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维琪  程萍 《化学教育》2021,42(5):82-82
采用电子放大镜对钠在空气中的切片实验进行观察,发现钠表面变白的同时也变湿润,且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引入钠与水的反应并进行实验改进. 1 钠切片实验的设计与新发现 选择小型电子放大镜(Digital Microscope HJ-1000X)进行观察并用电脑中配套软件(HiView)接收数据.实验发现,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钠...  相似文献   

2.
向太平 《化学教育》2006,27(6):56-57
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在许多实验上都做了大胆有益地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但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中,设计的“检验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演示实验,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要求对该实验反复操作,效果均不理想。原因有二,一是钠的用量不好控制。若用钠较多则产生较多的气体会使瓶塞冲出,瓶内的液体四处飞溅;若用钠较少,产生的气体又过少,当取下瓶塞时会有部分空气混进产生的气体中,使气体不纯。二是我国生产的矿泉水瓶,因瓶口较大,难以用拇指堵住。气体检验时,现象不…  相似文献   

3.
王志臣 《化学教育》2000,21(2):29-30
苯的溴代反应实验,是中师(或中学)教材中重要的有机定性实验。但按教材的方法进行操作,存在如下不足:  相似文献   

4.
曹广雪 《化学教育》2011,32(2):64-64
在高中化学教材[1,2]中多次出现钠与水反应及钠与无水乙醇的反应:钠与水在烧杯中进行的反应;钠与水在培养皿中进行的反应;钠与无水乙醇在试管中进行的反应。高考中以钠及其化合物为考点的题目常常出现, 其中好多是基于钠与水的反应。教材上面的3个实验用到了3种反应容器: 烧杯、培养皿和试管, 没有专门的反应容器。并且前2个实验验证了其中的产物NaOH, 而对另外的产物H2, 采用的是推测和讲解, 有的老师也用试管收集并进行验证; 后一个实验虽然也验证了H2, 但是需要"收集并验纯气体, 然后点燃。"笔者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 对钠的相关实验做了多次探索和改进,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廖旭杲 《化学教育》2008,29(11):72-73
1 问题提出 高中化学新课程苏教版<实验化学>(2006年2月第1版)第25页课题"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中"实验一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内容为:"在2支干燥的试管里各加入2 mL乙醚,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乙醇,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5 g苯酚,振荡.  相似文献   

6.
苯的溴代反应是苯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笔者利用一次性注射器,设计出了全封闭式的“苯的溴代反应”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7.
乔军利  高昂 《化学教育》2017,38(19):53-55
介绍了一种苯酚与钠反应的实验方案,验证“酚羟基活泼性大于醇羟基”。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持续明显,适用于课堂演示,有利于教学。  相似文献   

8.
洪莉娟 《化学教育》2005,26(3):55-55,58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喷泉实验、产物检验实验、氢气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实验巧妙地组合设计,实验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戢明 《化学教育》2016,37(3):69-71
利用气体实验微型装置设计了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一个定量化的微型实验,能够使二氧化氮多次被水吸收转化为硝酸,适宜学生独立实验操作,较好地实现了实验探究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使用固体与多种液体连续反应制气装置,将钠表面用502胶水处理后与水反应,可以收集和检验生成的氢气。以再设计后的实验为载体,选择不同的教学时机呈现,可以使实验创新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陈秉琨 《化学教育》2002,23(2):45-45
鲁迅先生是第一位向国人介绍居里夫妇及镭发现的学者,他于1903年写的《说 》一文中,在充分肯定居里夫妇对化学,对整个科学领域的伟大贡献的同时,指出:镭的发现是居里夫妇勤劬劳动和总结集体智慧的结果;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文明发展的必然,是前人成果的承传与后人开拓创新的标范,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的论证也正是当前科研工作中应该十分珍视的,故乃署此文。  相似文献   

12.
铁与水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俊林 《化学教育》2005,26(1):53-53,56
铁与水反应,很多教师都提出了改进方法,笔者从另一些角度达到实验目的,简化了实验装置,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减少了可能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对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详细介绍了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改进后的实验能观察到NO气体是无色的,验证了其性质,并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合理处理,使其不再逸出。  相似文献   

14.
针对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与改进。探索出反应试剂的最佳用量,可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氢气燃烧时的淡蓝色火焰;通过实验条件模拟、利用酒精检测仪检测,探究乙醇蒸气燃烧的条件,得出采用最佳试剂用量进行实验时乙醇蒸气对氢气的燃烧并未产生影响。实验改进后,在普通可见光下,也可明显地观察到氢气燃烧时的淡蓝色火焰。  相似文献   

15.
李德前 《化学教育》2011,32(10):84-85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96页有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存在几处不足。在尊重原实验设计的教学意图、保留原实验设计的教学功能等前提下,笔者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对原实验进行了成功改进。  相似文献   

16.
钠与乙醇反应实验,按照传统的方法来做,氢气燃烧现象不明显且火焰呈黄色,而不是应呈现的淡蓝色。为此笔者自制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微型洗气瓶,排除了杂质对氢气燃烧实验现象的干扰,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项云  钱海滨 《化学教育》2011,32(5):57-57
人教版《化学2》中苯的溴代反应实验[1],人们已做了不少探究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2~8]:(1)用磁铁吸引铁粉的改进方法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难以保证把铁屑全部吸住,稍有不慎操作就会失败;(2)装置中用直玻璃导管不利于苯和Br2蒸气的充分冷凝回流;(3)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直接注入NaOH溶液,除去未反应的Br2来观察溴苯的真实  相似文献   

18.
最新版(全日制普通高校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实验[2一4]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采用挤瘪盛满水的塑料瓶来收集和检验氢气,较好地说明了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但是,我们在重复该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常常会因挤捏不到位,引起橡皮塞进出,甚至爆炸的现象。为此,我们利用废弃品,自制了一种既能充分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方便地检验反应产物,又能安全操作的课堂实验演示仪。  相似文献   

19.
郑子辂  谢碧玉 《化学教育》2014,35(19):68-69
正高一年级化学课本"氮的循环"[1]一节中,涉及了NO2的产生及其与H2O反应的2个实验。教材中,NO2的制取采用试管作反应器,产物NO2(一种有毒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师生健康,这不是一个绿色化的教学实验。笔者经过系统的研究、探讨及数百次的实验[2],研制出"二氧化氮的制取及与水反应实验器"[3](以下简称实验器)。实验器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120472676.2,图2所示的实验器已在本校  相似文献   

20.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08,29(2):63-64
大家不要认为这是一个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实际上人们普遍忽视了因反应条件的不同给这个反应带来的复杂性.比如,Na是跟CuSO4溶液反应?还是跟无水CuSO4粉末反应?无水CuSO4是跟固态(常温)金属钠反应?还是跟熔化了的金属钠反应?再有,在什么条件下反应会生成Cu(OH)2?什么条件下反应会生成CuO、Cu2O?又在什么条件下反应是生成Cu等等.下面就不同条件下金属钠与CuSO4反应作些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