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化物熔体中钬离子在铁电极上的电还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绮琴  刘冠昆 《电化学》1995,1(1):44-49
用循环伏安,恒电位断电,电位阶跃,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研究了Ho(Ⅲ)在氯化物熔体中铁电极上还原的电极过程及表面合金层的物相.Ho(Ⅲ)在铁电极上还原,首先形成多种钬和铁的金属间化合物,然后才析出金属钬,电荷转移是可逆的,测定了Ho-Fe体系四个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自由能,Ho在合金化阴极中的扩散系数及扩散活化能。  相似文献   

2.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NaCl-KCl-YCl3熔体中Y^3+在钨电极的电还原。Y^3+一步可逆电沉积为钇。用循环伏安法、卷积伏安法、恒电位电解断的电位-时间曲线及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Y^3+在铁电极上的还原过程。在金属钇析出前,电极形成多种钇与铁的金属间化合物。用电位阶跃的电流-时间曲线测定了钇在Y6Fe23相中的扩散系数及扩散活化能,结果表明钇在其合金相中的扩散相当缓慢,该步骤对电极过程可以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YCl_3-KCl·NaCl熔体中Y~(3+)在钼和镍电极上的电极过程。Y~(3+)的还原是分步反应过程:Y~3+c=Y~(2+),Y~(2+)+2c=Y。Y~(3+)在镍电极上还原后能与镍形成合金,对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合金组成进行了X射线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循环伏安、方波伏安和开路计时电位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Dy(III)离子在LiCl-KCl共晶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及Dy-Ni合金形成的电化学机理.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法研究表明, Dy(III)离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为三个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与惰性W电极相比, Dy(III)离子在Ni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多出了三对氧化还原峰,是由于Dy与Ni形成了合金化合物,导致Dy(III)离子在活性Ni电极发生了欠电位沉积.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附带能量散射谱(EDS)对恒电位(-1.6,-1.8和-2.0 V)电解制备的Dy-Ni合金进行分析,分别获得了DyNi5, Dy2Ni7和DyNi2金属间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电位进行恒电位电解可以有选择性地制备不同的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循环伏安、方波伏安和开路计时电位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Dy(Ⅲ)离子在LiCl-KCl 共晶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及Dy-Ni 合金形成的电化学机理. 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法研究表明, Dy(Ⅲ)离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为三个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 与惰性W电极相比, Dy(Ⅲ) 离子在Ni 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多出了三对氧化还原峰,是由于Dy与Ni 形成了合金化合物, 导致Dy(Ⅲ)离子在活性Ni 电极发生了欠电位沉积.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附带能量散射谱(EDS)对恒电位(-1.6, -1.8 和-2.0 V)电解制备的Dy-Ni 合金进行分析, 分别获得了DyNi5, Dy2Ni7和DyNi2金属间化合物.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电位进行恒电位电解可以有选择性地制备不同的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循环伏安、方波伏安、计时电位和开路计时电位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Pr(Ⅲ)离子在LiCl-KCl-BiCl3熔体中W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的研究表明,Pr在预先沉积的Bi膜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是由于生成了Pr-Bi金属间化合物,导致Pr(Ⅲ)在Bi膜电极上的还原电位比在W电极上还原电位更正。从开路计时电位曲线可以观察到两相共存的Pr-Bi金属间化合物的两个平台。利用开路计时电位计算了723-873 K温度范围内Pr在Pr-Bi合金中的活度和偏摩尔Gibbs自由能以及Pr-Bi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Gibbs自由能。通过恒电位电解,在液态Bi电极上得到了Pr-Bi合金,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附带能量散射谱(ED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的Pr-Bi金属间化合物为PrBi2和PrBi。  相似文献   

7.
采用循环伏安、方波伏安、计时电位和开路计时电位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Pr(III)离子在Li Cl-KCl-Bi Cl_3熔体中W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的研究表明,Pr在预先沉积的Bi膜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是由于生成了Pr-Bi金属间化合物,导致Pr(III)在Bi膜电极上的还原电位比在W电极上还原电位更正。从开路计时电位曲线可以观察到两相共存的Pr-Bi金属间化合物的两个平台。利用开路计时电位计算了723-873 K温度范围内Pr在Pr-Bi合金中的活度和偏摩尔Gibbs自由能以及Pr-Bi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Gibbs自由能。通过恒电位电解,在液态Bi电极上得到了Pr-Bi合金,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附带能量散射谱(ED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的Pr-Bi金属间化合物为Pr Bi_2和Pr Bi。  相似文献   

8.
采用循环伏安、方波伏安和开路计时电位等方法研究了Ho(Ⅲ)离子在LiCl-KCl共晶熔体中的电化学行为及Ho-Ni合金化机理。在惰性W电极上,Ho(Ⅲ)离子在-2.06 V(vs Ag/Ag Cl)发生电化学还原,该还原过程为3个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与惰性W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相比,Ho(Ⅲ)离子在活性Ni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上还出现了3对氧化还原峰,是Ho与Ni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导致了Ho(Ⅲ)离子在活性Ni电极发生了欠电位沉积。在不同的电位进行恒电位电解制备的3个不同的Ho-Ni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3种合金分别是Ho2Ni17,Ho Ni5和Ho Ni23种合金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碱性介质中高择优取向(220)镍电极上丙醇的电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0mol/LNiSO4和0.5mol/L H3BO3体系,控制电位为一1.25V,沉积60min,制得高择优取向镍电极。该镍电极经X射线衍射测定其织构度TC220为92%。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1mol/L NaOH溶液中高择翁取向镍电极上丙醇的电催化氧化机理有活性,结果表明:高择优取向镍电极对正丙醇的电催化活性高,对异丙醇的电催化活性小;推导出正丙醇的电氧化动力学方程,运用稳态极经曲线测定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循环伏安、方波伏安、计时电位和开路计时电位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Pr(Ⅲ)离子在共晶LiClKCl熔盐中Ni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Pr-Ni合金化机理.结果表明,Pr(Ⅲ)离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为三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与惰性Mo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相比,Pr(Ⅲ)离子在活性Ni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上还出现了4对氧化还原峰,表明Pr(Ⅲ)离子在Ni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是由于生成不同的Pr-Ni金属间化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对恒电位电解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电位下进行恒电位电解时,每个电位上只得到一种Pr-Ni金属间化合物,分别为Pr Ni2,Pr Ni3,Pr2Ni7和Pr Ni5.  相似文献   

11.
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利用循环伏安法与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2-吡啶甲酸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通过数值拟合,确定了2-吡啶甲酸在不同酸度下离解状态的分布,探讨了扫描速率、浓度等因素对其电化学特性的影响,并对其在玻碳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断。研究结果表明,2-吡啶甲酸在玻碳电极上发生的是一个不可逆的电化学还原反应,电极过程表现为吡啶环上的羧基的电化学还发生两个电子的转移生成醛。  相似文献   

12.
罗贤  吕桂琴 《无机化学学报》2011,27(9):1705-1708
运用自组装和电化学组装联用方法,将镍卟啉配合物THPPNi和Keggin型硅钨酸SiW12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制备镍卟啉修饰电极和镍卟啉/硅钨酸复合修饰电极,研究其在DMF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测定在碱性条件下对NO2-和BrO3-的电催化性能。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修饰电极THPPNi/SiW12的电极过程属于扩散控制过程;复合修饰电极优于单一修饰金属卟啉和多酸修饰电极。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伏安、 方波伏安、 计时电位和开路计时电位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Pr(Ⅲ)离子在共晶LiCl-KCl熔盐中Ni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Pr-Ni合金化机理. 结果表明, Pr(Ⅲ)离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为三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 与惰性Mo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相比, Pr(Ⅲ) 离子在活性Ni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上还出现了4对氧化还原峰, 表明Pr(Ⅲ)离子在Ni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 是由于生成不同的Pr-Ni金属间化合物. 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对恒电位电解的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不同电位下进行恒电位电解时, 每个电位上只得到一种Pr-Ni金属间化合物, 分别为PrNi2, PrNi3, Pr2Ni7和PrNi5.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循环伏安、方波伏安和开路计时电位等研究了Ho(Ⅲ)离子在LiCl-KCl共晶熔体中的电化学行为及Ho-Ni合金化机理。在惰性W电极上,Ho(Ⅲ)离子在-2.06 V(vs Ag/AgCl)发生电化学还原,该还原过程为3个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与惰性W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相比,Ho(Ⅲ)离子在活性Ni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上还出现了3对氧化还原峰,是Ho与Ni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导致了Ho(Ⅲ)离子在活性Ni电极发生了欠电位沉积。在不同的电位进行恒电位电解制备的3个不同的Ho-Ni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3种合金分别是Ho2Ni17,HoNi5 和 HoNi2 3种合金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马淳安  廖艳梅  朱英红  吴玲玲 《化学学报》2010,68(16):1649-1652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电解法, 以铂、镍、铜电极为工作电极, 研究了苯甲醇在碱性溶液中的电氧化行为. 用GC-MS和HPLC检测恒电流电解产物, 在镍电极上苯甲醇可选择性地氧化为苯甲醛; 在铂电极上主要产物为苯甲酸; 在铜电极上则有苯甲酸和苯甲醛两种产物. 通过循环伏安探讨了扫描速度、底物浓度及温度等因素对镍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镍电极上苯甲醇的氧化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受吸附步骤控制, 其反应的活化能Ea为39.72 kJ•mol-1.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碱性溶液中苯甲醇在镍电极上的反应机理, 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其氧化产物为苯甲醛.  相似文献   

16.
苄基紫精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苄基紫精(BV~(2+))在玻碳(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BV~(2+)在未活化的GC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强烈地依赖于BV~(2+)浓度、扫描速度和电位范围。BV~(2+)在活化的GC电极上的吸附能力大为增强,当其浓度低时只表现出吸附BV~(2+)的电极过程,在高浓度下吸附BV~(2+)与溶液中的BV~(2+)同时参与电极过程。讨论了GC电极活化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水滑石的合成及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芳  王军涛  费锡明 《合成化学》2006,14(2):175-177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摩尔比为3∶1的镍铝、钴铝、镁铝碳酸型水滑石。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其所修饰的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有镍铝水滑石所修饰的玻碳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杨贞  朱世民 《分析化学》1999,27(12):1431-1434
用循环伏安法、阴极溶出伏安法和电毛细管曲线测量等方法研究了卡托普利在汞电极表面的电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溶液中卡托普利比较稳定,而在中、碱性溶液中卡托普利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有质子参与电极过程,卡托普利在电极表面发生单电子转移,生成汞(I)-硫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电极表面有强吸附,并进一步转化成汞(Ⅱ)-硫化合物。按照实验结果,计算了卡托普利的扩散系数和电极反应速率常数,提出了卡托普利电化学氧  相似文献   

19.
电化学方法研究芦丁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固定在羟基磷灰石薄膜上的DNA与芦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pH 5.6~7.0范围内,芦丁在DNA修饰电极上的峰电位随pH的增加向负方向移动;在50~800 mV/s扫描速度范围内电极过程同时受扩散和吸附控制,且扩散控制占主导作用;随溶液离子强度增大,芦丁在DNA修饰电极上的表观式量电位不断正移,表明芦丁与DNA之间存在一定的嵌入作用,二者结合形成了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以循环伏安法在镍铬铁基体上制备了Pt-Ru微粒电极, 用SEM表征该微粒电极的形貌呈球形, 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Pt-Ru微粒电极对甲醇的电氧化显示出催化作用, Ru的加入提高了电极的抗中毒能力.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Pt-Ru微粒电极对甲醇的催化氧化性能高于纯铂电极, 且该电极制作成本十分低廉、操作简便、对环境无污染, 极大减少了贵金属铂的用量, 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