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DMC催化环氧丙烷调节聚合的动力学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体系压力的变化来决定聚合的起始速率 ,发现聚合反应速率与分子量调节剂浓度Tr的线性函数的 - 1次方成正比 .考察了DMC催化剂在反应不同阶段的远红外吸收变化 ,提出了聚合反应可能的反应历程 ,并推导出调节聚合的动力学方程 .研究结果表明调节聚合的动力学特点在于链引发是发生在催化剂与单体之间 ,而不是催化剂与调节剂之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聚(苯乙烯-co-丙烯酸)(PSA)膜材料和氯化镁的复合物包覆在以硅胶为载体的TiCl3催化剂上,负载TiCl4后制得Ziegler-Natta复合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镜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呈核壳结构.同时,考察了复合催化剂中膜的厚度和反应中的氢气含量对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和聚乙烯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膜厚约为3μm的核壳结构复合催化剂活性良好,其具有带诱导期的平稳型动力学曲线;膜厚1.5μm的复合催化剂的活性接近于实验所用的以硅胶为载体的TiCl3催化剂,且其具有相似的衰减型动力学曲线.研究同时表明,不同的膜厚能够调节复合催化剂的氢调性能及所得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3.
稀土催化体系Nd(napb)_3-AlEt_2Cl-Al(i-Bu)_3对双烯烃聚合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催化剂Nd(naph)_3-AlEt_2Cl-Al(i-Bu)_3三组分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其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活性。催化剂各组分的配比及制备方法对其活性及利用率有显著影响。催化剂的利用率随它使用时浓度的减小而增大,最后达到恒定链终止反应由体系中过量的AlEt_2Cl吸附于活性体而发生。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催化剂CD,CM和CD-A的乙烯和丙烯聚合动力学曲线,只有催化剂CD在丙烯聚合时加入外给电子体其动力学曲线为上升-衰减型,其它均为衰减型,催化剂CD丙烯聚合活性高于催化剂CM。丙烯聚合时加入外给电子体使总活性中心浓度降低,但等规中心浓度反应增加。同种载体制备的催化剂CD和CD-A载钛过程中加入内给电子体,可使其聚合活性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随Al/Ti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随Al/Ti增加,催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氚醇淬灭法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丁二烯在钕化合物-烷基铝催化体系中的聚合动力学.结果表明,聚合速度与单体浓度和活性中心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对烷基铝的链转移反应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用几种不同的钕化合物和烷基铝所组成的催化剂时的链转移速度.链终止反应速度与活性中心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计算了在不同聚合条件和各种催化剂组成时的链增长、对烷基铝链转移及链终止反应的速度常数.  相似文献   

6.
以La-CoMoNx/CNTs为催化剂,对氨分解制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N2浓度、H2浓度、NH3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采用幂指数方程描述反应动力学,确定了本征动力学参数,推导出了本征动力学方程,得到反应的活化能为93.948 kJ/mol。同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La-CoMoNx/CNTs催化剂上氨分解反应遵循Temkin-Pyzhev机理,即表面氮原子的结合脱附为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7.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硫酸或盐酸为催化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单体,十六烷为共稳定剂,超声预乳化,制备了聚硅氧烷细乳液,研究了超声时间、催化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和温度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酸度范围内,聚合速度与硫酸浓度0.81次方、与盐酸浓度1.02次方、与乳化剂浓度-0.66次方成正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0.56kJ/mol.  相似文献   

8.
从聚合动力学、异构化和产物构成等方面检讨了质子酸、Lewis酸和质子酸/Lewis酸复合酸三类,多种催化剂和各种反应条件对α-蒎烯的二聚合及低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种为质子H^+的这三类催化剂主要生成二、三、四聚体产物,发现质子酸与Leiws酸组成的复合催化剂比单独时聚合活性大幅度提高,异构化作用显著减少,可以高选择性地合成二聚体,如复合催化剂AlCl3/CF3COOH异构化率仅0.5%;聚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一氯取代物,并以其为单体,98%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称重法研究了一氯代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阳离子开环的本体聚合动力学,探讨了温度,催化剂浓度对其聚合速率常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催化剂浓度对一氯代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聚合速率有显著影响,其聚合活化能是40.37kJ.mol-1;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阳离子开环聚合相比,氯代甲基使硅氧烷的开环聚合速率减慢,聚合活化能升高.  相似文献   

10.
室温下SO2 -4/ZrO2 催化剂 (SZ)上13 C标记的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的原位13 CMASNMR谱研究结果表明 :其反应动力学符合Langmuir Hinshelwood一级可逆表面反应动力学公式 ,由该动力学公式计算得到的反应速率常数可以用于衡量固体催化剂的表面超强酸性 .这种新的表征方法显示采用一步 -醇热 -超临界干燥综合技术合成的SZ催化剂不仅比表面和硫酸根含量高 ,而且其超强酸性和异构化反应活性均明显优于常规法合成的催化剂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1.
从聚合动力学、异构化和产物构成等方面检讨了质子酸、Lewis酸和质子酸/Lewis酸复合酸三类、多种催化剂和各种反应条件对。α-蒎烯的二聚合及低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种为质子H+的这三类催化剂主要生成二、三、四聚体产物.发现质子酸与Leiws酸组成的复合催化剂比它们单独时聚会活性大幅度提高,异构化作用显著减少,可以高选择性地合成二聚体.如复合催化剂AlCl3/CF3COOH异构化率仅0.5%;聚合收率和二聚体含量分别达到99.5%和83.4%.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MoCl_4OC_8H_(17)-(i-Bu)_2AlO-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动力学,考察了影响聚合速度的各种因素,测定了催化剂利用率,活性中心浓度和平均寿命等动力学参数。聚合速度对单体浓度和主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表现活化能为17.1千卡/摩尔,催化剂利用率约为4%;活性中心平均寿命与温度和活化能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e~(E_a/RT?/Z_p[Bd]  相似文献   

13.
预聚合条件对高效催化剂催化乙烯气相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预聚合处理的MgCl2负载的钛系催化剂进行乙烯气相聚合和淤浆聚合比较.乙烯淤浆聚合其表观动力学呈现为加速型或渐升衰减混合型,而气相聚合则为衰减型.在聚合前期阶段,气相聚合速度明显高于淤浆聚合速度.这样的差别是由于淤浆聚合中明显存在着单体在颗粒中扩散受阻的影响,气相聚合中则存在过热现象.测定了两种聚合方式中催化剂的钛价态,结果表明气相聚合条件下钛的价态分布比淤浆聚合更大程度倾向于低价态.催化剂预聚合温度和预聚合产率对气相聚合活性及表观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表明预聚合工艺是气相聚合反应平稳控制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4.
ZnCl2/粘土-SA01催化合成二苯甲烷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ZnCl2/粘土-SA01催化剂上合成了二苯甲烷,考察了负载量、苯/苄基氯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该反应的影响,研究了以ZnCl2/粘土-SA01为催化剂合成二苯甲烷的反应动力学,为探讨其反应机理和研究烷基化反应动力学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温度在303-318K时,本征动力学方程为r=k[ZnCl2/粘土-SA01]0.8[C6H6][C6H5CH2Cl],属二级反应,表观反应活化能为88.6kJ/mol;在328-353K时,其本征动力学方程为r=k[ZnCl2/粘土-SA01]0.1,反应属零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2.8kJ/mol.  相似文献   

15.
采用活塞流管式积分反应器,在1.0 MPa压力下,对环境友好铁系无铬NBC-1型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测试。根据测定得到的数据,对幂函数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得到了高度显著的动力学回归方程。从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出:该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变换反应活化能比较低,因此其低温活性较好;该催化剂上H2O组分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大;CO2对变换反应速率的抑制作用很大,因此为提高变换反应速率,应当设法减小CO2的不利影响;H2组分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6.
室温下SO_4~(2-)/ZrO_2催化剂(SZ)上~(13)C标记的丁烷异构化反应的原位 ~(13)C MAS NMR谱研究结果表明:其反应动力学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一级可 逆表面反应动力学公式,由该动力学公式计算得到的反应速率常数可以用于衡量固 体催化剂的表面超强酸性。这种新的表征方法显示采用一步-醇热-超临界干燥综合 技术合成的SZ催化剂不仅比表面和硫酸根含量高,而且其超强酸性和异构化反应活 性均明显优于常规法合成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 Ziegler-Natta催化剂各组分混合时,主要反应是过渡金属的烷基化反应。其催化活性中心与过渡金属的烷基化合物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过渡金属烷基化合物的不稳定性,其分离及直接的证明还很少。  相似文献   

18.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脂肪酸甲酯聚合制备二聚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Brönsted-Lewis 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 用于催化生物柴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聚合制备二聚酸甲酯反应, 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性能的影响, 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 当以 1-(3-磺酸)-丙基-3-甲基咪唑氯锌酸盐[HO3S-(CH2)3-mim]Cl-ZnCl2 (ZnCl2 摩尔分数为 0.67) 为催化剂, 生物柴油 15 g, m(生物柴油):m(离子液体) = 15:1, 于 240 oC 下反应 6 h 时, 二聚酸甲酯收率为 63.2%, 其中三聚体含量小于 5%. 另外, 该催化剂重复使用 5 次后, 二聚酸甲酯收率仍超过 63%, 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离子液体的 Brönsted 和 Lewis 酸位的协同效应显著提高了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高效催化剂中给电子体对乙烯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人们发现在制备高效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时,加入适量的给电子体化合物,可大大地改善催化剂的丙烯聚合定向能力和提高催化活性。最常用的、效果最佳的给电子体为芳香羧酸酯类化合物。然而,催化剂中存在给电子体对乙烯聚合过程的影响文献报道尚少。本文研究了以反应法制备的氯化镁为载体的钛系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在有(或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存在时的组成、结构及其用于乙烯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差别。不加  相似文献   

20.
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乙烯气相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青  王海华 《高分子通报》1993,(4):248-252,247
本文综述了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研究状况,列举了一些制备气相聚合催化剂有代表性的方法。同时对预聚合的作用及气相聚合与淤浆聚合表观动力学行为的不同性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