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综述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电化学法、红外光谱法、化学发光法和分光光度法等)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82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常见签字笔的分类,并综述了近十年中签字笔油墨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显微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导数光谱法),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裂解气相色谱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引用文献19篇)。  相似文献   

3.
生物样本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生物样本(主要包括生物体液、尿液、动物组织)中丙二醛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拉曼光谱法等,并对生物样本中丙二醛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水和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拌棒吸附萃取、磁固相萃取、QuEChERS等)和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等)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58篇)。  相似文献   

5.
合成麝香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和生活用品中,在环境中的污染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准确测定环境中合成麝香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水体中合成麝香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液液微萃取法、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和QuEChERS等)和仪器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新型荧光光谱法等),并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6.
对印章印文的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显微镜观察印文特征、计算机辅助人工比对、印油的渗散程度测定和仪器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导数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引用文献64篇)。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10年来生物样品中镇静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等)和样品预处理方法(包括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和柱切换法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作了简要展望(引用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在羟基自由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水杨酸为捕捉剂的羟基自由基的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联用法、比色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等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25篇。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腌制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种类及特性,重点综述了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等技术在腌制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引用文献39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腌制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种类及特性,重点综述了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等技术在腌制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引用文献39篇)。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水和白酒中异味物质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吹扫捕集、顶空等)和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和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超高效合相色谱法),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广州化学》2017,(6):68-71
首先介绍了消费品产品检测中几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检测技术,其中包括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法等技术,并介绍了这几种检测技术的原理、适用样品及浓度范围,详述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针对汽车内饰物中,使用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苯系物和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法测定醛酮类物质进行挥发性有机物质的同时检测,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各类基质(包括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纺织品、皮革、热敏纸、环境样品和生物样品)中双酚S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包括薄层扫描法、电化学传感器法、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78篇)。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10年光谱(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色谱(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合相色谱法)、质谱(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荧光增白剂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食品中8种维生素E异构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皂化法、酶解法、溶剂提取法、加压液相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分离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引用文献58篇)。  相似文献   

17.
对食品接触材料中酰胺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首先对酰胺类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及地区对禁/限用此类物质的名称及限量的法规作了介绍,然后对此类物质的检测技术,特别是迁移测试条件的选择,以及主要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作了较系统的叙述。最后,对此类物质检测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见解及展望(引用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关于煤油组成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荧光指示剂吸附法、色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指出了各分析方法的特点与不足,展望了这些分析方法在煤油组成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引用文献40篇)。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1990-2013年间在司法鉴定中常见动植物油脂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前处理方法有酸催化甲酯法、无机碱催化甲酯化法和有机碱催化甲酯化法等;2测定方法有分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化学计量法等。同时对此领域的前景也作了简要展望(引用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目前用于检测植物(如茶叶、蔬菜、水果、药材及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方法,如柱后衍生离子交换色谱法、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积分安培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同时对未来分析方法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引用文献57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