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测定氧化锌产品中微量金属锌,选择了NH_4SCN、NH_4OH和Na_2CO_3作混合溶剂,使其仅溶解氧化锌,不溶金属锌。此混合溶剂选择性高,可使氧化锌和金属锌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2.
采用氯化铵-氨水体系溶解试样,干过滤后,向移取的滤液中加入氯化钡和硫酸共沉淀铅离子,过滤分离硫酸铅沉淀,向滤液中加人抗坏血酸、氟化钾、硫代硫酸钠等掩蔽剂掩蔽少量干扰元素。在pH=5~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测得结果为氧化锌、水溶性锌和镉合量,扣除由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的水溶性锌量和镉量,即为氧化锌量。对总氨浓度、氯化铵-氨水浓度比、溶液加入量、搅拌时间、共存离子干扰、精密度等进行了实验,建立了EDTA滴定法测定含锌物料中氧化锌物相的分析方法。实验证明,氧化锌含量在24%~83%时,方法精密度(RSD)为0.25%~0.54%,加标回收率在99%~104%,完全满足含锌物料中氧化锌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丙三醇为反应溶剂,在氧氧化钾体系中制备了两种花状氧化锌纳米晶.讨论了不同实验条件对氧化锌纳米晶形成影响,通过改变氢氧化钾浓度、反应温度和体系中水含量等条件来调节材料形貌.探讨了花状氧化锌纳米晶可能的形成过程.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等分析技术对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花状纳...  相似文献   

4.
纳米氧化锌的机械力化学表面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机械力化学表面改性工艺,以硬脂酸为改性剂,在气流粉碎机中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解团聚和表面改性,并借助SEM、XRD、FF—IR和XPS对改性前后的氧化锌粉体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分子化学键合在氧化锌表面.改性前后氧化锌的晶体结构相同,其颗粒的团聚性降低,二次粒径明显减小.通过测定改性样品的活化指数和亲油化度,选择最佳的改性剂用量为氧化锌质量的10%,氧化锌表面亲油疏水,在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用原位红外和脉冲实验研究了甲醇在氧化锌表面的吸附行为. FTIR结果表明, 甲醇吸附于氧化锌上易生成甲氧基, 且其生成量随着吸附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甲氧基是由甲醇同氧化锌表面的羟基反应生成的, 将其暴露于水蒸汽中后很快消失. 脉冲实验发现, 氧化锌上脉冲甲醇时产生水, 再脉冲水则产生甲醇. 因此甲醇在氧化锌表面吸附生成甲氧基和水的反应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6.
微波法合成多种形貌氧化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一种简捷的微波合成方法在不同溶剂中得到了花状、刺球状、多角星状的氧化锌结构.X射线衍射表明,产物为结晶良好的纤锌矿氧化锌.在水、水/乙醇、水/丙醇3种体系中得到的产物呈现由纳米棒组成的花状结构;在水/乙二醇中得到刺球状氧化锌结构;在水中,当反应物浓度降低时,花状结构转变为多角星状结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水中产物的激发峰和发射峰出现在243 nm和398 nm,使用混合溶剂可使产物荧光发射增强,降低反应物浓度也可导致荧光增强.  相似文献   

7.
介晶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电功能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光电学、光化学和催化性质,在传感器、高频发生器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介晶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如溶剂热法﹑沉淀法﹑离子液体法﹑溶胶凝胶法等,总结了这些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此外,还介绍了介晶氧化锌在应用方面的进展工作,并对其未来进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氯化锌为锌源,以氢氧化钠为碱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锌;探讨了晶化时间、晶化温度、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纳米ZnO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CTAB时,在120℃下反应24h得到的纳米氧化锌为颗粒状,而在160℃下反应24h得到的纳米氧化锌为片状.当添加CTAB后,在120℃可得到片状氧化锌,而在160℃可得到颗粒状氧化锌.  相似文献   

9.
殷巧巧  乔儒  童国秀 《化学进展》2014,26(10):1619-1632
氧化锌是一种氧化还原电位高、激子结合能大(~60 meV)、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较好、廉价且无毒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本文综述了掺杂氧化锌光催化剂的掺杂离子类型、制备方法、光催化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掺杂氧化锌的离子类型主要包括非金属离子单掺杂、金属离子(包括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金属离子)单掺杂和双离子共掺杂。离子掺杂后可在氧化锌晶格中引入更多的氧空穴或缺陷,为光致氧化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或者引入杂质能级,扩大光吸收范围,增强可见光吸收能力。同时,掺杂的离子也可作为电子捕获中心,阻止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氧化锌光催化剂的性能。此外,文中还对掺杂氧化锌光催化剂在有机污染物降解、抗菌和光催化制氢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概述,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均匀沉淀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用XRD,TEM,PL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长约100 nm,宽约30 nm的纤锌矿结构氧化锌纳米棒,颗粒分布均匀.其在可见光区比紫外区的荧光发射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1.
纳米氧化锌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纳米氧化锌的合成与表征何勇宁,沈孝良,马礼敦(复旦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上海200433)关键词纳米材料,氧化锌,合成,表征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很多,如蒸发冷凝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超临界法、水热法及各种热分解法等。Liu等[2]用超声雾化热分解...  相似文献   

12.
纳米氧化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本文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客观地指出其优缺点,概括了常用的表征方法,着重对纳米氧化锌的应用与研究前沿作了系统的阐述,并展望了纳米氧化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乙二醇为溶剂,聚乙二醇-10000为表面活性剂,硝酸锌和醋酸钠为原料,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氧化锌空心微球。 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硝酸锌用量、聚乙二醇-10000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氧化锌空心微球形貌和大小的影响。 考察了氧化锌空心微球催化分解高氯酸铵的性能,结果表明,由于氧化锌空心微球的加入,高氯酸铵的分解温度由442 ℃降低至280 ℃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乙二醇为溶剂,聚乙二醇-10000为表面活性剂,硝酸锌和醋酸钠为原料,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氧化锌空心微球。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硝酸锌用量、聚乙二醇-10000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氧化锌空心微球形貌和大小的影响。考察了氧化锌空心微球催化分解高氯酸铵的性能,结果表明,由于氧化锌空心微球的加入,高氯酸铵的分解温度由442℃降低至280℃左右。  相似文献   

15.
煤中混入氧化锌高温焦炉煤气脱硫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热力学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在练变煤中添加氧化锌进行焦炉煤气均相脱硫的行为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炼焦前期,煤中添加氧化锌可以有效抑制煤中硫的释放,实验所用煤样中的最佳的氧化锌添加量是理论计算所需量的1.4倍.顺炼焦后期,由于焦炉煤气中氢气的作用,半焦中硫化锌和氧化锌开始分解,气态锌和H2S随焦炉煤气的温度降低又生成硫化锌,从而实现了焦炉煤气的脱硫,而且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很小,氧化锌的添加量的增加有利于焦炉煤气进一步的脱硫。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低温水热法在钢丝网上生长六棱柱形的氧化锌纳米柱.包覆了氧化锌纳米柱的钢丝网具有水下超疏油的特殊浸润性,并可用于油水分离.滤网在室温常压下可对含有汽油、柴油和原油等油水混合物进行高效快速分离,分离效率可达98%以上.材料可以承受1.4 kPa的油层压力且可反复使用.由于氧化锌的光响应性强,滤网可快速降解水中的亚甲基蓝,2 h的降解率可达80%.包覆了氧化锌纳米柱的钢丝网具备同时进行油水分离和降解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7.
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新方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以草酸和醋酸锌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首先制备前驱物二水合草酸锌,后者在微波场辐射分解得到产物纳米氧化锌。用XRD,TEM和IR等技术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纳米氧化锌为粒度分布均匀的球形六角晶系结构,平均粒径约为8nm。  相似文献   

18.
量子尺寸氧化锌颗粒的表面光电压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氧化锌是极少数几个可以实现量子尺寸效应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1 ] .传统上 ,这种材料广泛用于陶瓷、压电传感器、催化剂以及发光器件等领域 .随着量子尺寸氧化锌颗粒制备工艺日臻成熟 ,这类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到光电转换 [2 ] 、光催化[3] 以及化学传感器 [4] 领域 .而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都与颗粒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 .本工作中制备了两种不同粒径的氧化锌纳米微粒 ,利用表面光电压谱以及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对颗粒的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 ,并对颗粒的表面态进行了具体指认 .1 实验部分氧化锌纳米微粒参照文献 [5 ,6 ]方法制备 .将 5 .49g…  相似文献   

19.
在对氨基吡啶(p-APD,1.0 mol/L)介质中,140℃、12 h条件下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在锌片上原位合成氧化锌纳米阵列。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其晶体结构和形态分别进行了表征和观察,讨论了该氧化锌材料可能的形成机理。该氧化锌在紫外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染料具有很强的光催化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20.
纳米氧化锌的合成及表面改性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硫酸锌、尿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锌.研究了硬脂酸对所制的纳米氧化锌粉体表面改性的机理及其对粉体亲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硬脂酸中的羧基与纳米氧化锌粉体颗粒表面的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并在表面形成单分子膜.经过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锌由亲水性转化为亲油性.同时,就纳米氧化锌粉体硬脂酸表面改性反应,探讨了反应摩尔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从而筛选出粉体亲油性最大的反应条件为:硬脂酸质量分数为7%;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