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纯N2气体中,利用Townsend放电方法,对N2(A3u+)亚稳态分子的扩散系数Dm和猝灭速率常数Kq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到:Dm=128cm2/s,Kq=8.1×10-19cm3/s。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确定具有各向异性、非线性吸收特性的调Q晶体内电偶极子的取向,是测量其吸收截面的重要条件。通过对Co2+:MgAl2O4晶体所属的空间群以及掺杂Co2+在晶胞结构中的位置对称性的分析,确定了晶体内电偶极子的跃迁方向主要是沿晶胞的4个体对角线方向分布的,建立了偏振入射光在Co2+:MgAl2O4晶体内传输的理论模型。实验测量了沿[100]方向切割的Co2+:MgAl2O4晶体在偏振入射光沿晶胞面对角线方向时的非线性透过率曲线,利用建立的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Co2+:MgAl2O4晶体在1.5μm波段的基态吸收截面和激发态吸收截面分别为(3.6±0.3)×10-19 cm2和(4.5±0.4)×10-20 cm2。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固相反应烧结制备出Li2Mo2O6多晶材料。经X射线分析、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的研究,确定了它的结构是Li2Mo2O4和MoO2两个晶相组成的烧结体。钼离子以四价状态存在于MoO2晶相结构中。采用交流阻抗谱分析了晶界与温度变化的相关性。测得了样品的ln(σT)-1/T 曲线是由两段直线和一段曲线所组成;总电导率化能σ27℃=1.36×10-3(Ω·cm)-1115℃=1.49×10-3(Ω·cm)-1300℃=9.71×10-3(Ω·cm)-1370℃=2.42×10-3(Ω·cm)-1;电导活化能E1=0.043eV,E2=0.235eV,E平均=0.76eV。采用维格纳极化电池法测得电子电导率σee27℃=2.240×10-5(Ω·cm)-1e300℃=4.476×10-3(Ω·cm)-1。实验证明,室温下材料为固体电解质,300℃附近为良好的离子与电子混合导体。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白贵儒  徐长青 《物理学报》1988,37(1):136-140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111]方向电场对SrCl2:Co++的EPR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电场使晶格发生畸变而偏离原来的Oh对称,成为C3v。由此圆满地从理论上解释了零场分裂因子D随电场强度E线性变化的实验规律,并从理论上预言了晶格在平行电场方向的变化率为α=—8×10-5α0mm/kV,在垂直电场方向的变化率β=1.66×10-4α0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空间应用,研究了动能为0.1—20.0 MeV的质子在CH3NH3PbI3(简称MAPbI3)薄膜及其太阳能电池中引起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 PSCs具有良好质子辐照稳定性,当0.1 MeV(2.0 MeV)质子的注量超过1×1013 p/cm2 (1×1014 p/cm2)时,才会引起电池光电性能的降低. PSCs载流子传输层的辐照退化可能是造成电池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MAPbI3中的有机成分MAI会在质子辐照作用下发生分解,分解产生的气态产物(NH3和CH3I)将最终导致PSCs表面金电极的剥落.对于具有更大离子射程的10 MeV和20 MeV质子,入射质子会在PSCs的玻璃基底中产生色心缺陷,造成玻璃对可见光透射率的降低.色心缺陷可以在室温或100℃条件下发生热退火,降低玻璃的透射损失.  相似文献   

6.
尚杰  张辉  曹明刚  张鹏翔 《物理学报》2011,60(1):16802-016802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经一系列的优化实验成功地制备了BaTiO3(BT)和Ba0.6Sr0.4TiO3(BST)单层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LaAlO3(001)单晶平衬底上生长的BT和BST薄膜都是沿[001]取向的近外延生长.且随着氧压在10-3—25 Pa范围内逐渐增大,BST薄膜的晶格常数与氧压之间近似满足Boltzmann函数关系.其次,在此优化条件下还 关键词: 超晶格 晶格常数 激光感生热电电压 脉冲激光沉积  相似文献   

7.
Ar离子注入YBa2Cu3O7-x超导薄膜后,不仅会引起样品超导转变温度Tc和临界电流密度Jc的下降,还会使样品的正常态由金属型变为半导体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小剂量(<5×1012Ar/cm2)注入情况下,样品的晶格结构几乎不受影响。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晶格损伤越来越严重,最终变成非晶态。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Ar离子注入引起YBa2<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张剑楠  李颜涛  范翊  刘星元 《发光学报》2012,33(12):1295-1298
利用电子束沉积技术首次制备了氟化铒 (ErF3) 掺杂的氧化铟(In2O3)透明导电薄膜(IEFO),研究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了不同厚度薄膜的形貌,初步研究了薄膜的生长过程。研究发现:IEFO薄膜为多晶结构,Er原子的掺入改变了薄膜的优势生长方向,使薄膜在(211)、(222)、(444)3个方向上的生长趋势基本相同。 薄膜电阻率为1.265×10-3 Ω·cm,电子迁移率为45.76 cm2·V-1·s-1,电子浓度为1.197×1020 cm-3,在380~780 nm范围内的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1%。  相似文献   

9.
刘坚  刘军芳  苏良碧  张倩  马凤凯  姜大朋  徐军 《物理学报》2016,65(5):54207-054207
通过坩埚下降法生长了系列共掺Nd,Gd:CaF2和Nd,Y:CaF2晶体, 研究了Gd3+/Y3+共掺对Nd3+光谱性能以及Nd:CaF2晶体晶胞参数的影响规律. 对于0.5 at.%Nd, x at.%Gd(x=2,5,8,10):CaF2系列晶体, 当调控Gd3+掺杂浓度为2 at.%时, 具有最大的荧光寿命499 μs; 当Gd3+掺杂浓度为5 at.%时, 具有最大的吸收截面1.47×10-20 cm2, 最大的发射截面1.9×10-20 cm2; 当Gd3+掺杂浓度为8 at.%时, 具有最佳的发射带宽29.03 nm. 对于0.6 at.%Nd, xat.%Y(x=2, 5, 8, 10):CaF2系列晶体, Y3+掺杂浓度为5 at.%时, 有最大的吸收截面2.41×10-20 cm2, 最大的发射截面3.17×10-20 cm2; 当Y3+掺杂浓度为10 at.%时, 具有最长的荧光寿命359.4 μs,并且具有最大发射带宽26 nm.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SrTiO3(001) 基片上制备了(La0.7Sr0.3MnO3)m(BiFeO3)n超晶格结构.对所制备的超晶格结构进行了50—150℃温度范围内的电流-电压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BiFeO3薄膜的厚度减小,温度的升高,(La0.7Sr0.3MnO3)m(BiFeO3)n超晶格结构的电流变大.进一步根据介质导电模型对(La0.7Sr0.3MnO3)m(BiFeO3)n超晶格结构的导电特性做了分析.在温度较低或者电场较弱时,所制备的(La0.7Sr0.3MnO3)m(BiFeO3)n超晶格结构表现为欧姆导电,而在高温,高电场的情况下,其导电行为由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机理主导. 关键词: 超晶格薄膜 多铁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  相似文献   

11.
陈立泉  王连忠  车广灿  王刚 《物理学报》1983,32(9):1170-1176
本文在室温到300℃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Li4SiO4-Li3VO4和Li4GeO4-Li4SiO4-Li3VO4体系中的离子导电性,发现γII相固溶体Li3+xV1-xSixO4是好的锂离子导体。所研究的成分中Li3.3V0.7Si0.3O4的离子电导率最高,室温下为1×10-5Ω-1·cm-1,在42—192℃的电导激活能为0.36eV,电子电导率可以忽略,因而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好的锂离子导体之一。粗略确定了Li4GeO4-Li4SiO4-Li3VO4三元系中电导率高的范围,发现在Li3.5V0.5Ge0.5O4中Si部分取代Ge可以使电导率进一步提高,Li3.5V0.5Ge0.4Si0.1O4的室温电导率可达1.3×10-5Ω-1·cm-1,电导激活能为0.40eV。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钟文英  黄斌  杨硕  王妍  魏霞 《光谱实验室》2012,29(4):1964-1969
以CdTe/CdS量子点为荧光探针,荧光猝灭为理论基础,设计出一种快速、超灵敏且高选择性的检测片剂与注射剂中VB1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VB1在2.0×10-7—5.0×10-5m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4,检出限(S/N=3)为0.12ng/mL。将3×10-5mg/mL的VB1标准溶液平行测定7次,RSD为0.64%,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李发伸  王涛  王颖 《物理学报》2005,54(7):3100-3105
在近中性条件下,利用H22氧化Fe(OH)2胶体成功制备了Fe3 4纳米颗粒.分别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 D)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宏观磁性进行了表征和测量.TEM图像表明样品为球形颗粒,直径 大小约18nm,且分布较均匀.XRD结果表明样品为立方尖晶石结构.穆斯堡尔谱测量表明样品 室温下对应两套六线谱,样品的晶体结构存在缺陷,内磁场略小于块体Fe34的值. 宏观磁测量表明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可达67×10-3A·m2/g,在20 K出现了Verw ey转变.选择该法制备的Fe34纳米颗粒与共沉淀法得到的样品作 了磁性比较.宏观磁 测量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在外磁场为1T时仍未饱和,磁化强度仅为46×10-3A·m2/g,在178K出现了超顺磁转变温度,且在测量温度范围内没有发现Verwe y转变. 关键词: 亚铁磁 超顺磁 穆斯堡尔谱  相似文献   

14.
激发态Na2与H2碰撞,使H2(V=3,J=3)得到布居,在H2和He总气压为800 Pa及温度为700 K的条件下,利用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光谱技术研究了H2(3,3)与H2(He)间转动能量转移过程.改变CARS激光束与激发Na2的激光之间的延迟时间,测量He不同摩尔配比时H2(3,J)态CARS谱强度的时间演化,得到H2(3,3)的总弛豫速率系数分别为k3,3H2=(21士5)×10-3cm3·s-1和k3,3He=(5.6士1.6)×10-13cm3·s-1.测量H2(3,J)各转动态的相对CARS谱强度,由速率方程分析,得到H2(3,3)+H2→H2(3,J)+H2中,对于J=2,4,转移速率系数分别为(11±4)×10-13cm3·s-1和(8.2±3.1)×10-13cm3·s<sup>-1.在H2(3,3)+He→H2(3,J)+He中,对于J=2,4,转移速率系数分别为(3.1±1.2)×10-13cm3·s-1和(2.1士0.7)×1013cm3·s-1.对于H2(3,3),单量子弛豫|△J|=1约占该态总弛豫率的90%.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基团理论计算KB5O8·4HO2O(简称KB5)晶体的倍频系数,得到d31=2.61×10-10esu,d32=007×10-10esu,d33=3.26×10-10esu,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氢键对KB5晶体的倍频系数有影响。本文还分析了KB5晶体倍频系数小的起因,除去[B5O6(OH)4]-1基团的微观倍频系数小外,还在于基团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利,导至最大的微观倍频系数X123相互抵消。最后,本文提出了在含四配位硼原子的硼氧化合物中寻找倍频新材料的结构判据。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叶云霞  余柯涵  钱列加  范滇元  彭波 《物理学报》2006,55(12):6424-6429
研究了Nd(TTA)3螯合物溶于二甲基甲酰胺溶剂的光谱性质,溶液中所有氢未置换为氘.测量了这种溶液体系的吸收谱、荧光谱和荧光寿命.在898和1058 nm波长处观察到明显的Nd3+荧光特征峰.用Judd-Ofelt理论对吸收谱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三个强度参数Ωt(t=2,4,6)分别为Ω2=4.9×10-20 cm2, Ω4=5.1×10-20 cm2Ω6=2.5×10-20 cm2.利用强度参数计算了4F3/2能级与4I9/24I11/2之间的跃迁强度Sed、自发辐射系数Aed以及荧光分支比β等,估算了4F3/2能级的辐射跃迁寿命τr=682 μs.实测1058和898 nm波长处荧光寿命τ大约为460和505 μs,因此荧光量子效率分别高达0.67和0.74.荧光量子效率高表明Nd3+在这种溶液中无辐射跃迁比较弱;强度参数Ω2比较大,表明Nd3+在溶液中具有不对称配位场环境,不对称的配位场环境可大大促进Nd3+吸收激发能量.光谱质量因子Ω4/Ω6>1,使得898 nm的辐射强于1058 nm的辐射. 关键词: Nd 有机溶液 光谱性能 Judd-Ofelt理论  相似文献   

17.
王君伟  张勇  姜平  唐为华 《物理学报》2009,58(6):4199-4204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SrTiO3(001) 基片上制备了(La0.7Sr0.3MnO3m(BiFeO3n超晶格间隔的La0.7Sr0.3MnO3三明治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La0.7Sr0.3MnO关键词: 超晶格薄膜 电诱导效应 隧道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低温Pt/Ti/SiO2/Si衬底上用脉冲准分子激光沉积技术结合氧气氛下700℃退火获得高质量的SBT薄膜,其择优取向为(008)和(115).薄膜厚度约为200nm.铁电性能测试显示较饱和的、方形的电滞回线,其剩余极化和矫顽电场分别为10μC/cm2和57kV/cm,在1010次开关极化后没有显示任何疲劳,在5V直流电压下的漏电流密度约为4×10-8A/cm2,直流击穿电场约为250kV/cm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Sr(NO32和水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Sr(NO32结构。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立方晶系,Pa-3空间群,α=b=c=0.77402(7)nm,α=β=γ=90.00°,V=0.46372(7)nm3,Z=4,Dc=3.031g/cm3,F(000)=400,Rgt(F)=0.0287,wRref(F2)=0.0888。  相似文献   

20.
刘华艳  范悦  康振锋  许彦彬  薄青瑞  丁铁柱 《物理学报》2015,64(23):236801-236801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 在MgO单晶基底上, 依次沉积氧化钐掺杂的氧化铈(Ce0.8Sm0.2O2-δ, SDC)和钇稳定氧化锆(8 mol%Y2O3:ZrO2, YSZ)制备了五种(SDC/YSZ)N (N=3, 5, 10, 20, 30) 超晶格电解质薄膜. 利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交流阻抗对其形貌、相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 (SDC/YSZ)N超晶格电解质薄膜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界面和较好的超晶格结构; 薄膜表面颗粒生长均匀、致密、平滑, 在薄膜的界面处没有元素相互扩散也未出现裂纹, 外延生长良好; 电导率随着(SDC/YSZ)N超晶格电解质界面数的增加而增加, 而活化能则随之减少, 是较为理想的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