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舟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11,32(9):71-72,92
利用吸光光度法,基于朗伯比尔定律,联合使用手持技术仪器中的pH传感器和色度计,测定了甲基橙的电离常数Ka.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所得结果准确,有利于学生理解电离平衡的实质和电离常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天然橡胶-黄腐酸的非均相接枝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腐植酸是一种组份和结构很复杂的天然大分子。利用腐植酸中的自由基进行烯类单体在腐植酸上的接枝聚合反应,已有报道,但尚未见到腐植酸与双烯聚合物反应获得接枝聚合物的报道。巩县风化煤黄腐酸是腐植酸中分子量较小(Mn=1035)的部分,它的结构特点已进行过较详细的表征。本文以这种黄腐酸为原料,在60℃下,以苯为天然橡胶的溶剂,以水为黄腐酸的溶剂,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聚合得到了天然橡胶与黄腐酸的接枝聚合物,并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一些表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研究二烷基磷酸、烷基膦酸单烷基酯、二烷基膦酸、单烷基磷酸与单烷基膦酸五种类型酸性磷(膦)酸酯的合成与纯化的基础上,考察了它们的缔合度和萃取稀土的机理,并计算了萃取钕、钐、镱和钇的平衡常数和分离因数。酸性磷(膦)酸酯萃取稀土的平衡常数与其反应基团解离常数密切有关,它们与取代基常数、磷(膦)酸基氧原子电荷密度间均有良好线性关系。酸性磷(膦)酸酯的结构空间位阻对萃取稀土的性能有显著影响。所研究磷(膦)酸酯萃取稀土的选择性随其平衡常数的增大而下降,符合文中提出的溶剂萃取中的反应性-选择性原理。  相似文献   

4.
任珏  周丹红  李惊鸿  曹亮  邢双英 《催化学报》2011,32(6):1056-106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HZSM-5分子筛上不同酸性位以及相邻双酸性位对乙烯质子化反应的影响,考察了乙烯吸附、质子化反应过渡态和表面乙氧中间体的几何结构、原子电荷和相关能量.结果表明,存在紧邻酸性位的分子筛酸性明显减弱,乙烯分子的吸附能降低,但质子转移过渡态的活化能仅略有降低;次邻酸...  相似文献   

5.
腐植酸酸性功能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电位、电导、量热法测定了几种腐植酸(HA)及硝基腐植酸(NHA)的酸性功能团含量、表观解离常数(pK 值)及热力学参数(⊿H,⊿S)。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测得的羧基及酚羟基含量吻合良好。腐植酸的羧基和可滴定的酚羟基在热力学性质上同简单的羟基苯羧酸相似。当腐植酸来源不同时,其酸性功能团的结构特征会不同。如山东黄县褐煤及日本亚炭HA、NHA 含有较多的水杨酸型结构,而山西灵石风化烟煤HA、NHA 中则似乎不存在。它们的弱羧基具有较高的活性,彼此间差异也比较大。用硝酸氧化能使HA 中羧基含量增加,酚羟基减少,酸性功能团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电位法测定多元酸电离常数(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二元酸和多元酸的电离常数从原理上说与一元酸相同,只是做法小有出入,但在数据处理方法上,则有较大差别。做法上的出入和数据处理方法上的差别都是因为多元酸是分步中和,而各步之间又有不同程度的交错重叠的原故。从理论上说,在任何pH下,一个多元酸的溶液中有各步解离的产物共存。因此,在处理数据时,不能只考虑一步电离。  相似文献   

7.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溶液中氧氟沙星(OFL)的1H,19F和13C核磁共振谱,对不同硫酸浓度引起的δH,δF,δC和JFC耦合常数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由此推测其结构状态.综合1H,19F和13C核磁共振谱特点及其变化,提出OFL分子在强酸性环境中N1'被进一步质子化的结构模型.在浓硫酸溶液中,N1'被进一步质子化,并与F9形成氢键(N1'—H+┈F9),该结构使分子的共轭程度大幅降低,导致其荧光发射波长、荧光激发波长及紫外吸收波长均发生蓝移.硫酸溶液中氧氟酸和甲基氧氟沙星的荧光光谱行为进一步证明了OFL分子在浓硫酸溶液中质子化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腐植酸与金属的配合作用的研究已有不少报导,但至今对腐植酸的结构还不清楚,一般认为它是兼有邻苯二甲酸和水杨酸型的大分子化合物。至于应用上如何选择各种腐植酸产物也无充分依据。我们用凝胶过滤法考察了黄腐酸分子大小对配合量  相似文献   

9.
用沸点升高法测定黄腐酸的分子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植酸的分子量是一个很基本的结构参数,也是研究腐植酸结构与它的各种物化与生化性质时必须参考的数据。但是腐植酸是一类天然聚电解质,存在着分子量的多分散性和组份的不均一性。此外,腐植酸分子上的一些含氧基团,如羧基和酚羟基等,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使腐植酸分子在有些溶剂体系中形成聚集体,而在另外一些溶剂体系中,这些基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解离作用。因此,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对未经  相似文献   

10.
宋凤瑞  李智立 《分析化学》1998,26(8):917-921
在化学电离条件下,研究了4种顺、反式环丙烷衍生物与丙酮和醋酸乙烯酸乙烯酯的分子离子反应。异构体1,2的丙酮CI谱及其加合离子「M+H+A」的CID谱都 可以区分该对异构体。化合物2,3和4可以和质子化丙酮及质子化二聚体发生加合反应,但化合物1仅能与质子化丙酮发生加合反应。在醋酸乙烯酯的CI谱中,观察到4个化合物的质子化二聚体,其中异构体1,2的质子化二聚体的CID谱也能反映它们立体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用正丁胺滴定和吡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LaHY表面上酸性中心与NaOH的作用机理及酸性表面性质。NaOH与LaHY表面上酸性中心作用的计量比与正丁胺滴定时不同。中和同样数量的酸性中心所消耗NaOH的当量数比正丁胺多,其差值与Lewis酸的含量有关。假定NaOH与LaHY表面上酸性中心作用的机理为:一当量Bronsted酸与一当量NaOH作用,而一当量Lewis酸消耗两当量NaOH,则可借助正丁胺滴定和NaOH中和法测定Bronsted酸和Lewis酸的含量。红外光谱测定的结果支持这一观点。 研究结果还表明,LaHY表面的酸性分布是不均匀的,异丙苯裂解反应是在不同强度的酸性中心上进行的。不同强度的酸性中心对总活性的贡献不同,而贡献的大小又与反应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2—羟基—4—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丁酸的氢迁移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益民  季怡萍 《分析化学》1997,25(10):1138-1142
在甲烷为反应气的化学电离质谱条件下,质子化的2-羟基-4-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丁酸的单分子质谱碎裂产生了m/z148的碎片离子,表明其碎裂过程发生了氢迁移反应,AM在分子轨道的理论计算结果为可能的质子化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在氘代同位素标记和碰撞诱导解离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此离子的形成可能同时存在单氢迁移和双氢迁移,一些质谱图中的物征碎片中离子为可能的McLafferty重排和离子/中性(碎片)复  相似文献   

13.
熊福如 《化学教育》1982,3(4):34-35
有关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理论和计算包括在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至第四节中。即"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等四节。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中学和大学担任化学教学工作的同志和将要担任化学教学工作的师大同学们常常会遇到或将要遇到学生提出这祥的问题:为什么在高氯酸→氯酸→亚氯酸→次氯酸的系列中酸性依次減弱,但在高碘酸→碘酸→次碘酸的系列中却以碘酸的酸性为最强,高碘酸次之,而以次碘酸为最弱?为什么在磷酸→亚磷酸→次磷酸的系列中,三个酸的酸性的强弱(指第一电离常数)却差不多?为什么在磷酸(H_3PO_4)中的三个氢都能电离,在亚磷酸(H_3PO_3)中的三个氢只有二个能电离,在次磷酸(H_3PO_2)中的三  相似文献   

15.
风化壳稀土矿有机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论证风化壳稀土矿有机成矿机理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地球化学研究,得出如下几点认识:(1)富含REE风化壳含丰富有机物,包含一元酸、二元酸和非酸有机物,剖面自上而下有机物种类和数量减少;腐植酸以富里酸为主,其特点是含共轭大π及羧基、羟基,极少量含氮基团,未见明显苯核结构。(2)风化壳有大量微生物,剖面自上而下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下层未发现微生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氨基酸、短链酸和小分子量有机物与体与  相似文献   

16.
用飞秒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吡啶分子团簇在400 nm波长下的多光子光电离,实验观测到一系列的质子化和非质子化团簇离子.结果表明,质子转移也能发生在弱氢键结合的分子间.通过分析离子峰宽和离子信号强度随气源压力的变化,得到质子化团簇离子来源于大团簇离子的碎裂,而非质子化团簇离子是中性团簇直接电离的结果.从头计算结果表明,吡啶团簇是通过弱氢键C-H…N 结合在一起的,并且团簇离子离解倾向于生成质子化产物.  相似文献   

17.
钙、镁、锌二价离子在快原子轰击质谱中的电子迁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快原子轰击(FAB)是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软电离技术.质谱中采用这种电离方式,可以对一些低择性的极性物质和热不稳定物进行分析。由于FAn电离机理比较复杂,多年来成为人们一直探讨的对象。FAn质子化的谱与化学电离(CI)谱相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二者的电离机制是不同的。当样品具有挥发性时,FAB的话与电子轰击(EI)谱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说明具有keV能量的中性原子束能将气态样品分子中的电子打出,形成奇电子离子M言峰。然而在挥发性很低的样品中,几乎见不到M市的峰,分子都以质子化(M+H)”形式出现。还没有在不择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光度法测得九种不同卟啉化合物的质子化常数, 并用HMO和MNDO方法计算了有关分子和分子单元, 理论分析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厚朴酚、和厚朴酚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在pH为-0.3 ~14.7时的变化情况,发现二者的光谱性质存在显著差异,从基态、激发态的电离平衡解释了其原因,探讨了取代基异构对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基态、激发态电离平衡的影响.实验发现,厚朴酚具有较强的光酸性,水溶液中,当pH>0时,厚朴酚只显示出1价阴离子HA-·的发射(λem=400 nm),采用荧光滴定法得到厚朴酚基态、激发态的电离常数分别为:pKa1·=0.57,pKa1=7.54、pKa2=14.38.而和厚朴酚的光酸性较厚朴酚小6个pK单位,其吸收和荧光光谱随pH的变化情况较厚朴酚复杂,采用荧光滴定法测定其pKa1·约为6.5.  相似文献   

20.
1-萘胺(NA)的基态与激发态电离已有诸多报道,但主要集中于低pH介质中1-萘铵离子的酸碱电离过程,并已在NA的酸性水溶液中观察到了分别对应于萘铵离子和中性萘胺分子的双重荧光^[1]。萘胺本身作为“酸”的酸碱电离研究则未见报道。已知苯胺的基态pKa。高达25^[2],这可能是难于观察到NA基态酸式电离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对认识光合作用原初过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有关诱导激发态质子转移和电子转移偶合的研究备受关注^[3-5],并且已经注意到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在激发态NA分子中,由于分子内发生电荷转移(ICT)过程 ^[6,7],氨氮原子上电荷密度下降,氨基的酸性将可能大幅度提高^[8],从而有可能在高pH介质中观察到萘胺的激发态酸碱电离过程。因此,我们设计合成了NA的系列衍生物1-萘胺乙酸(NAA)和1-萘胺二乙酸(NADA),研究了NA,NAA,NADA和1-二甲氨基萘(DMAN)(图1)在高pH水溶液中的荧光光谱,首次观察到了NA和NAA在高pH介质中的双重荧光,揭示了1-萘胺中氨基的激发态酸式电离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