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劲松  陈坤基  邢定钰 《物理》2023,(5):315-319
<正>2023年是冯端先生100周年诞辰,也是他就读和工作于南京大学(包括前中央大学)80周年纪念。近80年来,冯端先生一直在南京大学辛勤耕耘,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事业。20世纪60年代,他领导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金属物理教研室,70年代改建为晶体物理教研室,80年代创建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90年代担任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2.
聂玉昕 《物理》2005,34(1):72-73
2003年冯端院士80寿辰之际,正逢两本书出版.一本是冯先生和金国钧先生合著的《凝聚态物理学》(上册),一本是冯先生著的《零篇集存——物理论丛及其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我拜读了《零篇集存——物理论丛及其它》两遍,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3.
陈峻 《物理》2023,(5):328-332
<正>2020年12月12日,师妹冯逸平(冯端先生的二女儿)微信告知我冯先生因病重住进了南京鼓楼医院,不曾想三天后恩师驾鹤西去,我和家人都非常难过。由于Covid-19病毒疫情肆虐美国,未能回国送别恩师,实乃人生最大的遗憾!在这几年我经常回忆往事,也常在梦里见到冯先生。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谦和安详,他的无私教悔,他的探索追求,他的勤勉务实,他的百闻强记,他的博大精深,他的学贯中西,他的高尚品格,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挥之不去。特写此文深切悼念恩师冯端先生并献给师母陈廉方先生。  相似文献   

4.
沙振舜  曹天锡 《物理》2006,35(11):979-981
由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冯端主编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李国鼎早期科学著作》一书已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选编了李国鼎先生从大学时代开始的二十年间,写出的科学前沿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学、原子能、低温物理、声学、科学史等诸多方面,反映当时科技发展的情况,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正像冯端先生在《序》中所说:“这弥补了科学史资料上的缺漏.”是李国鼎先生给人们留下的宝贵的学术遗产。  相似文献   

5.
王进萍 《物理》2008,37(4):264-270
2007年9月19日上午,2007年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第一场学术报告会在南京大学大礼堂举行.然而早7点,窗外还是狂风呼啸,暴雨如注,电视屏幕上正在发布南京市"强台风紧急警报".我心里不禁惴惴然,如此恶劣天气,84岁高龄的冯端院士是否还会来开会?笔者冲出裹挟着7级狂风的暴雨,步人会场,便在后排入座.到10时左右,见到一位老者夹着雨具进入会场,在我身旁坐下,一问之下,正是我此行所要拜访的冯端先生.他是专程来听Dayid Sherrington教授作"凝聚态物理进展"报告的.  相似文献   

6.
 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吴健雄、袁家骝教授,在科学园地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正值他们双双80寿辰之际,本刊登载南京大学陆埮先生送来的此篇短文,以表我们对吴健雄、袁家骝教授的敬意与祝贺.此篇是吴健雄教授的《1973年在宁与南京大学师生的谈话》中的一个片段,全文收在由冯端、陆琰主编的《半个世纪的科学生涯--吴健雄、袁家骝文集》一书之中.  相似文献   

7.
《物理》1992,(4)
为纪念胡刚复先生诞辰100周年,经中国物理学会批准,定于1992年5月21日至22日在南京大学召开实验物理学术会议. 筹备委员会主任:冯端(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本次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江苏省物理学会、上海市物理学会、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南大学和南京大学联会主办. 会议筹备组实验物理学术会议预告  相似文献   

8.
半个世纪的科学生涯——记吴健雄、袁家骝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驰骋在物理世界的著名大师们,为本刊撰写了颇有影响的上乘之作,给《现代物理知识》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我们在期刊如林的竞争时代能生存、能发展.除了感激,我们还要顽强拼搏,还要励精图治,还要更上一层楼.汇集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作品的《名人之作》栏目,今日同大家见面了.本期刊登的文章有:《治学经验及成材之道》(吴健雄)、《半个世纪的科学生涯--记吴健雄、袁家骝教授》(冯端)、《实践得真知、长才干》(施士元).由冯端先生撰写的文章,系南京大学出版一书的前言,特由该书主编之一的陆埮先生寄来,要求在本刊发表.这篇大作,既对后辈有所启迪,又对两位物理学家的个人素质进行生动描述,相信会对青年一代的成长很有作用,特予发表.  相似文献   

9.
都有为 《物理》2023,(5):312-314+310-311
<正>2021年2月11日除夕夜,我完成了《深切怀念冯端先生》一文的初稿,后刊登在《物理》杂志2021年第7期。时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经意间来到2023年1月21日,又是一个除夕夜,此时此刻我置身中国的慢城——高淳,在朋友家共度除夕。入夜,仰望星空,繁星闪烁,但愿天人感应,能偶遇那颗“冯端星”。时间似乎是倏然一瞬间,冯先生离开我们已逾2年,2023年6月11日将是冯端先生百年诞辰,为此,  相似文献   

10.
此文系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冯端教授在“《大学物理学》(音像文字结合教材)暨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全文根括录音整理,并经本人审核。  相似文献   

11.
闵乃本 《物理》2003,32(9):622-623
光阴似箭 ,流年如水 ,不知不觉中 ,我的老师冯端教授 ,今年迎来了他的 80华诞 .屈指数来 ,冯先生已在科学事业和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近 6 0个春秋 ,至今仍然笔耕不辍 ,主持撰写《凝聚态物理学》专著 .他是一位才思敏捷 ,治学严谨 ,融会贯通的学者 ,是一位诲人不倦 ,能凝心聚力的学术领导人 ,是一位中国黄土地上成长起来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物理学家 ,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物理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 博览群书 ,积健为雄冯先生 ,祖籍浙江绍兴 ,192 3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书香门第 ,父亲冯祖培 ,长诗词 ,工书法 .兄姐四人 ,长兄冯焕 ,在美国获博士…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初由南京大学校友总会转来李永泰先生提供他叔父李国鼎先生等在1930年编写的《物理学会手册》(HANDBOOKOF THEPHYSICAL SOCIETY)的复印本.该书 64开本,共102页,记载着当时中央大学物理系与物理学会的情况.在寒假中乘春节拜年之际,请施士元、冯端先生过目,他们过去部未曾见过此书,很有兴趣地阅读了,因时间相隔60多年,故此书不乏对物理学具有史料价值,尤其对中央大学物理系的建立、艰辛地发展和当时的教学、科研及学会工作情况,是一部具有相当丰富资料和有价值的史书. 李国鼎先生1930年寒假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为民国20…  相似文献   

13.
沙坪坝时期的一段研究工作的回忆汤定元(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1990年5月,我回母校南京大学参加物理系建系70周年的纪念大会。会上冯端教授作了题为《南京大学物理系70年》的报告,其中提到在他查阅1945年7月出版的Physi...  相似文献   

14.
刘俊明 《物理》2023,(5):332-333
<正>俊明自1989年底加盟南京大学物理系,一直承蒙冯先生提点、培养、指导。后来还曾被先生指派若干学术职责,俊明都每勉强践行。作为晚辈,与冯先生同事凡三十年,俊明有诸多切身体会和感怀藏在记忆中,只是笔下艰涩难以表达。这里姑且以《千秋岁引》下笔,缅怀先生风华绝代、丰功伟绩。吴下纵横吴下纵横,风物若初见。  相似文献   

15.
戴念祖 《物理》2006,35(11):904-906
20世纪20年代初,爱因斯坦曾两次途经上海,怀着敬仰、好奇的复杂心情,笔者探访了当年爱翁在上海的足迹.  相似文献   

16.
冯端,祖籍浙江绍兴,1923年4月27日生于江苏苏州.祖父年轻时赴江西谋生,中年早逝.父亲冯祖培,清末科举考试中曾以陪考而中试,但不久因废科举而未获功名,中年投身仕途.他擅书法;工诗词,依然一介书生.母亲严素卿,也是寄寓安徽的绍兴人.他们生有三子一女.冯端长兄冯焕,1947年赴美国功读电机工程,获博士学位后定居美国,为通用电器公司研究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现已退休,为东南大学名誉教授;姐姐冯慧,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二哥冯康,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冯端排行最小. 冯端的童年是在苏州古城一条陋巷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冯端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七五”重大项目《新型非线性晶体和激光晶体的探索与研究》结题验收会于1991年12月23-2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评审会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综先生主持,干福熹等八位专家参加.冯端教授做了整个项目总结汇报.有13篇学术报告概括了这个项目几年来取得的科研成绩.本大项目包含五个子课题,有中国科学院物质结构研究所、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南开大学六个单位、一百多人参加.评审组专家和全体与会专家卢嘉锡、王大珩、唐敖庆、师昌…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声学学报》原编委、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与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教授沙家正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5月14日15时18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沙家正先生,1930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温州。1950年夏,先生只身从浙江温州乘乌蓬船沿瓯江赴上海赶考,同时考取了唐山铁道学院(北方交大)和南京大学。因顾念家中老母,先生选读了离家近些的南京大学物理系。在校期间,曾因学习成绩优异,被学校指定为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王子昌先生的传承人选进行培养,选修了一些地球物理和地质方面的课程。后因王子昌先生调往北京大学,先生的专业方向也改回到物理专业。1953年,大学三年级时,因国家急需和成绩优秀,先生提前毕业并留校任教。  相似文献   

19.
引言 2010年的4月6日,国际著名声学家,中国现代声学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十、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教授, <声学学报>副主编魏荣爵先生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在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又逢先生诞辰95周年, <声学学报>通过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向先生的部分朋友和学生征集了反映他们最新声学研究进展和成...  相似文献   

20.
金国钧 《物理》2023,(5):319-325
<正>从术业有专攻的角度看,冯端一辈子耕耘于凝聚态物理学的田野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如他的学生李齐、闵乃本撰文[1,2]描述的那样,冯端是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依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不断进取,而成就的一位卓越的物理学家,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本文根据先前的文献资料,拟就冯端在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学术兴趣、战略眼光、课程创建、著作撰写,和研究方向指引等方面作一个概括性的探讨。限于作者个人的学识和经历,如有不当之处,还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