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氢醌(对苯二酚)有祛斑增白作用,但是有一定的毒性,对皮肤刺激性大,人体接触过多易引起白血病和心脏病[1].1999年12月1日以前,氢醌在祛斑类化妆品中被国家禁用,现在可作为局部皮肤亮白剂使用,其浓度不允许超过2%,为了保护人们的容貌和健康,需建立准确可靠的方法测定祛斑类化妆品中氢醌含量.  相似文献   

2.
热喷雾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河水中的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铅被广泛应用于蓄电池、建筑材料、电缆外套等工业生产中,是造成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铅为生物体有害元素,当其被人体组织吸收后,分布予肝、肾、肺、脑中,损害骨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在环境检测中铅是必须检测的元素之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但由于雾化效率低和灵敏度低,不能直接用于测定样品中的低含量铅。  相似文献   

3.
蒸发浓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白酒中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是白酒必须控制的卫生质量指标之一[1,2],过量的铅会损害神经、造血和生殖系统,尤其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铅污染的控制已成为世界关注热点和发展趋势.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白酒中铅含量一般要经过一定前处理如消化和萃取、共沉淀分离富集、黄原酯棉分离富集,操作繁琐,使用试剂多[3-6].基体中酒精含量高,如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干扰很大.本文提出通过用水浴蒸发样品以驱赶酒精,再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环保,准确度高,能满足白酒卫生指标的日常监测工作和企业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氯丙醇(chloropropanols,CPDs)是丙三醇结构上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的一类化合物,包括3-氯-1,2-氯丙醇(3-MCPE))、2-氯-1,2-氯丙醇(2-MCPD)、1,3-二氯-2-丙醇(1,3-DCP).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联合专家委员会对CPDs进行了评价,发现3-MCPD危害广泛,可损害人体的肝、肾、神经系统等器官[1],因此制定3-MCPD的暂定每日最大耐受量(TDI)为2μg/kg.  相似文献   

5.
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鱼样中的总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一种条件温和的提取鱼样中总汞的前处理方法,并建立了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D-ICP-MS)分析鱼样中总汞的方法。对ID-ICP-MS测量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来源进行了讨论,使用铅同位素标准参考物NIST SRM 981对测量汞同位素过程中的死时间和质量歧视效应进行了校正。对两种标准参考物(金枪鱼肉IAEA436和角鲨鱼肝NRCC DOLT-3)中的总汞用ID-ICP-MS进行了测定。IAEA436和DOLT-3总汞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23±0.06mg/kg和3.33±0.05mg/kg,与标准值相符。此外,建立的前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测量过程中汞在系统中产生的“记忆效应”,有利于ID-ICP-MS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1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洗涤剂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烷基醇聚氧乙烯醚是液体洗涤剂的有效成份,其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二噁烷是有害物质,虽其含量较低,但它能通过蒸气形式吸入人体,与眼、皮肤等接触,侵害人的肝、肾、皮肤、眼睛等多个部位,且能在人体内积蓄,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聚氧乙烯醚中二噁烷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二噁烷进行测定,选择了顶空条件,以保留值和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法定性,外标法定量,建立了简便、准确、灵敏的分析测…  相似文献   

7.
检测人体微量元素有尿检、乳检、发检等多种。比较常用的有血检和发检两种。下面将这两种常用方法对比如下:(一)头发检测1·头发中的微量元素与体内含量有平衡关系,体内含量有多少,头发中就有多少。据文献报道,从幼儿开始,将头发按1 cm长分段剪下化验,可像“录像带”和“履历表”一样反映不同时期人体对微量元素摄取和代谢的变化情况。头发是直接反映人体微量元素状态的最理想的活体检测材料。2·头发活性低,微量元素含量较稳定,可反映元素的积累代谢过程。头发中微量无素含量比血清和尿液高10到1 000倍以上,因此头发微量元素检测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存在于血浆铜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含铜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生化功能。如运送氧气、O2^-的歧化、Fe^2+的氧化、包括细胞色素C在内的有机底物氧化、单氧合作用以及电子传递,但摄入过量的铜盐将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近年由于农业上大量使用含铜杀虫剂和除霉剂,加上工业“三废”的污染,使许多食品中铜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9.
在儿童生长发育中铅的危害与锌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综述了在儿童生长发育中铅的危害与锌的作用。认为铅中毒和锌缺乏将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铅对儿童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坏为主,中构神经毒性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是智力和行为的异常。锌被誉为“生命之花”,在人的机体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缺锌儿童发育迟缓、智力差、免疫力低下、食欲不振等。而且,锌能够减少组织中铅的蓄积和铅毒性作用的影响,补锌能有效降低人体铅的含量。葡萄糖酸是唯一被列入非处方药(OTC)目录的理想的有机锌补充剂。  相似文献   

10.
防腐剂成分大多具有刺激性,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国内外对其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有明确的禁、限量规定。研究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的含量,建立了基于“两柱保留指数、一个质谱匹配度”的精确鉴定方法,通过外标法定量。样品经过乙腈涡旋超声提取,无水硫酸镁除水后,分别采用DB-5MS和DB-WAX色谱柱分离检测,以电子轰击离子(EI)源为离子源,通过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信息,使用保留指数对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进行定性。经两次检测,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在DB-5MS色谱柱上方法的检出限为0.02~0.2 mg/kg, 12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在DB-WAX色谱柱上方法的检出限为0.01~20 mg/kg。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在DB-5MS和DB-WAX色谱柱上均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以水、乳、面膜、膏霜为代表基质,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15种防腐剂过敏原物质在DB-5MS和DB-WAX色谱柱上的回收率在70.1%~129.8%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n=6)。采用建立的方法对8...  相似文献   

11.
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近日被确定为江苏省唯一的富马酸二甲酯(DMF)指定检测中心。目前已对来自南京、苏州、昆山、常州等40家企业的50批样品进行了检验,帮助一批企业规避出口风险。围绕我国某批出口沙发含有防霉剂DMF导致人体过敏事件,法国宣布禁止进口含有DMF的椅子和鞋类等产品。相关检验检疫机构调查发现,“沙发过敏”事件缘于沙发生产商为防止沙发在运输过程中发霉,在沙发表层和泡沫材料中放置了装有防霉剂DMF晶体的小袋。由于DMF易挥发,被人体皮肤吸收,从而引发皮肤过敏。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出口轻纺消费品中使用DMF的监管。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随后即成立技术小组,借鉴食品中DMF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实际样品的分析,研究开发了沙发中涉及的纺织品、木制品、皮革、干燥剂等材料中DMF含量的检测方法,成为江苏省唯一的指定DMF检测机构。(仪器信息网)常州开发出鞋中防霉剂DMF含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农药被广泛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以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农药的长期使用会影响生态平衡并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基于模拟自然界中“抗原-抗体”分子特异性识别作用的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因其具有制备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化学稳定性好及高选择性等优点,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分子印迹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当下动物源性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污染种类较多,对人体危害较大,但国标GB 5009.26-2016仅针对N-二甲基亚硝胺的检测,且存在样品前处理复杂、标准方法回收率低、再现性差等问题,因此建立同时快速检测多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有一定现实意义。称取10.0 g样品,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200 μL内标工作液和10 mL乙腈,冷冻30 min后,加入4 g硫酸镁和1 g氯化钠进行脱水,以9000 r/min离心5 min。取5 mL上清液使用150 mg聚苯乙烯二乙烯苯(PLS-A)粉末净化,再使用1.6 g MgSO4和0.4 g NaCl脱水,过0.22 μm滤膜,上机分析。在初始温度为50 ℃时采用程序升温模式,0.16 min后,以900 ℃/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220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HP-Innowax(30 m×0.25 mm×0.25 μm)分离,使用电子轰击电离(EI)源检测,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使用内标法定量N-亚硝胺类化合物。结果表明,N-亚硝胺类化合物在0.1~5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03~0.30 μg/kg和0.10~1.00 μg/kg。对不同样品基质进行0.5、1.0、3.0 μg/kg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0.4%~98.5%, RSD(n=6)为2.41%~12.50%。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市面上常见的动物源性食品,除N-亚硝基乙胺、N-亚硝基吗啡胆碱外,其他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检测结果表明,腌制水产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样品。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长时间蒸馏提取,可快速对动物源性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且样品和试剂的消耗量更少,节省成本,对环境污染小。该法的建立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残留水平的控制、检测标准的制定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阎超 《色谱》2010,28(4):327-328
1可媲美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一维毛细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如今二维鸟枪式(shotgun)液相色谱结合串联质谱用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屡见报道,通常使用反相液相色谱和其他可以正交的分离模式联用结合串联质谱可以分离上千种蛋白质。由于整体硅胶柱具有优越的渗透性,因此其可以长柱形式实现高效分离;结合平缓的梯度洗脱可以分离高复杂性的样品。日本Keio University的Yasushi Ishihama等成功地将整体硅胶柱应用于一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中,鉴定了大肠杆菌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他们使用的是一根长350 cm、内径100 μm的整体硅胶-C18毛细管柱来进行鸟枪式蛋白质组分析。实验中将4 μg大肠杆菌的胰蛋白酶酶解物进样至整体柱,随后启动一个长达41 h的梯度程序,采用流量为500 nL/min、压力不超过20 MPa的非超高压液相色谱条件,最终大肠杆菌中2602种蛋白质(包括830种膜蛋白)的22196条非冗余肽段得到了鉴定。相比使用传统的15 cm长、3 μm粒径的C18硅胶填充柱的LC-MS/MS,该体系可以获得较之平均高约5倍的峰响应值。如此高的响应值可能是因为使用长的整体硅胶柱以及缓慢的梯度获得的高效分离大大降低了电离抑制影响的缘故。因为这个高分辨率的体系不需要任何预分离,这种单次蛋白质组学检测方法可以大大地简化鸟枪技术的工作量,也降低了所需样品量,虽然采用了长时间的缓慢梯度,但是仍然减少了总的分析时间。(来源: Anal. Chem., 2010, 82: 2616-2620) 2纳米结构启动质谱技术 质谱在检测生物分子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现有方法仍存在灵敏度不够高、需要基质分子促使分析对象发生离子化等缺陷。纳米结构启动质谱(nanostructure-initiator mass spectrometry, NIMS)技术使用纳米结构表面的“启动子”或者“笼状物”进行释放和离子化吸附在其表面的完整分子,能以极高的灵敏度分析非常小的区域,从而允许对肽阵列、血液、尿和单个细胞进行分析,而且还能用于组织成像。此技术克服了一般质谱方法灵敏度低和需要基质辅助离子化的缺陷。近几年,来源于动植物油脂及微生物代谢的生物柴油因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受到关注。由于柴油的品质与其脂肪酸的含量和性质密切相关,因此建立与当今代谢工程匹配的最佳脂肪酸克隆体高通量分析方法是生物柴油发展的关键。Wolfgang Reindl和Trent R. Northen将NIMS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析手段用于植物及微生物脂肪酸的分析。研究证明,NIMS技术在负离子模式下可实现大量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的直接检测,并且在几个数量级范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fmol级;另外,可以实现微量橄榄油、黄豆油和藻类短杆菌肽的定性及定量分析。NIMS的独特表面允许样品进行原位净化,这使得信噪比可以达到10倍以上。这项研究为植物及微生物油脂的快速分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生物柴油的发展。(来源: Anal. Chem., Article ASAP DOI: 10.1021/ac100159y, Publication Date (Web): March 31, 2010, in press) 3在线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多级质谱(CE-LIF-MSn)技术用于母乳喂养婴儿的食用母乳和粪便中寡聚糖图谱的建立 CE-LIF常被用在碳水化合物的检测分析中。没有紫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经过衍生可以在很低浓度水平被检出,灵敏度可达到pmol,所以在复杂生物样品的检测中CE-LIF备受关注。但是对检出物质进行确认却是一个复杂和耗时的过程。CE-MS则在物质鉴定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荷兰Wageningen University的Henk A. Schols教授课题组将在线CE-LIF-ESI(电喷雾离子源)-MSn用于母乳喂养婴儿的 食用母乳和粪便中的寡聚糖图谱的建立。LIF通过CE毛细管上的窗口进行柱上检测,毛细管中的液体通过一个鞘流接口进入到MS中。这种设计可以在同一次分析中既得到LIF信号又得到离子强度信号,并可将两组信号进行相关分析以进行物质确证。通过在线CE-LIF和ESI-MS串联对母乳喂养婴儿所食的母乳和其粪便中8-氨基芘-1,3,6-三磺酸钠盐(APTS)衍生的人乳低聚糖物质(HMOs)分析图谱的比较,对HMOs在胃肠道中的代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母乳中的寡聚糖相比,在母乳喂养婴儿的粪便中确证了lacto-N-fucopentaose (LNFP)和lacto-N-neo-tetraose(LnNT)两种新的异构体。通过粪便中的寡聚糖图谱可以推断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HMOs在胃肠道中的生物转化和降解。(来源: Electrophoresis, 2010, 31: 1264-1273) 4动态针捕集技术在临床呼气试验中的应用 现代分析科学为各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在医药学领域,使用超痕量分析对人呼气中存在的挥发性生物标志物或药物进行检测的新型诊断方式便是一例。德国罗斯托克大学的Maren Mieth等曾提出个性化的动态针捕集技术用于呼吸气体的取样和富集(见: Anal. Chem., 2009, 81: 5851-5857)。动态针捕集技术利用装有吸附填料的捕集针对所要分析的气体进行采集,在样品处理方面较之固相萃取或者固相微萃取技术更加快速、灵敏、稳定、即时。最近,他们又首次在医疗机构的临床条件下,针对低量(20 mL)呼出气体,完成了多床层动态针捕集联合中心切割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GC×GC/TOF-MS)的分析。为了实现快速有效的分离分析,他们应用高通量自动化解吸和分离系统,采用22根不锈钢针(60 mm×0.41 mm i.d., 0.72 mm o.d.)捕集气体,针管吸附物可稳定存在约7.8 h。实验中首先建立中心切割GC/MS方法,在消除了高浓度的挥发性消毒剂和麻醉剂的背景干扰后,采用该体系成功地测定了11位接受心脏手术病人的呼出气体,找出了5种病人呼出物随时间变化(术前、 术后各时间点)的规律,显示了此方法具有作为判断病情发展的辅助手段的良好潜力。接下来又采用GC×GC/TOF-MS对被分析物进行无偏向性的筛查和鉴定,从一位麻醉后病人呼出物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法能检测到超过200种物质,并可成功地鉴定其中的60种。因此,可将检测结果作为进一步筛查标志物的依据和基础。此项研究表明了动态针捕集技术结合色谱-质谱联用能够为临床呼气试验提供特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来源: Anal. Chem., 2010, 82: 2541-2551) 5采用小分子作为亲和色谱配体纯化蛋白质的新方法 亲和色谱(AC)是目前进行蛋白质纯化的最有效的色谱分离技术,但现有配体基本上是蛋白质,使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受限,同时又具有价格昂贵和易降解的缺点。采用化学稳定的小分子配体将大大扩大AC在生物药品净化上的使用范围,但设计能与大分子蛋白质紧密并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丹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J. E. Rasmussen和K. J. Jensen等报道了一个完 整的用于开发和建立新型小分子亲和树脂的综合方法。该方法组合了虚拟筛选和颗粒上自动串行库筛选,其中使用了一种新的光编码方案促进结构的全面完整的“一珠一化合物”库的亲和力映射。他们用该方法制备了用于识别人生长激素(hGH)的小分子亲和树脂,并评价其对大肠杆菌裂解液中hGH的选择吸收和洗脱能力,hGH的纯度(91%)和回收率(61%)均较好。(来源: Angew. Chem. Int. Ed., published online: 18 Mar, 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