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本文简要描述了正电子湮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四种实验方法(正电子寿命测量、湮没辐射角关联测量,多管勒展宽能谱测量和慢正电子束技术)。介绍了正电子湮没技术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某些独特忧点;如研究金属,合金与半导体材料中的缺陷和相变,测量金属的费米面和空位形成能以及研究辐照损伤等。此外,还报导了正电子湮没在医学(正电子照像)、空间技术、生命科学以及高温超导等高科技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
1987年10月20日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P·A·M·狄拉克逝世三周年纪念日.由于他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有效形式,与薛定谔分享了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其它主要贡献有:1930年他在理论的基础上予言了正电子的存在,这个予言两年后得到实验证实;有名的费密-狄拉克统计法是费密和他各自独立地得出的;他的量子理论还予言了电子自旋的存在…….这篇文章记叙了他1923年起在剑桥大学当研究生时的学习生活,他对数学、实验和科学活动的重视,帮助了他科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峰  吴建达  占亮  叶邦角 《物理》2004,33(7):519-523
正电子偶素o-Ps是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的纯轻子束缚系统,o-Ps在真空中的寿命可由量子电动力学进行精确的理论计算,但长期以来理论值和实验测量值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论和实验物理学经过长期共同努力,最终于近年解决了o-Ps寿命困惑.文章简要介绍了正电子偶素o-Ps寿命理论值和实验值之间不一致的历史状况和最近的实验技术的改进以及该问题的最终解决情况,并重点介绍了Tokyo实验组和Michigan实验组的最新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电子湮没时间选择能谱仪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保 《物理》1990,19(4):228-232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发展的正电子湮没时间选择能谱仪的技术及其在电子偶素物理研究方面的应用.实验表明,此种新式谱仪能够把正电子湮没物理和化学的研究向定量方向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纳米材料结构研究与正电子寿命谱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郁卿 《物理》1993,22(11):668-672
从纳米材料的结构特点,重要性和所使用的现代实验手段出发,简要地介绍了已被广泛采用的正电子寿命谱学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给出了微结构分析,温度稳定性,压力效应和动态观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指出了研究纳米材料的微结构对基础学科和技术应用都非常重要,正电子寿命谱学是研究纳米材料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6.
北京慢正电子强束流依托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电子直线加速器(LINAC),利用其完成注入后的剩余时间,产生高强度、高亮度、低能单色正电子束流,应用于材料科学尤其是材料表面特性的研究。该装置的建成弥补了我国现有的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的慢正电子束流装置正电子强度较弱的不足,拓展了慢正电子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微观核探针方法学中的应用领域,为进一步建立慢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正电子诱导俄歇电子能谱测量以及低能正电子衍射和正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开普勒发现天体运行第二定律的发现过程。重点讨论了开普勒从一个神秘主义者到近代物理学家的变化,以及开普勒发现第三定律的实际过程(私人科学)与他公开发表描述过程(公众科学)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树华 《物理》2014,(11)
<正>负责Alpha磁谱仪(AMS)运行的国际团队,宣布了他们在寻找暗物质方面得到的首次结果:在高能区观察到正电子过剩(见图1)。AMS的负责人Samuel Ting(丁肇中)于今年4月3日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举行的学术会议上,介绍了来自AMS空间天文台的首次结果。他说,这些结果作为至今为止对宇宙射线正电子流量最精确的测量,清楚地显示了AMS探测器的能力。在未来的几个月内,AMS将能确切地告诉我们,这些正电子  相似文献   

9.
用正电子湮没探测高聚物的自由体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阶  王采林 《物理》1995,24(2):103-108
简要介绍了用正电子湮没谱探测高聚物的微观结构的方法,给出了几种具有简单链结构的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自由体移浓度的标度行为,自由体积形成能的直接测量等方面的最新应用结果,由此表明,正电子湮没谱学在高分子物理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用正电子研究NaCl在NaY沸石上的固溶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俊  王莉莉  马莉  王少阶 《物理学报》2003,52(11):2929-2933
用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NaCl与NaY沸石机械混合后, NaCl在NaY中的固溶扩散过程.分别测量不同质量比的NaCl/NaY[(1—20)%]经500℃烘烤1h,NaCl/NaY(15%)经不同温度烘烤1h,以及NaCl/NaY(15%)经500℃烘烤不同时间后的正电子寿命谱.所有寿命谱都出现了5个寿命分量, 其中第3,4,5寿命分别与β笼、超笼及沸石微粒界面空洞的大小和数量相关.实验表明正电子湮没谱学能敏感地表征NaCl在NaY中的固溶扩散过程.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谱学 氯化钠 沸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分析了与蒸汽机相关的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探索科学研究与工程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蒸汽机设计与制造的改进到蒸汽机能效分析热力学理论的提出;从瓦特的蒸汽机调速器到稳定性理论的建立;多普勒效应的发现到实验的验证,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科学研究大多源自于实际生产所面临的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不断地催生新的科学研究领域,科学研究的成果也为相关的工程问题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方法,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值得深思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search models retrieve scientific documents only by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and their contexts and do not consider the ontological attributes of scientific documents, which result in gaps between the queries and the retrieval results.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retrieval and ranking model is constructed that synthesizes the information of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with related texts, and the ontology attributes of scientific documents are extracted to further sort the retrieval results. First, the hesitant fuzzy set of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sitant fuzzy set to address the multi-attribute problem of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matching; then, the similarity of 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context sentence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BiLSTM two-way coding feature, and the retrieval result is obtained by synthesizin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and the sentence; finally, considering the ontological attributes of scientific documents, the retrieval results are ranked to obtain the final search results. The MAP_10 value of 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retrieval results on the Ntcir-Mathir-Wikipedia-Corpus dataset is 0.815,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NDCG@10 of the scientific document ranking results is 0.9; these results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cientific document retrieval and rank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物理科技创新基地发展的特点,结合国家对拔尖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提出了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物理科技创新基地管理和运行模式的改革措施,为我国高校物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大学物理课程不但要向学员传授物理知识和构建学员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更要培养学员的科学思维.在现代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大学物理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在部队实战训练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讨论分析,尊重科学事实思维、理想化思维、分解与组合相结合思维、处理问题能力比掌握知识本身重要等科学思维方法在部队实战训练中的应用,说明通过大学物理学习来提高学员的科学思维,并加强科学思维在部队实战训练中的指导作用,将使得实战训练更加科学和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高师院校要努力培养出创新型教师,从分析高师院校当前实验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以科研模式进行创新实验教学改革,加强科研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的应用。实践表明,此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所涉及的探究问题中,有些比较复杂,如果试图仅靠一个实验得出结论,则容易导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混乱、逻辑不清,最终牵强地得出结论.为了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此时有必要将复杂问题有逻辑、有条理地分解成多个逐层递进的简单问题,以保证在探究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有着严密的逻辑和充足的证据.基于这种认识,以人教版"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为例,提出相应的实验教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A brief survey of the data on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galactic cosmic rays is presented. The scientific goals of the planned experiment are outlined, and the design of the NUCLEON-2 scientific equipment is given.  相似文献   

18.

Highlights of the research,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Prof. Umberto Maria Grassano (1939-2000)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are recalled. In particular his outstanding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color center excited states and two-photon spectroscopy are briefly reviewed.  相似文献   

19.
洁净核能源技术和D-Li强中子源的应用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国际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加速器驱动核动力装置技术,及其在未来洁净核能源开发和利用核嬗变方法处理核废料等方面的应用意义和可行性的同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立足国内,利用中能(40MeV)、强流(2×125mA)质子加速器作D-Li超强中子源,开展零功率加速器驱动核裂变装置技术的原理性研究和核嬗变、聚变材料、抗核加固及核物理研究,以及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初步设想. The accelerator driven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jects in the world, is evaluated. Some of its applications on transmuting nuclear waste, producing fission energy and doing scientific researches are also discussed. A proposal of using high intensity D Li fast neutron source as driven source of a zero power accelerator driven fission facility is outlined for the principle research and multi application purposes based on the present scientific...  相似文献   

20.
For almost a hundred years the diffraction grating has been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of scientific tools. The methods of ruling gratings for use in all regions of the spectrum from the soft x-ray region to the infra-red are described. The properties of ideal and imperfect gratings are considered and an account of present-day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uses is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