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高炉内窥镜为例,研究了视场在80°以上的CCD图像监视系统中针孔广角物镜的光学设计与应用。由于大视场会带来大的轴外像差,尤其是畸变与像散,以往此类物镜一般在70°内。此论文突破这一视场局限,并解决了畸变与像散问题,有利于进一步研究CCD针孔广角物镜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像差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混合望远物镜中二元光学透镜与转像棱镜之间的像差补偿问题.计算了二元光学器件的相位系数,确定了含补偿棱镜望远物镜的初始结构.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对望远物镜初始结构优化后的像差结果表明:系统色差在0.9相对孔径高度得到了校正,纵向球差在容限范围0.5 mm之内,最大横向误差为-0.115 mm.  相似文献   

3.
远心物镜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远心成像原理.讨论测量精度为±0.003mm的CCD尺寸检测系统的远心物镜设计.给出物镜结构和像差校正曲线及实际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数字高速多幅相机的像面照度,简化光学系统结构,提出一种离轴光学系统设计方法。该系统使用多组相同物镜,采用圆心一组,圆周均匀分布多组的方式平行阵列排布。分布于圆周上的物镜,其像面接收器相对物镜轴心平移离轴,以获得与圆心物镜相同的物面图像。分析了单物镜像面照度、畸变等与视场有关参数对光学系统各像面匹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5通道离轴光学系统设计实例,系统空间分辨率优于30 lp/mm,畸变小于0.1%,F数2.0。相比目前广泛采用的棱锥、棱镜分幅方式,该离轴光学系统像面照度增加5倍以上,系统结构简易。  相似文献   

5.
朱晓冬  叶兵  李凯  马伟东 《应用光学》2018,39(3):418-422
根据微型纤维软镜小尺寸、大视场的要求, 分析其设计准则, 采用"负-正"型反远距物镜作为初始结构, 确定其为像方远心光学系统。通过理论计算和Zemax光学仿真软件的不断优化, 最终设计出了一个工作波段在0.48 μm~0.65 μm, 焦距为0.37 mm, 全视场90°, 相对孔径为1:4的微型光纤传像束内窥镜物镜。该物镜由4片透镜组成, 包括1片负透镜、1片正透镜和1片双胶合透镜。设计结果表明:镜头总长3.89 mm, 最大横截面直径0.95 mm, 满足像方远心光学系统的初始设计要求, 在奈奎斯特空间频率77 lp/mm处的调制传递函数(MTF)近似为0.7, 接近衍射极限, 并且具有小尺寸、大视场、像质优良、结构合理、像面光照强度均匀等特点, 符合微型纤维式内窥镜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刘喆  李玉瑶 《应用光学》2016,37(4):523-526
为了满足瞄准镜体积小、重量轻的要求,需要物镜采用摄远型结构。分析了摄远型透镜转像式物镜的光学特性与像差特点,提出了摄远型镜组、正场镜和对称式转像镜组构成的结构型式。依据系统的成像特性,推导了光焦度分配和外形尺寸计算公式。采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设计了摄远型透镜转像式物镜,系统焦距为-100 mm,入瞳直径为25 mm,视场角为8,系统总长仅为99.92 mm。设计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瞄准镜物镜在40 lp/mm处各个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均在0.2以上,满足目视光学仪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Φ0300激光扩束器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三级像差理论出发,分析伽里略(Galilean)和开卜勒(Keplerian)两种类型扩束器的轴外像差没有得到很好校正的原因.通过合理的光路分析,设计出一种轴上和轴外像差都得到很好校正、大口径大相对孔径、视场可增大的、光学性能优于伽里略和开卜勒扩束器的新型扩束器.并给出了物镜通光口径为300 mm、物镜焦距为800 mm、视场为4 mrad、放大倍率为30倍、主工作波长为0.6328 μm的非球面扩束器光学系统结构参量,且进行了像质评价.调整此扩束器目镜组中各镜片的间隔以及物镜和目镜的间隔可以使该扩束器在三个波长使用.  相似文献   

8.
从三级像差理论出发,分析伽里略(Galilean)和开卜勒(Keplerian)两种类型扩束器的轴外像差没有得到很好校正的原因·通过合理的光路分析,设计出一种轴上和轴外像差都得到很好校正、大口径大相对孔径、视场可增大的、光学性能优于伽里略和开卜勒扩束器的新型扩束器·并给出了物镜通光口径为300mm、物镜焦距为800mm、视场为4mrad、放大倍率为30倍、主工作波长为0.6328μm的非球面扩束器光学系统结构参量,且进行了像质评价·调整此扩束器目镜组中各镜片的间隔以及物镜和目镜的间隔可以使该扩束器在三个波长使用·  相似文献   

9.
光纤传像束的物镜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月存  唐勇 《应用光学》2009,30(1):110-113
分析3种像方远心系统的结构和用途。在传像光纤物镜的设计过程中,分别采用传统单组像方远心系统和“负-正”型式的像方远心光学系统结构,通过比较发现“负-正”型式的像方远心系统的结构能很好地解决镜头轴外像差校正和像面照度均匀性的问题,并且镜头结构紧凑。使用ZEMAX光学软件进行优化,给出工作波长(0.38~0.78)μm,焦距1.92mm,视场角60°,相对孔径为1∶4的镜头设计实例。设计结果表明:此镜头在46lp/mm处的MTF大于0.8,像质优良。  相似文献   

10.
王向阳  刘卫林 《应用光学》2017,38(2):277-280
变焦距光学系统在校正像差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像面稳定的要求,补偿或消除由于光学系统中各组元的运动所造成的像相对接收器的偏移。利用动态光学稳像原理,推导变焦距光学系统的稳像方程,建立变焦距光学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光学系统的凸轮曲线。给出了变焦距物镜的动态分析过程,利用光学设计软件CODE V最终得到了一个变倍倍率为8.15×,焦距范围为27 mm~220 mm的变焦距物镜,光学系统F#数为固定值4.2,视场为4.12°~33.56°。给出了凸轮曲线的计算方法及CODE V成像质量分析结果和MTF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DSP的实时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卓锋  丁艳 《光学技术》2004,30(1):78-79
在实时图像处理系统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信息数据的处理,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难题。遵从系统模块化设计思想,提出了以TI公司的DSP(TMS320C6201)为核心器件的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相应的硬件电路设计,将图像实时处理要求较高的图像跟踪算法移植于所设计的图像处理系统中。试验结果表明,该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功能和性能基本达到了预期要求,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图像融合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图像融合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的图像融合质量客观评价对选择合理的融合算法以及研究新的融合算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图像质量评价研究的热点。理想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可以给出与人主观感受相一致的量化指标。对目前已提出的多种图像融合质量客观评价算法进行综述。简要介绍了基本的客观评价指标;将基于边缘保持度、基于结构相似度、基于信息论以及基于对比度的4类客观评价算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着重分析和比较了各类算法的思路及特点;总结融合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算法的研究趋势,指出无参考图像与彩色融合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无法获得参考图像的图像处理系统,无参考(NR)图像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讨论了NR图像质量评价的基本问题,介绍了NR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重点描述了基于块效应、图像模糊和交互神经进化的NR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内容。根据现有的NR图像质量方法都存在针对特定的类型而设计的缺陷,应用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结合人类视觉系统(HVS)特性,并考虑盲失真度量遵循量化质量定律,提出了一个全面的NR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光电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频率域图像配准技术的超分辨力图像处理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频域图像配准方法估算出低分辨力图像之间的微位移量,然后采用Papoulis-Gerchberg超分辨力处理方法完成图像复原。利用不同重构方法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给出了评价参数。模拟和实际显微热图像的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使图像质量得到改善,分辨的细节更多,可有效地提高光电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处理算法简单,计算量小,可实现快速处理。该算法还可应用于其他不可控光学微扫描成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着重从物理概念上清晰地阐明X光象增强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和总体分析中的若干基本理论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非共轴(含共轴)光学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简称TILTCAD软件包),包括像质评价、像差自动平衡和绘图程序等特性,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给出了软件包的几种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适合于生物图像的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李勤  俞信 《光学学报》2000,20(4):94-500
图像融合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融合的技术,已广泛用于军事、遥感、机器视觉和医学图像等领域。本文讨论了三种基于像素级的图像融合算法:P加权平均,Toet算法和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采用四种评价融合效果的量化判据:标准偏差,平均误差,峰值信噪比(s/N)p和熵差,将三种图像融合算法用于生物图像中细胞荧光图像和透射图像的融合,量化评价结果和视觉判断均说明,对于以细胞荧光图像和透射图像研究对象,需突出荧光图像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DSP的实时数字图像处理平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TI公司TMS320C6711DSP为核心处理单元,设计了一套实时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满足远程监控、电视电话等诸多实时视频/图像处理的需求。从视频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视频输出模块对整个系统的构成和设计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系统设计时的各个关键技术环节。使用了许多图像算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证明该系统完全可以完成常用算法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提高离轴三反射镜系统成像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琳  薛鸣球  沈为民 《光学技术》2002,28(2):181-182
介绍了离轴三反射镜系统的设计方法 ,即在共轴三反射镜系统求得初始结构参数的基础上 ,将光阑置于第一面 ,适当离轴 ,在避免中心遮拦后再对系统进行优化。利用具有高次非球面项的镜面 ,并对镜面实施离轴、倾斜 ,这都能有效地提高离轴三反镜系统的成像质量。例举了一个大相对孔径、大视场角和一个相对孔径不大、视场角较小的离轴三反射镜系统作为设计的实例。通过对镜面加高次非球面系数、离轴量、倾斜量并进行优化 ,得到了成像质量良好 ,系统的总长度较小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嫦娥一号卫星成像光谱仪光学系统设计与在轨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的科学目标、总体设计思想、方案选型、工作原理、光学实施方案、光学系统设计及评价、空间环境适应性考虑、发射前光学图像质量检测、在轨运行情况及在轨性能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