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洽场分子轨道UHF/6-31G**从头算法,研究了1,2-C4H6→2-C4H6异构化反应机理,优化了基态势能面上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对各驻点能量进行了零点能校准。结果表明该反应经历了一个1-甲基环丙烯生产产物比较两步氢迁移反应历程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2.
《有机化学》2012,(2):431
四氮唑分子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分子,尤其是1,5-二取代的四氮唑类衍生物在天然产物以及生物活性分子中广泛存在.因此,寻找简便高效的合成四氮唑分子的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是对广大化学工作者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钯催化C—H键的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已成为有机合成中构建C—C键的重要策略,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反应模式:C—H键与芳基或烷基卤化物(或拟卤化物)的交叉偶联反应、C—H键之间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C—H键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类反应的特点、优势及在合成中的应用,提出了今后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4.
A redox-neutral Fe-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H amidation of N-benzoyloxyureas is described.This methodology employs a simple iron complex in situ generated fro...  相似文献   

5.
The title compound, [Fe(C5H5)(C10H7O2S)], an important precursor en route to organometallic donor–π–acceptor systems, forms dimers in the solid state through cyclic intermolecular carboxyl­ic acid O—H⃛O hydrogen bonds, graph set R(8) [O⃛O 2.661 (2) Å and O—H⃛O 175°]. Intermolecular CCp—H⃛πCp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unsubstituted cyclo­penta­dienyl (Cp) rings and Cthiazole—H⃛πCp interactions link neighbouring mol­ecules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C⃛Cg 3.753 (7) Å and C—H⃛Cg 156°, and C⃛Cg 3.687 (3) Å and C—H⃛Cg 129°; Cg is the ring centroid]. Intramolecular C—H⃛O inter­actions are present, graph set S(7) [C⃛O 2.925 (3) Å and C—H⃛O 120°, and the closest C—H⃛Sthienyl contact has a C⃛S distance of 3.058 (2) Å].  相似文献   

6.
徐娟  魏真  李加荣 《有机化学》2012,32(7):1208-1216
芳香C—N键广泛存在于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和农药中,其构建方法是目前合成热点之一.芳香C—H键到芳香C—N键的转化是重要的有机转化类型,这种转化是构成芳胺的一种高效方法.这种直接转化具有原子经济性,可持续发展性以及环境友好的特点.主要以芳香C—H键的氮宾插入和氧化胺化为主线,综述了近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有机化学》2008,28(11)
铁催化剂具有无毒和价廉易得等优点,因此,发展铁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具有环境友好和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C—H键的直接官能团化是目前化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领域,通过C—H键的氧化形成C—X(杂原子)键已有很多报道,但是通过C—H键的氧化偶联形成C—C键的报道并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8.
9.
吲哚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杂环化合物之一,过渡金属催化吲哚C—H官能团化的方法是合成吲哚类化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综述了近几年来吲哚C—H芳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根据吲哚骨架不同位置的C—H键活化,探讨了吲哚直接C—H芳香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对底物适应范围和反应机理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就该领域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氨基甲酸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和农药分子中,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C—H键活化导向官能团。在过渡金属催化下,氨基甲酸酯可导向底物分子氨基邻位的C—H键活化,经六元环金属中间体,再与其他偶联试剂偶联实现新的官能团化。本文系统总结了其在C—H键活化反应中的应用,具体包括:(1)N-芳基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芳酯和氨基甲酸烯醇酯可在过渡金属Pd、Rh、Ru和Ir等催化下发生芳基邻位sp~2C—H键活化与官能团化反应,得到卤化、芳基化、环化和烯基化产物;(2)氨基甲酸烯醇酯可在Rh催化下发生烯基β-位sp~2C—H键活化与官能团化反应,得到烯基化和烯丙基化产物;(3)氨基邻位具有活性氢的N-烷基氨基甲酸酯可在Pd、Cu、Fe甚至无过渡金属催化下发生sp~3C—H键活化与官能团化反应,得到酰氧化、烷基化和芳基化产物。在芳香sp~2C—H键活化中,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均对产物产率和选择性有重要影响。大多数情况下,给电子与空间位阻较小的取代基有利于反应的顺利进行。此外,当底物为N-烷氧羰基保护的苄胺、四氢异喹啉或1,2-二氢喹啉时,因氨基邻位独特的高活性,可在Cu、Fe甚至无金属催化剂或光催化下催化氨基邻位sp~3C—H键活化反应,还可以实现不对称诱导,获得非常高的对映选择性。希望本文总结的内容能促进氨基甲酸酯在C—H键活化反应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1.
酮是合成医药、天然产物、农用化学品、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C—H键氧化是制备酮最直接、最高效的合成方法之一.综述比较了C—H键氧化生成酮的不同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活化是方法学研究的热门领域。近些年,通过引入辅助基团作为导向基对化合物进行C—H键功能化,吸引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关注。借助导向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反应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更能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本文综述了近三年内,通过羧基、吡啶等含氮、氧等导向基团进行导向基辅助的碳氢键活化,构建C—C键、C—O键以及C—N键的方法,重点讨论了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同时也总结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氨基甲酸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和农药分子中,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C—H键活化导向官能团。在过渡金属催化下,氨基甲酸酯可导向底物分子氨基邻位的C—H键活化,经六元环金属中间体,再与其他偶联试剂偶联实现新的官能团化。本文系统总结了其在C—H键活化反应中的应用,具体包括:(1)N-芳基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芳酯和氨基甲酸烯醇酯可在过渡金属Pd、Rh、Ru和Ir等催化下发生芳基邻位sp2C—H键活化与官能团化反应,得到卤化、芳基化、环化和烯基化产物;(2)氨基甲酸烯醇酯可在Rh催化下发生烯基β-位sp2C—H键活化与官能团化反应,得到烯基化和烯丙基化产物;(3)氨基邻位具有活性氢的N-烷基氨基甲酸酯可在Pd、Cu、Fe甚至无过渡金属催化下发生sp3C—H键活化与官能团化反应,得到酰氧化、烷基化和芳基化产物。在芳香sp2C—H键活化中,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均对产物产率和选择性有重要影响。大多数情况下,给电子与空间位阻较小的取代基有利于反应的顺利进行。此外,当底物为N-烷氧羰基保护的苄胺、四氢异喹啉或1,2-二氢喹啉时,因氨基邻位独特的高活性,可在Cu、Fe甚至无金属催化剂或光催化下催化氨基邻位sp3C—H键活化反应,还可以实现不对称诱导,获得非常高的对映选择性。希望本文总结的内容能促进氨基甲酸酯在C—H键活化反应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4.
C-H键的直接官能化是近年来有机化学的热门研究领域,具有合成步骤短、原子经济性高等优势,符合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其中苄基位C-H键直接胺化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氮源、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等3个方面,对该领域近5年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突出其在催化方式、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底物、产率、选择性等方面的创新和优势,并对今后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我们研究小组近几年在过渡金属催化C—H氧化反应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阶段小结.重点从催化剂,氧化剂和溶剂等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讨论了不同类型C—H键的氧化切断方法,并对相关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是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碳氢键直接参与的偶联反应为碳碳键的构建提供了的一种高效便捷途径.过渡金属活化碳氢键产生的碳-金属中间体与有机亲电试剂的偶联反应已有广泛报道和综述,相应的中间体与有机金属试剂的氧化偶联反应在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该综述以C—H及C—M中的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作为分类标准,对近十年来不同类型的碳氢键与有机金属试剂的偶联反应进行总结和讨论,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正双齿导向基团在钯催化sp~3杂化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中有着突出的活性.然而由于其与金属钯形成较强的螯合配位作用,二价钯中间体上只剩一个配位点供外加配体结合,给通过外加配体来调节反应中间体的活性和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带来很大的困难.近日,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弓-何刚研究团队采用2-吡啶甲酸辅助基团(PA),手性联萘酚磷酸酯(BPA)配体实现了钯催化烷基胺底物苄位碳氢键的不对称芳基化反应,产物ee值  相似文献   

18.
杨宇东  游劲松 《化学进展》2020,32(11):1824-1834
稠杂芳烃的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和器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C—H键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广泛存在的化学键。利用C—H键的断裂与重组成键直接构筑稠杂芳烃具有简洁、高效的优势,能够解决传统合成方法在底物制备和产物结构类型方面的局限。本文对近六年来,本课题组在基于导向过渡金属催化(杂)芳环与(杂)芳环之间的C—H/C—H氧化交叉偶联/分子内环化反应策略构筑稠(杂)芳环方面所做的系列工作进行了评述,重点讨论了有关反应的特点、优势和催化机理,并对该策略在新型有机光电材料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该策略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9108~9112 2-氨基-2'-羧基联芳烃骨架由于其多样的生物活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过渡金属催化的苯胺和苯甲酸邻位C—H/C—H氧化偶联反应无疑是构筑该类结构最为理想的策略之一.然而,该策略仍然面临着诸如导向基匹配和区域选择性的问题.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游劲松课题组创新性地使用Rh Cl3/TFA体系,通过三氟乙酸根与铑中心的配位增强中心金属亲电性,成功实现了苯甲酰叔丁胺和特戊酰苯胺之间的邻位C—H/C—H氧化偶联反应.该反应成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