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全面审视抗战时期国立西北工学院与其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史研究提供新线索。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 1938年,西北工学院在筹建之初,已设有土木、电机、化学、纺织、机械、矿冶6个系,后又增设水利工程和航空工程两个系,开设了投影几何、立体几何、工程数学、应用天文学、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热机学、平面测量、大地测量、地质实习、电工学、河工实验、房屋建筑、污水工程、工程契约与规范等成系统的工程教育课程,并在矿冶、土木、水利、机械等方面尽力结合西北工业实践。结论其课程体系的成熟和完善,迅速提升了西北科学教育的总体水平,标志着西北工程教育体系之形成,从而加快了西方科学教育在中国西北本土化以及整个西北科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对《西安临大校刊》、《西北联大校刊》和《国立西北大学校刊》(1937-12-20—1948-12-20)报道的科学演讲进行分析。其报道形式上分讲词和演讲公告两种,其中讲词17篇,多出现在"讲词"栏目;演讲公告65篇,多出现在"校闻"栏目。校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为主要演讲者,学生团体在主办演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国父纪念周为代表的纪念日成为科学演讲的契机,演讲活动形式多样。科学演讲内容贴近抗战主题,或立足西北联大扎根西北、服务西北的办学宗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的西北工学院是组成它的各校的特殊历史发展阶段。通过分析组成西北工学院的前身、教授及机构的组成分布状态、教学观、图书及实验设备、励志精神、民主精神等,使有关各校对抗战时期的西北工学院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正确的评价,进而统一思想认识,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整理与审视抗战时期西北联大数学教育,为西北地区及中国高等数学教育史研究提供新线索。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西北联大的数学教育逐渐形成了高等代数、高等分析、高等几何以及微分几何、算学统计等多学科体系与应用交叉学科;师资大多留学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以曾炯、傅种孙、赵进义、杨永芳、刘亦珩、张德馨等教授为代表,辛勤耕耘、严谨治学,开展科学研究,为西北地区乃至中国培养了大批的数学与数学教育人才。结论西北联大不仅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数学科学教育体系,而且借助留学欧美为主的师资队伍,引进和发展西方数学教育及数学学术研究,从而成就了西北地区数学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5.
西北工合利用工业和大学西迁的有利工业技术环境条件与西北联大矿冶工程系、地质地理系开展校企合作,对位处秦巴山地的陕西凤县、沔县一带的煤矿资源作了首次科学勘察。在此基础上,西北工合分别在凤县亮池寺、草凉驿、后窑沟一带正式开启煤炭采集工作,年产煤17950吨,焦炭1825吨,砂铁4200吨,供给于宝鸡一带面粉、纺织、机器、发电等工厂所需。此次合作勘矿活动一方面对中小工业的规模提升及高等工科教育适应战时需要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提高了对秦巴山地地质、矿藏的科学认识,为战时后方工矿业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整理研究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地质地理教育,为西北地区及中国科学教育史研究提供新线索。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西北联大的地质地理教育逐渐形成了地形学、气象学、经济地理学、地质学等多学科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为中国区域地理发展与研究服务的课程体系特色。其教学师资均是留学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奥地利等国的地质地理学专门人才,以黄国璋、郁士元、殷祖英、郑励俭、张伯声等教授为代表,他们将西方先进的地质地理科学引入中国,传播科学知识,开展科学研究,为西北地区乃至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科学人才。结论西北联大不仅形成了完善的地质地理科学教育体系,而且借助于留学欧美为主的教学师资,引进西方先进的地质地理科学教育与学术研究,从而奠定了西北地区地质地理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西北战略地位日显重要,为此,国民政府加大了西北建设力度,出现了近代西北开发的"黄金时代"。但在后期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这与其经济开发本质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北农业科技活动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昌  张颖 《甘肃科技》2004,20(7):26-28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为了解决军民衣食及易货偿债所需 ,加大了对西北农业科技的投入。主要表现在 :及时调整农业科技行政机构 ;农业科研院所的设立 ;优良农作物品种及农业技术的引进、改良和推广 ;病虫害的防治等等。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 ,国民政府的农业科技举措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9.
本书是一本关于音乐物理学的大学教材,被一些美国的大学所选用。作者是一位空间物理学家,音乐物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是他的爱好和副产品。本书作为导论性的教材,处理在通常意义下的“音乐”中物理系统与生物过程相互的关联和影响,详细地分析了声音的各种模式、物理性质与音乐的主观和心理感受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在本科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的问题,分析了数字化技术的优缺点.认为,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板书,节省课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好大学物理课程.  相似文献   

11.
从适应社会需求出发,菏泽学院物理系注重培养非师范生动手操作、创新和人际交往能力,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主要途径如下: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组织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和电子技术竞技比赛活动;开辟校企合作基地等.上述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非师范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简单介绍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声学研究室的基本情况和近期在超声电机、声束在液固界面上反射、声致发光和热声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理清西北大学抗战时期科技期刊的办刊状况和发展脉络,对当时由北平师范大学所创办的并一度停刊后由西北联合大学(今西北大学)恢复出版的《地理教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尤其对其办刊宗旨、栏目设置、内容特点、编辑处理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为发掘这一化资源,开拓办刊思路和突出办刊特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考证和调研,对《西北大学学报》的历史沿革与地位、学术贡献与深远影响,以及管理与成就作了全面研究,并将其历史划分为晚清民初的酝酿和初创期(1903—1929)、抗日战争前后的艰难维持期(1930—1949)、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恢复和稳定发展期(1950—1999)、21世纪以来纸-网互补的跨越式发展期(2000至今)等4个阶段。结论认为,《西北大学学报》:构筑了旧中国西北地区罕见的最高学术论坛,物化了学术立校的理念,成为传承周秦汉唐文明和创建西北新文化的渊薮;是西北大学的百年史册,反映了西北大学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是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历史档案中最宝贵的珍藏;是西北大学学科生成的孵化器,也是学术人才成长的摇篮。今后,《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将进一步以信息化建设带动编辑部的科学化管理,强化期刊特色,提高编辑队伍素质,不懈地提高学报学术质量,不断扩大在国际范围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西北学报》这一西北大学早期创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的办刊宗旨、刊载的主要文章和编辑出版模式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西北学报》刊登了一些有关研究开发西北的文章,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国防等。结论《西北学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大学创办的一份学术刊物,以开发西北为其主要办刊宗旨,提出开发西北的重要性,并探讨了西北独特的自然地理及文化特质,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性建议。这些对于研究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的自然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拓展了研究西北人文地理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物理课网络教学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丽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6):98-99,105
介绍大学物理课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主要特色和基本内容。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开展教学改革,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素材库,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和学习环境。实施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聪  李勉  袁超  马斌强  李辉 《科技信息》2010,(35):I0128-I0129
农林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落后,由传统型实验向创新型实验课程改革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作者结合自身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