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_a-B_b型缩聚反应的0-次和1-次回转半径巴信武,李泽生潘守甫(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3)(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关键词缩聚反应,回转半径,差分方法高分子回转半径是表征高分子尺度的重要物理量,Dobson和Gordon[1...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紧密接触对时采用以氨基酸的重心代替C^α原子的新方法,通过计算(α/β)8桶状蛋白质中的中程和远程紧密接触对的数目,研究了不同氨基酸在形成紧密接触对时所具有的不同能力以及在蛋白质结构稳定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发现在(α/β)8桶状蛋白质中氨基酸形成的远程紧密接触对数目与它的Fauchere—Pliska疏水性实验数值(FPH)存在着非常好的线性关系,而对于氨基酸所形成的中程紧密接触对数目不存在这种关系.同时还研究了(α/β)8桶状蛋白质分子大小,发现其回转半径大小与表示远程接触对数目的远程次序值LRO存在着关系.表明这一类(α/β)8桶状蛋白质具有相似的结构,分子的远程接触对数目越多,分子越紧密,分子尺寸就越小.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氨基酸之间形成紧密接触对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烯烃的热力学性质与价键拓扑指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烯烃的热力学性质与价键拓扑指数的关系研究倪才华冯志云*(荆州师专化学系434100)在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研究中,用拓扑指数研究饱和烷烃的物理化学性质已有了较多尝试。因为饱和烷烃分子中键的类型只有C-Cσ单键和C-Hσ单键,在省氢分子图上,任意一根化...  相似文献   

4.
用INDO/CT方法研究了C60分子的电子结构及基态和激发态光谱(S0→Sn,S1→Sn,T1→Tn),激发态分子动态学和反饱和吸收的微观机制,用动态模型解速率方程,实现反饱和吸收的必要条件是激发态对激光的吸收截面,在波长532nm的激光作用下,C60满足该条件,故C60呈现反饱合吸收特征,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氢化丁腈橡胶的分子链结构并计算出不同压缩比下的均方回转半径,同时对应力弛豫进行了理论预测并与压缩应力弛豫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均方回转半径随着压力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随着温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不同压力下,应力均随着时间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而且当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应力降低逐渐平缓;计算结果表明压力增大或低温下均方回转半径小、弛豫时间长,体系越表现出弹性特征,此结果表明可用均方回转半径的变化来定量描述橡胶材料体系的应力弛豫变化,分子模拟得到的应力弛豫规律与实验结果有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6.
陆宗鹏  刘建源 《分析化学》1994,22(4):323-327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铜的腺嘌呤(Ade)络合物在悬汞电极(HMDE)表面上的吸附形态和伏安行为。实验结果揭示了单层吸附饱和之前有Cu^+Ade,Cu2^+(Ade)2形态的共吸附作用,随着电极表面的吸附浓度增长,Ade络合物分子有从平面向垂直吸附的定向作用。哦的多层吸附和聚合作用发生在吸附分子垂直定向以后。本文还测定了有关电极过程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具有极性大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分子尺寸和均方二极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旋转异构态模型和生成矩阵代数方法,重新推导了大侧基聚合物均方回转半径和均方二极矩等基础量公式,应用于对聚乙烯咔唑(PVK)、聚对氯苯乙烯(PPCS)、聚乙烯砒啶(P2VP)和聚乙烯砒咯烷酮(PVP)链构象-构型依赖性质的研究.计算得到其无规链的均方二极矩特征比分别为0.55、0.57、0.48和0.37,均方回转半径特征比分别为2.07、1.74、1.11和1.52,全同链温度系数在?6.1×10?3~2.1×10?3K?1之间,范围比间同和无规链大.比较各特征比变化曲线规律,发现PPCS、PVP和P2VP的基础量分别受聚合物聚合度、规整程度和构象能的影响相对比较明显,而大侧基使PVK的均方二极矩和均方回转半径特征差异显著;对照改进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计算均方二极矩和回转半径时考虑极性侧基的方向和尺寸是十分重要的,在聚合物极性和柔性分析中不能忽略极性大侧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多羟基甾醇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抗扣瘤细胞活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报道了6个具有类似结构的多羟基甾醇的合成和它们的抗肿瘤细胞活性。发现此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与其分子中双键存在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当甾核或支链中双键被饱和时,其细胞毒性均明显降低。甾醇(5)和(8)对胃癌(MGC)、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Virtual Materiale(VM)软件对HO-PAMAM-2.5G保护下的镧原子簇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分子结构和能量变化角度研究了正则(恒定的NVT)系统中不同比例的羟基修饰的2.5代聚酰胺-胺(HO-PAMAM-2.5)与镧(La)复合的稳定性及其机制。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当每个HO-PAMAM-2.5G分子中的镧原子数在0-60之间时,回转半径明显减小;镧原子的数量不同,对体系的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的势能也不同,当镧原子数(nLa)在1~50之间时,HO-PAMAM-2.5/La纳米复合体系的能量波动较大;当nLa在50~80之间时,变化缓慢,nLa=60时,复合体系能量落到最低点,处于较稳定状态。以此预测为基础,通过实验合成HO-PAMAM-2.5/La纳米复合物,并用透射电镜(TEM)对所制得的HO-PAMAM-2.5/La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一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铜(Ⅱ)、镍(Ⅱ)离子模板离分子多乙烯多胺络合吸附剂的动态吸附金属离子的行为。5个周期的动态吸附结果表明,合成的铜(Ⅱ)、镍(Ⅱ)模板吸附剂分别对铜(Ⅱ)和镍(Ⅱ)金属离子具有稳定的吸附能力,其动态饱和吸附量达4.357mmol Cu(Ⅱ)/g[铜(Ⅱ)模板吸附剂]、3.153mmol Ni(Ⅱ)/g[镍(Ⅱ)模板吸附剂];相对误差分别为±1.5%和±2.2%。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一种光敏型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AZO),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偶氮苯基团,并研究了光照对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的影响。经紫外光照射后,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Гmax)减小,临界胶束浓度(cmc)、最低表面张力(γcmc)和分子极限占有面积(Amin)增大;气泡数目增多,直径变小,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降低。实验结果证实,该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泡沫稳定性可以用光照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反式2-羟基-4-(1-甲庚基)二苯甲酮肟(N530)萃取镍,采用等摩尔系列法,萃取饱和容量法,萃取斜率法及萃合物的元素分析析测出反式羟肟萃取镍的配合物组成为NiL2,根据配合物UV、IR、NMR光谱结果,对萃合物结构进行了探讨。推测该配合物为反式平面构型,羟肟分子的酚基氧与镍形成价键,肟基氮与镍形成配位键。配合物分子内配体肟羟基彼皮与对方的酚基氢形成较强的分子内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溶液均聚合方法,制备了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AMC14AB)的均聚物,使用荧光探针法、表面张力测定及电导测定法,重点考察了均聚物P(AMC14AB)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行为与表面吸附现象.在水溶液中,均聚物P(AMC14AB)呈现单分子链胶束的聚集形态,具有零临界胶束浓度(CMC=0),从开始加入P(AMC14AB)起,水溶液中随即产生单分子链胶束,不存在Krafft温度.P(AMC14AB)在溶液表面也发生表面吸附,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即P(AMC14AB)也具有表面活性;随着浓度增大,表面吸附量增大,水的表面张力持续下降;当表面吸附达到饱和时,表面张力一浓度曲线上出现突变点,该点应该定义为饱和的表面吸附浓度(SSAC),而不应该再称为临界胶束浓度.P(AMC14AB)单分子链胶束溶液对疏水有机物(甲苯)的增溶情况,明显不同于普通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CTAB)的多分子胶束溶液,甲苯增溶量-P(AMC14AB)浓度的关系曲线上无突变点,而且对甲苯的增溶能力高于CTAB的多分子胶束溶液.  相似文献   

14.
EAA增容LLDPE/SAN共混物的形态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含量对其增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物形态及性能的影响.发现少量的EAA可使共混物中SAN相的相尺寸减小,共混物模量、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提高.当EAA的含量增加至11.7%时,它在共混物中两相界而的分布达到饱和,即增容剂饱和浓度Cs=11.7%;此时,共混物形态及性能的变化趋势出现明显转折.明显过量的EAA主要起增韧作用.EAA的增容机理为,它与LLDPE组分的非晶区可部分相容,同时又与SAN相存在着分子间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使用无规行走模型,得到了线状分子链回转半径几率分布函数各阶矩的一般表达式。当链段数趋向无穷大时,无规行走链与Gauss链的渐近行为一致。本文还给出了无规行走链回转半径各阶矩的近似计算方法以及2阶矩、4阶矩、6阶矩与链段数关系的严格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圆二色谱、稳态吸收光谱、稳态荧光光谱和皮秒时间分辩荧光光谱研究了meso-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TMPyP4)与端粒DNA重复序列5'-TTAGGG-3’形成的平行结构DNAG4的相互作用.稳态实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为1.29×10^6(mol/L)^-1,饱和结合数为3.将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应用到二者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推测了TMPyP4以插入和末端堆积两种方式与DNAG4相结合.当达到饱和结合时,一个TMPyP4分子插入到DNAG4结构层层之间,另外两个分子以末端堆积的方式结合到G4结构的两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虑到氢原子的影响, 用矩阵代数的方法重新推导了聚乙烯分子链的均方回转半径。在我们得到的公式中若忽略氢原子的质量时, 就简化到Flory的公式。具体数值计算得到聚乙烯分子链均方回转半径对分子量的依赖关系是:〈S^2〉^1^/^2=0.44M^1^/^2比较θ-溶剂的实验数据: ⅹ〈S^2〉^1^/^2~w=0.45±0.08M^1^/^2~w是符合得很好的。  相似文献   

18.
合成和表征了氯化双(呋喃甲醛)缩邻苯二胺合钴(II)(1)、氯化双(呋 喃甲醛)缩乙二胺合钴(II)(2)、氯化双(呋喃甲醛)缩1,2-丙二胺合钴( II)(3)和氯化双(呋喃甲醛)缩1,3-丙二胺合钴(II)(4)。在吡啶溶液中 和不同温度下,测定了配合物的饱和吸氧量,求出了氧加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ΔH °,ΔS°。并以这些配合物为催化剂,活化分子氧氧化环已烯得到高选择性的烯 丙位氧化产物。讨论了温度、配体结构对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和配体结构以及添 加NHPI(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对环已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微薇  赵倩玉  杨鑫  姚磊  赵海田 《色谱》2019,37(7):673-682
以淀粉为模板,以3-氨基苯硼酸(APB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功能单体,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成功合成了一种识别多糖的双功能分子印迹聚合物(Bi-MMIPs)。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考察了Bi-MMIPs的合成效果。通过吸附试验深入研究了Bi-MMIPs对淀粉的吸附和识别特性。结果表明:Bi-MMIPs成功负载了两种功能单体,且对多糖(淀粉)具有很强的吸附亲和力和特异性识别能力,饱和吸附量达到13.88 mg/g;对于葡聚糖(Mr 5000 Da和70000 Da)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67和3.77;此外,Bi-MMIPs的印迹因子(α)达到了3.04,且易于再生。在机理上,APBA和AMPS分别提供可逆共价键和氢键,在合成双功能单体中表现出协同效应,可以有效改善模板分子结合位点的空间排列。  相似文献   

20.
利用蠕虫状链模型对梳状共聚物分子的均方回转半径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回转半径与主链轮廓长度、主链持久长度、侧链轮廓长度、侧链持久长度、侧链数目以及侧链沿主链的分布情况(均匀分布和梯度分布)之间的定量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被称为"第一代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以下简称为MPEG-type PCE)的甲基丙烯酸(MAA)/烯酸甲酯(MAA-MPEG)梳状共聚物分子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验数据,对其聚电解质主链的持久长度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主侧链长度、刚柔性、侧链分布、接枝密度等分子结构参数对PCE回转半径的影响,最后对模型的局限性作简要说明.梳状共聚物分子的蠕虫状链模型物理图像简洁,参数意义明确,应用于PCE分子体系时较之前所报道的柔性链模型要更为合理,能够为分析PCE的分子结构与溶液构象和吸附构象之间的关系提供更科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