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爱迪生有一位助手,名叫阿普顿,他的数学很好.有一次爱迪生交给他一个任务,请他测量一个电灯泡的容积.阿普顿对灯泡的形状作了反复的测量,一次又一次地计算,几小时过去了,灯泡的容积还未测出.爱迪生知道后很不满意,他取过灯泡,倒满了水,然后把水倒进量筒里,测出量筒里水的体积,很快就知道了灯泡的容积.爱迪生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比阿普顿高明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56
费森登在19世纪80年代是爱迪生髓手下的首席化学家,1890—1892年又在爱迪生的死对头威斯汀豪斯手下工作。虽然同爱迪生或19世纪的其他许多发明家相比,他几乎不为人知,但他获得的专利无论在数目上还是种类上都仅次于爱迪生而居第二位,他一生获得的专利达500项之多。他的最引人注目的发明是对无线电波的调制。无线电波可以以脉冲的形式模仿莫尔斯脚电码的点划记号向外发送。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51
爱迪生出生荷兰移民家庭。幼时只受过3个月正规教育。12岁起做报童、小贩等以自谋生计。因受法拉弟的影响,一生从事电学实验研究。1868年他发明选票记录仪没有被采用,使他更注意发明的实用性。他改进了电报公司的电报机,得到赏识,受聘月薪300美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1876年,创办了他的实验室,组织一批专门人才(包括特斯拉等人),由他出题目并分派任务,共同致力于一项发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赵德彪 《物理实验》1994,14(5):211-211
用废旧灯泡做的电学实验赵德彪(湖南衡阳市第十三中学421005)烧断了钨丝的白炽灯,弃之可惜,还可用它来做很多物理实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介绍几个用废旧灯泡做电学实验的例子,供同行参考.一、制作验电器将一只废旧灯泡的底部玻璃壳用酒精灯加热,...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83-83
康德一生都是在边远偏僻的家乡度过的。在他一生的80年中,从未离开过乡土。他生活极有规律,以致邻人几乎可以用他来校准钟表。尽人皆知,康德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哲学家,青年时期,曾在柯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和物理学。1755年,获得医学学位。同年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了他对宇宙形成的观点:首先,他先于拉普拉斯论述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33
摄尔絮斯出身于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族。他的父亲和祖父是数学家,叔父是植物学家。1730年,他成了乌普萨拉的天文学教授,1740年负责在那儿建造一个新的大型天文台,但是,他并未能享用多久,因为他去世相当早。他是第一个尝试用某种装置(而不是只凭肉眼)来测量星光强度以确定星的等级的人。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27
布劳恩于1872年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85年成为图宾根大学实验物理教授。1897年,他改进了阴极射线管,使高速电子流产生的绿色荧光点按变化电流建立电磁场移动。这样便发明了示波器。用它可以研究电流的细微变化。而且,这是走向电视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3
理查森曾就学于剑桥大学,毕业后于1906年来到美国,第一次大战爆发前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在普林斯顿的那些年间,他研究了受热物质发射电子和离子的现象。正是根据这一现象。爱迪生得以探测到处于某种状态下的真空中会有电流穿过。这一现象还被福莱明用来设计整流器又被德福雷斯特用来制作三极管。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44-44
德耳布吕克1930年在格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哥本哈根玻尔手下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到柏林和哈恩及迈特纳一起工作。希特勒上台后,他离开德国,于1937年到达美国。当他还在柏林时,兴趣就开始从核物理转到了遗传学。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他又开始为噬菌体所吸引。噬菌体是以细菌细胞为食的较大的病毒。他发现,一个细菌细胞一旦被一个噬菌体所感染,这个细胞经过半个小时就会分裂,并产生100个噬菌体,每个噬菌体又随时会感染另一个细菌细胞。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16
贝林纳在德国接受教育,1870年来到了美国。他在贝尔电话公司任主任检验员,该公司那时正在迅速推广贝尔的发明。1904年,贝林纳发明了扁平的唱片,留声机唱针在唱片内边振动并从一边转到另一边。这种唱片小巧玲珑,几乎立即取代了爱迪生的圆筒式唱片(唱针边振动边上或下移动)。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中,贝林纳也是把注意力转向航空学的人们之一。他在飞机发动机方面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0-150
斯蒂文第一个职业是当布鲁日的收税官,1583年离职,进入莱顿大学。他引进十进制小数,是把丢番图的著作翻译成近代语言的第一人。他在1586年证明,在一已知表面上液体的压力依赖于这个表面上液体的高度及表面的面积,而不依赖于液体容器的形状。他可以说是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1586年,他做了一项重要的实验,让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落下,并观察到它们同时着地。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94
列文虎克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中年以后被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喜爱的磨制透镜的工作,并且用之观察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制造的放大镜,形式很多。他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其中有一个,放大率竟达到270倍。他是第一个用放大镜看到微生物的人。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74
小赫歇尔是赫歇尔——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之子。在剑桥大学期间,小赫歇尔的兴趣在数学。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不过数学并未成为他的职业。1813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他又转攻化学,然后又转向法律。1816年,在沃拉斯顿鼓励之下,他终于转向他父亲的专业。父亲死后,小赫歇尔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使用一架与他父亲一起制造的望远镜,将这位老人的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9
舍勒1757年在哥德堡做一药剂师的学徒,开始学习和研究化学。1770年在乌普萨拉做药剂师。1775年选入斯德哥尔摩皇家科学院。舍勒发现的有机和无机物不下30种。其中最著名的是氧和氯。他在1773年以前,研究了燃烧现象,分离出了氧气(当时他称为“火空气”),并于1775年底写成《论空气与火》一书。他还证明“火空气”存在于空气中。1772年舍勒曾研究氮气,他用硫黄与铁粉的混合物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而取得氮气,当时他称为“浊气”或“乏空气”。他是第一个认为氮气是空气成分之一的人。1774年他对软锰矿做了多种实验并确定它是一种新金属的氧化物,将这种金属定名为锰。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72
霍沃斯在曼彻斯特大学求学,在格廷根大学瓦拉赫们的指导下做研究生,并于1910年获得博士学位。他作的许多研究工作是关于糖的结构,在这方面的研究,他填补了费希尔遗留下来未做的工作。霍沃斯创立了一种代表糖分子的环状结构式(不是将碳原子排成直线),这种结构式更为准确地体现出糖分子的结构,而且用它来描述有糖参加的化学反应时更为有用。这种结构式至今称为霍沃斯分子式。他研究过维生素C,维生素C在结构上同单糖的结构有关,而且他是首次(1934年)合成维生素C的人们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24
博斯是第一位获得国际性声望的印度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公务员家庭,在加尔各答的圣萨维尔学校读书,1879年毕业。后来,他又去英国深造。原来打算学医,但却改行搞上了自然科学。他在剑桥大学师从瑞利髓等人学习,1884年回国,1887年成为加尔各答大学教授。1917年博斯研究所在加尔各答落成,博斯主持了建所大典,并出任所长直至去世。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2
塞甘发明了钢索桥和管式蒸汽机锅炉。1822年他对钢索的强度进行了很有意义的试验。他和弟弟卡米耶一道研究索桥的原理,当时索桥上使用的是链索,1824年他们在图尔农的罗讷河上用平行钢索建立了一座索桥,这是全世界这类现代桥梁中的第一座。他还最先建议在车行道两侧增设腹板桁架解决负荷下的偏斜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1-131
拉卡在将群论用于原子光谱和原子核结构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量子力学中角动量耦合理论中的拉卡系数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拉卡出生于意大利的弗罗伦斯,得到博士学位后在罗马为费米做过1年助手,又到慕尼黑跟泡利进修1年,然后在比萨大学任教。1938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权颁布反犹法律,他因是犹太人被解职,就去了巴勒斯坦,任教于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还担任过以色列的军区司令。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73
亨森早年丧亲,12岁在船上当侍者。后来在华盛顿的一家帽店工作,这时遇到探险家皮里。1888年皮里到尼加拉瓜探险时,用亨森当仆从。此后皮里连续7次带他去北极探险。1909年皮里与亨森成为第一次到达北极的人。亨森亲自把美国国旗插在北极。他著有《一个黑人探险家在北极》(1912)。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48
东德斯是19世纪荷兰最杰出的医师。1835年入乌得勒支大学学医,1840年在莱登大学获得学位。1842年他回到乌得勒支做莫伊尔德的助手。他本人也对眼科深感兴趣。1858年,他发现远视眼是由于眼球太扁、影像聚焦于视网膜后面造成的。1862年他发现散光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弯曲度不一致造成的。这一发现开拓了科学的临床屈光学的领域。他的研究成果总结于《调节和屈光的异常》(1864)一书中,该书为这个领域的第一本权威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