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魏炜 《数学通报》2004,(12):11-13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调查,运用教育理论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在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罗国彬 《数学通讯》2004,(10M):10-12
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目前使用的高中实验修订本(必修)教材中,给出的探究性学习课题总共只有五个,并且主要是反映在实际应用上.显然,其涉及面是太狭小了点.如何根据教材要求来选定某些探究性学习课题,从而加深学生对  相似文献   

3.
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因而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因此,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学习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的出现,在学校教学领域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探究性学习也就是让“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相似文献   

5.
姜军 《数学通讯》2010,(1):64-65,67
探究性学习能否富有成效地开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选取适宜的探究问题.正如前苏联数学家奥加涅相所说:“很多习题潜在着进一步扩展其数学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邓文虹  沙沙  顿继安 《数学通报》2012,51(8):17-19,24
本世纪以来,我们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始终在倡导创新教育,在这个大环境下,数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开始关注数学的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模式.2000年的《数学教学大纲》中就已经涉及到数学探究性课题.我们现在所说的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的数学研究和实践的模式来主动进行探索活动,强调通过学生主动去"做"的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研究基础在最近几年的工作和研究中,我们接触到了大量的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案例.所谓的主题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探  相似文献   

7.
郑日锋 《数学通报》2007,46(4):15-17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只需模仿课堂上学过的方法就能解决.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对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但长此以往也会带来弊端:学生沉湎于题海,提出问题能力逐渐减弱,呈现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地接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坚持在周末布置长作业,下面是一个案例.在学完圆锥曲线后的一个周末,我布置了如下的长作业:1提供原问题(2004年全国高考天津卷压轴题最后一问)如图1,椭圆x62 y22=1的右准线l与x轴交于点A,右焦点为F,过点A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作P关于x轴的对称点M,AP=λAQ(λ>1),…  相似文献   

8.
笔者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以起跑线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研究问题,用站上跑道实践的方式真正解决起跑线问题,让学生能够基于生活实际提出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乐于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相似文献   

9.
数学探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和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戴海林 《数学通报》2007,46(3):36-38
我们知道,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学习数学不应只局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而应提倡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方式.另外,在教学中,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应尽可能使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机及软件、互联网,以及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数学内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探究性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自主研发设计探究性活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  相似文献   

12.
玉邴图 《数学通讯》2010,(7):88-90,93
在新教材改革过程中,探究性学习已走进课堂教学,通过对典型问题的探究,使我们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做一题知一类提高一步的学习效果.故在学习中,如何培养自己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是现代数学学习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以一个课本复习题为例,  相似文献   

13.
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对一个看似平淡的习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4.
15.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产生错误是常见的现象.我们常常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学生没有认真学习或审题不细心等.……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下是教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证明(三)》之后,与学生共同探索的一系列有趣的问题:问题1,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EFGH是怎样的四边形?(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P.92“想一想”).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后,很容易知道结论是平行四边形.此时…  相似文献   

17.
数学探究学习的条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考 《数学通报》2005,44(5):34-36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具有发现的性质,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的学习过程必然成为探究发现的过程.事实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成为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组织有意义的探究学习活动,必须注意下面的一些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进行数学探究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引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提出概念和结论的过程,体验数学创造的研究过程,形成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成为探究素材和问题的设计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9.
几何概型的探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幸听了一节几何概型的公开课,这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学生对知识发生、发展的数学规律有了切身的感受和清晰的理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各种潜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然而,目前关于探究性学习的文献资料多半集中于理论的探讨,缺乏真正适合探究的课题设计,有些资料冠以探究性学习之名,而无探究性学习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