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
艾里于1823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他的数学成绩居全班之首。他在该校教数学与天文学,并于1835年被任命为第七任皇家天文学家。他保持这一职务长达45年之久,直到1881年80岁退休时为止。他用精良的仪器装备格林威治天文台使之现代化,将它提高到了德国天文台的水平。自从赫歇尔H16的全盛时期以后,德国的天文台在高斯66和贝塞耳时这样一些人领导下,一直遥遥领先于英国。艾里是一个自负的人,他统治着天文台犹如一个小小的暴君,但是却使天文台的工作忙碌而充满了生机。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72
霍沃斯在曼彻斯特大学求学,在格廷根大学瓦拉赫们的指导下做研究生,并于1910年获得博士学位。他作的许多研究工作是关于糖的结构,在这方面的研究,他填补了费希尔遗留下来未做的工作。霍沃斯创立了一种代表糖分子的环状结构式(不是将碳原子排成直线),这种结构式更为准确地体现出糖分子的结构,而且用它来描述有糖参加的化学反应时更为有用。这种结构式至今称为霍沃斯分子式。他研究过维生素C,维生素C在结构上同单糖的结构有关,而且他是首次(1934年)合成维生素C的人们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95
莱布屁兹是哲学教授之子,6岁丧父。儿时是一个惊人的神童,一生才华横溢。他样样精通,但这恰恰使他未能在任何一个方面达到真正的第一流水平。莱布尼兹少年好学,8岁开始自学拉丁文,14岁学希腊文。1665年,获得法律学位,此外,他还是外交家、哲学家、政论作家。1673年,当莱布尼兹访问伦敦时,拜会了波意耳B,由于他的卓越成就而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7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一个林业官员的儿子,善于独立思考。16岁去莫斯科学习,后来任中学教员。由于他的天才和研究能力引人注目,俄国物理化学学会吸收他为会员。他研究建造了一艘外壳可调节的全金属飞艇,为此他还建造了俄国第一个风洞,研究空气摩擦和表面积对流过流线体的气流的影响。1895年出版《关于地球与天空的梦想》。1896年开始写他最重要的论文《用喷气装置探索宇宙空间》,论述航天飞行中使用火箭发动机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8
贝特是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受教育于法兰克福大学和慕尼黑大学。1928年在索末菲的指导下于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剑桥的卢瑟福和罗马的费米的指导下工作,1933年,贝特离开德国。1935年前,他在英国任教,然后受聘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作。贝特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他于1938年提出了恒星上提供能量的核反应详情:当氢核生成氦时,大约有百分之一的氢转化成为能量。很少一点物质,就可以转化成大量的能量。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9-169
韦勒是校长的儿子。1823年在海德堡获得医学学位,后转入化学界。他到瑞典,与白则里一起搞研究,并与他结为终生莫逆。白则里根据化学物质的来源把它们分为两类——有机物和无机物。他相信在制成有机物时需要“生命力”。因此化学家不能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1828年,韦勒将氰酸铵加热,使他感到吃惊的是,他发现由氰酸铵生成的结晶很像尿素,经过试验证明它就是尿素。而尿素是哺乳动物尿中发现的,肯定是种有机物。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32
1805年柯西进入高等工业学校学习,安培是他的老师。他打算成为土木工程师,但是他的身体很差,拉格朗日也和拉普拉斯埔劝他转向搞纯粹数学。数学是紧密结合物理学的。他是第一个企图给以太奠定数学基础的人。以太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既容许光波又容许行星穿过的一种弥散状固体,他的工作使得科学家有可能接受以太而不失体面。但是这个理论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12
班纳克是美国早期重要的黑人知识分子。他是一个自由黑人,在巴尔的摩附近置有田产。他自学天文学和数学,1761年制造了一个木钟,走时准确,历久无误。在马里兰州实业家埃立科特的支持下,他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773年开始进行天文计算,曾准确预报1789年的日食。他的历书受到欧洲科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44-44
德耳布吕克1930年在格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哥本哈根玻尔手下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到柏林和哈恩及迈特纳一起工作。希特勒上台后,他离开德国,于1937年到达美国。当他还在柏林时,兴趣就开始从核物理转到了遗传学。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他又开始为噬菌体所吸引。噬菌体是以细菌细胞为食的较大的病毒。他发现,一个细菌细胞一旦被一个噬菌体所感染,这个细胞经过半个小时就会分裂,并产生100个噬菌体,每个噬菌体又随时会感染另一个细菌细胞。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65-65
格贝尔出生于德国,是一个钟表修理匠。1848年移民美国,在纽约开一个钟表修理店,但是生意不好。他便在他的小店的房项上先用电弧、后来用白炽灯做广告。他在发展早期的灯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在1854年,即爱迪生髓发明白炽灯之前25年,就制成了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邮票G15)。其灯丝也是用炭化的竹纤做的,竹纤是从他的手杖中得到的。他的第一只灯泡可以点200小时,而爱迪生的第一只灯泡只能点50小时。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94
列文虎克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中年以后被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喜爱的磨制透镜的工作,并且用之观察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制造的放大镜,形式很多。他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其中有一个,放大率竟达到270倍。他是第一个用放大镜看到微生物的人。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41-41
达仑由于发明自动太阳阀获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太阳阀靠阳光的作用调节煤气灯光源,使灯在黎明时关闭,黄昏或其他黑暗时开启。这项发明很快在全世界广泛应用于浮标和无人灯塔。1906年,达仑成为经营乙炔的储气机公司的总工程师。他对于气体和涡轮机进行过许多研究,改进了高温空气涡轮机和拉瓦尔汽轮机。他于1909年任该公司经理,发明了一种被称作hgamassdn的能吸收乙炔的物质,能浓缩乙炔而无爆炸之虞。1913年,在实验时因爆炸而双目失明,但仍继续从事实验工作直到逝世。达仑是获诺贝尔奖者中争论较多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
拜耳是普鲁士将军的儿子,母亲是犹太人。父亲对科学很感兴趣。他在海德堡向本生和凯库勒学习化学,185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63年他发现了用以制造安眠药的一种化合物巴比土酸。约30年之后,巴比土酸的化合物由费希尔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1864年当霍夫曼回到德国时,拜耳在染料的研究上同他进行了竞争。他的学生格雷贝合成了茜素,他合成了靛蓝。1875年他应聘到慕尼黑大学去接替已去世的利比希。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71
哈里顿是前苏联发展原子弹的第二把手。他于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多科工业大学。1926-1928年,他被前苏联政府选派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卢瑟福指导下工作,并获博士学位。他是卢瑟福的学生中去世最晚的。1931年他在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研究金属蒸气的凝结和离心法分离气体的理论。1939年他和泽尔多维奇对铀的链式裂变反应进行了计算,他们发表于1939-1941年的一系列论文为后来苏联发展原子武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83
卡皮察是俄国沙皇将军的儿子,1919年毕业于圣彼德堡工学院。1921年赴英国,工作于卢瑟福啪实验室,在产生瞬时强磁场方面居领先地位,并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4年,他回前苏联后,便没有返回英国。卡皮察最有名的工作与温度极低的液态氦有关。这是一个首先由卡麦林一翁纳斯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57
费希尔生于普鲁士奥伊斯基兴。因研究糖和嘌呤类物质获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嘌呤类研究始于1881年,证明了尿酸、黄嘌呤、咖啡碱、可可碱和另外一些含氮化合物都与嘌呤这一物质有关系。始于1883年的糖类研究对有机化学无比重要。尽管由于立体化学引起的非常复杂的情况,他还是确定了左旋糖、葡萄糖及其他许多糖的分子结构,并合成了这些化合物,验证了这些结果。对蛋白质及酶的化学研究也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48
东德斯是19世纪荷兰最杰出的医师。1835年入乌得勒支大学学医,1840年在莱登大学获得学位。1842年他回到乌得勒支做莫伊尔德的助手。他本人也对眼科深感兴趣。1858年,他发现远视眼是由于眼球太扁、影像聚焦于视网膜后面造成的。1862年他发现散光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弯曲度不一致造成的。这一发现开拓了科学的临床屈光学的领域。他的研究成果总结于《调节和屈光的异常》(1864)一书中,该书为这个领域的第一本权威著作。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
白则里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杰出成就有:原子量的测定,现代化学符号的发明、电化学理论、经典分析技术的发明、对于同分异构现象和催化的研究。后两个术语都是由他命名的。他坚决主张任何新理论必须与化学知识的总和相一致。他童年就对化学有兴趣。1807年成为教授,翌年被选入瑞典皇家科学院。他业余时间在窄小的厨房实验室用自己临时凑合成的、改造的技术设施,用10年多时间,研究了大约2000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5
沃森儿时是一个神童。在无线电方面显得极有才能,15岁时就进芝加哥大学学习。1950年,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打算研究鸟学,但马勒来到学校后,就使他的注意力转向生物化学和遗传学问题。1951年他去剑桥大学研究他认为更基本的问题。同克里克嘶一起研究DNA的结构,沃森有一个绝妙的主意——设计一个模型,其内部为碱基,外面为主链,这样就可能形成双螺旋链。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33
摄尔絮斯出身于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族。他的父亲和祖父是数学家,叔父是植物学家。1730年,他成了乌普萨拉的天文学教授,1740年负责在那儿建造一个新的大型天文台,但是,他并未能享用多久,因为他去世相当早。他是第一个尝试用某种装置(而不是只凭肉眼)来测量星光强度以确定星的等级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