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ETA对γ—FeOOH制备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FeSO4和NaOH为原料制备铁黄时,反应初期加入EDTA能诱导γ-FeOOH的生成。当初始反应液中EDTA的浓度大于某一临界值C^*时,才能得到纯γ-FeOOH,且C^*随碱比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γ-FeOOH粒子成核期内Fe(Ⅱ)/Fe(Ⅲ)=2,EDTA分子中以一定距离分隔的2个羧基是诱导γ-FeOOH粒子成核的关键基团,由于聚丙烯酸分子的聚软性,其也可以诱导γ-FeOOH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氧化硅包敷对铁黄脱水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DTA、TG、HTXTD和TEM研究了SiO2包敷a-FeOOH粒子的脱水过程。从DTA和TG曲线算得的动力学参数表明,SiO2包敷a-FeOOH粒子的脱水过程近似为一级反应,其活化能大于未处理的a-FeOOH粒子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3.
本用第一原理的LDF-LMTO-ASA方法,以超元胞Ba4Bi4O12,(Ba3K)BiO12,(BaK)Bi2O6,(BaK3)Bi4O12,K2Bi2O6五种“样本”计算由于Bi^+3和Bi^+5二种价态以及K掺杂引起各芯态能级化学位移的变化,“样本”的电子结构与实验相符,即Ba4Bi4O12是g=-2.0eV的半导体,(Ba3K)Bi4O12j Eg=1.6eV其价带顶有不量空穴的半导体,  相似文献   

4.
相转变—微波法制备匀分散α—Fe2O3胶体粒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相转变-微波法制备了均分散α-Fe2O3胶体粒子。实验表明,采用微波辐照并加入CTAB表面活性剂,可有较短时间内,制备出均分散的α-Fe2O3胶体粒子。所得粒子呈均分散的假立方体,比常法制得的粒子小,产率高。讨论了微波辐照和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粒子形状的影响,得出C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利于均分散α-Fe2O3假立文体的形成。用时间分辨TEM和FTIR对粒子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粒子成长过  相似文献   

5.
用LB膜技术组装α—Fe2O3超微粒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超声分散的方法将α-Fe2O3超微粒分子用于硬脂酸/正己烷/氯仿溶液中,用LB膜进行有序组装。结果显示:α-Fe2O3超微粒能均匀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α-Fe2O3超微粒/硬脂酸单分子膜的成膜性能良好,复合膜中的α-Fe2O3超微粒有一定的有序性,α-Fe2O3超微粒硬脂酸复合LB膜具有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所得到的粒子大小和BET法测量的比表面积的关系,研究了有代表性的几中商用γ-Fe2O3磁粉粒子的微结构。X射线衍射线加宽法测得的氧离子亚晶格畴尺寸反映了组成针状态粒子的微晶或嵌镶晶块的大小。对于微孔型多晶粒子,准球状微晶链合形成球链状结构;对于微缝型单晶粒子,取向准桎状晶块链合成形成竹节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的在Zr(Y)O2和LaAIO3两种衬底上制备的YBa2Cu3O7-δ单晶膜的荧光光谱。样品用原位中空柱状阴极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结果表明,随衬底材料的不同呈现不同的荧光光谱分布。沉积在Ar(Y)O2上的YBa2Cu3O7-δ膜的主峰位于2.85eV,而沉积在单晶LaAIO3衬底上YBa2Cu3O7-δ膜的主峰位于2.12eV处,前者由3.0eV和2.80eV两个峰组成,改变激发能可以使它们分离;升高衬底温度出现低能峰,后者为单峰,峰值位置不胡激发能的变化而改变,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纳米固体超强酸SO2 -4/Fe2O3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由纳米α-Fe2O3的前驱体,经一定的SO^2-4离子的浸泡制得SO^2-4/Fe2O3纳米固体超强酸。分别测定了在不同的温度下、不同SO^2-4含量和不同焙烧时间三种状态下的红外吸收光谱(IR),就其对乙酸乙酯的合成催化作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结果表明,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劈裂多重的特征谱图有别于对应的普通粒子固体超强酸,谱带劈裂与宽大现象与酯产率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介质的平均能带模型计算了EuBa2Cu3O7的化学键参数,得到Cu(1)-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0.414,Cu(2)-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0.281,应用由共价性和极化率定义的化学环境因子计算了^57Fe、^119Sn在EuBa2Cu3O7中的穆斯堡尔同质异能位移,确定了^57Fe、^119Sn的价态和占位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第一原理的LDF-LMTO-ASA方法,以超元胞Ba4Bi4O(12),(Ba3K)Bi4O(12),(BaK)Bi2O6,(BaK3)Bi4O(12),K2Bi2O6五种“样本”计算由于Bi(+3)和Bi(+5)二种价态以及K掺杂引起各芯态能级化学位移的变化.“样本”的电子结构与实验相符,即Ba4Bi4O(12)是Eg=2.0eV的半导体,(Ba3K)Bi4O12是Eg=1.6eV其价带顶有少量空穴的半导体.其余“样本”是金属.芯态的LDF本征值经原子模型△SCF修正更接近实验值.用正态分布表达各芯态能级除化学位移外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结合任意组份五种“样本”的伯努利分布,计算芯态电子能谱随x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芯态的自旋一轨道分裂与实验完全相符,Bi(+3)和Bi(+5)二种价态引起各芯态化学位移的变化均小于0.2eV,K掺杂使各芯态结合能略有增加,其中Bi(4f),Ba(5d)约1.3~1.5eV,其他芯态约0.4eV,以上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助熔剂对发光体BaAl12O19:Mn结构及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洪广言  曾小青 《发光学报》1999,20(4):311-315
在几种不同的助熔剂的作用下合成了BaAl12O19:Mn发光体,XRD谱显示 助熔剂不仅有利于基质的结晶成核,而且对基质的不同晶面的生长也有影响。其UV光谱表明不同的助熔剂对其发光的影响不一样,H3BO3不利于其发光,AlF3对其发光的提高不大,BaF2则可以较大地增加其发光强度,其VUV光谱显示在150nm附近有较强的激发证实了其可成为用于PDP的荧光粉之一。  相似文献   

12.
负载型铁催化剂上费托合成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瞬时应答技术对费托合成的初始态动力学行为进行跟踪,研究了Fe/γ-Al2O3,Fe-Co/γ-AL2O3和Fe-Co-K2O/γ-Al2O3催化剂上CO氢化生成轻的催化性能和C2烃的生成机理。结果表明,在Fe-Co-K2O/γ-A2O3上CO解离吸附形成的表面碳是合成烃反应的活性中心,表面碳的逐步氢化,生成亚甲基物种而亚甲基物种的聚合促成了烃键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冯全源  任朗 《物理学报》2000,49(1):152-154
用标准陶瓷工艺制备了BaZn2(GeMn)0-2Fe15-6O27六角铁氧体.假设Ge4+取代了4e和4fⅣ中的Fe3+,能够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利用分子场理论和H.B.Callen单离子各向异性模型计算了BaZn2(GeMn)0-2Fe15-6O27次点阵之间的交换参数和各次点阵对磁晶各向异性的贡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2k和2d次点阵对磁晶各向异性有较大的贡献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不同磁场位形下(YBa2Cu3O7)24/(PrBa2Cu3O7)2多层膜的电阻转变展宽,结果表明电阻转变展宽性质主要由磁场和多层膜c轴的相对位形决定,而与磁场和所加电流的相对取向无关。有效钉扎势和磁场的关系表明,H‖ab时,U0∝H^-α,H‖c时,U0∝lnH。这种三维-二维(3D-2D)转变,可以归因于YBCO/PrBCO和YBCO层厚度处于3D-2D转变厚度范围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Rietveld精修方法对高浓度Fe掺杂的LaBa2Cu3Od(LBCO)超导体的X射线衍射谱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得到了各掺杂样品的品格参数和原子结构参数,结果表明,Fe掺杂诱导了LBCO晶格的结构相变,随着Fe浓度的增加,出现了从正交到四方再到正交的结构震荡。  相似文献   

16.
本提出PrBa2Cu3O7中的Pr-O键长的缩短是由于Pr-O键含有明显的共价成份,中阐述了这种共价性作用的性质和原因。讨论了这种化学键对PrBa2Cu3O7电子结构的影响,这性解释了PrBa2Cu3O6+x中复杂的反铁磁有序。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五元相图计算的结渣倾向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化学热力学模型和相图计算的最新进展,首次采用CaO-FeO-Al2O3-SiO2-MgO五元物系的相图计算方法来预测煤灰的熔融特性及在软化温度下的矿物质组成,结果表明煤灰中随着CaO添加量的增大,灰熔点失降低后上升,并存在一个最小值,这是由于低温共熔物形成引起的,预测结果与XRD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有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热稳定法拉第旋转TbYbBiIG磁光单晶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业  张志良 《光学学报》1997,17(5):26-629
采用高温溶液法,以Bi2O3/B2O3为助熔剂成功地生长出掺铋复合稀土铁石榴石(TbYbBi)3Fe5O12(简称TbYbBiIG)晶体。晶体外形规则,最大尺寸为7×6×4mm3,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生长的晶体为TbYbBiIG单相单晶体,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其组成为Tb2.06Yb0.46Bi0.48Fe5O12。在1.0μm~1.7μm波段测量出晶体法拉第旋转谱和光吸收谱。当λ=1.55μm时,在10°C~80°C温度范围内测得法拉第旋转θF的温度系数为dθF/dT=-2.3×10-2deg·mm-1K-1。研究结果表明,TbYbBiIG单晶体在近红外波段θF约为YIG单晶的3倍,温度系数小,是制作高性能光隔离器的一种好材料  相似文献   

19.
李铭华  韩爱珍 《光学学报》1996,16(6):74-880
在硅酸铋(Bi12SiO20,BSO)晶体中掺入少量Fe2O3,生长出Fe:BSO晶体,由于Fe杂质在BSO晶体禁带中造成了一些缺陷能级,使得晶体的衍射效率和四波混频位于共轭反射率等光折变性能指标有较大提高,文中根据吸收光谱,初步确定了晶体中缺陷能级。  相似文献   

20.
用第一原理的LDFLMTOASA超元胞法,模拟由X射线吸收谱精细结构测定的BaBiO3中,Bi有两种价态Bi3+和Bi5+及与之相应的两种不同键长的Bi—O八面体,以及K掺杂对晶体结构的影响.计算了Ba4Bi4O12,(Ba3K)Bi4O12,(BaK)Bi2O6,(BaK3)Bi4O12,K2Bi2O6(简记为(404),(314),(112),(134),(022))五种“样本”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404)和(314)分别为Eg=16eV及Eg=15eV的半导体,其它“样本”为金属.总能的分析表明(134)是不稳定的,故溶解极限为x=05.以“取样”方式按伯努利分布确定任意组分各“样本”的概率,进而计算了(Ba1-xKx)BiO3电子结构随组分的变化.最后用逾渗模型说明了超导转变温度Tc在x=0.25附近的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