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改良J-Gróf法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值的数学校正方法。该方法对胆红素标准血清和控制样品的分析结果与目标值十分一致,对样品的分析与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结果高度相关。为血清直接胆红素的准确测定提供一个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胆红素与血清白蛋白结合能形成一种水溶性的复合物[‘,’j,清除血液中过量的胆红素是人工肝辅助装置研究的热门课题[‘1.血液灌流所用材料必须具备与白蛋白竞争吸附胆红素的能力.而关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的平衡常数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在不同白蛋白浓度和不同胆红素浓度的溶液中,CHP树脂对胆红素的吸附数据,求得胆红素一白蛋白复合物的化学平衡离解常数及结合自由能,方法简便易行.1实验部分1.1试剂及仪器壳聚糖(南开大学高分子所自制);戊二醛(天津津宁精细化工厂),巳R.级;Span80(天津化学试剂三厂),C.P;…  相似文献   

3.
在NH4Ac-HAc缓冲溶液(pH 6.90)中,强力霉素可以和铕离子(Eu3+)生成二元络合物,能量从强力霉素转移到Eu3+,发射出Eu3+位于612 nm处的特征荧光.加入胆红素后,强力霉素将能量转移给胆红素.因此,Eu3+位于612 nm处的特征荧光强度降低,且降低的荧光强度与加入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测量胆红素的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量的线性范围为5.0×10-8~3.0×10-5 mol/L;检出限为8.4×10-9 mol/L.本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较好地避免共存物质的干扰,并成功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胆红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微多相聚氨酯大孔树脂吸附胆红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一种具有新型骨架结构的微多相聚氨酯大孔树脂对胆红素的吸附,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水溶液中的胆红素吸附率为77.5%,对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胆红素的吸附率为56.6%,并且吸附的选择性高,受人血清白蛋白和氨基酸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测定胆红素亚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成功地分离和定量测定了血清及胆汁中α,β,γ及δ等4种胆红素亚组分。二牛磺酸胆红素浓度在510μmol/L以下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二牛磺酸胆红素浓度即使为1.5μmol/L时仍可检测出明显的定量峰。用一份255μmol/L的二牛磺酸胆红素标准液进行重复性检测,第1次定量结果为260μmol/L,出峰时间16min;第50次电泳结果为238μmol/L,出峰时间16.7min。  相似文献   

6.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测定胆红素亚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武  周小棉  张蒙恩 《色谱》1998,16(4):369-370
 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成功地分离和定量测定了血清及胆汁中α,β,γ及δ等4种胆红素亚组分。二牛磺酸胆红素浓度在510μmol/L以下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二牛磺酸胆红素浓度即使为1.5μmol/L时仍可检测出明显的定量峰。用一份255μmol/L的二牛磺酸胆红素标准液进行重复性检测,第1次定量结果为260μmol/L,出峰时间16min;第50次电泳结果为238μmol/L,出峰时间16.7min。  相似文献   

7.
血清胆红素的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李哲  王蒙军  林凌  张宝菊 《分析化学》2013,41(2):263-267
血清胆红素的无创检测在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与后期治疗等阶段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无创血清胆红素新方法.通过采集舌尖的近红外反射光谱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建模,从而实现对血清胆红素的快速无创检测.将采集到的全部57例样本按照4∶1的比例分训练集和预测集,分别建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3个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2,0.9947和0.9486,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6.13,4.61和4.05 μmol/L.结果表明:舌尖近红外反射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可用于血清胆红素含量的无创检测,并且为其它血液成分的无创检测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胆红素,胆绿素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化学方法和光谱方法对胆红素、胆绿素与金属离子在碱性水溶液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情况依金属离子种类和反应条件不同而异。在有氧情况下,碱土、稀土等金属离子不与它们发生作用,Hg^2+、Ag^+、Tl^+、Hg^2+2等则可与它们发生直接氧化还原或催化氧化反应;而在除氧的条件下,胆红素、胆绿素则可与Fe^3+、Cu^2+、Zn^2+、Cd^2+等形成配合物,而无催化氧化反…  相似文献   

9.
依波西隆蓝与蛋白质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量蛋白质对依波西隆蓝的共振光散射产生增强作用,且增强程度与蛋白质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灵敏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定合成样品和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均获得了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胆红素在浓H2SO4与冰醋酸的混合酸介质中,可被H2O2氧化为稳定的绿色产物,该溶液稀释后变成深蓝色,在59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值与胆红素浓度在1×10-6~2×10-5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可用于间接测定感冒通片中胆红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新型胺基壳聚糖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胆红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壳聚糖为原料,经羟丙基氯化、胺基化,制备了一种新型胺基壳聚糖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胺基壳聚糖树脂的胺基含量比壳聚糖高,该树脂对游离胆红素的吸附在3h基本达到平衡,吸附量随着胺基含量增加而增加,树脂的吸附性能受温度、离子强度影响。胺基壳聚糖树脂对血清白蛋白结合胆红素的吸附量大于壳聚糖,但低于对游离胆红素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
胆红素(BR)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物质,它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对人体及动物的生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利用胆红素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治疗黄疸病等。目前有关胆红素与金属离子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溶液体系中二者的配位作用以及其络合物的光谱及电化学特性等方面。与溶液体系相比,在有序分子膜内研究胆红素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有助于在模拟生物膜体系中研究BR及其金属络合物的生物化学与生物电化学。  相似文献   

13.
胆红素的间接光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玉霞  曾百肇 《分析化学》1993,21(10):1159-1161
本文研究了在pH10的氨-氯化铵溶液中铜对胆红素的催化氧化作用及其氧化产物胆绿素与铜形成络合物的性质。该络合物在3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可用于对胆红素的间接光度测定。其线性范围为1.2×10^-6~3.0×10^-5mol/L。  相似文献   

14.
于志远  吴仁安  邹汉法 《色谱》2010,28(3):291-295
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和重症肝炎患者血液中异常升高的胆红素浓度是血浆交换和血液灌流等疗法的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共价键合的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固定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poly(GMA-co-TMPTMA)]大孔树脂微球上,制备得到对胆红素具良好吸附性能的固定化BSA吸附材料(BIA),吸附容量达48.7mg/g。由于血清白蛋白对胆红素的强烈相互作用,胆红素溶液中游离BSA的存在会显著降低BIA对胆红素的吸附量。BIA对胆红素的吸附量随吸附温度升高而增加。BIA在-80℃下储存31d后性能仍然稳定,对胆红素的吸附量几乎不变。上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A为以特异性吸附胆红素为目的的血液净化材料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胆绿素的溶出伏安法研究及胆红素的间接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胆绿素的吸附溶出分析法进行了研究,发现胆绿素在Na2HPO4-Na3PO4(0.1mol/L,pH11.5)缓冲溶液中可在-0.83V(vs,SCE)左右产生灵敏的吸附溶出峰,该峰可检测出低至5×10^-9mol/L胆绿素。在通常条件下,通过0.5min预富集后溶出,可使峰高提高约一个数量级。应用此法间接测定了小牛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Cu2+、Co2+与胆红索间的化学反应,提出了胆红素的示波极谱滴定方法.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测定了有关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7.
ICP—AES法同时直接测定血清中钾钠锌铜铁钙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中元素含量的测定,目前普遍采用酸溶消化处理后再进行各元素测定。由于血清中Zn、Cu、Fe等的含量很低,酸溶时空白较高.为降低空白.往往要求取样量大,这对于有限的试样很难做到.本文用ICP-AES法,仅要0.1ml血清.直接稀释后测血清中K、Na、Zn、Cu、Fe、Ca、Mg等元素含量.既克服了前处理试剂等带来的污染和实验室要求高度清洁的困难,又避免了需要取样量大的问题.该方法最大优点是:简单、快速、准确度高、成本低.样品前处理只需稀释摇匀.平均1min内测定一个样品并打印出各元素的含量结果。用GBW09131牛血清标准物质进行鉴控测定。结果与给出的标值吻合很好。测每个样品所消耗的材料成本低.特别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胆红素及其光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淑贤 《大学化学》1993,8(3):29-33
本文试图从化学角度对造成小儿黄疸病的直接因素——胆红素的生物化学做一概述。就胆红素的形成、结构、性质;蓝光对胆红素的光化学反应以及光疗的机理做一简单地介绍。一、胆红素的形成、性质和代谢作用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通过酶的作用,开环而形成胆红素(图1)。  相似文献   

19.
铜(Ⅱ)及其配合物催化胆红素氧化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电化学,吸收光谱等方法对Cu(2+)及其配合物与胆红素在碱性(pH10)条件下的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Cu(2+)及其配合物对胆红素的氧化的催化作用依配合物的稳定性和配体齿数不同而异.在胆红素的氧化过程中,真正起氧化作用的是溶解氧.  相似文献   

20.
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对胆红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朝俊  黄晓冬  孔亮  厉欣  邹汉法 《色谱》2004,22(2):128-130
考察了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对胆红素的动力学吸附曲线,以及温度、pH值、胆红素初始浓度和牛血清白蛋白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材料对胆红素具有较快的吸附速度,并且在较高的温度下有利于胆红素的吸附。当溶解胆红素的磷酸盐缓冲液的pH为7.8,胆红素起始质量浓度为40 mg/L时,β-环糊精聚合物对胆红素的去除率高达92.6%。随着胆红素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胆红素的去除率下降,但吸附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