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均匀炸药冲击起爆的热点理论一直是爆轰物理中,人们普遍关心的课题之一。本文对热点温度实验测量工作进行了尝试,叙述了用多通道光学高温计测量非均匀炸药表面热点温度的原理及方法。用实验方法得到在3.44GPa左右的冲击压力下,铸装TNT炸药表面热点温度约为3640K。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采用自行设计加工的应力发生器装置,对被试验炸药施加上升时间为1030ms的压力加载;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试验设计的正交法和感度试验的上下法),实验研究了含有各种空气泡的压装TNT在此压力加载下的安全性规律,并由此外推得到了不含空气泡的压装TNT在此压力加载下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4.
温压炸药的爆炸涉及到起爆、爆轰、冲击波的传播与反射、多相湍流和多模化学反应等, 是一个多尺度、多物质、多因素、多物理场耦合过程, 深化温压炸药高效释能的关键基础理论, 揭示温压爆炸的反应机理并有效控制和利用是温压武器创新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 对高威力温压炸药的配方设计、温压武器的研制和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描述了温压爆炸的基本原理, 讨论了温压炸药的概念和内涵, 从炸药种类、释能特点、能量构成、爆炸反应机制、爆炸效应增强机理、杀伤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温压炸药的特征, 分析了温压炸药有限空间内部爆炸威力的评估方法以及温压炸药的研发状况, 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以期为高威力温压炸药的设计、温压弹的研制及毁伤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配比HMX/TNT炸药的Dn()关系,并与不同配比RDX/TNT 炸药的Dn()关系进
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配比相同时HMX/TNT炸药Dn()关系曲线总是在RDX/TNT炸药Dn()关系曲线
上方;RDX/TNT和HMX/TNT炸药的Dn()关系曲线随着炸药中TNT含量增加而下移。引入变量Rt 分
别将两种混合炸药的Dn()关系推广为Dn(,Rt)关系,给定变量Rt 就可以通过Dn(,Rt)关系得出相应未标
定的Dn()关系,Dn(,Rt)关系不仅可以减少实验标定次数,并且能满足DSD方法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能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自制的高能材料动静态变温三轴、单轴压缩试验装置、在熔点以下温度,以及在中等应变速率(2~4/s)和准静态(310 ̄(-3)/s)条件下测试了TNT材料三轴、单轴压缩力学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TNT材料具有明显的应变率相关和热软化效应。在单轴压缩条件下,TNT材料是脆性破坏,断裂强度小于屈服极限;在三轴压缩条件下,试件有较大的塑性变形。根据试验结果拟合了TNT材料随着加载速率和环境温度变化的本构关系,分析表明该本构关系可以很好地描述材料的应变率、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7.
TNT当量系数是危险品工程抗爆设计和安全距离确定的重要依据。为确定H1和H2两种新型高能发射药的TNT当量系数,分别开展了10 kg TNT和新型发射药的空气自由场静爆实验。基于修正的当量系数计算方法和测量得到的不同爆心距离处冲击波超压时程曲线,确定了不同比例距离处两种高能发射药的超压和比冲量TNT当量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发射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传播规律与TNT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传播规律相同,符合爆炸相似律,相同质量发射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和比冲量都显著高于TNT的。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大,H1的超压当量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为1.34;H2的超压当量系数逐渐减小,最大值为1.26。两种新型发射药的比冲量TNT当量系数均随比例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H2的比冲量TNT当量系数大于H1的,最大值为1.38。本文中修正的计算方法能更准确计算被试样品的TNT当量系数,实验结果可为提高抗爆结构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压装炸药PBX-A在较强约束条件下、在药柱一端使用点火药引燃后能否发生燃烧转爆轰,在传统DDT管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特定位置约束增强的厚壁钢柱壳管实验装置,利用多路PDV诊断技术,配套高速摄影记录对点火药引燃炸药实验过程中的柱壳膨胀、断裂特性等实验现象进行了全过程连续监测。对比由爆轰驱动的相同装药条件下实验现象及对应过程物理状态的区别,发现:爆轰实验和点火实验 的总反应时间历程存在数量级的差别;柱壳上各个测点速度历程反映出装置内部炸药反应引起的压力增长历程特征,以及炸药反应的传播过程均存在明显差异。分析表明,在较强约束条件下,典型压装炸药PBX-A在一端使用点火药引燃后的反应行为实际是以高温、高压反应产物沿装药缝隙对流,炸药表面的层流燃烧及其伴随的结构响应行为为主要表现形态;从反应压力水平及其增长的时间历程来看,炸药基体中没有形成冲击波,因而无法实现从冲击到爆轰的转变。
相似文献9.
温压炸药能量输出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温压炸药后燃反应及其对空中爆炸冲击波的影响规律,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温压炸药能量输出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距爆心较近时冲击波压力时程曲线上呈现两个峰值,而在较远处则存在较宽的正压作用区,该炸药正压作用区冲量为相同质量TNT的约1.6~1.8倍。并根据JWL-Miller模型参数得出后燃反应释放的能量占总能量的约1/3,以及非理想组分反应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完全燃烧的理想情况下,后燃持续时间可达400ms。说明温压炸药中铝粉等高能添加剂的后燃反应对增强冲击波效应和提高炸药做功能力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0.
11.
B炸药底隙的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评估技术中的重要方法水试验方法。主要研究对象是B炸药底隙问题。通过对B炸药底隙的水试验研究,探求B炸药装药安全阈值的确定方法,文中也提供了有关水激波压力的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2.
钨粉爆炸烧结对粉末初始参数依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粉末爆炸烧结的能量沉积概念出发,提出了粉末爆炸烧结下限概念,讨论了钨粉末的爆炸烧结密度值和硬度分布对粉末初始参数的依赖关系,给出了实验结果。从理论和实验阐述了粉末初始参数在爆炸烧结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高应变率下的矿岩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霍普金森杆(S.H.P.B.)装置对三种磁铁矿和一种化岗岩在应变率为102~103S-1范围内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文中给出了矿岩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破坏强度,动态弹性模量、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和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5.
微孔泡沫塑料力学行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微孔泡沫塑料力学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微孔泡沫塑料的制备和表征方法,重点介绍了微孔泡沫塑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工作,其中也包括作者近期在该领域的一些工作.这些工作主要讨论了微孔泡沫塑料的压缩、拉伸、冲击、疲劳和黏弹性效应.最后,给出了对该领域工作的一些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基于颗粒材料冲击与波动响应特性的调控波传播行为的超材料设计受到广泛关注,设计这类材料需要对颗粒材料的波传播机制及调控机理有深入认识. 波在颗粒材料中传播的频散现象及频率带隙等行为与材料的非均匀性密切相关,通常讨论频散现象是基于弹性理论框架建立微结构连续体或高阶梯度连续体等广义连续体模型来进行. 本研究基于细观力学给出了一个颗粒材料的微形态连续体模型. 在该模型中,考虑了颗粒的平动和转动,且颗粒间的相对运动分解为两部分:即宏观平均运动和细观真实运动. 基于此分解,提出了一个完备的变形模式,得到了对应于不同应变及颗粒间运动的宏细观本构关系. 结合宏观变形能的细观变形能求和表达式,获得了基于细观量表示的宏观本构模量. 应用所建议模型考察了波在弹性颗粒介质的传播行为,给出了不同形式的波的频散曲线,结果显示此模型具有预测频率带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复合泡沫塑料力学行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复合泡沫塑料是一种重要的防护材料,它在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各部门均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对这类材料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对复合泡沫塑料力学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首先,对复合泡沫塑料力学行为研究的早期工作进行了简介.然后,重点介绍了复合泡沫塑料力学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也包括作者近期在该领域开展的一些工作;对复合泡沫塑料进行了静、动态压缩实验和细观加载实验,研究了材料的宏观变形规律和细观失效机制;在理论研究方面,探讨了复合泡沫塑料的能量吸收和缓冲特性,从宏、细观力学分析出发研究了复合泡沫塑料有关力学性能的理论预测问题;还利用计算机和通用软件对高密度复合泡沫塑料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高密度复合泡沫塑料的失效行为.最后,给出对该领域研究工作的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项目团队搭建的含天然气水合物土水–力特性联合测试装置,通过富气法制备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试样,采用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密实度对含水合物土体的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密实度对含水合物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刚度和强度存在显著影响;在低净围压下,高密实度含水合物土会出现应变软化现象,而中、低密实度含水合物土出现应变硬化现象,并且剪缩程度随着密实度的增加而降低;含水合物土体的刚度会随着密实度的增大而增强,这种增强效应会随着净围压的增加逐渐减弱;在密实度越高的情况下,胶结赋存模式的水合物越多,但剪切行为也会破碎更多的水合物,这两者行为共同影响了含水合物土体的强度。因此,含水合物土体在中密实度情况下的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19.
微粘结实验影响因素的边界元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粘结实验是一种新的简便的测量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方法,本文运用数值方法-边界单元法,对一个实际试件进行了界面应力计算,讨论了材料常数,刀口宽度和新月尖角三种主要因素对界面应力分布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方法改进和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N DYNAMIC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 technique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 strength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s (RPCs) with different steel-fiber contents. Two types of pulse shaper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are considered to reduce the high-frequency-oscillation effect and achieve a nearly constant strain rate over a certain deformation range. It is known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like materials is hydrostatic-stress-dependent, and the apparent dynamic strength enhancement comes from both the effects of the hydrostatic stress and strain rate. In order to differentiate them, numerical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hydrostatic stress, and then the genuine strain-rate effect on dynamic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PCs is determin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steel-fibers on dynamic strength and failure mode of RPC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