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甲醇中由N-(2,4-二氯苯基)-N’-(苯甲酰基)硫脲(H2met)和CuCl2回流,合成了脱H2S的CuL2(HL=N-(苯甲酰基)-O-甲基-N’-(2,4-二氯苯基)假硫脲),其中HL由H2met脱硫得到。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缓慢挥发溶剂法培养出适合用于X射线衍射测试的单晶。由X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和分子结构,在配合物分子中,Cu(Ⅱ)与2个配体分子(HL)的N原子和2个羰基O原子发生配位,形成了2个六元螯合环[N(1A)—Cu—N(1)的键角为180.0°,O(1A)—Cu(1)—O(1)的键角为180.0°]组成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以3-苯氧基甲基-4-(4-甲基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L)为配体分别合成了2个金属配合物即[Cu2L2Cl4]·2H2O(1)和[Cd3L2(μ2-Cl)6]n·2n CH3CN(2),对其进行了红外、紫外、热重、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晶体结构等表征。配合物1和2都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都为P1,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中心铜( Ⅱ)原子具有畸变三角双锥构型[Cu N3Cl2];配合物2是配位聚合物,每个重复单元有3个Cd( Ⅱ)原子和2个不同的Cd( Ⅱ)配位中心,Cd1( Ⅱ)原子具有中心对称的畸变八面体构型Cd Cl4N2,Cd2( Ⅱ)原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构型Cd Cl4N2。  相似文献   

3.
O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联苯甲酰-双-(缩氨基硫脲)合铜(Ⅱ)(以下简称CuL)的晶体及分子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α=8.9491(7),b=9.595(1),c=10.882(1)Å,α=99.42(1),β=106.19(1),γ=92.43(1)°,Z=2。R=0.025。在CuL中,Cu(Ⅱ)由螫合环的N和S原子形成变形的平面四方型配位。分子之间未形成链式结构,这与Cu-KTS不同.  相似文献   

4.
以N,N′-乙二水杨酰胺合镍酸钠同二价金属离子和2,2-联吡啶(bpy)或1,10菲绕啉(phen)反应制得双核配合物,[Ni(samen)Cu(L)]和[Ni(samen)Ni(L)_2](L=bpy,phen).经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等方法已推定[Ni(samen)]~2-中的Ni(Ⅱ)的配位环境为平面四方型,而被bpy或phen配位的Cu(Ⅱ)和Ni(Ⅱ),分别为平面四方型和畸变八面体构型。 据此,本文指派了配合物的电子光谱,评价了Dq,B,β等配位场参数,并且用配位场理论模型算出了有效磁矩,Ni(Ⅱ)-Cu(Ⅱ)配合物的g_(11),与g_1,结果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5.
以1,3-二(4-吡啶基)丙烷(L)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的Cd(Ⅱ)配合物{[CdL2(H2O)2].2(C7H6N5)}n(C7H6N5=5-(3-氨基苯基)四唑离子)。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为一维链状结构,Cd(Ⅱ)分别与4个1,3-二(4-吡啶基)丙烷配体的4个氮原子,2个配位水分子的氧原子形成了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几何构型,1,3-二(4-吡啶基)丙烷配体桥梁相邻的Cd(Ⅱ)离子形成了一维的无限延伸的链状结构,分子间通过O-H…N、N-H…N氢键作用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郭惠  张珂瑶  李娜  张栓 《应用化学》2016,33(2):200-205
合成了侧臂带有醇羟基的十元环大环三胺衍生物配体N,N',N″-三-(2-羟基丙基)-1,4,7-三氮杂环癸烷(L)及它的过渡金属配合物[CoL][ClO_4]_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Monoclinic晶系,P2(1)/n空间群,中心的Co(Ⅱ)原子为六配位,处于一个畸变的三棱柱配位环境。其中6个配位原子分别来自配体的3个N原子和3个O原子。平均的Co—N键长和Co—O键长分别为:0.2114(6)和0.2097(6)nm。高氯酸根中的3个氧原子分别与邻近的配合物阳离子中的3个O原子通过氢键O…H—O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具有规则结构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硝酸钴(Ⅱ),氯化钴(Ⅱ),硫氰酸钴(Ⅱ)与内、外消旋的双(正-丙基亚砜)乙烷(以A表示)六个固体配合物:[Co_2(α-A)_3Cl_4]·H_2O、[Co(β-A)_2(NO_3)_2)·H_2O、[Co(β-A)_2(NO_3)_2]、[Co_2(α-A)_2(SCN)_4]·2H_2O和[Co(β-A)_2(SCN)_2](α-A和β-A各是外、内消旋的C_3H_7S(O)(CH_2)S(O)C_3H_7)。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磁化率、电导及离子交换等研究结果表明配体A以二个氧原子与Co(Ⅱ)配位形成七元环的配合物。并确定Co_2(α-A)_3Cl_4为[Co(α-A)_3][CoCl_4]的配合物。初步认为[Co(α-A)(NO_3)]NO_3·H_2O为畸变的四面体配合物。其余四个配合物均为高自旋、畸变八面体,它们的结构可能是:及[Co(β-A)_2(SCN)_2]。对[Co(β-A)_2(NO_3)_2、[Co(β-A)_2(H_2O)_2](ClO_4)_2·H_2O及[Co(β-A)_2(SCN)_2]的Dq值计算结果表明NO_3~-、H_2O和SCN~-与Co(Ⅱ)配位符合配合物的光化序。  相似文献   

8.
以4-(2-(4-咪唑)苯乙烯基)吡啶(ISPE)为配体,分别与间苯二甲酸(1,3-H_2BDC)、4,4′-联苯二甲酸(4,4′-H_2BPDC)和4,4′-二苯乙烯二甲酸(4,4′-H_2STDC)及过渡金属盐Cd(NO3)2·4H_2O通过溶剂热自组装形成了3种配位聚合物晶体{[Cd_2(ISPE)_2(1,3-BDC)_2]·DMF}_n(1)、[Cd(ISPE)(4,4′-BPDC)]_n(2)和[Cd(ISPE)_2(4,4′-STDC)(H_2O)_2]_n(3)。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解析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1是二维层状网格结构,配位聚合物2是一个六重穿插的类金刚烷三维网格结构,配位聚合物3是由一维网格结构通过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堆积形成的三维网格结构。另外还研究了它们的室温固态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新型2-(1,3-二噻烷-2-亚基)丙二酸镉(Ⅱ)配合物[Cd(dyma)2(phen).H2O][dyma=2-(1,3-二噻烷-2-亚基)丙二酸,phen=1,10-菲啰啉],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Cd(dyma)2(phen).H2O]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ī;晶胞参数a=0.905 17(14)nm,b=1.221 94(19)nm,c=1.338 1(2)nm,α=69.761(2)°,β=72.313(2)°,γ=83.650(3)°,V=1.323 0(4)nm-3,Z=2,Dc=1.810 g.cm-3,μ=1.199 mm-1,F(000)=724,R1=0.037 5,wR2=0.085 7.中心Cd原子为七配位,分别与1,10-菲咯啉2个N原子、2个2-(1,3-二噻烷-2-亚基)丙二酸的羧基4个O原子和1个水分子配位.配位水分子与2个不同Cd(dyma)2(phen)分子中没有配位的羧基O原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构筑成三维网状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
以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NPA)、CoSO_4和4,4'-联吡啶为原料,溶液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_2(C_(13)H_(10)NO_2)_4(4,4'-bipy)_2]_n,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热重、荧光及X射线衍射等表征与研究.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α=1.08699(13)nm,b=1.13623(13)nm,c=1.41472(16)nm,α=71.8860(10)°,β=76.374(2)°,γ=66.1770(10)°,V=1.5070(3)nm~3,D_c=1.409g·cm~(-3),Z=2,F(000)=662.最终GOF=1.028,最终偏离因子R_1=0.0437,wR_2=0.0794.中心Co(Ⅱ)离子分别与2个联吡啶N原子,4个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结构.其中1个NPA分子的羧基以螯合方式与Co(Ⅱ)金属原子配位,另2个NPA分子的羧基以桥联的方式与相邻的2个Co(Ⅱ)离子配位,形成一个双核Co簇的二级构筑单元.此双核Co簇通过4,4'-联吡啶分子连接起来,最终形成形成一维双链梯状结构.  相似文献   

11.
将配体Ll(2,5-二-(3,5-二甲基吡唑-4-巯基)-1,3,4-噻二唑)和L2(3,5-二甲基吡唑)同时与Cd(NO_3)_2·4H_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Cd(L1)_2(L2)(NO_3)_2(H_2O)],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_1/m空间群,每个Cd(Ⅱ)的配位环境为扭曲的五角双锥,分别与来自配体L1和L2的一个氮原子、两个硝酸根的三个氧原子、和一个水分子配位,配体L1只用一端的氮原子和Cd(Ⅱ)离子配位,配合物形成"E"字型结构。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两个新型双核配合物,[Cu(samcn)Ni(L)_2]和[Cu(sampn)Ni(L)_2].samcn~(4-),sampn~(4-)及L分别表示N,N′-乙二水杨酰胺根阴离子,N,N′-1,2-丙二水杨酰胺根阴离子和5-硝基-1,10-菲绕啉(NO_2-phcn).经元素分析,IR和电子光谱等方法已推定配合物具有酚氧桥结构和Cu(Ⅱ)及Ni(Ⅱ)的配位环境分别为平面四方及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已测(4-300K),其数值已用最佳拟合方法和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_1·S_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为J=-1.77cm~(-1)(samcn)和J=-1.74cm~(-1)(sampn),表明两个Cu(Ⅱ)-Ni(Ⅱ)双核配合物中有很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Cu(2,2’-联吡啶)_2Cl](BF_4)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晶胞参数为:a=10.761(1),b=12.069(1),c=16.146(3)A,β=104.7(1)°,Z=4。在CAD-4四园衍射仪上收集衍射强度数据;重原子法解出结构,并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结构,最后的偏离因子R=0.05,R_W=0.058。 结构测定得出[Cu(2、2’-bpy)_2Cl]~+配阳离子中的Cu原子为五配位的,它是由两个2,2’-联吡啶上的4个N原子和1个Cl原子配位而成。CuN_4Cl配位球略有畸变的三方双锥的构型。  相似文献   

14.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以5-(4-(2,6-二(2-吡啶基)-4-吡啶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H_2L)为配体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NiL(H_2O)]·H_2O}_n(1),[Cd L(phen)]_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在1中,L~(2-)配体的2个羧基氧原子桥连相邻的2个Ni(Ⅱ)离子,形成平行于a轴的一维链,链间则通过吡啶氮原子与金属离子连接,最终形成具有(4,4)-连接三维网络结构。在2中,Cd(Ⅱ)为七配位的单帽三棱柱几何构型,L2-配体通过2个羧基和1个吡啶基与3个中心金属Cd(Ⅱ)相连,形成(3,3)-连接的二维层面结构,又通过面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3D超分子结构。测定了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2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高氯酸钴(Ⅱ)与内、外消旋的双(正—丙基亚砜)乙烷的两个固体配合物;[Co(α-bprse)_3](ClO_4)_2·H_2O及[Co(β-bprse)_2(H_2O)_2](ClO_4)_2·H_2O(α-bprse和β-bprse分别表示外和内消旋的C_3H_7S(O)(CH_2)_2S(O)C_3H_7)。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磁化率和电导等研究,指明两个固体配合物是以氧原子配位的高自旋、畸变八面体配合物,配位数为6。从合成条件及配位场参数Dq的计算说明双(正—丙基亚砜)乙烷对钴(Ⅱ)是比水还弱的配体。  相似文献   

16.
以1,3-二吗啉基丙烷(DMP)为配体合成了2个配合物:Hg(DMP)Cl2(1)和Zn(DMP)Cl2(2),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2个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都与2个N原子和2个Cl原子配位,形成扭曲四面体配位结构。配体和配合物对3种革兰氏阳性菌(S. aureus ATCC 25923,E. faecalis ATCC 23212和S. epidermidis ATCC 34384)和3种革兰氏阴性菌(E. coli ATCC 25922,P. aeruginosa ATCC 27853和K. pneumonia ATCC 70063)都具有抗菌活性,且在一定条件下,Hg(Ⅱ)配合物的抗菌活性超过了作为标准的磺胺异恶唑药物。  相似文献   

17.
以柔性羧酸配体4-氨基-1,2,4-三氮唑-3,5-二硫代乙酸(H2L)和氯化铜为原料,用常规溶液反应法,制备了配位聚合物[Cu(L)(DMF)(H2O)]n(DMF=N,N-二甲基甲酰胺),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中每个铜(Ⅱ)为五配位,呈畸变的四方锥构型.与来自两个配体的一个N原子、两个羧基O原子和一个DMF的O原子、一个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配体将Cu(Ⅱ)桥联起来形成沿a轴方向的一维链,链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沿b轴方向的二维层,层与层间又通过S…S弱相互作用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网络.此外,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8.
以1, 3-二(4-吡啶基)丙烷(L)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的Cd(Ⅱ)配合物{[CdL2(H2O)2]·2(C7H6N5)}n(C7H6N5=5-(3-氨基苯基)四唑离子)。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为一维链状结构,Cd(Ⅱ)分别与4个1, 3-二(4-吡啶基)丙烷配体的4个氮原子,2个配位水分子的氧原子形成了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几何构型,1, 3-二(4-吡啶基)丙烷配体桥梁相邻的Cd(Ⅱ)离子形成了一维的无限延伸的链状结构,分子间通过O-H…N、N-H…N氢键作用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9.
Cu(NH_3)_2Ag(SCN)_3是深绿色六方柱状(或六方双锥)晶体.通过X射线研究确定晶体的空间群为?;共晶胞参数为:a=9.22?,c=7.38?;晶胞内含有两个{Cu(NH_3)_2Ag(SCN)_3)(ρ_(obs)=2.308克/厘米~3,ρ_(ealc)=2.319克/厘米~3).晶体的结构是通过Patterson函数投影P_0(u,v),P_0(u,w)和电子密度投影ρ_0(x,z)的计算进行测定的.在这个晶体结构中,Ag原子由6个S原子按八面体型配位方式直接配位;每两个AgS_6八面体通过由三个S原子所组成的共面互相衔接,沿着c轴无限延伸.SCN的另一端N原子与cu原子形成正三角型配位,CuN_3上下又排布着两个NH_3分子,使Cu具有三方双锥的配位构型.这样,SCN利用其两端原子把Ag与Cu联系起来,使晶体具有三维骨架型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1,4-双(咪唑基-1-甲基)-苯(bix)为配体,间苯二甲酸(IPA)为辅助配体,合成制备了两种新型同构配位聚合物:{[Ni(bix)(IPA)(H_2O)]}_n(1)和{[Co(bix)(IPA)(H_2O)]}_n(2)。单晶结构表明,此两个配合物均形成二维层状空间结构,金属原子均为六配位八面体结构,赤道平面上四个配位原子来自间苯二甲酸和配位水分子,轴向两个配位原子为bix配体的咪唑环上的N原子。金属原子通过配体连接形成四连接的二维4(4).6(2)方格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