更深层位黄土石英“自身成因~(10)Be”研究可望用于黄土地层测年。  相似文献   

16.
邻香兰素氨基酸Schiff碱化合物的合成及构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chiff碱是指含有亚甲氨基-PC=N-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因Schiff于1864年首先发现而得名。一些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对肿瘤和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3]。1970年,Hodnett^[4,5]制得几种Schiff碱,实验发现它们对老鼠肌肉内的Walker206瘤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它们和某些金属形成的螯合物效果更好。Schiff碱配体可以作为螯合剂、生物活性剂、分析试剂和催化剂等,在科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6,7]。本文报道一类新型的Schiff碱-邻香兰素氨基酸化合物的合成和构象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搜索方法对4人邻香兰素Schiff碱化合物的不同构型分子进行了构象研究,在搜索出的系列低能构象中分别找出全局最低能量构象,以此为初始构象进行了PM3量子化学计算。4个化合物的分子骨架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邻羧基苯甲醛水杨酰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酰肼和邻羧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化合物邻羧基苯甲醛水杨酰腙(C15H12N2O4),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9.352(8),b=14.219(8),c=12.762(3),β=115.605(14)°,V=3167(3)3,Z=8,F(000)=1344,Dc=1.344Mg/m3.该化合物分子通过两个苯环间的氢键作用(N—H…O)缠绕成了一个无限双螺旋链.热重实验表明该化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的分解峰温值为232.64℃.初步生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来源壳聚糖的基本特性及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同一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以螯虾壳、河虾壳、对虾壳、海蟹壳和蚕蛹制备了壳聚糖,并对其多项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壳聚糖的收率分别为螯虾13.6%、海蟹12.3%、对虾10.5%、河虾8.70%、蚕蛹1.8%;灰份含量接近(0.25~0.45%);脱乙酰度相近(76~80%);壳聚糖的粘均分子量分别为:螯虾12.8×106、河虾1.15×106、海蟹1.06×106、对虾0.96×106、蚕蛹0.91×106。五种壳聚糖的红外光谱基本相似,只存在个别峰值、峰位的差异,表明五种壳聚糖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其空间构象和结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解释糖尿病型帕金森病的分子机理,利用Lc-ESI-TOF与LC-ESI-MS/MS联用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与对照大鼠的纹状体、海马区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定量比较发现有23种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了2倍以上的显著变化.其中包括与帕金森病致病通路(兴奋性中毒)密切相关的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与自由基清除、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与能量合成密切相关的线粒体ATP合酶.发现参与糖酵解过程的7种酶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提示可能与内源性神经毒素1-乙酰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生成与累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西北旱田黄土中铅的赋存形态与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不同条件下旱田黄土中Pb的形态分布与转化规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Pb形态转化的主要因素,借助Mul1er地积累指数法初步评价污染状况。结果发现:所用黄土样品中Pb总量为68.85mg·kg-1,低于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不同形态Pb含量分布为残渣态Fe-Mn氧化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其中残渣态Pb占Pb总量的64.04%。土壤pH值、含水率、秸秆加入量、老化时间等环境因素能改变Pb的形态分布,但残渣态Pb含量始终最高。pH值是影响土壤Pb赋存形态的最主要因素,Pb的地积累指数Igeo为0.3314,说明采样区土壤人为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