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定钰  龚昌德 《物理学报》1982,31(5):633-645
本文是文献[1—3]工作的继续,在前面工作中发展的方法被推广到讨论半无限n-s多层膜结构的电子态,构造这种系统的步骤如下:首先把一完整无限的晶体沿两个分开的原子平面切割开得一晶体薄膜,它可以是正常金属也可以是超导体;然后把薄膜A和B通过金属型接触形成一混合单元O;最后沿垂直于界面方向依次排上单元O构成一半无限多层膜结构,我们导出了上述每一步所对应的单位子格林函数,对两种不同正常金属组成的多层膜结构,给出了单粒子状态密度和能带的数值计算结果,当两种正常金属相同时,所得的公式结果与文献[7]等价,进而,对薄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苏丹  窦秀明  丁琨  王海艳  倪海桥  牛智川  孙宝权 《物理学报》2015,64(23):235201-235201
采用光学方法确定InAs/GaAs单量子点在样品外延面上的位置坐标, 利用AlAs牺牲层把含有量子点的GaAs层剥离并放置在含有金纳米颗粒或平整金膜上, 研究量子点周围环境不同对量子点自发辐射寿命及发光提取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 剥离前后量子点发光寿命的变化小于13%, 含有金纳米颗粒的量子点发光强度是剥离前的7倍, 含有金属薄膜的量子点发光强度是剥离前的2倍. 分析表明在金纳米颗粒膜上的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增加主要来自于金纳米颗粒对量子点荧光的散射效应, 从而提高量子点发光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3.
黑腔制备是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靶制备的重要环节。一般的方法要把金电镀在芯轴上,具体制备工艺步骤包括:车削制作芯轴;用电镀法,在芯轴表面镀上适当厚度的金层;镀金芯轴二次装夹,按要求加工金层;溶掉芯轴,得到金空腔。由此可以看出,芯轴加工作为空腔制备工艺过程的首道加工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芯轴加工质量决定了空腔制备所能达到的质量上限。因此,国内外都把其作为靶制备的重要环节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过渡金属硫化物单层具有直接带隙,可产生较强的光致发光,这一特殊的性质使其在光电器件、光电探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只有原子级别的厚度以及存在激子的非辐射复合,其光致发光效率仍有待提高.本文设计了一种金膜-二氧化钛光栅-过渡金属硫化物单层组合结构,可大幅提升过渡金属硫化物单层光致发光效率.利用Purcell效应对自发辐射速率进行控制,得到峰值为3.4倍的发光增强.研究了单层二硫化钨以及单层二硒化钨在设计结构上的光致发光信号,通过实验证实了过渡金属硫化物单层与亚波长光栅耦合结构中光致发光增强的可行性,为二维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树华 《物理》2003,32(8):527-527
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发现文艺复兴时期的陶器上 ,一些闪亮的金色和红色来自于这些陶器釉层中的金属纳米颗粒和铜离子 .这种带有光泽的妆饰广泛地用于文艺复兴时期 .在意大利的德鲁塔和古比奥发现的著名的陶器上就可见到这种妆饰 .两年前 ,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妆饰是由含有银和铜纳米颗粒的金属玻璃层组成的 .这些纳米颗粒的直径在 5— 10 0nm之间 ,能产生明亮的金色和红色反射光 .虽然关于这些陶器的历史有很多记载 ,但是对于这种闪光妆饰技术本身却没有什么科学资料可循 .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的BrunoBrunetti与他在佩鲁贾、帕多瓦和威尼斯大学以及…  相似文献   

6.
介绍可见光区诱导透射滤光片(简称ITF)的设计和镀制方法,给出透射率随膜层变化的部分理论曲线和实验曲线,讨论金属Ag层厚度和间隔层的变化对ITF透射率和截止宽度的影响。应用直透法监控层厚的工艺,第一间隔层最终控制在透射率高于起始点0.5—0.7%左右时较佳。镀Ag时厚度最终控制在其透射率起始下降到最低点附近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负载型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在许多催化反应中展现出非常好的催化活性,但是金纳米颗粒在高温等反应条件下容易烧结团聚,极大地限制了金催化剂的应用。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Au/TiO2催化剂表面分别精确沉积了一层超薄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铝包裹层,并对比研究了包裹层对金纳米颗粒的热稳定性影响。原位红外漫反射CO吸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数据证实了氧化物包裹层的存在。发现亚纳米厚的氧化铝包裹层能够在600 C完全避免金纳米颗粒的团聚;相反,二氧化钛包裹层对金纳米颗粒稳定性的提高没有明显效果。通过CO氧化探针反应的活性测试,发现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氧化铝包裹的Au/TiO2 催化剂的活性逐渐提高,表明高温处理可以促进被包裹金原子的暴露并表现出催化活性。提供了提高金纳米颗粒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为拓展金催化剂在条件苛刻的反应中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肖平平  戚珉  胡红武 《光子学报》2011,(10):1595-1598
利用双面金属包覆波导在导模共振激发时对古斯-汉欣位移具有极大的增强效应来实现激光波长微小变化的监测.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由上层金膜、导波层和下层金膜组成.当导波层厚度为亚毫米尺度时,应用自由空间耦合技术使入射的激光以小角度入射,在满足相位匹配的条件下激发超高阶导模.理论研究表明,当波导的辐射损耗等于本征损耗时,反射光的侧向...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在银层上面覆盖一层金的四棱台复合纳米结构。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DDA)方法,针对光激发复合金属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进行研究,讨论了四棱台纳米粒子金银复合结构在不同尺寸、不同混合比等条件下的消光特性及折射率灵敏度。计算结果显示,在银层厚度为50 nm的四棱台纳米粒子上覆盖金层,其折射率灵敏度不变。同时,四棱台银纳米粒子厚度的增加会使其消光峰值波长蓝移。金材料比例的增加会使金银复合纳米结构的消光峰值波长红移。当金银复合结构的纳米粒子的厚度大于自由电子的平均自由程时,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发强度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丛超  吴大建  刘晓峻  李勃 《物理学报》2012,61(3):37301-037301
相对于单一金属纳米材料,二金属复合纳米材料具有更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SiO2-Ag-Au和SiO2-Au-Ag二金属三层纳米管的消光光谱,并对其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内核尺寸变大将导致上述两种金属纳米管LSPR峰红移;内层金属及外层金属壳层厚度增大均会导致其LSPR峰蓝移.银壳厚度变化对纳米管LSPR的调制作用大于金壳厚度变化造成的影响.上述现象可以利用等离激元杂化理论及自由电子和振荡电子变化的竞争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古代的炼金术士一直梦想用普通金属炼成黄金,现在终于出现一种不用电镀而把金属变成不同颜色的新技术。美国纽约市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光学研究所的武罗比耶夫(A、Y.Vorobyev)和郭春雷(Chunlei Guo音译)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催生的纳米结构使铝呈现金色、黑色或灰色,而且这些颜色与观察角度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浸镀法制备SERS活性金衬底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张燕珂  白莹  张玲  莫育俊 《光子学报》2006,35(8):1167-1170
研究了一种新的表面增强拉曼性金衬底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AuCl3水溶液,在金属铝表面浸镀金镀层从而制得金衬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铝基底表面的金镀层呈岛状分布,且其平均粒径约为80 nm.分别检测到吡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两种探针分子在金衬底上的SERS谱.通过计算可知,该SERS活性金衬底的增强因子大于105.这种衬底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增强效果,说明它在空气中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展,在遥远的邊疆,在祖國的原野,出现了許多崭新的冶金工業。它們的投入生产已經產生了許許多多实际和理論问题,要求科學工作者迅速地解决。這些問題中一大部分是和金属物質的性質、金屬的結構和金屬的物理變化有着密切的聯系的,也就是屬於金屬物理的範圍的。根據蘇聯的百科辭典,金属物理是一門关于金屬及其合金的原子結構及物理性質的科学。它研究原子排列、晶體結構及金屬内部的电子運動;這些是控制金属及合金性質的因素。冶金工業是一個久老的工业,但是金屬物理却是一门年青的科学;它在俄羅斯、特別是蔡聯獲得了重大的發展。俄羅斯和蘇聯的金屬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能量为64keV、注量1×1017cm-2的Ni离子注入金红石TiO2单晶制备的植入金属纳米晶的微观结构和磁学性能。注入层的结构和磁学性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红石单晶中有尺寸为3~18nm的金属Ni纳米晶生成,注入区域基体明显非晶化。10K温度下金属Ni纳米晶的矫顽力约为16.8kA·m-1,比Ni块材的矫顽力大。样品的零场冷却/有场冷却(ZFC/FC)曲线表明,金属Ni纳米晶的截止温度约为85K。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直径大小、不同金色深浅的天然金色海水养殖珍珠的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珍珠层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及珍珠层厚度进行对比性研究,并探究了金珠颜色的深浅与珍珠层厚度间的联系及金珠独特的UV-Vis谱图成因。结果表明:金珠的颜色越深,对应的UV-Vis特征吸收峰的强度越大,但金珠珍珠层的厚度与金珠金色的深浅不存在正相关性;在同一颗金珠中不同区域的珍珠层的厚度、珍珠层表面的"叠瓦状"结构的疏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推测上述差异可能是导致金珠的UV-Vis吸收光谱存在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因素;此外,在珍珠层中存在典型的准一维光子带隙结构,该结构应与金珠的呈色或呈色深浅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研究了金属硫蛋白(MT)与脱金属硫蛋白(apo-MT)在粗糙金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T通过氨基与金作用;apo-MT与金的作用位点受制备方法影响:在溶液中预制的apo-MT通过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与金结合,在金表面制备的apo-MT通过氨基和巯基与金结合。SERS更适合于研究MT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魏晓旭  程英  霍达  张宇涵  王军转  胡勇  施毅 《物理学报》2014,63(21):217802-217802
二硫化钼(MoS2)是一种层状的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材料,从块体到单层,禁带由间接带隙变为直接带隙,由于通常机械剥落的单层MoS2是n型掺杂的,使得其发光效率仍然很低. 在本文中,采用匀胶机旋涂的方法将共振吸收峰在514 nm附近的纳米金颗粒尽可能均匀的铺在单层、双层以及多层的MoS2样品表面,发现单层和双层样品的光致发光谱(PL谱)分别增强了约30倍和2倍同时伴随着峰位的蓝移,而多层样品的发光强度也略有增强. 拉曼特性揭示了纳米金颗粒对单层和双层MoS2样品产生了明显的p型掺杂,从而增强了发光;同时纳米金颗粒的表面等离子激元效应对激发光的天线作用也是增强MoS2的光致发光的一个因素. 关键词: 二硫化钼 光致发光 p型掺杂 Au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强激光辐照下漫反射金膜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特性,建立了漫反射金膜表面反射率在线测试系统,得到了不同激光参数辐照下膜层表面反射率变化曲线。检测了金膜表面氧化产物的主要成分,给出了氧化产物的生成机理。根据氧化理论和单层膜反射理论建立了金膜表面反射率变化计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了膜层氧化对激光辐照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强激光辐照下漫反射金膜表面生成了一层光学薄膜,组分为Ni O,生成速率满足对数定律; Ni O薄膜对入射激光的吸收是金膜表面反射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且辐照光强越强膜层氧化越快。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感应电压原理自制的测量金属镀层、漆膜厚度的仪器。  相似文献   

20.
张晓丽  曾捷  梁大开  赵志远 《光学学报》2008,28(s2):373-377
采用SG-12SA作为镀膜设备, 研究了当金膜厚度相同的情况下,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在有粘结层和无粘结层时的光谱特性; 当粘结层厚度相同时,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对应不同金膜厚度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对镀有同样金膜厚度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 纤芯与金膜之间有粘结层相对于无粘结层, 共振波长出现红移, 且共振深度减小; 对镀有同样粘结层厚度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 随着金膜厚度的增加, 共振波长亦逐渐发生红移。这些研究成果为以后研制性能优良的光纤传感器提供了参考, 同时为在直径为微米级的三维圆柱面上镀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