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合物:[Ni(tribentacn)](ClO4)2,(tribentacn为1,4,7-三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离子镍位于6个氮原子形成的畸变八面体的中心;还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核金属配合物对于生物化学和磁化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1,2,3-三氮唑-4,5-二羧酸(H3tda)配体和硝酸镍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得到了1个三氮唑桥联的双核镍配合物[Ni2(Htda)2(H2O)6]·4H2O (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以及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其晶体结构和磁、热性质进行了表征。晶体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在配合物1中,2个1,2,3-三氮唑-4,5-二羧酸配体利用2个相邻的氮原子桥联2个金属镍离子形成一个双桥的双核镍配合物。这些双核镍单元又通过体系中存在的大量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骨架。磁性分析显示双核镍单元内镍镍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一种新型一维带状配位聚合物[Co(DMPhTPY)V2O6]n (DMPhTPY=6, 6″-二甲基-4′-苯基-2, 2′:6′, 2″-三联吡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同时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荧光性质和磁性质。结果表明, 配合物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 钴(Ⅱ)离子间存在反铁磁交换耦合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希夫碱衍生物4-氨基安替比林缩吡啶-4-甲醛为配体(L),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2个Schiff碱Co(Ⅱ)配合物[CoLCl2](1)、Mn(Ⅱ)配合物[MnLCl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XRD、TG和磁性分析等测试手段对2个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Co(Ⅱ)、Mn(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配合物2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1是以Co(Ⅱ)为中心的扭曲四面体构型,配合物2是以Mn(Ⅱ)为中心的扭曲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5.
以希夫碱衍生物4-氨基安替比林缩吡啶-4-甲醛为配体(L),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2个Schiff碱Co(Ⅱ)配合物[CoLCl2](1)、Mn(Ⅱ)配合物[MnLCl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XRD、TG和磁性分析等测试手段对2个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Co(Ⅱ)、Mn(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配合物2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1是以Co(Ⅱ)为中心的扭曲四面体构型,配合物2是以Mn(Ⅱ)为中心的扭曲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6.
以3-氨基-1,4,5,6-四氢吡咯[3,4-c]吡唑(Athpp)为配体合成了2个金属配合物即CoCl4(Athpp)2·2H2O(1)和CuCl4(Athpp)22)。用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表征了晶体结构。配合物1结晶在P1空间群而配合物2结晶在P21/n空间群。金属中心均采取扭曲八面体构型。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2个含有1,4,7-三苄基-1,4,7-三氮杂环壬烷(Bn3tacn)的双核铜配合物:[Cu2(Bn3tacn)2m-bdc)(CH3CN)3(H2O)2]ClO41)和[Cu2(Bn3tacn)2(OH)2](ClO422)。配合物1由间苯二甲酸采取单双齿方式桥连Cu(Ⅱ)离子,配合物2由OH桥连。配合物12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分别为P21/c空间群和C2/c空间群。分别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配合物1与DNA的相互作用,对配合物2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2个含有1,4,7-三苄基-1,4,7-三氮杂环壬烷(Bn3tacn)的双核铜配合物:[Cu2(Bn3tacn)2m-bdc)(CH3CN)3(H2O)2]ClO41)和[Cu2(Bn3tacn)2(OH)2](ClO422)。配合物1由间苯二甲酸采取单双齿方式桥连Cu(Ⅱ)离子,配合物2由OH桥连。配合物12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分别为P21/c空间群和C2/c空间群。分别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配合物1与DNA的相互作用,对配合物2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  相似文献   

9.
新合成了钠离子桥联三核锰结构单元的配位聚合物{[NaMn3O(sao)3(tfbdc)(H2O)4]·0.5H2O·2CH3CH2OH}n(1) (H2tfbdc=2, 3, 5, 6-四氟对苯二甲酸;H2sao=水杨醛肟),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P1.该配合物是一个由三核锰结构单元[Mn3O]构成的、钠离子和四氟对苯二甲酸桥联的二维配位聚合物。磁学性质研究表明, 该配合物中锰离子之间存在着反铁磁性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水热反应法和溶液培养法, 合成了两个结构新颖的铜配合物[Cu3(Ipz)3] (Ipz=4-碘吡唑) (1), [Cu(SO4)(Ipz)4]·2H2O·CH3OH (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ray单晶衍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 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 Pnma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配合物1和2的中心金属铜原子的化合价分别是+1和+2价, 金属的配位环境以及配体的配位模式也完全不同。配合物1中金属铜为二配位, 与配体相互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九元环结构;配合物2中金属铜为六配位, 通过配位的硫酸根分子连接形成一条无限的一维链状结构。此外, 对这2个配合物进行了量化计算, 同时还对配合物1进行了荧光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3-(2-吡啶基)-4-(4-甲基苯基)-5-(2-喹啉基)-1,2,4-三氮唑(L1)和3-(2-吡啶基)-4-(4-氟苯基)-5-(2-喹啉基)-1,2,4-三氮唑(L2)作为配体,合成了2个新的单核铜配合物:trans-[Cu(L12(NO3)(H2O)]NO3·H2O(1)和trans-[Cu(L22(NO3)(H2O)]NO3·H2O(2),对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和单晶结构表征。2个配合物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2中的铜离子均处于一个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CuN4O2],轴向上各有一个水分子和一个硝酸根配位。配体的吡啶氮原子和三氮唑的一个氮原子参与配位,而喹啉的氮原子不配位。配合物晶体中存在O-H…O、C-H…O、C-H…N氢键和C-H…π相互作用,从而连接单核配合物形成三维网络。  相似文献   

12.
水热法合成了2个镧系配合物[Ln(3,4-DFBA)3(phen)(H2O)]2(H2O)2(Ln=Sm (1), Ho (2);3, 4-DFBa=3, 4-二氟苯甲酸根, phen=菲咯啉)。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2结构相同, 配位数为8, 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相邻的2个双核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形成了2D层状结构。并用元素分析, 红外, 紫外, XRD等手段对目标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TG-DTG技术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同时对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另外, 还测定了这两种配合物对白色念珠菌, 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水热法合成了2个镧系配合物[Ln(3,4-DFBA)3(phen)(H2O)]2(H2O)2(Ln=Sm (1),Ho (2);3,4-DFBA=3,4-二氟苯甲酸, phen=菲咯啉)。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2结构相同,配位数为8,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相邻的2个双核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了2D层状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XRD等手段对目标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TG-DTG技术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同时对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另外,还测定了这两种配合物对白色念珠菌,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铜(Ⅱ)配合物[Cu2(NO3)2L(phen)2(H2O)] NO3(HL=2-苯基-4-硒唑甲酸, phen=1,10-邻菲啰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C34H24Cu2N8O12Se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P1。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分别考察了配体和配合物对五种细菌:大肠埃氏杆菌(E.coli), 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 草绿色链球菌(S.viridans), 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ii)的抗菌活性。同时也考察了配体和配合物对人类胰腺癌PANC-28细胞和人类肝癌HuH7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铈((Ⅳ)配合物[Ce(dipic)3]·(H2bipy)·4H2O (1)和[Ce(dipic)3]·(H2bpa)·3.5H2O (2)(2, 6-H2dipic=2, 6-吡啶二羧酸, bipy=4, 4′-联吡啶, bpa=二(4-吡啶基)胺), 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FTIR及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单晶衍射结构表明:配合物1和2的晶体都属于三斜晶系, P1 空间群。配合物的中心金属铈(Ⅳ)离子被3个完全去质子化的2, 6-吡啶二羧酸根环绕, 配体2, 6-吡啶二羧酸的羧基均以单齿形式配位。热分析表明2个配合物在64和50℃开始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的方法合成了1-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配体, 利用该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铜配合物[Cu(C14H21N5)Br]2•[CuBr4] ([Cu(C14H21N5)Br]•[CuBr4]2-•[Cu(C14H21N5)Br]), 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的C2/c空间群, 晶胞参数a=1.96209(15) nm, b=0.82319(5) nm, c=2.39249(15) nm, α=90.00°, β=102.996(2)°, γ=90.00°, V=3.7653(4) nm3, Z=4, μ(Mo Kα)=8.083 mm-1, Dc=2.097 Mg/m3, F(000)=2308, R=0.0417, wR=0.0945, GOF=0.933. 该配合物由两个1-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一溴合铜配阳离子和一个四溴合铜配阴离子组成. 在两个配阳离子中, 每个Cu(II)离子与五个配位原子配位(四个氮原子和一个溴阴离子), 位于一个变形四方锥的中心. 在配阴离子中, Cu(II)离子与四个溴阴离子配位, 位于一个稍变形四面体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采用3,5-二甲基吡唑(HL)与锌(Ⅱ)进行配位作用得到双核配合物[Zn2(HL)2(L)2Cl2](1)和四核配合物[Zn4(HL)4(L)4(OH)2](BF4)2(2)。通过元素分析、UV-Vis、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热分析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2都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两个配合物结构中,每个中心金属锌(Ⅱ)均具有扭曲的四面体配位构型。双核配合物12个金属锌(Ⅱ)由2个双齿配体(L)桥连,以双核配合物1作为次级配位单元,类似的2个次级配位单元中的金属锌(Ⅱ)进一步通过μ-O配位桥连形成四核配合物2。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鳌合双肟配体,4,4′-二氯-2,2′-[(1,3-亚丙基)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2L),及其三核镍簇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镍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镍簇合物含有3个镍离子、2个配体单元(提供N2O2给予体)、2个乙酸根离子和2个配位的乙醇分子,围绕每个镍原子形成一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9.
水热法合成了2个配合物{[Cu2(L)2(tp)]·2H2O}n (1)和[CuL(ClO4)]n (2)(L=4-羧酸-2,2'':6'',2"-三联吡啶,H2tp=对苯二甲酸)。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2都通过配体和金属离子组装成一维链结构;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并通过链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配合物2通过链与链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对其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水热法合成了2个配合物{[Cu2(L)2(tp)]·2H2O}n(1)和[CuL(ClO4)]n(2)(L=4-羧酸-2,2':6',2"-三联吡啶,H2tp=对苯二甲酸)。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2都通过配体和金属离子组装成一维链结构;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并通过链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配合物2通过链与链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对其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