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印染废水达标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印染废水为主的综合废水采用生化与物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进行达标处理.对该废水首先进行中和处理,再采用A/O工艺处理,厌氧处理CODCr去除率一般在15%~20%左右;好氧生物处理CODCr的去除率在60%~70%,BOD5去除率达到90%以上.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处理出水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同时,对印染厂预处理后废水在以砂过滤、臭氧氧化等作为预处理的前提下,采用集成膜(连续超微滤+反渗透)为核心的深度处理,经研究发现深度处理出水可回用于印染加工过程,这为印染废水的达标处理和回用技术提供了相应工程资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处理涤纶仿真丝绸印染废水,通过污泥负荷和水力负荷的递增来启动反应器,从活性污泥性状和反应器性能两方面考察启动过程.活性污泥依次经历絮状、膨胀、细粒化和成熟颗粒四个阶段,反应器性能与此相应变化,有机物去除率和产气率逐渐提高且趋于稳定.结果表明,EGSB处理涤纶仿真丝绸印染废水的启动过程用了50 d左右,启动后形成的颗粒污泥床层占反应器有效容积的25%和污泥量的65%左右,COD去除率为57%~64%,产气率为0.12~0.17 m3·(kgCOD)-1.污泥的分化与颗粒化、稳定的有机物去除率与产气率是反应器完成启动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以印染废水为主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锑污染来源特征,对浙江省嘉善县某污水处理厂及纳管行业进行水体锑(Sb)的采样分析,同时对印染和喷水纺织两大行业的锑污染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污水处理厂纳管废水中,印染行业废水占纳管总量的55.2%,排锑量占总量的79.3%,是该污水处理厂锑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印染生产过程中,布料中锑的平均流失量为7 mg·kg-1,平均损失率为13%,污染物锑在退浆、水洗和染色工艺段中的释放量依次为:染色 > 退浆 > 水洗;喷水纺织织造工艺中锑的释放量较少,布料中锑的平均流失量为2.2 mg·kg-1,平均损失率仅为2.1%;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印染各工段废水和织造废水中,锑主要以Sb(V)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4.
针对印染废水组成复杂、色度大、COD值高且难生物降解等特点,开发了一种新型内循环式厌氧水解酸化反应器,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反应器运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0.4,18.3和11.4h时,CODC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77%,30.16%和23.38%;对应的NH3-N平均增长率为12.73%,23.16%和32.54%;出水pH值有升高的趋势,波动小于进水;反应器在分解印染废水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了苯胺或萘胺类物质,出水BOD/COD值最高提高了40%.反应器泥水分布均匀、不堵塞、易启动、运行稳定,对于难降解废水的处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自行设计、建立的废水催化氧化反应实验装置上对氯酚、苯酚及苯胺废水进行了ClO2催化氧化处理.苯酚、邻氯苯酚、苯胺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5%、99.3%和97.86%,而相应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81.6%、83.1%和83.54%.通过对反应中间产物的测定分析发现,用ClO2作氧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氧化废水中的芳烃化合物,可以将大分子苯环类污染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的中间产物,从而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这为ClO2催化氧化技术与生化技术组合处理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微量钒(Ⅴ)催化溴酸钾氧化印染废水中酸性铬蓝K和邻苯二酚紫等染料降解脱色的新方法。探讨了染料初始浓度、KBrO3用量、钒(Ⅴ)用量、废水酸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染料降解脱色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治理废水中染料的新工艺,并具有消耗少、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效果好等特点。为治理印染废水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渍法制备Fe-Cu/活性炭非均相催化剂,利用EDS、XPS、BET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Fe和Cu主要以Fe2O3和CuO形式分布在活性炭的微孔内.Fe-Cu/活性炭非均相催化剂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WPO)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时,CWPO工艺处理出水CODCr去除效率比普通AC/H2O2工艺高,去除率可从普通工艺的17.03%提高到34.84%,出水水质基本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78-2002)一级B标准.得到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双氧水质量分数0.075%,水力停留时间(HRT)2 h,反应塔每周冲洗1次,每次冲洗3 h.  相似文献   

8.
邻氯苯酚废水Fenton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Fenton氧化技术对邻氯苯酚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处理.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对邻氯苯酚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将邻氯苯酚迅速降解成可生化的降解低分子有机物.在1/2理论投加量,Fe2+:H2O2=1:20,25℃,初始pH为6.0的情况下反应60 min,邻氯苯酚去除率可达90.9%以上,CODcr去除率达到43.7%.针对污染物Fenton氧化反应的特性,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反应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d[RH]/dt=KRH[RH][H2O2]oexp(-KH2O2);-d[CODcr]/dt=KCODcr[CODcr][H2O2]oexp(-Kt) 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活化-浸渍一步法制备木屑活性炭负载氧化铜掺杂氧化铈的双组份催化剂(CuO-CeO2/WCAC)处理酸性大红GR印染废水。考察了浓度为0.10 mol·L-1的硝酸铈溶液用量对CuO-CeO2/WCAC催化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用量为15 mL。XRD分析表明CuO/WCAC中引入CeO2细化了CuO颗粒,改善了其分散程度,使双组份CuO-CeO2/WCAC催化剂对CODCr和色度的降解率比单组份CuO/WCAC提高了55.3%和98.7%。应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CuO-CeO2/WCAC催化剂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48 g,空气曝气反应时间2.19 h,pH值5.4和静置时间24 h,此条件下的CODCr和色度的残余率分别为7.77%和0.059%,可将废水中CODCr和色度从初始浓度962 mg·L-1和32 768稀释倍数分别降至74.7和19.3 mg·L-1稀释倍数。以CODCr和色度残余率为响应值的工艺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好,可预测不同条件下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铜矿矿山酸性废水具有低pH值,含大量Fe3+、Fe2+以及Cu2+等金属离子和浮选废水中存在大量残留浮选药剂,废水COD较高等特点,分别研究了NaClO,O3和Fe2+/H2O2三种氧化剂对该混合废水中残留浮选药剂的降解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利用H2O2氧化方法降低混合废水的COD是可行的,而NaClO和O3的氧化效果则较差;H2O2最佳的投加浓度为340mg/L时,COD的去除率可达91.6%.对H2O2氧化机理的研究表明,混合废水中的Fe2+与H2O2在低pH值下反应生成活性自由基是残留浮选药剂去除的关键.最后,应用动力学模型对Fenton氧化反应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处城市饮用水源上游的山区农村,提出生态净化与农业利用相结合的水污染控制方案,即将村庄生活污水经新建干管收集后,顺势自流输入到三级生态塘进行生态净化,用潜污泵将清液提升到山上进行竹林灌溉.探讨农村污水收集方式和净化工艺的适用性,并进行竹林喷灌负荷核算和投资效益分析.阐述该方案在削减污染提高水库水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株光合细菌的分离及其硫化物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宁海东坝养殖场底泥中分离获得一株光合细菌,通过纯化和初步鉴定,得知该菌株是一株隶属于外硫红螺菌属的紫色硫细菌(Ectothiorhodospira sp.).该菌株能以S、Na2S2O3和Na2S等多种含硫化合物作为无机电子供体.不同废水中硫化物处理效果的研究显示,该菌株处理高浓度硫化物的效果较为明显,其对畜禽废水和鱼粉废水中硫化物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8.55%和56.15%.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管道腐蚀产物对供水系统典型有机污染物臭氧氧化过程的影响, 采用模拟含金属离子Fe3+与腐殖酸/牛血清蛋白的试验水, 进行均相催化臭氧氧化试验. 结果表明, 臭氧氧化腐殖酸的效率大于牛血清蛋白, 持续氧化60min, 两者去除率分别达61.9%与13.8%; Fe3+的存在对臭氧氧化腐殖酸和牛血清蛋白表现出了不同影响, 前者去除率随Fe3+投加量的增大而降低, 最大由57.6%降至46.0%, 后者去除率随Fe3+投加量的增大而升高, 最高由12.4%升至40.0%. Fe3+共存条件下, 两种污染物溶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及其颗粒平均粒径均在臭氧氧化后降低; 腐殖酸与Fe3+间存在明显的凝聚作用, 其颗粒平均粒径在Fe3+投加后明显增大, 而牛血清蛋白与Fe3+间无明显凝聚, 其颗粒平均粒径变化不大. 对臭氧氧化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展开讨论, 表明腐殖酸与Fe3+间的凝聚作用会抵消臭氧氧化过程中Fe3+的催化作用. 由此推论, 管道腐蚀产生的金属离子Fe3+对终端管网二次污染控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包括通过催化臭氧氧化作用以强化蛋白质污染物的降解, 通过凝聚作用在过滤过程中协同去除腐殖质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
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制得一系列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表征了有机膨润土的结构特征,研究了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吸附水中对硝基苯酚的性能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其吸附机理,并定量描述了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对总吸附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有机膨润土中形成了增容(分配)作用较强的有机相,在一定配比下对水中有机污染物产生协同去除效应;在高浓度时协同效应主要由分配作用所提供,在低浓度时由表面吸附所提供。  相似文献   

15.
有机硫对水体中微量Cu(Ⅱ)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重金属离子采用常规处理难以达标的问题,选用TMT、DTCR等有机硫和Na2S,对水中微量Cu^2+进行深度处理研究.通过3种金属捕获剂的处理效果对比,最终选用TMT作为Cu^2+捕获剂,重点探究了pH值、反应时间、TMT投加量、温度等因素对TMT处理Cu^2+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Cu^2+去除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有限.另外,在存在EDTA等络合剂的情况下,TMT对Cu^2+处理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点通过络合常数和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也得到了论证.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微量Cu^2+等重金属离子的达标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 factor,Rpf)促进活的但不可培养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的细菌复苏和生长的特性,通过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实验,探究用Rpf增效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工艺(powder activated carbon treatmeat,PACT)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工况,同时研究了Rpf对活性污泥的强化机理和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选用302型木质粉末活性炭(PAC),得到最佳投加条件为PAC 30 mg·L-1·d-1,Rpf 6 mg·L-1·(3 d)-1。实验表明,PAC和Rpf具有协同作用,可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增强传统PACT的生化处理能力,提高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大种群丰度,使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在酵母菌-SBR系统处理高含油废水过程中,研究了不同曝气时间与污染物降解效果、溶液pH、Zeta电位、氮磷利用率以及酵母絮体粒径的关系,确定了系统运行的适宜曝气时间为8~12h;在此条件下100d的连续废水处理实验获得了高效、稳定的运行;通过对表观、实际油去除率以及反应过程中酵母絮体粒径的变化分析,表明了酵母菌降解高含油废水过程包括快速吸附、降解及稳定化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因海水养殖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得到人们的重视,联合养殖系统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养殖方法,成为目前海水养殖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联合养殖系统中"藻塘"和"食藻动物塘"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