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 Bi 系中可能存在一种 T_c>100K 的2212相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化学分析显示普通的2212相中 Cu~(3+)含量为~10%,而2223相和 T_c>100K 的2212相中 Cu~(3+)的含量却大于30%.从 DTA-TG 实验中观察到普通2212相和2223相失去晶格氧的量为0.8%,而含 T_c>100K 的2212相的样品失去晶格氧的量为~2%,说明这种2212相受氧含量影响更大.文中还介绍了一种简易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2223相和普通2212相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次烧结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高质量的名义组分为Bi_(1.92)Pb_(0.37)Sr_2Ca_2Cu_(3.03)O_y的2223单相多晶样品,其零电阻温度为107K。研究了烧成温度和冷却速率对样品的单相性和T_c的影响。结果表明,烧成温度对样品的单相性起决定作用,冷却速率对其影响不大。但是烧成后冷却速率的变化可以使2223相的T_c至少在10K的范围内移动。缓慢冷却使其T_c向高温移动,这与通常在2212相中见到的移动相反。T_c的变化主要归因于超导体中氧含量的变化,而氧含量、载流子浓度、T_(co)以及正常态的电阻行为等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当样品充分吸氧过程基本完成后,冷却速率的变化,对样品的颗粒T_c影响很小,但对体T_c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超导中心主持下,国内六个实验室成功的开展了银基Bi系2223相带材临界电流循环比对测试实验。有24个样品在各实验室间进行了并联循环测试,4个样品进行了串联循环测试。在零磁场,液氮温度和1μV/cm判据下,样品临界电流Ic测量的最大变化系数小于2.5%。液氮温度是影响IC测但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掺Ba对Bi2Sr2-xBaxCaCu2Oy(0≤x≤0.15,0.3)单晶和多晶样品超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少量Ba2+离子进入了超导相,且有固溶度极限.对于2212相单晶,c轴参数和Tc均随Ba含量增加而增加;对于慢冷多晶样品,掺Ba可明显提高Tc;然而对于淬大多晶样品,Tc没有明显变化,用掺Ba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白培光  刘建 《物理学报》1991,40(11):1869-1874
Bi-Sr-Ca-Cu-O系中掺入适量的Sb,其高温相(110K相)含量明显多于不掺Sb样品。Sb具有加速高温相形成的作用。对于各义组分为Bi2-xSbxSr2Ca2.5Cu3.7Oy的样品,x=0.1最有利于高温相的形成。用液氮中淬火后低温回火的方法,发现在865℃烧结时样品中首先形成的是低温相(80K相),然后再逐渐转变为高温相。Tc值随烧结时间的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含铅铋系2223相成相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超导电性测量、差热分析、电镜等手段对块材Bi系超导体组元的挥发、组成、烧结温度、烧结时间、临界温度T_c与2223相的形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小于910℃时,除Pb外其他组元的挥发没有被观测到。制备2223相的最佳配料组成是Bi_(1.70)Pb_(0.30)Sr_2Ca_2Cu_3O_x,烧结温度在830—845℃之间,烧结时间大于72小时。低于825℃样品中主超导相为2212,高于860℃,2223相难以被观测到,而2201相含量相对增多。依照本文的工艺成功地合成出2223相含量大于90%,T_c近110K,均匀性很好的块材超导体。  相似文献   

7.
纳米银掺杂对Bi(2223)超导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含量纳米银掺杂的(Bi,Pb)2Sr2Ca2Cu3Ox块材。DTA分析表明纳米银掺杂使材料熔点降低,加速了高Tc相的形成。磁场下R-T展宽测试表明,纳米银掺杂大大提高了磁通蠕动激活能,其中最佳掺杂15wt%Ag时激活能提高5~6倍;掺杂样品的钉扎能U(H)随磁场降低比非掺杂样品要慢,改善了磁场下的传输性能。交流磁化率测量表明纳米银掺杂使晶间损耗峰向高温移动20K,说明纳米银掺杂改善了晶界  相似文献   

8.
用化学动力学探讨了Bi系超导相形成的机理,提出反应活化能是控制超导相形成的关键因素。在纯Bi系2223名义成份下,2212相的形成满足“晶核形成生长”自催化动力学模型,其动力学方程为α_(2212)=1—exp(—k_(2212)t~(2.5))。2223相的形成较好地符合“收缩晶核界面”反应模型,动力学方程为1—(1—α_(2223))~(1/3)=k_(2223)t。以0.35molPb替代Bi后,2212相形成的动力学规律没有本质改变,但是2223相的形成表现出区域反应的自催化效应,其相应的动力学方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基于Ag基Bi2223相(Bi2223/Ag)复合带材中晶面取向对提高临界电流密度等实际应用方面的重要性,我们在带材临界电流密度测量的基础上,由金兹玻-朗道(GL)理论计算出沿ab平面和c轴方向的上临界磁场Hc2(H∥ab)和Hc2(H∥c),其比值强烈依赖于晶粒ab平面与带材宽面的夹角θ,由此得到带材中晶粒平面的取向分布.我们发现,Bi2223/Ag带材中晶粒可在-75°<θ<75°范围内自由生长,但不可能有晶粒的ab面垂直于带材宽面的晶粒存在.研究结果表明:95%的晶粒取向为|θ|<75°范围,|θ|=75°~85°在的晶粒只有5%,而在|θ|>85°的区域没有晶粒分布.  相似文献   

10.
文中报道了 Bi_(1.9)Sb_(0.1)Sr_2Ca_2Cu_(2+x)O_y,系列的交流磁化率测量及 X 射线衍射结果,发现超导转变温度对于 Cu 的组份非常敏感,当 x=0.4时,样品在136.5K 出现抗磁性,其 X 射线衍射图中新相衍射峰较85K 超导相的峰更强,因此 Cu 的价态和配位数在形成高和 T_c 超导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Bi系超导体高Tc(2223)相的形成机制。提出Bi系氧化物超导体高Tc相的形成过程是:首先Sr-Ca-Cu氧化物(Ca0.85Sr0.15CuO2)与低Tc(2212)相反应形成高Tc相的核,然后样品内2223相核通过象结晶学中晶体生长那样的方式长大成2223相晶粒。2223相成核过程中Sr-Ca-Cu氧化物的形成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固相反应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通过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电子显微镜、超导电性测量等手段研究了研磨对Y-123和Bi(Ph)-2223超导相和成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磨对Y-123和Bi(Ph)-2223超导相的影响显著不同,研磨导制了Bi(Ph)-2223超导相的破坏。同时指出Bi(Ph)-2223超导相同一结构特征的两种属性:好的可塑性和结构易破坏性。前者是优点,后者是缺点。在加工、测量、使用过程中,要尽力避免后一缺点带来的超导电性的破坏或由于局部结构破坏而导致的整体性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Bi1.6Pb0.4Sr2Ca2Cu3Ox超导体在65O℃O2中等温退火,调制结构由纯Pb型,经由Bi,Pb混合型,最后变为纯Bi型;反之,经Q2处理后,又在650℃流动N2中等温退火,调制结构又由纯Bi型,过渡到Bi,Pb混合型,最终将恢复到纯Pb型,整个过程基本可逆.调制结构的变化与Pb离子运动密切相关,P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我们制备了掺碳二硼化镁系列样品MgB2-xCx(x=0、0.02、0.05、0.1、0.13、0.15、0.17),得到了x=0.02、0.05、0.13、0.15、0.17等样品在高温烧结过程的升温阶段的R~T曲线(简称为HT R~T曲线).发现这些样品的成相温度比不掺碳的MgB2样品的成相温度要低一些,处于500℃附近.我们也对x=0.0、0.05、0.1、0.13、0.15、0.17这一系列样品的X光图谱,低温M~T曲线,R~T曲线进行了测量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用正电子湮没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变温测量液晶(EBBA)样品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及DSC曲线,结果表明正电子湮没的短寿命(τs)基本不变,而长寿命(τ1)和强度(I1)明显地有两次跳变,其跳变的温度范围与DSC所测定的相转变温度范围基本一致,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样品在晶体相←→向列相之间的相互转变的相转变温度范围显著不同。用正电子湮没的ORE模型讨论了由于液晶相转变所引起的微结构变化,从而提出正电子是研究液晶(EBBA)相变的探针。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Ba(Zr0.2Ti0.8)O3(BZT)陶瓷,其铁电相变温度接近室温。对BZT陶瓷的电场诱导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介电常数随着电场的增加而减小,预示着电场诱导相变行为。电场强度影响陶瓷的介电常数峰值的位置,并且在广泛温度范围内影响介电常数的大小。介电常数峰值位置随电场的变化量△Tm与电场满足如下关系:△Tm~E^2/3,说明BZT发生了类似的二级相变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BiPb)-Sr-Ca-Cu-O2223相高Tc超导体烧结工艺,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磁化强度地豫率随外磁场的变化,并相应求得钉扎势U0随外磁场的依赖关系。发现在0—0.23T外磁场范围内U0与外磁场B的关系为U0-B-1/2与Palstra对单晶用电阻展宽实验所得结果有类似的函数形式。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The positron annihilation lifetime spectra and their temperature dependence for the YBa2Cu3Oy superconducting ceramics doped with Sn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tts of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element Sn is substituted for Cu(1) sites, and this leads to the ordering of the oxygen atoms as well as the increase of local electronic density in the Cu(1)-O layer where Cu(1) is substituted by Sn.  相似文献   

20.
在ZnS和ZnS:Cu磷光体微晶中,共掺杂痕量的Mn2+,通过对ZnS晶体中的Mn2+离子的电子自旋共振(下面简写为ESR)超精细谱的监测,可以研究ZnS和ZnS:Cu微晶随制备时的煅烧温度升高引起的从立方相(β相)到六角相(α相)的相变。痕量Mn2+是一种灵敏的结构相变顺磁探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