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合理注药速度。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术产妇90 例,按蛛网膜 下腔阻滞时罗哌卡因注药时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s 组、60s 组、90s 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1min(T1)、5min(T2)、10min(T3)、20min(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术中恶心、呕吐、胸闷、麻黄碱、阿托品使用例数,麻醉最高平面情况。结果 与60s 组、90s 组相比,30s 组SBP、DBP、HR 下降更为显著,发生恶心、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及使用麻黄碱例数显著增多(P<0.05)。30s 组、60s 组、90s 组产妇麻醉平面达T6以上分别为29 例、29 例、28例,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最高阻 滞平面达T4、T2的例数30s 组显著多于60s 组、90s 组(P<0.05)。结论 常规剂量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剖宫产术,其注药时间宜控制在60~90s,同样能满足手术需要,且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不是传统方法的15~30s。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丁丙诺啡和单用丁丙诺啡对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和 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90例ASA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痫前期剖宫产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胎儿娩出后氟比洛芬酯+术后丁丙诺啡PCIA)、B 组(术后氟比洛芬酯+丁丙诺啡PCIA)和C 组(术后丁丙诺啡PCIA),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1、2、4、12、24h 视觉模拟评分(VAS)、Ramassay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12 和24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血浆儿茶酚胺和内皮素的水平。结果 A 组和B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A 组和B 组各时点Ramsay 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P<0.05);A 组和B 组术后各时点MAP 和HR 均明显低于C 组(P<0.05);术后24h 内PCIA 按压次数A 组和B 组明显低于C组(P<0.05);A 组和B 组术后各时点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内皮素水平均明显低于C 组(均P<0.05);A 组术后4h 内皮素水平明显低于B 组(P<0.05);A 组和B 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C 组(均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能有效抑制术后应激,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在胎儿娩出后应用氟比洛芬酯并结合术后丁丙诺啡进行PCIA更适合用于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