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环(8~11元环)与大环(12元环及以上)是药物和天然产物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并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有机化学以及其他领域.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开发更加简单、绿色、高效的合成中环大环的方法.归纳并总结近五年来最新的通过扩环和环化反应方法合成中环大环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首次通过人工合成的具有β-转角结构的拟肽,模仿脱水酶催化β-羟基环酮化合物的分子内脱水,制备α,β-不饱和环酮,实验结果表明:在生理温度(37℃)条件下,拟肽催化剂对于β-羟基环酮衍生物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反应收率。其中,β-羟基环戊酮类化合物的催化脱水产率最高可达96%,β-羟基环己酮类化合物的催化脱水产率最高可达97%。同时,对β-羟基酮仿生催化脱水形成α,β-不饱和酮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O2气为氧源,在无溶剂无引发剂条件下,研究了非催化剂体系中环辛烯环氧化反应,并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压力、自由基引发剂以及自由基阻聚剂对环辛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当反应初压0.60 MPa,反应时间2.0 h时,在140 ℃的较高温度下,以分子氧为氧源,环辛烯的转化率为44.5%,环氧环辛烷的选择性可达到64.4%.  相似文献   

4.
用分子力学法(MMX程序)计算了15-苯基双环[10,3,0]十五碳-1(12)-烯-13-酮,其分子中环十二碳烯部分的构象为能量最低的[l_(ene)2333],与X衍射结果吻合.同时,还计算了15个顺式环十二碳烯的构象,求出了它们的能量及结构参数,讨论了影响构象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过渡金属杂环化合物特别是过渡金属杂小环化合物(成环原子数小于6)在金属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是许多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包括烯烃复分解反应、炔烃聚合反应的中间体.通常过渡金属杂小环化合物具有较大的环张力,因此极易与不饱和化合物反应生成环张力较小的扩环产物.针对过渡金属杂小环化学研究现状,综述了几类典型的过渡金属杂三、四、五元环的扩环反应.  相似文献   

6.
宋传玲  王建武  徐政虎 《化学学报》2015,73(11):1114-1146
环丙烯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最小的不饱和环状化合物, 它独特的结构和电性使其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环丙烯类化合物有着很大的环张力, 具有很高的张力能和反应活性, 一直以来都作为一类明星分子得到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近年来当金属有机化合物介入环丙烯化学, 通过各种加成反应, 环加成反应, 开环反应等, 可作为一个三碳结构单元用于构筑各类有机化合物. 本文则主要从环丙烯的合成、环丙烯的转化和参与的反应, 以及环丙烯的应用三个方面概述了2011年至今关于环丙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郑培清  杨敏  童林荟  鲁润华 《分析化学》2002,30(10):1277-1277
1 引  言主体选择结合客体形成超分子是当今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环糊精 (CD)具有手性疏水内腔 ,可作为主体识别各种有机和无机以及生物分子形成的主 客体或超分子复合物。Inoue与童林荟合作用 β CD和 β CD 苯甲酸酯作增感剂研究溶液中环辛烯的光异构化反应 ,得到了具有相当高对映体过剩值 (ee % )的反式环辛烯 ,由于反体能进行许多常规方法不能进行的反应而倍受关注。为进一步研究环糊精手性空腔在底物Z E光异构化中的对映区别能力和反应机理 ,制备了 β CD与顺 ,顺 1,3 环辛二烯 (1)及顺 ,顺 1,5 …  相似文献   

8.
侴晓玉  李军  徐占林 《应用化学》2009,26(7):851-853
以氧气为氧源,在无溶剂无引发剂条件下,研究了非催化剂体系中环辛烯环氧化反应,并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压力、自由基引发剂以及自由基阻聚剂对环辛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当反应压力0.60MPa,反应时间2.0 h时,在140℃的较高温度下,以分子氧为氧源,环辛烯的转化率为44.46%,环氧环辛烷的选择性可达到64.39%。  相似文献   

9.
一种计算桥环化合物环数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云 《大学化学》1991,6(2):57-58
陈亚元同志在“桥环化合物环数的计算方法”一文中,提出了几种如何计算比较复杂的桥环化合物环数的具体方法,同时还介绍了P.A.Reddy对桥环化合物中环数的计算公式c=b-a+1(c为环数,b为环上的键总数,a为环上的原子总数),从而为计算桥环化合物的环数提供了比较简便的方法。由于桥环化合物与桥头原子并存,而化合物中桥头原子的总数目(包括主桥头原子和次桥头原子)又与环数的多少密切相关,所以,可以用桥环化合物中桥头原子的总数来正确计算桥环化合物的环数。设一种桥环化合物中的桥头原子总数为N,环数为M,根据两个桥头原子可以构成一个双环的原则,推导出计算环数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10.
自从四十年代末环丙烷的三角杂化模型提出以后,人们就试图用实验来证实环丙烷的不饱和性。但这一问题的研究随后就导致了一场争论。仅就紫外光谱而言,不少工作表明环丙烷环具有一定的不饱和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相连的不饱和体系发生共轭,但也有些工作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反-1,2-双芳杂环取代的环丙烷类化合物Et-BDCP,研究了其紫外吸收光谱及其荧光激发与发射光谱,并通过与Et-BPDS、Et-BPDE和Et-PDPDP光谱性质的比较,以及用MNDO方法对模型化合物(1—8)所进行的模拟量子化学计算,证明了环丙烷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不饱和体系共轭。  相似文献   

11.
王巧峰  陈惠  刘鹏  王全军  王绪国  张生勇 《有机化学》2009,29(10):1617-1620
以手性胺衍生的有机催化剂催化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考察了手性胺的结构、氧化剂的种类和溶剂对反应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金鸡纳碱衍生9-氨基(9-脱氧)表辛可宁(A6)催化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时, 其光学产率可达84% ee. 通过共价键负载于β-环糊精的手性胺在查尔酮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也显示出立体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反-1,2-双芳杂环取代的环丙烷类化合物─反-1,2-双-2'-[5'-(对乙基苯基-1',3',4'- 二唑基)]环丙烷(Et-BDCP), 研究了其紫外吸收光谱及其荧光激发与发射光谱, 并通过与Et-BPDS, Et-BPDE和Et-PDDDP光谱性质的比较; 以及用MNDO方法对模型化合物(1-8)所进行了模拟量子化学计算, 证明了环丙烷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不饱和体系共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反-1,2-双芳杂环取代的环丙烷类化合物─反-1,2-双-2'-[5'-(对乙基苯基-1',3',4'- 二唑基)]环丙烷(Et-BDCP), 研究了其紫外吸收光谱及其荧光激发与发射光谱, 并通过与Et-BPDS, Et-BPDE和Et-PDDDP光谱性质的比较; 以及用MNDO方法对模型化合物(1-8)所进行了模拟量子化学计算, 证明了环丙烷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不饱和体系共轭。  相似文献   

14.
周广鹏  余蕾  惠永海  解正峰 《化学学报》2012,70(11):1289-1294
介孔分子筛MCM-41 依次与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环己二胺和三唑醛反应, 得到席夫碱修饰的新型介孔分子筛MCM-41 催化剂.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 射线多晶衍射(XRD)等方法对所得催化剂进行表征. 以过氧化氢为氧源, 介孔分子筛MCM-41 负载的席夫碱为催化剂, 研究了α,β-不饱和酮的环氧化反应, 考察了金属盐、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室温下乙腈溶剂中, α,β-不饱和酮的环氧化反应在短时间内均以很高的产率(高达99%)得到了相应的产物. 同时, 对催化剂的重复利用进行了研究, 发现重复使用四次, 仍能以较高产率得到环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最小的不饱和环状分子,环丙烯独特的刚性结构和多变的反应活性吸引了化学家的研究兴趣.自1922年Demjanov[1]报道了环丙烯化合物的首例合成以来,现已发展了一系列环丙烯的合成方法.手性环丙烯的合成是通过炔烃和重氮化合物的[2+1]不对称环加成反应.根据底物的不同,这些不对称环加成反应可以分为四类:(a)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b)末端炔烃和双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c)非末端炔烃和双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d)非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在这四类反应中,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不对称反应相对容易进行.1992年,Doyle和Müller等[2]报道了手性铑催化剂[Rh2(5R-MEPY)4]促进的末端炔烃和重氮醋酸酯之间的不对称环丙烯基化反应(Scheme 1a).随后各种手性催化剂包括[Rh2(OAc)-(DPTI)3][3]、Ir(salen)衍生物[4]和[Co(3,5-diMes-Chen-Phyrin)][5]等被先后报道用于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不对称[2+1]环加成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水溶液和有机溶液中环番作为人工受体包结有机分子的行为,重点综述了功能化环番作为人工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分子胶囊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在控制药物释放、催化、材料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分子胶囊可由不同的分子模块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构建.着重描述了由常见的大环主体(环糊精、杯芳烃、杯吡咯、卟啉、环三藜芦烯和葫芦脲)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分子胶囊.这些分子胶囊通过非共价键(氢键、静电作用、疏水作用及范德华力等)连接,使得分子胶囊具有可控的可调节的分子结构.通过这些独特的分子结构,分子胶囊可在溶液或固相中包裹各种各样的有趣的客体.  相似文献   

18.
离子液体中V2O5催化环己烯选择氧化合成 2-环己烯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V2O5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在室温离子液体中环己烯氧化制备2-环己烯酮的反应.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氧化剂用量等因素对2-环己烯酮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用量为110 mmol,V2O5/环己烯摩尔比为2%,反应温度为313 K的条件下,在[bmim]BF4离子液体中反应10 h后,环己烯的转化率和2-环己烯酮选择性分别为88.7%和91.1%.对含离子液体的催化体系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环己烯的转化率以及2-环己烯酮的选择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含有氢键供体基团构筑的大环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具有可以提供氢键供体的N—H基团,可以为大环化合物的主客体化学提供额外的分子间作用力,在分子识别、自组装以及超分子催化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综述了近十年基于(硫)脲键、酰胺键构筑的大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分子识别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今后此类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程晓红  HOEGER  Sigurd 《有机化学》2006,26(8):1039-1051
对稠环芳香烃的合成方法、官能团化稠环芳香烃最新合成进展、官能团化稠环芳香烃构建的复杂分子体系(液晶、刚性线型和环状的大分子)及其超分子化学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