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井震结合,精细刻画低级序断层特征,分区带分析油藏类型及分布,研究中生界油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西向东依次发育西缘冲断带、过渡带及天环拗陷带3个区带。西缘冲断带大断层发育,构造起伏大,主要发育断块油藏,油层分布层位分散,油藏规模较小,孤立分布。过渡带低幅度构造、低级序断层发育,低级序断层主要为早白垩世末之前形成的逆断层(Ⅰ期),少数为古新世(Ⅱ期)形成; Ⅰ期断层早于中生界油藏的主成藏期,断层的封闭与否关乎油藏的形成及流体分布,油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油藏,局部形成连片。天环拗陷带油藏以岩性油藏为主,大面积连片分布。过渡带、天环拗陷带油藏主要分布在延长组中下组及侏罗系。研究认为,该区构造控藏作用明显,具备Ⅰ期低级序断层沟通油源是基础,发育低幅度构造及相对高渗储集区是核心,油藏是否遭受Ⅱ期断层作用调整改造是关键。早白垩世末期,原油在异常压力驱动下,沿Ⅰ期开启断层及叠置砂体输导运移,受围岩遮挡或Ⅰ期封闭断层封堵,在西缘冲断带的构造圈闭、过渡带及天环拗陷的低幅度构造、相对高渗储集区聚集成藏,形成断块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及岩性油藏;受Ⅱ期断层影响,部分油藏遭受调整破坏。  相似文献   

2.
波斯湾盆地油气分布主控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获取的最新油气田储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石油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波斯湾盆地油气分布特征和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区域上油气主要分布于现今的波斯湾及其周缘地区,层系上不同地区油气富集的储集层系不同.在扎格罗斯次盆地,古近系和新近系的油气最为富集;而在阿拉伯次盆地,侏罗系和白垩系是石油最富集的层系,二叠系是天然气最富集的层系.油气的分布主要受3个因素的控制,即次级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史、优质区域盖层和主力烃源岩展布,前2个因素控制油气的层系分布,第3个因素则控制着油气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3.
波斯湾盆地油气分布主控因素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获取的最新油气田储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石油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波斯湾盆地油气分布特征和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区域上油气主要分布于现今的波斯湾及其周缘地区,层系上不同地区油气富集的储集层系不同。在扎格罗斯次盆地,古近系和新近系的油气最为富集;而在阿拉伯次盆地,侏罗系和白垩系是石油最富集的层系,二叠系是天然气最富集的层系。油气的分布主要受3个因素的控制,即次级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史、优质区域盖层和主力烃源岩展布,前2个因素控制油气的层系分布,第3个因素则控制着油气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4.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第8段石油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大量的钻探、分析化验资料,对长81和长82亚段的沉积、储层、油藏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7段烃源岩控制了长8段油藏的分布范围;烃源岩在主要生烃期形成的过剩压力为石油运移到长8段储集层的主要动力;长81油藏富集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长石溶蚀成岩作用形成的相对高渗砂体,长82油藏主要分布于滩坝微相和绿泥石膜胶结作用形成的相对高渗储集层。近源和优势砂体的有效组合是长81油藏大面积分布的主控因素,裂缝和相对高渗砂体配置是长82油藏富集的关键。针对该区长8油藏的勘探思路是:自东向西推进,长81亚段追踪优势砂体,长82亚段寻找高渗砂带。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区块油气水分布及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区块油气水层测井响应特征的研究,建立油气水层的测井识别标志.在应用多组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油气水层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对单井油气水层的纵、横向分布特征以及横向展布规律进行研究,指出有利的油气富集区,得出储集层的岩性、生储盖的组合配置关系、局部构造的发育情况以及断层分布是影响研究区内油气水层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胜利油区多数油田总体上已进入中高、特高含水期,为了有效地控制产量递减和提高采收率,对部分油田进行了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寻找剩余油的地质研究方法,认为构造、微型构造、沉积微相等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结合对胜利油区DX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介绍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镰刀湾地区延长组浊沸石分布与油藏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镰刀湾地区长6长石砂岩中的胶结物类型复杂多样,质量分数高,主要有浊沸石、绿泥石、方解石、硅质、长石质等,特别是浊沸石胶结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叠置砂体中.在早成岩期由于浊沸石、方解石的胶结作用及石英的次生加大作用,使原始孔隙度进一步减少,中成岩阶段发生了浊沸石、碳酸盐胶结物及长石等碎屑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东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浊沸石胶结的主要相带,且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中浊沸石质量分数高,连通性差的水下分流河道中浊沸石的质量分数降低,分流间湾、河口坝、水下决口扇微相中浊沸石质量分数低,以钙质、泥质、硅质胶结为主.由于脱羧基作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形成浊沸石溶孔,且从湖盆中心向湖岸方向形成了浊沸石溶蚀相以及浊沸石弱溶蚀相,大量浊沸石次生溶孔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岩性油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具有稠油、裂缝、花岗岩基质及位于海上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尚无开发先例。为明确该类油藏开发中地质静态参数对开发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单一参数变量,对影响该类油藏开发效果特有的裂缝倾角、裂缝方位角、裂缝密度、裂缝开度、裂储比及基质渗透率等关键地质参数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表明,裂缝开度、裂缝密度和裂储比对裂缝产量影响较大;基质渗透率和裂缝密度对基质渗吸作用影响较大。建议该类油藏水平井与裂缝成45°部署;采油井尽可能部署在裂储比高、裂缝密度大的裂缝发育区,实现高的裂缝产出和基质渗吸贡献,实现最佳单井贡献。  相似文献   

9.
利用岩芯、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延长组的岩性、矿物成分、物性、含油性及油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其孔隙结构特征、可动流体饱和度与物性参数,总结电性与岩性、物性、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得出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油层参数的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组储层砂岩颗粒小,胶结物含量多,孔隙喉道小,微观上孔隙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是造成其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提出了声电综合指数的新概念,制定了长2,长3,长4+5,长6,长8油层组的“四性”下限参考标准,用以准确地划分油、水层及干层,为正确认识油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量动用不均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动态生产指标来对生产区块进行标定和分类,并通过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模糊数学评判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指出有利的挖潜区块。对胜利油区五号桩油田桩74块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动、静态特征分析表明,该油藏沉积微相、微型构造及储层非均质性是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沉积微相的控制作用最强,微型构造次之,非均质性控制作用最弱。在沉积微相中,中扇亚相的辫状水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微相带,中扇水道侧缘微相具有一定的可采储量,但由于相带狭窄不利于后期调整加密;朵叶体微相的井网稀,具有一定的生产开发潜力;顶凸底凸型和顶底均为鼻状凸起型微构造组合模式,水淹程度弱,既是高产区也是剩余油富集区。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3~0.9的区域,剩余油相对富集。最后以5砂组为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并结合剩余油控制因素分析结果进行了剩余油定量评判,指出了有利区域,经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量动用不均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动态生产指标来对生产区块进行标定和分类,并通过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模糊数学评判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指出有利的挖潜区块.对胜利油区五号桩油田桩74块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动、静态特征分析表明,该油藏沉积微相、微型构造及储层非均质性是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沉积微相的控制作用最强,微型构造次之,非均质性控制作用最弱.在沉积微相中,中扇亚相的辫状水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微相带,中扇水道侧缘微相具有一定的可采储量,但由于相带狭窄不利于后期调整加密;朵叶体微相的井网稀,具有一定的生产开发潜力;顶凸底凸型和顶底均为鼻状凸起型微构造组合模式,水淹程度弱,既是高产区也是剩余油富集区.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3~0.9的区域,剩余油相对富集.最后以5砂组为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并结合剩余油控制因素分析结果进行了剩余油定量评判,指出了有利区域,经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大量钻井岩芯观察、测井分析、薄片、扫描电镜鉴定、物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马五_5亚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认为马五5亚段储集岩类型以泥粉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晶间(溶)孔和溶蚀孔洞;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发育云坪、灰质洼地、云质洼地、云灰-灰云洼地微相,微相控制白云岩的分布,分布面积最广、白云岩厚度最大、物性最好的是靖边西云坪白云岩带。白云化作用决定优质储层的形成,准同生期白云化作用形成少量白云石晶间微孔、准同生期后白云化作用形成白云石晶间孔、埋藏期白云化作用形成白云石晶间孔和溶蚀孔;白云化亚相决定有效储层的分布,边缘—过渡亚相是最有利的白云化亚相;表生岩溶和埋藏溶蚀作用提供大部分储集空间,但渗流粉砂、方解石、石英等充填作用破坏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和新安边地区成功实施了致密油勘探与开发,提交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亿吨。近年来在盆地中部和南部地区致密油勘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成藏条件研究程度依然较低。从长8致密油分布特征、烃源岩特征、沉积储层、源-储配置关系及运移动力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8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长8致密油成藏受控于以下地质因素:(1)优质烃源岩不仅提供了充足的油源,而且还是运移充注动力来源,其分布控制致密油的成藏位置和规模;(2)大面积发育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复合砂体是长8致密油聚集的主要储集场所,广泛致密背景上的局部"甜点"有利于石油的富集与高产;(3)长7、长9优质烃源岩与长8段优质储层空间配置关系控制了长8致密油的形成与富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延长组油藏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旬邑地区延长组油藏为典型的岩性油藏,油气主要富集在有利相带的主砂体发育部位,以岩性上倾尖灭油藏或透镜状砂岩油藏为主,在单斜构造的鼻状隆起部位,容易形成构造岩性油藏,油藏具有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油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砂及河口坝砂体上,纵向上发育长2、长6、长8-1、长8-2、长9-1、长9-2、长10等7套含油层系,油藏主要分布在长8-1油层组,其次是长6油层组,油藏的形成和富集主要受油源条件、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变化、鼻状隆起构造、裂缝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油藏为双重渗流介质的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溶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在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油藏描述一体化系统建立了油藏三维静态模型,并应用全隐式三维三相黑油裂缝模型进行了模拟运算。将模拟返回到静态模型中进行循环建模,从而建立了不同时期的剩余油定量分布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6.
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油藏为双重渗流介质的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溶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在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油藏描述一体化系统建立了油藏三维静态模型,并应用全隐式三维三相黑油裂缝模型进行了模拟运算。将模拟结果返回到静态模型中进行循环建模,从而建立了不同时期的剩余油定量分布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7.
油藏一经投入开发,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因素便应运而生。目前世界石油采收率平均为33%左右,67%的石油储量仍然剩余在地下油藏中,也就是说,能够采出的石油只占总储量的极小部分这种现状,客观上是由油藏本身的地质条件决定的,它是影响剩余油形成的最主要因素;而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开发条件,除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外,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质。  相似文献   

18.
19.
由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杨少春、徐怀民教授负责完成的“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项目于2 0 0 1年 12月 15日通过了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揭示了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 ;在储层多层次细分 ,微型构造及断层封闭性与剩余油分布 ,流动单元实用性分类、划分及作用机制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 ,地质条件约束的测井评价与地质模型随机建模结合 ,以及综合预测剩余油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研究成果在胜坨广利等油田已广泛应用 ,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由于特殊的构造特征和沉积背景形成了大面积的低渗透储层。根据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岩心观察、物性分析、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总结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X油田长63超低渗透储层的微观特征,分析得出超低渗透储层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研究区岩性偏细,以细砂岩为主;填隙物含量高;储集空间主要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与溶蚀孔隙为主。从物性角度来看,储层主要属于低孔、特低孔、超低孔-超低渗储层,以小孔细喉型为主。储层微观特征主要受宏观地质因素控制。沉积作用控制着储层的岩性和填隙物的含量,决定着原生孔隙的大小。成岩作用的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破坏了原生孔隙,溶蚀作用提供了大比例的次生孔隙,改善了研究区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