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内周天线CP43、CP47中β-Car到Chla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超快荧光光谱动力学对从菠菜中分离纯化的内周天线CP43、CP47进行研究,获取了它们的动力学三维荧光谱,CP43的荧光光谱范围为640~780nm,最大峰位于680nm处,在该峰值处的荧光寿命约为3.54ns;CP47的荧光光谱范围为630~775nm,最大峰位于691nm处,在该峰值处的荧光寿命约为3.22ns,在CP43和CP47中,Chla分子发射荧光的效率分别约为38.3%和40.6%.依据分子的退激发途径,我们分析认为在CP43、CP47中β-Car→Chla分子的能量传递速率常量分别为9.06×1011s-1,1.3×1012s-1;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47.5%、66.5%;并估计β-Car分子与Chla分子外周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110nm、0.085nm.  相似文献   

2.
从捕光天线到反应中心分子能量传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利用飞秒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了PSⅡ中捕光天线LHCⅡ内Chla分子和β-Car分子传递光能到反应中心的时间特性,实验测得Chla分子用了25 ps,β-Car分子用了250 ps.理论研究得出:25 ps是相邻Chl分子之间随机转移传能的时间常数,250 ps是LHCⅡ内相邻β-Car分子,通过Chla分子单步FÖrster共振传递、Dexter电子交换机制、激子转移把能量转移到反应中心的总时间.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激子随机转移传递激发能快而有效.  相似文献   

3.
核心天线CP43、CP47的荧光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快速扫描成象光谱技术对核心天线CP43和CP47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研究,获取了它们的积分荧光谱,通过积分荧光谱的组分光谱解析,并结合吸收光谱分析认为CP43和CP47具有这样的Chla的光谱特性,CP43:Chla660662.43、Chla669670.23、Chla682684.02,CP47:Chla660664.91、Chla669671.71、Chla680681.35、(Chlaae,a代表吸收峰;e代表发射峰);另外长波长组分694.86nm、702.34nm(CP43)、696.02nm(CP47)可能是由吸收>690nm的Chla分子所产生;CP43与CP47相比还存在有Chla675676.32,但是还没有看到CP43具有675nm吸收谱带的报道.对CP43和CP47的荧光光谱分析,认为CP47中的Chla669nm分子团和Chla680nm分子团间的能量传递比CP43中Chla669nm和Chla682nm分子团的能量传递更为有效;β-Car与Chla分子结合状态在CP47中要比CP43中紧密.  相似文献   

4.
利用皮秒和飞秒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了PSⅡ捕光天线β-car分子和Chla分子传递光能到反应中心的机理,β-car分子接收到514.5nm光能之后,将能量主要以Dexter电子交换机理传递给相邻ε-car分子或Chla分子以后,再以Forster共振传能机理通过Chla分子向相邻Chal分子单步传递,最终以250ps的时间传递到反应中心,理论计算值为267ps。捕光天线中的Chla分子接收到光能后,以随机转移激子跃迁方式用了25ps时间将光能传递到反应中心,理论计算值为29.7ps。实验还得到了捕光天线LHCⅡ三聚体中Chal分子接收-400nm光能后,将能量为520fs的时间常数传递给相邻Chla分子,Chlb分子接收-400nm光能后,将能量以210fs的时间常数传递给相邻Chla分子,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5.
PSII高效传能超快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水才  贺俊芳等 《光子学报》2000,29(Z1):121-133
在飞秒、皮秒时间分辨泵浦探测光谱学、荧光动力学、能量传递动力学研究基础上,确立了PSⅡ各功能单元激发能传递途径,由主外周天线LHCIIb吸收太阳能,通过次外周天线CP29,CP26,CP24,经内周天线CP43和CP47分别传递到反应中心D1-D2-Cytb559。利用四能带理论解析研究了PSII激发能传递机理和规律,利用四能级理论解析研究了天线复合物内部激发能传递过程。最后理论计算了PSII核心天线CP43及CP47中β-Car到Chla分子间激发能传递效率,分别为47.5%和66.5%。  相似文献   

6.
飞秒差异吸收微弱信号测量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贺俊芳  王水才  杨鸿儒 《光子学报》1999,28(10):888-891
本文报道一种用飞秒差异吸收光谱装置探测光合作用光系统Ⅱ(PS Ⅱ)颗粒复合物电子传递、电荷分离、能量传递技术,装置的时间分辨率小于120fs,光谱调谐范围为720~860nm,采用低温双探头Boxcar平均处理器进行信息采集处理,测得了PS Ⅱ颗粒复合物3.2±0.3Ps的P680* Pheo到P680+Pheo-的电荷分离时间,还获得了由外周天线到内周天线CP43和CP47,再到PSⅡ反应中心的能量传递时间25ps,以及电荷分离后的能量衰变时间37.2ps.  相似文献   

7.
PSⅡ颗粒二聚体中类胡萝卜素向反应中心传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运用瞬态荧光光谱技术在77 K低温下对PSⅡ颗粒复合物中类胡萝卜素(Car)分子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研究, 通过不同激发波长473 nm, 481 nm, 507 nm选择性激发PSⅡ颗粒复合物中色素分子, 得到PSⅡ颗粒二聚体中关于Car能量传递的三组时间组分:16.6 ps, 130~183 ps, 217~249 ps. 其中16.6 ps反映了LHCⅡ中的Car分子将能量通过中间体Cars、Chls分子传递到Chl639的过程; 130~183 ps为核心天线中的β-Car分子向RC的能量传递时间; 217~249 ps为LHCⅡ中Car481通过中间Chla分子向RC的传能时间.  相似文献   

8.
对CP43进行不同温度处理5分钟,采用锁模Ar^ 激光器输出的514.5nm的皮秒光脉冲作为激励光,通过探测CP43的荧光光谱特性,来研究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分析表明,20℃处理后,CP43内Chla671向Chla679和Chla682同时传递能量,并且Chla679也向Chla682传递能量,Chla682获得的能量是Chla679获得能量的1.5倍。42℃处理后,Chla671向Chla679和Chla679向Chla682的能量传递加速,最终能量几乎全部由Chla682接收。48℃处理后,Chla679向Chla682的能量传递减慢,甚至断裂,Chla671将能量分别传递给Chla679和Chla682,但是Chla682接收到的能量略多于Chla679色素分子。60℃处理后,造成了Chla671向Chla679能量传递截止,Chla671向Chla682的能量传递发生了部分截止,因此Chla671的能量部分传递Chla682。不同温度处理后的荧光强度变化表明,Chla671接收到的能量受到蛋白空间构象的影响,在48℃处理后,接收到的能量是最多的,60℃处理后,接收到的能量最少。  相似文献   

9.
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激发能传递光谱特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ICCD皮秒、飞秒扫描成象光谱装置研究PSⅡ核心复合物激发能传递光谱特性,获得的PSⅡ积分荧光谱从661nm到693nm,峰值波长680nm,有四个组分谱,谱的峰值分别为670nm、676nm、681nm、686nm.CP43有Chla660661、Chla669670和Chla682686三个光谱组分;CP47有Chla660661、Chla669670和Chla680681三个光谱组分.根据吸收光谱和组分光谱分析,PSⅡ核心天线各自有三种不同状态的Chla分子,它们是CP43-Chla660661、CP43-Chla669670、CP43-Chla682686与CP47-Chla660661、CP47-Chla669670、CP47-Chla680681.通过四个光谱组分分析了PSⅡ核心复合物激发能传递的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10.
PSⅡ的荧光光谱特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激励光源为82MHz、514.5nm的皮秒荧光光谱装置对PS颗粒、内周天线CP43、CP47三种样品进行研究,通过探测三种样品的荧光总光谱强度随激光功率的变化,测得PS颗粒样品在激光功率为120mW时,荧光强度趋于饱和;CP43在激光功率为73mW时,荧光趋于饱和,但当激光功率为82mW时,荧光强度有下降趋势;而在激光功率为20~96mW的范围内,CP47的荧光强度与激光功率几乎是线性关系.依据它们的荧光量子产额与激光功率的关系,认为CP47中存在较强的激子效应.几种样品的荧光光谱范围分别为700~780nm(PS颗粒);640~780nm(CP43);630~775nm(CP47).CP43和CP47的最大荧光峰分别为680nm和690nm,荧光寿命分别为3.543ns和3.222ns.在514.5nm激光激发下,CP43和CP47中最先受激发的是β-Car分子,发射荧光的是Chla分子,理论计算认为在CP43和CP47中Chla分子发射荧光的效率分别为38.3%和40.6%.  相似文献   

11.
超快微光分子光谱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按照超快极微弱分子吸收光谱学,荧光光谱学,时间分辨光谱学以及偏振荧光光谱学探测特性,设计、集成组建了能够探测紫外-可见-红外快到飞秒时间分辨的单分子光学事件的激光瞬态光谱仪.其光源有从300 nm到3000 nm连续可调的飞秒激光器、纳秒氢灯及连续氙灯.光谱分辨率达0.05 nm,在泵浦探测差异吸收下有小于150 fs的时间分辨率.谱仪能够实时给出光谱曲线及生物分子组分寿命.利用该谱仪探测了PSⅡCC,PSⅡRC的能量传递动力学.在83 K温度下PSⅡCC中的β-Car分子接收507 nm光能,以单步跃迁和随机转移的方式通过Chl a641.5637/638分子传递光能到反应中心Chl a683.2680/681,平均传能时间为77 ps,有59.94%的组分用355 ps时间电荷重组.在PSⅡRC中的β-Car分子接收507 nm光能,由Chl a641.5637/638分子传递光能通过Chl a678.2675.5到反应中心,平均传能时间为88.5 ps.在83 K温度下,反应中心复合物离子对;P680+·pheo-]平均再复合寿命为19.35 ns.  相似文献   

12.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包含有2个去镁叶绿素分子(Pheo),2个β胡萝卜素分子(β-Car)和6个叶绿素a分子(Chla).对反应中心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表明,两个β-Car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吸收峰分别为489 nm(Car489)和507 nm(Car507),Car489靠近吸收峰为667 nm和675 nm的叶绿素a(Chl a),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反应中心免受单态氧的破坏,而不能将激发能传递给光化学反应活性的色素分子P680;Car507靠近吸收峰为669 nm的Chl a分子;能够将激发能传递给P680,进行电荷分离.采用全局优化拟合的方法对荧光光谱进行处理,Car489在61 ps时间内将能量传递给Chl a672, 随后传给Chl a677,处于激发态的Chl a677在3 ns衰减到基态;Car507在274 ps时间内将能量传递给P680,P680+Pheo-的电荷重组发生在3.8 ns和16 ns.  相似文献   

13.
CCD皮秒扫描成象对光系统发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82MHz、514.5nm的Ar+激励光源,通过我们所建立的CCD皮秒扫描成象发射光谱装置分别对PSⅡ颗粒,内周天线CP43、CP47,外周天线LHCⅡ四种样品的发射光谱进行扫描成象,直接、快速地获得了它们的发射光谱曲线.通过分析认为,PSⅡ的发射荧光很大程度上是由内周天线CP47中的叶绿素a所发出的.  相似文献   

14.
假根羽藻外周天线内能量传递的飞秒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时间相关单光子技术的基础上,对假根羽藻外周天线内叶绿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进行研究.采用瞬态吸收与荧光发射谱识别样品内的具有特征光谱组分的分子,得到在叶绿素分子的Q带区主要存在以下六个特征分子:Chlb630,Chlb642,Chla653652,Chla667664,Chla676,680675,Chla683682.630 nm的飞秒脉冲光的激发下,通过对不同特征发射峰出的荧光动力学进行解析得到: 1)Chlb628分子所吸收的能量仅有大约20%被直接传递给其他叶绿素分子,传能时间小于150 fs;2)叶绿素间大部分的能量传递发生在长于76 ps 时间范围内;3)传能时间常量在几百fs及10 ps左右的间接传能可能与具有不同光谱组分特征的叶绿素分子在外周天线内的排列方式以及偶极距的取向有关;4)Chlb654,657652,Chla666664,Chla677,680674和Chla683682以荧光形势耗散能量的时间常量分别为1.41 ns, 1.39 ns, 676 ps, 709 ps,这部分在整个能量耗散中占的比例不超过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