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幂硬化弹塑性材料-刚性材料界面上裂纹以定常方式扩展的Ⅲ型问题进行弹塑性渐近分析,给出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场解。通过数值计算,考察了不同Mach数以及裂纹尖端混合参数对场解的构造以及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为给出合理的断裂准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裂纹线场方法对理想弹塑性材料偏心裂纹板在裂纹面受一对集中拉力问题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并且获得了理论解.这个解包括:裂纹线附近弹塑性边界上的单位法向矢量,裂纹线附近的弹塑性解析解、最大塑性区长度、裂纹线上的塑性区长度随荷载的变化规律及其承载力.该分析不受小范围屈服假设的限制,并且不附加假使条件.结果在裂纹线附近足够精确.  相似文献   

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轴对称横向裂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弹性力学解出发,借助积分变换将纤维和基体内的位移场和应力表示成以裂纹面上位错函数为未知量的积分形式。由边界条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维轴对称裂纹问题化成求解一组奇异积分方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柴国钟  洪起超 《力学学报》1999,31(4):498-503
鉴于用通常的数值方法分析三维蠕变裂纹问题的困难,提出了一个三维表面裂纹蠕变断裂力学参量分析的蠕变线弹簧模型方法,并在非稳态蠕变条件下的位移、裂纹尖端J积分和C积分的工程估算公式及弹塑性线弹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蠕变线弹簧模型方法的有关基本方程.具体分析计算了受均匀拉伸表面裂纹平板的J积分和C积分,并与三维有限元解进行了比较,其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维表面裂纹的蠕变扩展及寿命预报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稳恒扩展裂纹尖端的弹粘塑性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弹粘塑性力学模型代替通常的弹塑性模型,对于I型和Ⅱ型问题,分别求得了不可压缩材料中平面应变动态扩展裂纹尖端的指数奇异性场和对数奇异性场,消除了弹塑性解中存在的塑性激波。通过数值计算,分别求得了两种奇异属性的分界线,建立起统一的裂纹尖端奇异性场。  相似文献   

6.
在复合材料结构整个屈曲承载过程中,从微观开始发生局部的纤维断裂、基体微裂纹等损伤,并随着屈曲程度的增加和屈曲模式的转化逐渐发生分层扩展。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工字型加筋壁板复合材料结构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屈曲行为。采用无损光学手段来非接触检测壁板表面的全场屈曲挠度,捕捉屈曲模态演化过程。基于有限元的数值模拟,预测了工字型加筋壁板复合材料结构的屈曲与后屈曲行为,用定量的实验数据来对比数值预测的壁板屈曲形态,表明实验和数值结果的离面挠度分布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裂纹尖端约束效应的评估在结构完整性分析中十分重要.基于J-A2双参数弹塑性理论,用有限元对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用BP神经网络预测裂纹尖端的约束效应,采用单边缺口弯曲(SENB)试件韧带上三个点的应变值作为网络的输入数据,J-积分和约束参数A2作为输出,建立神经网络.实例数值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模拟韧带上应变值和J-积分及约束参数A2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它可用于预测带裂纹构件裂纹尖端的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8.
一种弹性损伤材料的Ⅲ型裂纹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复变函数中保角映射的方法求得了一种弹性损伤材料的 Ⅲ 型裂纹在小范围损伤条件下的全场解。给出了损伤区形状、损伤耗散能、裂纹表面剪开位移及损伤区前方应力分布等数值结果。为校核小范围损伤条件,还计算了距裂纹尖端不同远处本文解与k_Ⅲ 场之差。  相似文献   

9.
金属圆柱壳结构常见于大型复杂结构系统中。这类构件在其端部与其它构件相连接是工程上常见的结构形式。由于连接处焊接热影响或实际复杂内力的作用,在连接处产生疲劳裂纹的几率相对增大;另一方面,由于高韧性材料的应用,使得弹塑性裂纹更为常见。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无这类问题的弹塑性理论解析。本文针对受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周向壁穿裂纹位于固定端的圆柱壳,基于半膜力壳理论及Dugdale模型,推导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和裂纹尖端张开角度(CTOA)等一套相对完整的弹塑性解析解。该解除少数数值求根外,均为显式表达,可用于裂纹起裂、撕裂计算,追踪此类由弹塑性裂纹的存在所引起的圆柱壳结构的柔度以及裂纹撕裂条件下的极限承载能力等变化过程,弥补了这类工程问题解析解空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人手,探讨了幂硬化材料I型裂纹端三维应力应变场的结构,结果表明,按其应力特征,裂纹端沿厚度方向可划分为三个区域:ZⅠ,ZⅡ和ZⅢ,在区域ZⅠ,垂直于Z轴(厚度方向)的平面内应力分量可首先用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基本方程求解,在区域ZⅢ,这些分量可首先用平面应力条件下的基本方程求解.本文定义区域ZⅡ为弹塑性Ⅰ型裂纹的过渡层,指出,过渡层是弹塑性Ⅰ型裂纹三维应力应变场的特性所在.对揭示其本质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裂纹端张开位移(CTOD)作为描述局部解幅值系数的参数,并探讨了三维变形状态下,CTOD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用显微网格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测量了Fe-Si材料平面应力条件下Ⅰ型单边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变场,并且用弹塑性有限元程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实测结果和有限元计算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逐级更新拉格朗日坐标体系下的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在裂纹尖端不出现严重钝化和损伤的条件下,可以正确反映裂尖区域的弹塑性变形。在裂纹接近临界扩展时,有限元计算与实测结果之间有较大差别,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压剪载荷作用下界面裂纹尖端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建立了弹性-幂律蠕变双材料界面裂纹准静态扩展的力学模型,求得了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和位移场分离变量形式的解及其数值结果;讨论了材料性能参数对裂纹尖端场的影响;计算和分析了界面裂纹的摩擦效应,并且得出了给定条件下裂尖场的轮廓图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接触观点分析了复合材料壳体结构的内部分层问题,建立了求解摩擦接触问题的有限元迭代格式,并采用释放率判据分析分层裂纹的扩展。分层裂纹前缘采用轴对称奇异单元,并了结构的大变形特性。计算表明,层间裂纹呈Ⅱ型扩展趋势。本文同时还分析了层间摩擦系数的影响,并指出分层将导致壳体结构承载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不完全膨胀超声速射流的势核中会产生准周期的激波栅格结构, 其与剪切层内拟序结构的相互作用会产生激波噪声. 啸声是主要向上游方向传播的、具有离散频率的高强度激波噪声, 其产生是受一种非线性的声反馈环机制驱动. 精确定位啸声的声源位置是定量理解啸声反馈环机制和发展准确的啸声预测模型的一个关键所在. 为了分析近场啸声, 本文采用高精度数值方法直接求解轴对称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 数值模拟了完全膨胀射流马赫数为1.10和1.15的圆形声速喷管欠膨胀超声速冷射流, 得到了A1和A2两种轴对称模态啸声. 通过傅里叶模态分解、本征模态分解和动态模态分解, 分析了射流时序压力场和速度场, 研究了啸声关联拟序流动结构的空间演化, 精确定位了轴对称模态啸声的声源位置. 研究表明: 啸声关联拟序流动结构存在饱和态区域, 啸声声波是在其饱和态区域产生并向外传播; 在本文所涉及的射流马赫数范围内, A1和A2两种轴对称模态啸声的有效声源位置分别是在第4和第3个激波栅格结构的尾缘.   相似文献   

15.
张明  姚振汉  杜庆华 《力学学报》1999,31(5):563-573
提出并研究采用双材料基本解的弹塑性边界元法,得到了内点应力公式中有关奇点塑性应变自由项的完整表达式,并利用非连续边界单元和非连续区域单元解决了当奇点位于界面上时该自由项难于确定,以及计算区域Cauchy主值积分的常塑性应变场法在与界面相连的奇异区域单元上无法实施的困难.采用双材料基本解的弹塑性边界无法针对双材料的结构特点,特别适于分析有关弹塑性双材料界面及界面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裂纹(延伸)面应力场方法分析了圆柱体中同心内埋圆片裂纹表面受拉或扭的几种受力情况的应力强度因子。对整个裂纹表面均匀拉伸时的解与经典的数值解吻合很好,显示出所用方法的简便和可靠;得到的几个解都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罗蕾  嵇醒 《力学季刊》1996,17(4):291-297
本文对两种硬化指数的弹塑性材料界面裂纹尖端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渐近场的计算,讨论了尖端场位移匹配问题和一阶静水压力场的存在,使应力解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18.
关于准晶中螺型位错偶极子与直线纳米裂纹干涉效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获得精确解的新方法。首先,将Gurtin-Murdoch表/界面理论推广运用到准晶材料中的纳米裂纹问题,建立了裂纹表面上含声子场、相位子场的应力边界模型;然后,利用复变函数中的共形映射方法,将直线裂纹问题化为单位圆孔问题;再借助于柯西积分方法获得了问题的封闭解;最后,数值结果表明:当裂纹的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时,表面效应将对声子场和相位子场中的应力场、像力及像力偶矩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而改变其力学性能,即裂纹尺寸越小,表面效应越强,声子场和相位子场中的应力场、像力及像力偶矩的数值变化越大;螺型位错偶极子力偶臂的方向对像力的极值和自身平衡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平面应力弹塑性复合型断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受拉伸载荷的含有不同倾角中心裂纹的铝合金薄板,用直接记录激光散斑法和云纹法测量了裂纹周围的变形场,并测得裂纹稳态扩展过程中载荷与裂纹扩展量的对应关系。同时采用弹塑性大变形的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裂纹周围的应力应变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符合良好,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和提出的考虑鲍氏效应的塑性硬化(即各向异性硬化)模型,通过引入一表征各向异性硬化效应的参数β,得到了幂硬化材料的本构方程。分析了Ⅲ型定常扩展裂纹尖端的弹塑性场,得到了对数奇异性的解。给出了尖端附近应力应变场的可能变化范围,及裂纹的开口位移。并对真实解作出了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