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可溶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采用水一油二相乳液聚合物方法对苯胺进行合成,制备出高溶解性和高电导率的PAn,通过x-射线,电镜分析和热重分析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导电性PAn具有较高的特性粘度,溶解性,耐热性及结晶度,与非极性溶剂-表面活性剂-水三相体系聚合产物结果相似,透射电镜显示水乳液聚合产物呈较规则的纤维状取向排列。  相似文献   

2.
聚苯胺/顺丁橡胶复合导电膜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采用溶液共混与浇铸法制备聚苯胺(PAn )/顺丁橡胶(BR)复合导电膜,确定了本征态聚苯胺以顺丁橡胶为弹性基体材料,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交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作为共混分散剂和聚苯胺掺杂剂的复合膜制备工艺,并对复合膜的导电性能和形态结构进行了测试与表征.  相似文献   

3.
二磺酸掺杂高热稳定性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二磺酸作为掺杂剂合成了具有高热稳定性的二磺酸掺杂导电聚苯胺。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酸/苯胺摩尔比等因素对产率、产物的导电率与分子量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测试有机二磺酸掺杂聚苯胺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有机二磺酸掺杂的导电聚苯胺在微波场中升温速率快,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复升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聚苯胺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和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氧化法制备了纳米尺度的聚苯胺颗粒。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混合溶剂的比例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苯胺颗粒大小为50~100 nm;以制备的聚苯胺纳米颗粒为活性物质,在1 mol/L的H2SO4电解液中,当...  相似文献   

5.
聚苯胺/分级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众多的导电高分子中,聚苯胺具有原料易得、合成简便、能进行快速与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储存高密度的电荷等优点,在能源、光电子器件、电容器、传感器、分子导线和分子器件,以及电磁屏蔽、金属防腐和隐身技术等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将导电聚苯胺用于超电容器,倍受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聚苯胺自支撑导电膜的电化学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电化学方法,以高氯酸为掺杂剂,合成了具有较好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聚苯胺自支撑膜。探讨了电化学聚合反应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借助SEM、IR、ESR等手段表征了所得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一维聚苯胺纳米材料具有电导率高、环境稳定性好、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扩散路径短等独特性能以及易于大量生产和成本相对低廉等优点,在传感器与传动器、防腐涂料、电磁屏蔽等领域应用潜力大,成为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之一,其制备方法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一维聚苯胺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模板法、非模板法和电纺法等制备方法,并对各种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聚苯胺的化学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工作利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较高电导率的聚苯胺.研究了聚合条件如反应介质的pH值,不同种类的酸及其浓度,氧化剂的用量对聚合的影响.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DSC等方法表征了所得的聚合物,并研究了该聚合物的掺杂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前二维材料,如黑磷等的低光电响应能力以及环境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其实际使用,而导电聚合物因质轻、耐腐蚀以及优异的半导体电学和光学特性等优势,在传感器、光伏器件和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工作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尺寸均一的聚苯胺(PAN)纳米小球,并通过溶液沉积法在氧化铟锡玻璃表面制备PAN纳米小球...  相似文献   

10.
首次采用砂磨法制备了导电态聚苯胺(PANI), 通过循环伏安和电导率的测试分析, 探讨了转速(N)、反应时间(t)、盐酸(HCl)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和过硫酸铵(APS)浓度对产物氧化还原性及导电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当N为400 r/min, t为2 h, HCl与苯胺(An)的摩尔比(nHCl/nAn)为4∶1, SDBS与An的摩尔比(nSDBS/nAn)为1∶1, APS与An的物质的量比(nAPS/nAn)为0.8∶1时, 产物的各项性能达到最佳值|且砂磨法与乳液法制备的PANI结构相符, 电化学性能接近, 但是砂磨法的生产成本和环保优势十分显著(砂磨法的反应时间仅为乳液法的1/3, 用水量仅为乳液法的1/2).  相似文献   

11.
复合酸掺杂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复合酸掺杂微乳液法合成导电聚苯胺. 探讨了反应温度和掺杂剂质量比对聚苯胺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四探针、塔菲尔曲线、激光粒度分析、热重分析以及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对聚苯胺进行了研究与表征. 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为15 ℃、磺基水杨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2.5∶1时,掺杂态聚苯胺电导率和溶解度达到最大值,同时具有良好的防腐蚀能力;其中电导率可达11 S/cm,在氮甲基吡咯烷酮(NMP)中溶解度可达85%;经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的塔菲尔曲线可知,其腐蚀电位为-0.391 V. 热重分析表明,复合酸掺杂聚苯胺热分解温度约为440 ℃;粒径分析表明,约有90%的聚苯胺颗粒集中在50~100 nm之间.红外光谱表明,复合酸掺杂聚苯胺各主要吸收峰均向低频方向移动,说明掺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聚苯乙烯磺酸掺杂聚苯胺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在聚苯乙烯磺酸(PSSA)的水溶液中,合成了PSSA掺杂的聚苯胺。通过FTIR、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PSSA掺杂聚苯胺可完全溶于水,具有较高的特性粘数、电导率、耐热性。  相似文献   

13.
以Keggin结构钴取代杂多硅钨酸盐异构体α,βi-K6-nHn[SiW11Co(H2O)O39xH2O( βi1,β2,β3)为掺杂剂,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4种聚苯胺掺杂材料。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SEM、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荧光性和导电性。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掺杂态聚苯胺新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荧光性和导电性,室温电导率为7.5 × 10-2 S·cm-1,每种掺杂材料都有一个荧光发射峰,其发光中心来自于掺杂态聚苯胺极化子能带与价带之间的跃迁。  相似文献   

14.
聚苯胺/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温条件下, 运用静电力自组装和原位化学氧化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聚苯胺/纳米二氧化钛(PANI/TiO2)复合薄膜和聚苯胺(PANI)薄膜, 并通过XPS和SEM对薄膜进行了分析表征. 采用平面叉指电极式器件制备了PANI/TiO2复合薄膜和PANI薄膜气体传感器, 研究了其在常温下对有毒气体NH3和CO 的敏感性能. 结果表明, PANI/TiO2复合薄膜较PANI薄膜具有更优的灵敏度和响应恢复特性.  相似文献   

15.
考察化学法和电化学法两种方法制备的聚苯胺的电化学活性差别;研究聚苯胺的催化性能及气敏性能。通过有关聚苯胺的系列实验学习,让学生了解导电聚合物的性能及其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张莉  李琛 《无机化学学报》2012,28(4):698-702
由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再利用感应耦合氧等离子体源对其进行射频放电处理,制得改性后的复合材料,进一步研究氧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材料表面性质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和FTIR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组成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在改性后的微观形貌均一,粒径变小且颗粒间团聚减轻,材料表面引入了羟基官能团。电化学测试表明,经氧等离子体改性处理10 min后,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突出的电化学特性,比电容为287.8 F.g-1,为改性前的1.7倍,同时等效串联电阻(ESR)降低了67.7%,是一种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由此也表明氧等离子体改性是一种高效的电极材料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7.
Conducting polyaniline doped with polymeric acids was synthesized by a in situ chemical polymerization method. The synthesized 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UV‐Visible, FT‐IR spectroscopy and SEM analysis.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se polymers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GA/DSC analysis. Among the three polymeric acids used for doping purpose, poly(vinyl sulphonic acid) doped polyaniline is found to be more conducting than those doped with other acids. From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t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an increase in conductivity with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不同分散剂体系中合成聚苯胺,考察分散剂对聚苯胺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四探针电阻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研究聚苯胺的结构、导电性、粒径分布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分散剂能降低聚苯胺的粒径分布,提高聚苯胺的导电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当分散剂聚乙二醇占苯胺单体质量的20%时,聚苯胺的平均粒径为3.85μm,导电率为4.68S/cm,极化电位为0.73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