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珠算专家朱永远先生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珠算技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70年代后期与其胞兄、中国珠算协会主要创始人之一朱永茂先生一起,积极参与全国性的早期珠算活动,堪称"珠界二朱"。朱永远先生一直默默无闻承担着我国珠算界一些重大事件的文秘工作,被称为珠界"金笔杆子"。1979年10月,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大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之际,他作为大会秘书处人员,亲历了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大会的经过。在纪念中国珠算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本刊特刊登珠算专家朱永远先生的纪念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珠算协会常务理事严敦杰先生(1917—1988)是我国科学史界的老前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数学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珠算史学上的重大贡献,为中国珠算界所瞩目;他的业绩和精神为中国珠算界所铭记。在我国第一部大型珠算工具书《中国珠算大全》中,严敦杰先生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位现代专家学者,赫然列入“历代珠算人物”门类中。作为他的学生,我欣慰和感动珠算界对严先生的推誉,谨以本文与珠算界朋友一道缅怀严敦杰先生。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台湾同胞、国外珠算界友人: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是南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珠算协会联合兴建的、目前世界最大的珠算博物馆。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应邀参加开馆典礼仪式,我谨代表珠算界来宾、珠算界媒体向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落成开馆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建设珠算博物馆做出重要贡献的南通市委、市政府,中国珠算协会以及组织者、筹划者、建设者、贡献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和日本、新加坡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8月16日是中国珠算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珠算协会副会长、中国珠算协会创始人之一、著名珠算学家姜士贤先生诞辰100周年。姜士贤先生是我父亲华印椿的挚友,共同的理想让他们在一起为中国珠算事业奋斗了几十年,抚今追昔,深切地怀念这位中国珠算界的先贤。  相似文献   

5.
惊闻世界级珠算史研究大师、中国珠算界好友铃木久男先生,于9月12日不幸逝世,我作为中国珠算协会第一任副会长,铃木先生的朋友,谨以沉痛心情,深表衰悼!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14日)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喜闻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召开第七届会员大会,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珠算界的朋友们表示诚挚问候!  相似文献   

7.
《珠算与珠心算》2015,(1):30-31
<正>2014年10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研究所主办、台湾省商业会珠算委员会协办的第二届"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暨珠算申遗成功周年庆活动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马来西亚、美国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上海市珠算界、数学界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是继2006年召开的第一届"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之后,适逢即将迎来珠算人选人类文化遗产周年之际,由珠算界与数学教育界携手举办的又一次珠算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的盛会。大会  相似文献   

8.
《珠算与珠心算》2003,(5):36-40
我省珠算协会自1980年建会以来,在中国珠算协会的具体指导和省财政厅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经过全省各级珠算协会积极努力和广大珠算心算教师的辛勤耕耘,珠心算教育普及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现就我省持续开展珠算心算普及教育工作的做法交流如下,以供珠算界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珠算协会:喜闻贵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谨此,我们代表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向出席大会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我国珠算教育界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在珠算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心算教育,是珠算教育的根本性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第二十次共同举办珠算通信赛的纪念年。海峡两岸通信赛是怎样举办起来的?它之前的经历又是如何?为了纪念这一珠界历史性盛事,笔者特邀请了亲身经历这一历史过程的部分珠算工作者:周葵、张玉中、姚克贤等同仁共同做了回顾、追忆,撰写此文,以作纪念。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前后,各省市珠算协会相继成立,中国珠算事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珠算协会成立之初即制定了全面发展珠算工作的十大方针,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眼已经三年。珠算申遗成功,是珠算界的大事件。借力东风,我们珠算界抓住这一次机遇,保护、传承、发展珠算文化,结出了累累硕果。这些,在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刊《珠算与珠心算》中屡有报道。作为一位珠算爱好者,我愿对为珠算事业做出贡献的古今中外的知名的、无名的,以及致力于珠算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感戴之心。  相似文献   

12.
正珠算心算界的朋友们、教师们:2013年对中国珠算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2014年中国珠算又站在新的起点蓄势待发。在满怀喜悦与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向辛勤工作在各级珠算心算协会和珠心算教育战线上的同仁与教师们,向国内外所有热爱、关心和支持珠算心算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1月5日,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简称中珠协)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国珠算博物馆召开《中国珠算发展史》编写大纲论证会,启动中国珠算史编写工作。会长张弘力、常务副会长王朝才、副会长汪以力、秘书长王妍玲,副秘书长文志芳、米惠珍、刘芹英出席会议。应邀到会的数学史界专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郭书春研究员,清华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冯立昇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郭世荣教授,珠算界专  相似文献   

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珠算协会成立于1981年7月,2007年1月更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珠算心算协会。在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科协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珠算心算协会指导下,在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珠算协会和各族珠算心算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自治区珠算心算协会的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自治区珠算心算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走过了26年不平凡的历程。26年来,自治区珠算心算协会的基本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传承、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近读朱永远先生新作《永远的珠算》后,又有新的感悟和启发,道一句"辛苦了!"感叹曰"珠坛幸甚!"这是作者继《星光》之后的又一力作。中国珠算界恐怕无人不知"珠坛二朱"——朱永茂、朱永远兄弟。因为在中国珠算协会成立时,这兄弟俩便已成名,没想到的是他们兄弟俩成为了我在珠算界交往较多的挚友。  相似文献   

16.
<正>《珠算与珠心算》创刊于2002年8月,是黑龙江省创办的珠算学术期刊。2004年全国期刊报改革,本刊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宗旨,以"珠算与珠心算"的大涵盖和自主创新的新品质,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保留、保护起来。作为全国唯一涵盖珠算与珠心算的专业期刊,作为仅存的珠算界喉舌,《珠算与珠心算》在黑龙江省财政厅和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的关怀、指导下,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和臻善,作用影响不断增强和扩大。2006年,被确定为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刊,自此《珠算与珠心算》肩负重任,更上层楼,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珠算界人士于1973年发明、1974年归纳总结载入杭州小学课本的"29句口诀"和"本个加后进"的"乘法进位规律",为传统珠算向珠心算新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之一。自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后的80年代初起,经珠算界不断的发展完善,珠心算从最初的用于珠算选手培养训练,继而用于幼少儿的启智教育。于今,珠心算已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启智造福。这是中国珠算界的贡献,也是全民族的骄傲。但是,上世纪末却有一位"速算名人"剽窃了珠算界的这一科研成果,之后竟反诬珠界人士"偷桃窃果",随之提起诉讼,运作媒体,引发了一场惊动京城的舆论大哗。对于其人这种"偷桃毁树"的行径,中国珠算协会理所当然地派出专家组出庭维权,后来那位"速算名人"虽承认诬告失实,却一直回避核心技术的发明归属问题,一次次制造干扰,使应对真正"偷桃"行径的追究不了了之。之后,这位"速算名人"又一次次把水搅浑,混淆视听,制造了一场类似前苏联的"李森科现象"。为维护珠算界发明权,还正义于真面貌,本刊发表当年曾出庭维权的"珠界四老"的文章《史丰收案件在中国科技史上的警示意义》立此存照,以杜欺世盗名行为之继续。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18日,广东省珠算协会在广州举办了全省珠算、珠心算等级鉴定员培训班,来自各地级以上市财政部门、珠算协会以及有关单位的学员共48人参加了学习。培训班由省珠算协会秘书长李秀容同志主持,熊发业副会长(国家一级教练师)和肖健华理事(国家二级教练师)分别进行授课。授课的主要内容是讲授《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珠算、珠算式心算鉴定比赛规程》,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珠算协会与南通珠算界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0.
(十)珠算史研究会成立1984年10月21~24日,中国珠协珠算史研究会在西安市成立。由陕西省珠协为牵头单位,面向全国,团结对珠算史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一道参加研究工作。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珠协副会长李新、顾问殷长生,中国珠协常务理事、陕西省珠协会长王兴富。日本珠算史研究学会会长铃木久男先生,前来参加并发表论文,他已是第三次亲自参加我国的珠算史学术会议了,足见日本珠算界朋友对中国珠算史研究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