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锌(II)配合物作为水解酶模拟物催化乙酸对硝基苯酯(NA)水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催化水解速率对NA及配合物浓度呈一级反应.水解速率遵循速率方程v=(kcat[Zn]+kOH[OH]+k0)[NA].在298K,I=0.10mol/LKNO3,0.02mol/LTris,40%CH3CN水溶液中,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cat和kOH分别为0.12、1.45mol-1·L·S-1,k0为NA溶剂解的速率常数,其值为3.70×10-6s-1.与10%CH3CN溶液中的k0值相比,40%CH3CN水溶液中的k0值明显降低.本研究表明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锌(II)配合物能有效地催化NA的水解.配合物对NA水解的催化作用受酸碱平衡控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催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过氧化月桂酰(1)在脱氧的苯中的分解动力学研究,当起始浓度0.1~0.2克分子·升-1,温度30℃、40℃时,1不是严格地按一级反应分解的.在50℃下起始浓度0.04~0.34克分子·升-1时,实验结果符合一级加二分之三级的反应规律:-(da/dt)=k1a+k1a3/2.求出的自发分解速率常数k1=0.0115小时-1,诱导分解速率常数k1=0.014克分子-1.2·升1/2·小时-1.  相似文献   

3.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氧化三乙醇胺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Ni(Ⅳ)为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obs=(k1+k2[OH-])K1K2[OH-][TEA]/{[H2IO63-]+K1[OH-]+K1K2[OH-][TEA]},对还原剂三乙醇胺为正非整数级,表观速率常数随[OH-]的增加而增加,随[IO4-]的增加而减小.据此提出了Ni(Ⅳ)和还原剂所形成的活化配合物的内部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并求得28℃时前期平衡常数和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分别为K1=2.063,K2=36.471L·mol-1;k1=8.008×10-2s-1,k2=0.2896mol-1·L·s-1.  相似文献   

4.
三正辛胺-二甲苯液膜迁移Cd(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三正辛胺-二甲苯支撑液膜体系中搅拌速率、反萃剂、三正辛胺浓度、料液中H+浓度等因素对Cd(Ⅱ)离子迁移的影响.用大块液膜测定了不同温度时Cd(Ⅱ)离子跨膜迁移的萃取及反萃取的表观速率常数k1和k2.实验表明,温度升高,k1和k2均增大(k1>k2),且达到膜相最大镉离子浓度时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少.膜相积累的镉离子浓度达最大时,Cd(Ⅱ)离子跨膜传输为稳态传输.根据Arrhenious关系得到膜相萃取反应和反萃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23.8和19.3kJ/mol.  相似文献   

5.
用热重法结合化学分析及X射线等固相鉴定的方法研究了LaB6和CeB6与CO2在500—1000℃范围内的化学作用,实验表明六硼化物于700℃以下在CO2中比较稳定,而700℃以上作用就渐为显著.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主要的反应可以式(1)表示:2LnB6+21CO2→Ln2O3·3B2O3+3B2O3+21CO(1) 其中Ln=La或Ce;少量的反应按式(2)进行 4LnBe6+21CO2→2Ln2O3·3B2O3+6B2O3+21C(2) 根据试样在反应过程中的增重按主要反应式(1)估算了各温度下的反应速度.计算结果表明,当作用量不太大时(即温度不高、或温度虽高而在反应初始阶段),作用分数R与时间t符合于式(3):1-(1-R)1/3=k1t(3) 而在较高温度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R与t则有下列关系:[1-(1-R)1/3]3=k2t(4) 其中k1及K2在不同温度下为不同的常数.对上述结果提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酸催化下的2, 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衍生物Smiles重排反应的动力学,考察了盐酸的初始浓度、溶剂、反应温度和取代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的初始浓度增加,重排反应速率加快;在单一溶剂中反应速率的顺序为: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乙腈,而在甲醇/水(1:1, V/V)的混合溶剂中反应速率明显增加,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obs)值是甲醇溶剂中的5.27倍;在25-45 ℃温度范围内,各衍生物的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其活化能(73.99-76.92 kJ·mol-1)、活化焓(71.57-74.38 kJ·mol-1)及Gibbs自由能(81.51-85.77 kJ·mol-1)数值相近,仅活化熵(-24.38 --47.11 J·K-1·mol-1)有一定的差别;取代基常数和表观速率常数之间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环上吸电子基团的存在有利于反应速率的提高;实验验证了反应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在Pb0.88Bi0.06La0.02Mo/SiO2催化剂上,反应在动力学区域进行时,甲醇氧化制甲醛服从Redox机理动力学方程:r=(k1k2P甲醇Po2)/(0.5k1P甲醇+k2Po2)当催化剂颗粒增大至3mm时,内扩散影响严重,催化剂有效因子在0.38-0.73之间,其内扩散区域的速度方程为r内=(Do2/RTKL)2φM[K(Po2-Po2.o)-ln(1+Kpo2/1+Kpo2.o)]1/2测定了反应受O2内扩散控制时的反应活化能E内为74.5kJ/mol。  相似文献   

8.
以(Ph3P)3RhCl作催化剂.苯为介质,利用原位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和假一级动力学方法,对脂环酮的均相催化硅氢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查了脂环嗣环及环硅氢化物环的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活性顺序为:模型反应I:k4>k6>k5>k7;模型反应Ⅱ:k5>k5.提出了硅基对环酮羰基的迁移插入为反应的决定速率步骤.  相似文献   

9.
采用加压热重分析仪和气相色谱仪联用的方法研究了府谷烟煤和海拉尔褐煤加氢反应过程中的失重规律和主要气体产物析出规律,升温速率15℃/min,压力0.1~5.0MPa,反应终温1000℃。实验结果表明,煤粉加氢反应主要分为初始干燥脱气、热分解及挥发分加氢,半焦加氢气化和焦炭加氢气化四个阶段。氢气压力的提高促进了挥发分自由基的加氢反应,抑制了含氧官能团脱除形成碳氧化物。在热分解及挥发分加氢阶段,府谷烟煤失重速率随氢气压力的升高而减小,氢气压力对海拉尔褐煤失重速率的影响不大。在半焦加氢气化阶段,CH4生成速率随氢气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当氢气压力较高时(3~5MPa),海拉尔褐煤CH4生成速率随氢气压力的升高不再增大。海拉尔褐煤Odaf较高,其半焦中含氧官能团提供的活性位较多。府谷烟煤H/C原子比较高,能提供更多的内部氢。府谷烟煤和海拉尔褐煤焦炭加氢反应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0=2.38×107 (min-1·MPa-1),E=231kJ/mol,n=1和k0=2.64×103 (min-1·MPa-0.736),E=127kJ/mol,n=0.736。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双(二苯基烷基膦)合(五溴苯基)溴化镍(II)(简写:MBr)与SCN~-,N_3~-,NO_2~-,和I~-的亲核取代反应动力学.反应遵循两项速率定律:r=(k_1+K_2[Y~-])[MBr].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反应机理.讨论了亲核试剂和溶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B1K/6-31+G(d,p)计算了反应CF3CH2CH3+OH各反应通道上驻点的稳定结构和振动频率, 并分别在BMC-CCSD, MC-QCISD和G3(MP2)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 运用变分过渡态理论, 在BMC-CCSD//BB1K, MC-QCISD//BB1K, G3(MP2)//BB1K以及BB1K水平上计算了各反应通道的速率常数, 讨论了-CH2和-CH3基团上H提取通道对总反应的贡献, 并与已有实验和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 计算结果表明, BMC-CCSD水平上的速率常数与实验测量值符合得很好, 进而给出了该水平上反应在200~1000 K温度范围内速率常数k(cm3?molecule-1?s-1)的三参数表达式: k=1.90×10-21T3.21exp(-292.62/T).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SR)自旋捕获技术研究9,10 二氰基蒽(DCA)敏化α-蒎烯(αP),β-蒎烯(βP)光氧化反应.提供了在乙腈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光氧化反应过程中存在超氧负离子基(O2-)和单重态氧(1O2)的直接证据;在四氯化碳溶剂中只捕获到1O2;在正己烷中没有捕获到O2-1O2.ESR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在乙腈中光敏氧化反应的1O2可能来自O2-和反应底物α、β-蒎烯正离子自由基之间的电荷复合(CR).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微波条件下[Rh Cp*Cl2]2(Cp*: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催化二芳基膦酰胺与炔烃的C—H活化/环化反应,以中等到较好的收率获得了一系列具有环状结构的含氟膦酰胺衍生物.通过考察溶剂、温度、时间以及碱等因素,筛选了最佳反应条件.对该催化体系进行放大量实验,也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在实验基础上,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一种新型含氟代环状膦酰胺二胺单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4.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1-三氯锡烷基-2,3-丁二烯和2-三氯锡烷基-1,3-丁二烯与甲醛的反应.优化得到各驻点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解析了反应路径.并用SCRF(PCM)方法在同一水平上对在CH2Cl2溶液中的两反应进行了研究.计算了两反应在气相和CH2Cl2溶液中的活化能垒、自由能和平衡常数.结果表明,反应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主要得到1-三氯锡烷基-2,3-丁二烯与甲醛反应的产物.该结果与实验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三十八个一元烷基磷(膦)酸的pKa值可以求得各个取代基团的经验结构参数σρ。  相似文献   

16.
微量热法研究过氧化氢酶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微量热法和热动力学方程研究了过氢化氢酶反应.该反应遵循Michaelis-Menten动力学,298.15K和pH7.0时,其米氏常数、酶转换数以及摩尔反应焓分别为2.36×10-2mol/L、1.20×104s-1和-83.67kJ·mol-1.过氧化氢酶反应后期对底物是一级反应,其总反应速度常数和一级速度常数分别为ko=6.31×105L·mol-1·s-1和k1=6.31×105/[Eo]s-1.该反应服从Ogura机理,其酶-底物三元复合物的分解速度常数为6.00×103s-1.  相似文献   

17.
EPR研究表明,全氟酰基过氧化物在室温下可将脂肪族仲胺氧化成相应的稳定双烷基氮氧自由基。它们与RNH2的氧化反应是单电子转移过程,生成烷基-全氟酰氧基氮氧自由基RN(O·)OCORF;当R为叔烷基时,还生成RN(O·)R、RN(O·)H、RN(O·)RF和RN(O·)RF′(RF′=RF-CF2)等4种稳定性差别很大的氮氧自由基。EPR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反应机理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9种N,O-配体化合物L1~L9.化合物L1~L4分别与0.5 equiv.Co2(CO)8发生氧化还原配位反应生成中性单核钴化合物1~4;L5~L7分别与1 equiv.Co2(CO)8发生歧化和氧化还原配位反应;L8与5/6 equiv.Co2(CO)8以及1.2equiv.MeOH和0.4 equiv.H2O发生歧化和氧化还原配位反应;L9与0.5 equiv.Co2(CO)8发生歧化配位反应生成同钴核离子对化合物5~9.这些化合物中的阴离子均为[Co(CO)4]-.相应地,化合物8中的阳离子是三核钴簇,其它化合物中的阳离子都是单核钴.化合物1~9通过FT-IR谱...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不同系列的16种菁染料在极性不同的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发现染料分子吸收峰(M带)的溶剂化“红移”不仅与溶剂的折射率n有关,而且与溶剂的介电常数ε有关。其v=(λmax)-1(cm-1)与溶剂的上述两种性质的函数f(n,ε)=n2-1/2n2+1 + α(ε-1/ε+2)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式中α为比例系数,其值一般小于1,符号取决于染料本身的溶剂化显色性。在混合双液体系中,有些染料可形成二聚体,其双分子吸收带(D带)的溶剂化“蓝移”——△v(cm-1)亦与上述函数f(n,ε)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染料二聚体与溶剂发生作用时,相当于一个新的光学单元。  相似文献   

20.
氢氧化钠与己二胺四甲叉膦酸(H8L)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配合物[Na3(H6L)2(H2O)8][Na(H2O)6]·8H2O(1),其结构经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1属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705 9(1) , b=11.655 6(2) , c=18.119 7(3) ,α=97.247(1)°,β=94.797(1)°, γ=101.827(1)°。 1中部分钠离子通过与四膦酸配体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状结构{[Na3(H6L)2(H2O)8]-},该阴离子链的电荷被孤立离子团[Na(H2O)6]+平衡。在未配位的膦酸基团、氨基、配位水分子、结晶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下,化合物堆积形成一个结构致密的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