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铜锰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究:Ⅰ.脱硫工艺条件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共沉淀法制得的铜锰脱硫剂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煤气脱硫剂。本文从硫化氢浓度,脱硫温度,空速和脱硫剂的粒度几个方面考察了地脱硫剂的影响,可以看出该脱硫剂的反应活性与硫化氢浓度基本上成正比,但与脱硫温度的关系较为复杂。在低于600℃时脱硫剂的活性基本上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在600℃以上的温度时则有所波动。空速对其反应活性的影响类似于硫化氢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氧化的脱硫剂高温煤气脱硫行为的研究:还原及硫化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动态热重天一研究了赤泥制备的高温煤气脱硫剂还原和硫化的动力学行为,两个过程初期均为化学动力学控制,进而转入内扩散控制,采用等效粒子模型,给出了不同的控制段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4.
应用穆斯堡尔谱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锌铁基脱硫剂相态组成的影响。提高焙烧温度和延长焙煤时间均有利于ZnFe2O4的形成,但焙浇温度过高引起过度烧结从而降低了脱硫剂的活性。原脱硫剂中的ZnFe2O4和α-Fe2O3在脱硫过程中转化成零价铁、碳化铁和硫化铁。此外还形成了一定数量的高自旋Fe^2 含铁相。再生处理后脱硫剂的化学组成基本上可复至起始状态。 相似文献
5.
铜锰脱硫剂可用空气和氮气再生,通过对再生温度和空速的研究,选取了合适的再生条件为;以空气再生温度为650℃,空速为850h^-1;氮气再生温度为750℃,空速为1500h^-1为宜。经过10.5次和3.5次循环实验,可认为该再生方式简单可行,且再生后胶硫剂仍具有较好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6.
8.
高温煤气脱硫:Ⅱ.铁锌基脱硫剂再生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自制的铁酸锌脱硫剂对再生温度,再生氢气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脱硫剂在650℃或700℃,再生效果相近,再生率接近于1.0在下次循环中硫化反应活性高;在600℃时,再和互小于1.0。 相似文献
9.
10.
11.
煤非催化加氢热解过程中脱硫脱氮效应及硫变迁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5g固定床反应器和在线热解质谱,对煤加氢热解过程的脱硫脱氮效应及硫变迁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煤中几乎所有硫铁硫矿被脱除殆尽,半焦中残存的向亘硫主要表现为硫酸盐硫。而热解过程中硫往焦油产组分的变迁、转移主要取准地煤中噻吩类含硫化物的不完全氢化还原反应,而与煤中其它有机硫化珠的含量关系不大,从而使高噻吩煤难于获得低硫充洁净焦油产物。同时发现,由于氢传质扩散的相对滞后,微量硫与煤中内在氧发生氧化 相似文献
12.
煤及煤焦微观结构特征与气化反应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不同煤化度煤及煤焦的微观结构及其对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焦具有丰富的分支孔系统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并含有较多对气化有催化作用的可交换阳离子。无烟煤焦分支孔贫乏,比表面积很小。煤焦的总孔容、比表面积和芳核大小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不同煤化度煤焦气化反应性差异很大,脱矿物质后煤焦反应性差异显著减小,但是脱矿物质前后煤焦的反应性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13.
14.
铁钙氧化物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目前高温煤气脱硫剂多采用复合型金属氧化物,而此类脱硫剂在高温、强还原性气氛中易烧结等情况,设计出以氧化铁为与氧化钙为主体的高温脱硫剂。结果表明,此脱硫剂由于氧化钙的加入,脱硫剂的起始烧结温度随氧化钙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烧结过程主要按表面扩散及体积扩散机理进行,且动力学参数计算揭示出烧结活化能与指前因子间存在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5.
铁催化剂对煤热解过程中氮元素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XRD和EXAFS技术表征了热解温度对煤中铁催化剂形态的影响,用XPS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铁催化剂对煤热解过程中氮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元素在低温制备煤焦中的主要物相是Fe2O3和Fe3O4,而在高温制备的煤焦中,还原态α-Fe和铁碳物种(Fe,C)是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煤或焦中的氮元素以季胺盐、吡啶和吡咯等三种形态存在。铁能催化季胺盐在较低温度下分解。与吡咯类氮相比较而言,铁能优先催化 相似文献
16.
煤炭液化复合铁系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型高压釜,以杂酚油为溶剂,在反应温度400℃,氢初压6.08MPa,反应时间30分钟的条件下,研究了多种含铁矿物质、复合铁系催化剂对煤炭液化的催化效果。并用高压DTA技术进一步证实了复合铁系催化剂的良好液化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17.
铁基超细粒子催化剂具有优良的F-T反应性能。本工作利用原位Mssbauer谱辅以XRD技术研究了含有钾助剂的F-T合成铁基超细粒子催化剂的结构与还原行为,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和第二金属组分(Mn,Zn,Mg)的影响。“纯”铁超细粒子催化剂在氢气中很容易经Fe_3O_4还原为零价铁。第二金属组分的引入,一方面阻碍了催化剂的还原,另一方面稳定了Fe~(2+)的存在而使其成为还原的主要中间相,这有利于反应条件下形成类尖晶石结构的活性相。对于Fe-Mn催化剂,上述效应随锰含量的增加而更趋显著。铁基超细粒子催化剂在氢气中的还原能力依“纯”Fe>Fe-Zn>Fe-Mn>Fe-Mg的顺序递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铁与第二金属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18.
煤裂解过程中负载铁化学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应用EXAFS、XANES和XRD方法研究了褐煤中负载铁在裂解过程中化学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载FeCl3.6H2O煤中,铁与煤表面碳-氧官能团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铁化学形态以如下顺序递变:高分散Fe-O/C络合物,超细FeOOH,晶态Fe3O4,晶还原态铁(α-Fe,(Fe,C))《 相似文献
19.
载铁煤焦中铁化学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EXAFS,XANES和XRD方法对负载三氯伦铁的地焦中铁化学形态进行了表征,并着重考察煤的铁负载量对铁化学形态的影响。在600℃热解条件下,两种褐煤载铁半焦中铁主要以晶相Fe3O4存在,而烟煤载铁半焦中以Fe3O4,FeO和α-Fe混合物相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