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算与珠心算》2017,(3):I0002-I0003
2017年6月23日,由山西省珠算心算协会、晋中市珠算心算协会主办,祁县财政局、晋商珠算博物馆协办的“晋商文化与珠算”学术论坛在山西省祁县隆重举办。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长张弘力、副会长王朝才,  相似文献   

2.
正在晋商精神需要大力弘扬的今天,人们对晋商的认识一般都是停留在晋商的庄园、儒商的形象和巨贾的资财等方面。通过对"祁县晋商珠算博物馆"的游览,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文化不仅需要重建,更需要传承,我们对珠算尤其是古代珠算的研究,就是要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对晋商精神的传承。下面就王文素及其《算学宝鉴》进行探析,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3.
688把算盘拼出的4层楼模型 报载:2011年5月3日"晋商算学家王文素与珠算文化"专题展览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湖畔的晋商博物馆开展展出了由688把算盘拼成的高5米、没有一颗钉子的四层楼阁"丹枫阁"模型。据悉: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由算盘制成的建筑物模型"(《太原晚报》)——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是中药中医大国,中药店最吸引眼球的三件宝是:百子柜、秤和算盘。算盘自古以来便是中药店里不可缺少的营业工具。乔家大院晋商珠算博物馆收藏有清代"药丸算盘",材质为牛皮丸药,9档上二下五珠,规格为长11cm,宽7.5cm,厚度为1cm。边框是牛皮纸糊成,珠子是避瘟丹,能治疗中暑、恶心、腹痛等疾病。当年的晋商在经商途中遇到这些疾病,取下一粒服用后便可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5.
正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历程。探究其历史,珠算与晋商的发展密不可分,它既成就了一代代晋商,又被一代代晋商传承发展,走向科学之巅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晋商珠算文化。一、晋商与珠算同步发展当代晋商学研究专家孔祥毅,在《晋商商帮溯源》一文中指出:"上古最早的商业活动从山西晋南萌芽,历经汉、唐、宋、元。山西商业发展有一个突出特点,就  相似文献   

6.
正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百年来,珠算曾经作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计算工具,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究其历史,珠算与晋商文化有着相依相存的内在联系,珠算成就了一代代晋商,而晋商又将珠算的商用功能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7.
现代计算工具诞生以前,凡有商业的地方就要用到珠算,而商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珠算技术的进步。晋商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之一,带着一把算盘闯天下,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珠算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可以说珠算与晋商在相互交融中互相促进,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珠算与珠心算》2011,(6):2-F0002
2011年11月19日,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局长、中国珠算博物馆馆长施建中同志的陪同下,参观了坐落在南通市的中国珠算博物馆。珠算博物馆深厚的历史底蕴、精美的算盘展品,以及馆内处处渗透的算盘细节,让项怀诚感触颇深,讲起当年财政部人手一把算盘,解决了许多复杂的计算,攻克了许多的统计难题。算盘因此而成为了一代人、一群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珠算的故乡,理应将祖国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三晋大地作为晋商崛起的发祥地,弘扬晋商精神、传承晋商文化,责无旁贷。珠算与晋商之关系,可谓是“珠联璧合”,携手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商业辉煌。因此,弘扬晋商精神、传承珠算文化不仅是我们每个晋商儿女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中华民族世代相守的物质文明的延续,可以说珠算文化源远流长、晋商精神世代传颂。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几代珠算人的夙愿,建立一座国家级珠算博物馆,南通市人民政府在位于市区中心的濠河边上,兴建一座以荟萃古今中外算盘珍品、展示中国珠算文化发展史、传承人类文明、开展少儿珠心算教育为主要功能的珠算科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所谓珠算式心算,就是珠脑速算,或叫心算。它是以脑算盘图为工具,以数学理论为依据,用脑思维拨动算珠进行数值计算的一门应用计算技术。珠算式心算就是在娴熟的珠算技术的基础上,珠算升华到脑算即珠算的高级阶段。珠算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映象——脑算盘图。人们利用这个“脑算盘图”进行加减乘除,平方和乘方等计算,可以神奇地提高计算速度。珠算式心算,是我国传统文化珠算的新发展,是我国珠算文化发展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珠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珠心算是珠算的创新发展形式,在当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珠算也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算盘作为珠算文化和技术的承载物,它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计算工具,还是一份宝贵的社会财富。算盘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其本身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含义。在我们的日常语言表达中,和算盘、珠算有关的短语可真是不少,但直接带有“算盘”二字的短语好像就不多了。不过,没有关系,让我打打算盘,好好寻找。  相似文献   

13.
“橡珠算盘” 梦幻黄山,礼仪徽州。在安徽省黄山市“珠算宗师程大位”的算盘博物馆的展柜里,有一只貌不惊人却格外引人关注的展示文物,它就是礼仪徽州的“橡珠算盘”。  相似文献   

14.
所谓珠算式心算,就是珠脑速算.或叫心算。它是以脑算盘图为工具,以数学理论为依据,甩脑思维拨动算珠进行数值计算的一门应用计算技术。珠算式心算就是在娴熟的珠算技术的基础上,珠算升华到脑算即珠算的高级阶段。珠算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映象——脑算盘图。人们利用这个“脑算盘图”进行加减乘除,平方和乘方等计算,可以神奇地提高计算速度。珠算式心算,是我国传统文化珠算的新发展,是我国珠算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珠算式心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标志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珠算已进入世界优秀文化之列,此乃是国人之骄傲!珠算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由珠算发展成为珠心算,让传统珠算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走向世界,得到广泛传播,是历史之必然。算盘作为我国第五大发明,珠算的载体被称为最古老的计算机。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半形象半直观思维状态,特点是好玩、认识事物直观。如果把算盘  相似文献   

16.
新生人学.缺乏对珠算的认识,认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算盘要进博物馆了。针对这种情况,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就向他们介绍算盘的历史,让学生了解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算盘具有直观、形象、数理明确、简便易学等特点,它不仅具有计算功能,还有启智的功能,直到现在利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运算的速度还大大逊色于算盘的运算速度。另外,我们还可以将珠算升华到珠心算。其运算速度快的更让人惊奇。因此,我们要把算盘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正"杭杭,算算这次花了多少?"每次和母亲到超市购物,小学生张竞杭就成了妈妈的"小算盘"。一眨眼工夫,张竞杭的答案随口而出。这让周围的人惊奇不已。现已是5年级学生的张竞杭从幼儿园开始拨动算盘,此后屡屡获奖,是资深的珠心算少年了。"现在已经不用再拨了,算盘早已印在心里了。"张竞杭妈妈说。2013年,珠算申遗成功,再次受到世人关注。曾经黯然失色的珠算逐渐回到人们视野中,珠算博物馆、珠心算学校、珠算课外兴趣班、珠算校本课程,雨后春笋  相似文献   

18.
正古代文人靠笔墨纸砚来舞文弄墨写诗作画。武将凭刀剑钩钗来擒拿格斗征战沙场。而商人则以算盘为武器去闯市场拓财路。多少年来,祁帮商人就用这小小算盘打出五湖四海,开辟欧亚大陆市场,算尽天地南北天涯海角之财源。晋商祁帮就是从小到大一步步走向豪门巨族之列的。祁县是晋商的发祥地,从文人对祁商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当年"住地方"的伙友们学做买卖的艰难情景:"一到天黑,停业了,晚饭后噼噼啪啪的算盘声,  相似文献   

19.
英国《独立报》、印度《印度时报》:中国珠算——列为改变世界101项和50项发明之首。中国珠算博物馆:陈列着一架为研制“两弹一星”计算过重要数据的算盘。珠算——在那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两弹一星”壮歌里,亦是兴国之“功臣”。  相似文献   

20.
算盘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关于算盘是何时传入日本,当时的情况又是如何,铃木久男先生在为纪念珠算史研究学会成立20周年再版的《珠算的历史》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之后,算盘融入日本文化,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被继承和发扬下来。那么自古以来正宗的珠算在中国是如何被继承和发扬下来的?这在日本除了少数的珠算史研究家以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