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实验室里进行了缩放管与对应光管管内混合污垢的对比实验,实验工质为加有MgO或CaSO颗粒的人工硬水.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速、浓度条件下,与对应光管相比,缩放管不仅有较好的阻垢性能,还有较好的传热性能;流速、颗粒浓度和颗粒粒径对混合污垢热阻有较大影响:增大流速、减小颗粒浓度、增大颗粒粒径都会使缩放管混合污垢热阻的渐近值减小.  相似文献   

2.
PTFE、FEP涂层表面CaCO3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里进行了PTFE与FEP表面CaCO3污垢的对比实验.采用直接称重法获得污垢生长曲线,研究了在不同流速、温度、浓度条件下PTFE和FEP两种表面污垢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速、浓度和温度条件下,FEP比PTFE有更好的阻垢性能;溶液流速、温度和浓度对CaCO3污垢沉积有较大影响:增大溶液流速、降低溶液的温度和浓度都会使这两种材料表面的污垢渐近值减小.  相似文献   

3.
缩放管污垢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流速0.34 m/s,管外水浴温度60℃和相同管内工质入口温度的条件下,分别在实验室进行了缩放管及其对应光管管内污垢的对比实验。实验的污垢种类是浓度为1000 mg/L的MgO颗粒污垢、硬度800 mg/L的人工硬水作为工质的CaCO3析晶污垢和MgO颗粒与CaCO3析晶混合污垢。结果表明,缩放管具有较好的阻垢性能,但诱导期小于对应光管的诱导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温度对纳米氧化镁与碳酸钙混合污垢结垢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入口温度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混合污垢在交叉缩放椭圆管中的污垢特性,并通过静置实验验证了温度对循环工质聚沉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工质入口温度对混合污垢特性的影响显著,随着循环工质入口温度的升高,污垢热阻渐近值明显减小,并且污垢热阻达到渐近值的时间缩短。温度对纳米氧化镁颗粒污垢和碳酸钙析晶污垢热阻值的影响呈现相反规律,温度升高导致纳米颗粒污垢热阻的减小量远大于析晶污垢热阻的增加量。  相似文献   

5.
微粒和析晶混合污垢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设微粒和析晶污垢独立存在,而结晶过程同时发生在换热面和微粒表面,据此建立了一个微粒和析晶混合污垢热阻值的分析模型。并通过MgO微粒污垢和CaCO3析晶污垢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管式换热器积灰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实验室建立了气侧污垢热阻实验台,实验研究了管式换热器管内微粒污垢的积聚特性,结果表明积灰随时间呈现渐近特性,没有发现诱导期。同时还考察了流体速度,颗粒直径和浓度对渐近污垢热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碳酸钙于换热表面结垢影响因素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模拟了主要因素作用下的结垢过程,得到渐进型污垢热阻随时间变化曲线.随着流速的减小,换热表面温度、溶液温度、硬度、碱度、pH值的增大,结垢速率增大,渐进污垢热阻增大.并从污垢形成机理角度分析了各因素对结垢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冷却水水质参数对板式换热器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松花江水浊度、铁离子(Fe3+)、碱度、化学需氧量(COD)等水质参数对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松花江水污垢热阻类型为渐近型且没有诱导期;浊度开始变化很小,后逐渐增大;碱度和铁离子随着时间逐渐增大,达到某一值后趋于平缓;COD随时间逐渐减小.所研究的水质参数之间相互影响、互利共生,共同影响着污垢沉...  相似文献   

9.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交叉缩放椭圆管与铜光管的传热和CaCO3污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数值方法模拟了交叉缩放椭圆管的内部流场和壁面剪切力。实验结果表明:交叉缩放椭圆管的换热和抗垢性能均优于在对应状态下的铜光管,这主要是由于交叉缩放椭圆管的内部流场和壁面剪切力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交叉缩放椭圆管在低流速时污垢热阻渐近值较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光管和四种不同结构的强化管(缩放管I、缩放管Ⅱ、弧线管及波纹管)在相同条件(工质流速、入口温度、水浴温度及微粒浓度)下的颗粒污垢实验数据,基于普朗特类比法,以φ(φ=(Km/Kmp)/(f/fp),Km为质量传递系数,f为摩擦因子,下标p表示光管)和ψ(ψ=j/jp)/(f/fp)1/3,J为传热因子)作为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11.
微粒污垢剥蚀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分析了微粒污垢的形成过程,研究了其剥蚀机制,解释了出现污垢诱导期的原因,并重新定义了微粒污垢的诱导期.利用湍流猝发理论导出了一个新的微粒污垢分析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以易测参数表示污垢热阻.在实验室进行了气侧微粒污垢的实验研究。积累了必要的微粒污垢数据并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pproach to the modeling of CaCO3 fouling and cleaning in a microscale cross-flow heat exchanger. The fouling progress was detected by thermal, fluid dynamical, and optical measures. In general, the observed fouling phenomena at microscale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at macroscale. The detected thermal fouling resistance was between 10? 6 and 10? 3 m? 2 K? 1. As expected, crystallization fouling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In addition, the surface coverage can be a useful measure for both processes—fouling and cleaning. An extended approach to derive a reasonable fouling allowance was formulated through a fractional fouling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3.
外螺旋槽管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污垢热阻动态监测方法,考察了冷水硬度、温度、流速及几何参数对外螺旋槽管污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槽管参数对污垢热阻有显著影响,螺距最小的螺旋槽管具有最小的污垢热阻,当螺距增大时,污垢热阻的增长未出现单调变化;温度的升高导致污垢热阻的增大,并且随温度的升高,结垢速率增大,污垢诱导期趋于消失;随着流速的增大,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概率分析的污垢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基于污垢形成的随机性,在给定风险水平的条件下,利用概率方法和在污垢形成过程中,污垢热阻达到临界可接受水平的时间遵循分布规律,同时考虑初始污垢热阻影响,推导给出了考虑初始污垢热阻的污垢模型,并用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工业烟气含尘的特点易导致换热器积灰,进而制约烟气余热的高效回收。本文针对一种具有超大拓展表面的三维微肋管换热器的对流换热与积灰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比研究了光管与三维微肋管的对流换热特性;接着,基于所建立的积灰数值模型,探究了三维微肋管的积灰特性,并揭示了烟气流速与飞灰粒径对其积灰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光管,三维微肋管的换热面积可增大约2.9倍;换热性能平均能提高16%;积灰后渐进污垢热阻最大能减小70%;同时,清灰周期更长,运行经济性更佳。综合而言,三维微肋管相比传统光管,在增强换热的同时,还能有效减轻积灰,因此可作为高效的抗积灰传热元件,应用于含尘烟气的余热回收场合。  相似文献   

16.
管内污垢监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传递理论的监测模型。它不但适应热质同时交换现象,还增加了对单纯质交换的适应性,并且避免了因温差描述产生污垢热阻为负值的特异现象。最后进行了相关正交实验,表明了该监测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