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BIV-LTR调控序列的功能,将LTR部分DNA序列缺失,与荧光素酶基因相连构建质粒pD-319-Luc,pD-261-Luc,pD-181-Luc,pD-2-Luc,pD+32-Luc,pD-319-261-Luc,pD-181+32-Luc.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将上述质粒及pBLTR-Luc分别转染小牛肺细胞(FBL),检测转染细胞裂解物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各质粒所克隆的BIV-LTR表达水平,发现-261位上游区存在负调控区,R区存在抑制LTR表达的序列.  相似文献   

2.
人免疫缺陷病毒Tat基因及LTR调控元件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不同长度人免疫缺陷病毒LTR启动子的荧光酶报告基因(Luc)表达质粒;瞬时转染Jurkat细胞;同时与含tat基因的表达质粒pCVI共转染;通过荧光酶活性的测定,分析Tat与LTR对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LTR-158上游区有负调控元件的存在;证实了Tat的反式激活作用可以大大提高LTR指导的基因表达水平。研究结果提示LTR中的增强子序列及其结合蛋白NF-kB在高水平的LTR转录以  相似文献   

3.
4.
植物体时刻感知来自体内和体外的各种信号,并将各种信号整合,通过调整自身代谢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各信号转导途径中,对正、负调控因子的调控可使信号进行有效的传递.在激素(如IAA,GA)和光信号途径中都出现了负调控因子的降解促进植物生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调控序列中含有NF-IL6的识别元件,但NF-IL6对iNOS基因的调控功能目前尚不清楚。研究发现PS2/0骨髓瘤细胞能低剂量持续表达iNOS,该利用该模型将含有iNOS调控序列的报告基因质粒与NF-IL6的表达质粒共转染至SP2/0细胞,观察到NF-IL65的表达能抑制iNOS基因的表达,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初步认为NF-IL6是iNOS基因表达的负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6.
泛素化修饰是一种蛋白质降解调控的重要途径,而E3泛素连接酶是泛素化系统的关键组分,结合并决定靶标蛋白。前期研究中从大豆中克隆了一个广谱抗病基因SRC7(SMV resistance cluster 7),其主要功能结构域是TN(TIR-NBS)结构域。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中两个编码泛素相关的蛋白NbRGLG2和NbUBXN6均与SRC7TN具有互作。瞬时表达实验中NbRGLG2与NbUBXN6对SMV和TMV无抗性。然而,NbRGLG2与NbUBXN6与SRC7TN共表达时,都会抑制SRC7TN的抗病毒活性。过表达SRC7(Ox-SRC7)本氏烟草中沉默NbRGLG2基因和NbUBXN6基因时,它们可以增强SRC7TN对SMV和TMV的抗性。这些结果显示,NbRGLG2与NbUBXN6负调控SRC7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7.
牛泡沫病毒LTR的反式激活因子靶序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泡沫病毒(BFV)是反转录病毒科泡沫病毒属成员之一.其基因组除编码gag,pol,env三个结构基因外,在env和3'LTR之间有2个ORF(ORF-1和ORF-2),编码自身的反式激活因子Tas等调节蛋白.本研究利用我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BFV3026中国毒株[12]为材料,克隆Orf-1基因,构建pBFVORF-1表达质粒,通过带有luc基因的LTR系列缺失质粒与pBFVORF-1共转染,瞬时表达分析结果将BFVLTR上Tas应答元件(TRE)定位于-983/-668(TREI),-470/-140(TREI)和RU5区.其中TREI、TREII为正调控区域,RU5为负调控区域,并进一步证明RU5在异源启动子(BIVLTR)上具有抑制其下游基因表达的功能.这些结果表明BFVTas作用机理与慢病毒(Tat),致瘤病毒(Tax)等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7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的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认识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的多态性;同时ELISA定量分析73例脑血管病患者和16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7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比—6基因调控区—174位均为GG型;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与正常人血清对比,差异显著。结论:7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末发现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的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9.
红藻多糖抗AIDS病毒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红藻多糖提取物的抗AIDS病毒作用进行了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红藻多糖(RP1、RP2)对BIV病毒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85.96%和88.65%,与临床批准使用的抗AIDS药物叠氮脱氧胸腺嘧啶(AZT)[1](89.52%)近似,证实了红藻多糖作为抗AIDS药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