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穆立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1):191-192
对影响小麦面筋吸水率、黏度等品质指标检测结果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只有进一步完善全国粮食检验系统通用仪器、设备的定标以及国家标准。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小麦品质是小麦最重要的经济学特性。小麦品质不仅受品种、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影响,也与栽培措施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中对小麦的播种期、播种密度及不同的肥力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对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推广种植的71个春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性状(千粒重、容重、角质率)和蛋白质品质(粗蛋白的含量、湿面筋含量)以及赖氨酸含量等6项品质性质进行了较全面、详细的分析和评述,同时分析了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山西省主要小麦产区小麦品质形成的气候特点,以小麦品质的评价指标面筋强度为依据,将山西省小麦产区分为三个主区和六个亚区.三个主区为:晋南强中筋冬性弱冬性中熟冬麦区,晋中强中筋强冬性冬性晚熟冬麦区,晋北(雁北)中筋春性麦区.六个亚区为:运城盆地灌区强中筋品质亚区,临汾盆地灌区强中筋品质区,晋城盆地灌区强中筋品质区,运城临汾丘陵旱地非稳定性强中筋品质区,晋中盆地灌区中强筋品质亚区,长治盆地灌区强中筋品质亚区. 相似文献
5.
6.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5个生态试验点研究8个冬小麦品种的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基本达到极显著水平;环境方差在4个性状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在3个性状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基因型变异在多数品质性状上大于环境变异;环境变异对一些重要品质性状的作用较大;基因型变异在所有性状上大于基因和环境互作变异.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评价气候变化对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影响,揭示全球变暖趋势下异常气候条件对病虫害时空演替和发生规律的作用机制,通过收集整合20个中国冬小麦主产省(区、市)经规范连续、广泛系统的测报调查所获得的病虫害发生数据,对应2009-2010冬小麦生育期间气候特点和极端气候事件,与历史常规年份的病虫害发生状况和气候条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该生长季,由于初冬强降温、春季持续低温以及西南麦区秋冬春三季连旱等异常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时期推迟,其中条锈病扩展流行范围小、发生轻,纹枯病和白粉病扩展流行范围广、发生中等,麦蜘蛛等前期虫害发生较轻,赤霉病、蚜虫等穗期病虫害发生严重.从而得出,影响不同种类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关键时期、关键气象因子有所不同,这为病虫害预测预报分类指导和关注重点提供了依据;为做好预测预报、评估气象灾害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应做到“大小兼顾、长短结合,分类关注、抓住关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压延的压力对小麦面条品质的影响。在压延法生产面条过程中,对面团施加1~5MPa的不同压力,采用质构剖面分析法测试面条的品质,分析小麦面条品质与压延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压力为1~2MPa时,压力对小麦面条的品质影响较大,小麦面条的硬度、黏性、弹性、咀嚼性、胶着性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内聚性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变小;压力大于2MPa时,压力对小麦面条的品质影响较小。研究可以为提高压延法生产面条的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温度胁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当遭遇温度胁迫时,小麦的生长发育与生理代谢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小麦减产和品质降低。因此,对于小麦温度胁迫的抗逆性研究是小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籽粒品质是衡量小麦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温度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从品种、播种量、水肥运筹和化学调控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抵抗温度胁迫的调控效应,以期为小麦生产的高产高质高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个预测小麦热风干燥面包烘焙品质的数学模型,以混流式干燥为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有关干燥参数对干燥过程中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气流温度越高,或小麦初始水分越低,则烘焙品质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11.
将两个春麦品种在春播和夏播条件下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夏播的叶绿索a含量明显低于春播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比值也因夏播的气候条件影响而下降。春播与夏播小麦的旗叶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春播与夏播的干物质累积曲线的形状十分相似,但随播期的推迟生长曲线向坐标的左方移动。 相似文献
12.
对青海省西宁国家粮食储备库等14个单位的贮仓小麦商品粮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提出了我省仓储小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定位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1992年到2000年,研究了13种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肥区小麦产量最低,占全肥区产量的50%左右,但历年产量稳定在1.3-1.4t/hm^2,并没有随试验的进行而逐年下降,说明中性紫色土基础地力产量稳定、持久,但是较低;缺N或缺P的各处理(PK,N,NK),随着试验的进行,产量逐年降低,从试验的第6年起,小麦产量接近无肥区产量,之后稳定在1.4-1.5t/hm^2;氮肥单施,其肥效逐年障低,由开始的9.4kg降至0.5kg;氮肥与磷钾肥配施,氮肥肥效则稳定在8kg左右;磷肥肥效呈逐年上升之势,由开始的3.5kg上升至16.8kg;在试验的前5年,钾肥对小麦没有增产作用,从第6年开始,钾肥对小麦增产效果明显,每千克K2O增产小麦7.4kg;不施氮肥处理,小麦茎叶和籽粒含氮量均较低,其茎叶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43%,籽粒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24%;不施氮肥处理粗蛋白含量比施氮处理低3个百分点;凡施用磷肥处理,籽粒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30%左右,茎叶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1倍.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我国加入WTO,小麦市场大开放流通格局的形成,将对我国小麦生产形成较大冲击。文章阐述了发展优势专用小麦在闻喜县得天独厚的优势,提出应该立足区域优势,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小麦品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专用小麦生产,提高小麦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闻喜县小麦生产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粉碎度对机压丢糟包包曲品质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机压丢糟包包曲适宜的小麦粉碎度,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研究小麦粉碎度分别为48%、51%、54%、57%和60%对偏高温大曲培养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小麦粉碎度影响机压丢糟包包曲的感观品质、糖化力、发酵力,也影响霉菌数、酵母数、芽孢杆菌数;2)最适小麦粉碎度为57%.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其它工艺条件和指导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