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获得,提高反应体系的pH值、温度和加入微量Cu(Ⅱ)离子,能加快联氨还原Ag(S_2O_3)_2~(3-)的反应速度、提高银的还原沉析率和降低联氨的耗量.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影响联氨还原沉析银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pH、温度、Cu(Ⅱ)离子浓度及游离S_2O_3~(2-)的浓度.在起始浓度为0.0025mol·L~(-1)的联氨和0.0100mol·L~(-1)Ag(S_2O_3)_2~(3-)混合液中,联氨还原Ag(S_2O_3)_2~(3-)以沉析银的最佳反应条件是:Ag~+:S_2O_3~(2-)=1:4(摩尔比),[cu(Ⅱ)]=4.0×10~(-5)mol·L~(-1),pH=13.5,在50℃时搅拌反应60min,银的还原沉析率达99.0%以上.在此条件下,对实际废定影液进行处理,也获得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3.
本研究获得,提高反应体系的pH值、温度和加入微量Cu( I)离子,能加快联氨还原A}cs,b3>,,的反应速度、提高银的还原沉析率和降低联氨的耗量.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影响联氨还原沉析银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pH、温度、Cu( I)离子浓度及游离S}p3z一的浓度.在起始浓度为0.0025 m01. L-’的联氨和0.0100 mol } L-' Ag(S,Oj), }'混合液中,联氨还原Ag( S, 03 ),'一以沉析银的最佳反应条件是:A g+:S,Os,一=1:4摩尔比),[.Cu( I))=}.Ox10-5 mo1.L-', pH=13.5,在50℃时搅拌反应60min,银的还原沉析率达99.0劣以上在此条件下,对实际废定影液进行处理,也获得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用EHMO方法优化AG-Al_2O_3电极催化剂的构型,计算指出Ag-Al之间距离为0.23nm时体系总能量最低.Ag-Al2O3对O2有端基、侧基和桥式吸附三种方式,结果表明以端基吸附最稳定,桥式吸附次之,用吸附前后重叠集居数的变化和空成键轨道能级阐明了该催化剂改善电极性能、提高电流密度的原因.此外,还讨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氧络双四苯骈卟啉铁(Ⅲ),其结构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同时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DMF-H2O体系中四苯骈卟啉铁(Ⅲ)的氧络二聚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并由此计算出该反应的有关热力学常数.  相似文献   

6.
通过联苯甲酰双缩肼(L)与不同金属乙酸盐[M(OAc)2]及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自由基离子(DDQ-·)反应,合成了3个分子式为(ML)2+(DDQ-·)2(M=Mn、Zn、Cd)的三元配合物及2个分子式为(ML)2+(DDQ-·)(OAc-)(M=Ni、Pb)的四元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经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对其配位情况进行了讨论.另将丁二酮双缩肼(L)与不同金属乙酸盐[M(OAc)2],及中性DDQ反应,合成了分子式分别为(ML)2+(DDQ-·)(OAc-)(M=Cu、Cd)、(ML)2+(DDQ)(OAc-)2(M=Co、Ni)及(HgL)2+(DDQ)1.5(OAc-)2的五个四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固体电导的测定结果表明,含中性DDQ的配合物均属半导体范畴,其中Hg配合物的室温粉末固体电导率达3.7×10-4Ω-1cm-1.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新显色剂2-[2-(6-硝基-苯并噻唑)偶氮]-5-[(N,N-二羧甲基)氨基]苯磺酸(简称6-NO2-BTADCABS)的合成,研究了试剂与钯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0.4mol/LH3PO4介质中,6-NO2-BTADCABS与Pd2+形成蓝色的1:1配合物.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最大吸收波长637.8nm.钯浓度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双波长法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7.8-510.0=6.12×104.许多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所建立的方法无需掩蔽剂和分离即可直接测定钯催化剂中的钯,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2,3,7-三羟基-9-(3,5-二溴-4-氨基)苯基荧光酮的离解平衡和离解常数;以其为显色剂,进行了钼(VI)的分光光度法研究,在0.2~0.8mol·L-1HCl溶液中,CTMAB存在下,显色剂与Mo(VI)生成灵敏的红色三元配合物,ε530=1.56×105L·mol-1·cm-1,用于测定钢中的钼,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温度、银氨摩尔比,碱度及杂质金属离子对联氨还原银氨配合物以沉析银的反应,获得微量的Co(Ⅱ)、Mn(Ⅱ)、Fe(Ⅱ)特别是Cu(Ⅱ)离子,不仅能加快反应速度,且能有效地促进联氨按反应(A)进行四电子定向反应的比率,提高了银的还原沉析率,降低了联氨耗量。 N_2H_4+4Ag(NH_3)_2~++4OH~-=N_2+4Ag+8NH_3+4H_2O (A) N_2H_4+Ag(NH_3)_2~++OH~-=1/2N_2+Ag+3NH_3+H_2O (B) 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影响联氨定向还原沉析银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NH_3],[Cu(Ⅱ)],温度,[NaOH],获得在起始浓度为0.0025mol/LN_2H_4和0.010mol/LAgNO_3的混合液中,联氨按四电子定向反应(A)的最佳条件是:Ag~+∶NH_3=1∶4(摩尔比),[Cu~(2+)]=4X10~(-5)mol/L,[NaOH]=0.010mol/L,在333K时搅拌反应10分钟,银的还原率在9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PP,是一种三哗类生长延缓剂,对多种农作物有延缓生长的作用.在大麦叶片离体情况下‘,低浓废PP, 3 3 }2-SPPm)能延缓大麦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其作用类似于s-BA,相反在高浓废时(25ppm)则又明显地加速大麦离体叶的衰老,具有同ABA类似的效应.PP,虽然是一种生长延缓剂,但其低浓废时有延缓叶片衰老的功能.因此,在田间生产上可用来延缓农作物生长后期功能叶衰老进程,其应用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Fe(acac)3-Al(i-Bu)3(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催化苯基环氧乙烷(SO)的均聚反应,考察了溶剂、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该聚合反应的影响及该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Fe(acac)3-Al(i-Bu)3催化体系催化苯基环氧乙烷(SO)均聚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时间11 h,反应温度80℃,催化剂浓度3.6×10-2mol/L,最佳溶剂为石油醚.动力学研究表明,苯基环氧乙烷的聚合速率与单体的浓度呈一级关系,且该聚合反应的活化能为25.6 kJ/mol.  相似文献   

12.
两类新的酰胺型和酯型双冠醚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邻、间、对苯二氧乙酰氯分别与4′-氨基苯并-15-冠-5缩合,制得了3种酰胺型双冠醚(8a,8b,8c);再以上述3种二酰氯与6-羟基二苯并-16-冠-5缩合,得到3种双酯型双冠醚(9a,9b,9c).上述6个双冠醚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及MS进行了表征和确认.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Cu(I)-N_2H_4配合物,经含量测定,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能谱和差热分析研究表明,该配合物组成为:Na(N_2H_4)CuCl_2,其中N_2H_4及Cl~-配体均以桥键方式配位,并推定其构型为八面体网状结构,Na~+作夹心充填于层间。  相似文献   

14.
在密度泛函(DFT)B3LYP/6-311++G**理论水平上,全自由度优化气相和水相中3-(CHO/COF)-吲唑两种反应途径(Path A:分子内质子迁移;Path B:水助质子迁移)质子迁移的各异构体的几何构型,得其气相和水相中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并将PCM(极化连续介质模型)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计算.在气相和水相中,3-(CHO/COF)-吲唑的N1-H形式比N2-H形式稳定.进一步研究3-(CHO/COF)-吲唑质子迁移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3C取代基对反应物、产物及过渡态的分子几何构型影响不大,但是不同构象的3C取代基对反应物、产物的几何结构和质子迁移的热力学参数有较大影响;溶剂化效应和氢键的形成对质子转移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有很大影响;Path B所需的活化能较低,约为Path A途径的一半.  相似文献   

15.
以2,2’,6,6’-四甲基-4,4’-二苯氧基二苯酮(O-M2DPOBP)为单体,二苯醚(DPE)和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在无水A1C13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存在下,于1,2-二氯乙烷(DCE)中进行低温溶液无规共缩聚,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高分子量主链含有双邻位甲基侧基的聚醚酮醚酮酮(DM-PEKEKK)/聚醚酮酮(PE—KK)无规共聚物,并用FT—IR、DSC、WAXD、TGA、1H—NMR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共聚物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随着DM—PEKEKK链节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逐渐升高,熔融温度(Tm)逐渐降低,结晶度下降,溶解性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就 9 (2 膦酰甲氧乙基 )腺嘌呤 (PMEA)磷酸酯化的可行性问题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计算得出了PMEA酯化反应产物添加腺嘌呤碱基前后的键长、键角 ,并得到PMEA酯化反应产物的分子偶极矩为 - 3.2 4 90× 10 -3 1C·m ,总能量为 - 7195 9.6 993eV ,通过过渡态的能量与反应物的范德华复合物的能量相差1.80 95eV ,该反应的反应阈能为 4 1.70kJ/mol.证明这条合成路线理论上可行  相似文献   

17.
无水三氯化稀土LnCl3与1倍量的胺基桥联双芳氧基钠LNa2[L=Me2NCH2CH2N{CH2-(2-O-C6H2-But-3-Me-5)}2]在四氢呋喃中室温下反应生成胺基桥联双芳氧基稀土金属氯化物LLnCl(THF)(Ln=Yb(1),Ln=Er(2)).这些配合物都经过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C7H8(C39H58ClN2O3Yb,Mr=811.36)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9.361 5(8),b=14.287(1),c=29.493(3)(A),β=98.516(2)°,V=3 901.1(6)(A)3,Z=4,Dc=1.381 g.cm-3,λ(Mo Kα)=0710 70 (A),μ=2.502 mm-1,F(000)=1 668,R=0.0267,wR=0.061 6.中心金属与来自胺基桥联双芳氧基配体上的2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以及1个氯原子和1个来自四氢呋喃的氧原子配位,形成1个六配位的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