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基本活动经验的学习,在教材中常常是体现在综合与实践部分,也就是课本上的数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数学活动部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保证活动和实践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在本文中,将对经验型的数学活动进行相关的探讨,目的是与大家交流如何增强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开展好经验型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呼唤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有效探究数学的"支  相似文献   

3.
张文海 《数学通讯》2023,(4):14-17+21
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恰当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为例,阐述基于问题解决、着力提升素养的数学课堂应该如何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恰当地引入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数学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王娟 《中学数学》2022,(24):26-27+3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活动经验.数学实验课是一个比较好的“综合与实践”课题,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工具(实物、软件),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抽象等过程构建数学概念、验证数学结论、探索数学规律、认识数学新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一次初一年级数学实验教学研讨活动中,  相似文献   

6.
张琼 《中学数学》2012,(18):38-39
课标修改稿要求学生在"综合与实践"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适度丰富多彩的"过程",体会其中渗透的基本数学思想、数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芬 《中学数学》2012,(22):38-39
2011年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为目标的"四基"的要求;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处理好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讲解引导、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的关系.本文就"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提出数学教学中通过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学习探究活动,可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积累更多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有的课上虽然有活动、有探究,但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并没有见到学习的有效"增值".那么,如何在探究学习中获得更大增值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下面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9.3平行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为例予以说明.文中所的说"增值"指的是学习前与学习后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更强调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2014年10月31日,在广州市玉岩中学,笔者为全区七年级数学教师上了一节"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的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本文在听课、评课、课例研讨的基础上反思而形成,期待探寻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导学型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建国 《中学数学》2021,(2):70-72,7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是一个从已有的数学现实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具体现实—抽象问题—解释应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传统课堂教学偏重知识的灌输与积累,漠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体系结构的架设.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各种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使得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的状态得以改变,就需要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1.
章建跃教授在《数学教育之取势明道优术》一文中指出:"教好数学"的内涵应该是"为学生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并进一步指出"在面对一个新的数学研究对象时,要有‘整体观’,要先为学生构建研究的整体框架".基于上述"整体观"理念,笔者最近开发了"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并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先呈现该课的教学设计,并给出课后反思,与大家研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对于新苏科版教材,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呢?笔者结合“合并同类项(1)”的教学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正>常见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的智力差,是没有解决如何学的问题.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未能科学地处理好做错的问题.要学好数学,离不开多做题,但做题后的反思总结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分析思考,从中发现学习中的失误,吸取教训,及时弥补.否则,可能屡做屡错.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能够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进行研究,提出六环活动学习方式:由阅读自学到学生述说讲解,再到教师讲授,变式练习检测,让学生归纳总结提出问题,课后在常规作业布置的基础上,尝试着让学生进行数学写作,写作的过程中又需要阅读自学查阅资料,形成一个回环,每个环节都以数学活动作为载体.本文以阅读自学、问题提出为例,阐述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指出:数学教学既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要始终坚持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外因对学生自主学习内需的激发很关键,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地、智慧地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自学活动向自主学习活动提升.对数学教师而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感官系统,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化解数学问题和进行数学认知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我们应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让他们在将“事实数学”转化成“数学事实”的过程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还能积累下宝贵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为此,在近期的一节“借班”公开课上,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结合其中的三则教学片断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希望能给您启示.一、“统计调查”教学片断及简析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实验是学生动手动脑,以“做”为支架的教与学的活动方式,让学生享受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具体操作,启思明理,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活动课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总结来发现数学规律;然后通过猜想、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加工;最后通过计算、证明、概括形成数学命题和定理.它是一种强调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发现式、探究式学习课型.  相似文献   

18.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是数学的教与学过程应当特别关注的基本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为进一步跟进和落实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苏州市教科院于2016年6月15日在苏州实验中学举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研讨活动.笔者有幸在本次活动中开设了一节公开课“阿波罗尼斯圆”,在积极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教学感悟,也从中体会了如何尝试去为“理解”而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中,多数教师轻概念、重解题.大量解题训练代替了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导致教学重心错位.长此以往,数学课堂效益低下,学生学习质量差,苦不堪言.基于上述原因,笔者以近期教学研讨活动中开设的“丰富的图形世界”概念课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本课着眼于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解春玲 《数学之友》2022,(24):31-33
本文以初中数学几何问题的推导解题过程为内容展开,以圆的垂径定理为例阐述学生在解答有关圆形的垂线以及几何问题时使用定理解题的思路与过程.教材对于定理的推导过程基本淡化,学生以背公式、背定理为主要学习手段,从而忽略了对定理本身的理解.如何让学生去发现定理,而非接受定理本身,是当下教师应着手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