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第一内含子(CA)n[intron 1(CA)n]多态性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并观察患者的预后。方法观察129例NSCLC患者生存情况,检测患者手术切除新鲜癌组织或石蜡包埋组织EGFR基因intron 1(CA)n及19、21外显子突变。结果129例NSCLC患者中,检出EGFR基因突变35例(27.1%),其中EGFR19外显子21例(16.3%),21外显子15例(11.6%)。EGFR intron 1(CA)n出现频率最多的等位基因为(CA)20(38.8%),其次为(CA)16(26.4%)。短(CA)n与EGFR基因突变有关,特别是19外显子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21外显子突变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6与19外显子突变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基因intron 1短(CA)n与长(CA)n NSCLC患者总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第一内含子短(CA)n,特别是(CA)16重复序列可能是影响19外显子缺失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CA)n多态性不是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2.
陈俊  陶庆松  庞林荣  李晖  徐彩虹  黄佳  郑宏瑜  杨成 《应用数学》2013,35(20):1823-1826
目的:观察一线诱导化疗后低剂量吉西他滨持续静脉滴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收治的66例初治ⅢB/Ⅳ期NSCLC患者,采用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联合顺铂75mg/m2(分3d使用)方案诱导化疗,21d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有效或稳定的36例按2:1随机分为维持组(24例)和观察组(12例),维持组予低剂量吉西他滨(250mg/m2)6h持续静脉滴注,第1、8天使用,21d为1个周期,维持至疾病进展或患者对化疗毒性不能耐受。观察组停止化疗,观察直至疾病进展。结果维持组和观察组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6.2个月和4.8个月(P=0.039);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3.1个月和10.8个月(P=0.667)。维持化疗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降低、贫血及恶心、呕吐。结论常规剂量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后序贯低剂量吉西他滨持续静脉滴注维持化疗安全、有效,应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行研究是否有总生存时间的获益。  相似文献   

3.
周伟鹤  黄宪平  章岳峰  刘勇 《应用数学》2016,38(1):39-41,48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组(全胸腔镜组46例,采用3孔法)及使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组(胸腔镜辅助组40例,采用2孔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术后生存质量及无瘤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胸腔镜组患者术后胸腔液引流量[(217.8±50.5)ml]和视觉模拟评分(VAS)[(3.9±0.6)分]均低于胸腔镜辅助组[(258.0±48.6)ml、(6.5±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12.96,均P<0.05)。全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总分(88.7±9.6)分]高于胸腔镜辅助组[总分(71.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