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顿的苹果     
 这个故事已流传很久,是我在大学时的一个导师讲述的,说的是在罗伯特·胡克与艾萨克·牛顿之间的那场争论。他对当时的情景作了形象的描述,那时牛顿正坐在桌旁进行演算,而胡克却下到狭长的矿坑中去观察重力的大小变化。对于想通过数学计算来解决物理问题的人来说,这既是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问题。我相信,牛顿的苹果的故事恰恰阐明了科学发现的复杂性。到17世纪时,惯性的概念已经确立,并为后来万有引力理论提供了二个基本的切入点:其一对解释接近地球表面物体的加速度,其二是为星体的轨道运动提供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李非逸 《物理实验》2004,24(8):40-41
《物理实验》2003年第一期刊登了一篇“姆佩姆巴效应”的文章.由于职业的关系,激起了我的强烈兴趣,并决定通过实验一探真伪.  相似文献   

3.
荣盘亮 《物理实验》2004,24(12):41-41
电学的习题中,应用电流定义式I=q/t解题时,有这样一道常见的习题:  相似文献   

4.
真空,顾名思义即“一无所有”的空间,是一切自然现象存在演化的空间,那么,真空本质是什么?怎样理解“一无所有”呢?从物理学的发展来看,人类对真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 托里拆利关于大气压强测定的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的空间,就被认为是“一无所有”的空间,也就是日常观念中的真空。学过物态变化的中学生就知道,由于液体的蒸发,固体的升华,玻璃管内仍然有  相似文献   

5.
动钟真的变快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相对论动钟变慢和时间延缓的本意解释了“动钟变快”的误解。  相似文献   

6.
想必大家都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上小学时成绩极差,特别是物理和数学,他的数学曾经甚至还考过1分,但最后他依然成为了划时代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7.
夏金祥 《物理实验》2001,21(9):34-34
分析了中学物理课本中的一道有关气体压强的习题,指出了其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牛顿力学(也称古典力学)的原理包括物质机械运动的三个普遍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原理是怎么来的呢?资产阶级否认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惯于把科学看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1),他们把牛顿力学原理的产生归之于牛顿(1643—1727)“灵感的天才创造”,借以宣扬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一些反动的科学家与哲学家,更利用牛顿力学原理的局限性和牛顿世界观上的机械论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去歪曲物理学的?...  相似文献   

9.
 想必大家都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上小学时成绩极差,特别是物理和数学,他的数学曾经甚至还考过1分,但最后他依然成为了划时代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0.
用一支废旧40瓦日光灯管将两端灯丝小心除掉,取管身部分,用重酪酸钾洗涤管壁,并用清水冲净,使得管壁透明光亮。在管的一端装一电磁铁并密封管端(以不漏气为原则)。另一端用一橡皮塞塞住,橡皮塞中心打一小孔,其直径约4毫米左右,在孔内插入一根直角玻璃管,其外径约5、6毫米。注意,在橡皮塞与日光灯管壁之间、橡皮塞与直角玻璃管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始终对物理前辈尊重和称赞.  相似文献   

12.
王德立 《物理实验》2004,24(12):5-6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支柱,涉及力学、电磁学等领域,在生产、生活、军事、航天、体育中有广泛的应用,与化学、生物学科也有联系。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时,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直观的演示,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于下。实验器材包括铁架台(附夹子与铁棍)两个;有槽木板两个(长约1.2米);钢球三个,其中两个的质量相等,设为m,另一个质量为2m。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使AB=2A_1B_1,AC=A_1C,E为A_1C的中点。C处放一长方木块,好让小球与它撞击而发声。  相似文献   

14.
牛顿环实验误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岭 《大学物理实验》2009,22(1):85-88,84
对牛顿环实验中干涉宽度的变化对测量过程中各种物理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牛顿环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找到了减小测量误差钧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用抽气机与牛顿管配合,可以演示出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管内充满空气时和管内为真空时下落的情况。然而,用牛顿管作演示之时,有一缺点:即演示者将管急速翻转,让管里的三种物体(金属片、软木、羽毛)同时下落时,观察者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急速”翻转的动作上,待至认真观察物体下落时,三个物体早已落到管的底端了,因而无法看清对比不同的物体的下落情况。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使得观察演示的学生注意力能集中在管内物体下落的情况,在管内  相似文献   

16.
牛顿对热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贵全 《物理》2001,30(2):115-119
针对学术界对牛顿热学成就的研究较为薄弱的状况,详细论述了牛顿在计温术和传热学上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了其发现冷却定律的背景,指出该定律的发现与他长期从事冶金试验密切相关;探讨了牛顿对热的本质与若干热现象的见解及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牛顿所以能够为自然科学建立起一个历史的丰碑,除了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外,主要是因为他自觉遵循和有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牛顿环实验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慧波 《物理实验》1996,16(6):290-290
牛顿环实验的拓展单慧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牛顿环实验是我国工科物理实验中的一个基本实验,设计和安排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使学生对干涉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更好的理解光的波动性.(2)让学生初步了解干涉现象在生产、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当前学...  相似文献   

20.
牛顿环实验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直接对牛顿环干涉条纹进行拟合,推导出了透镜曲率半径与拟合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干涉条纹数字化方法求出了透镜的曲率半径.由于数据点取在牛顿环的圆周上,克服了传统方法难以对准中心和干涉条纹发生变形时不能保证△(r~2)恒为常量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