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锋 《物理通报》2005,(3):12-15
注重科学探究,关注过程,是新课标与旧大纲的重要区别.这是科学教育本质的一次飞跃.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科学探究已被列入内容标准,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怎样进行科学探究呢?这是进行课程改革必须回答的问题.下面根据本人编写教科版新课标物理教材中的体会,对科学探究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钱时惕 《物理通报》2011,40(9):115-117
评述了牛顿的伟大科学成就:"第一推动力"的提出及晚年对神学的研究;对牛顿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这一现象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基础性实验.它是一个验证性实验,涉及到检验一个物理定律或规律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因此对于其实验精度往往有特殊的要求.本文先简要地分析一下现行高校中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实验的方法,然后对其做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实验精简了实验器材,提高了实验精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主要由意大利政府资助和支持的三个国际性科学组织: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PP)、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国际科学和高技术中心(ICS).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工作者根据需要,可以向这三个组织申请资助,以开展有关的科学交流和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把科学探究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正不断得到重视和推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要求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过程来获取知识,而不是学生顺着教师预定的途径去思考问题或直接把学生径直引向答案.现行高中新课程物理教材大都设计了探究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的内容,主张让学生在相关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本文中,笔者将尝试对与牛顿第二定律有关的学史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并对现有的“探究教学”提一些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王赛 《物理通报》2016,35(1):25-30
本文以“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为例, 合理利用“ 问题串”教学, 设计了基于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目 标、 活动评价、 教与学的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了科学方法教育, 以此引导学生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W.H.布拉格的科学生涯与科学贡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厚宇德 《大学物理》2004,23(9):50-56
W.H.布拉格是20世纪伟大的英国科学家,但长期以来物理学界对他的了解不够全面.本文回顾了W.H.布拉格的人生轨迹,较系统地介绍了他的科学贡献,揭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对他在科学界的深远影响也作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当卢鹤绂刚20岁出头的时候,就成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唯一的中国教员.抗战时期,卢鹤绂谢绝了友人的热忱挽留,费尽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他从教50余年,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我国的教育与科研事业,不愧为一代宗师,受到无数后来者的崇敬和爱戴,成为现在的、未来的物理学家的楷模.[1-2]1997年2月13日,卢鹤绂教授不幸逝世,参加他追悼会的海内外学子竟达数百人.本文作者也匆匆赶到上海,看到卢鹤级灵堂有这样一副对联,足以表达后学者对他的哀悼:“纯真科学大家,心绝纤尘,念兹在兹,功被物理微、宏、宇;义方教育名师,胸涵学…  相似文献   

10.
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是牛顿“从运动现象研究自然力”的一个最辉煌的范例.本文将依据牛顿在各个时期写的手稿与论著,探讨牛顿论证的特色以及牛顿引力思想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戴闻 《物理》2007,36(3):178-178
为什么近代科学的诞生地是在欧洲而不在中国?在哈佛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一本学术著作A Cultural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in China中,作者Benjamin A.Elman(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史教授)重新审视近代科学欧洲中心论.Elman试图推翻那些站不稳的典型说法,如: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是由于儒家思想二千多年的统治,或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等等.此前,2005年Elman的另一本长篇巨作On Their Own Terms:Science in China,1550-1900曾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好评,这次出版的书可以说是前一本的缩略版.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牛顿发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牛顿总结出三个定律作为力学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牛顿三大定律.  相似文献   

13.
声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学科,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同时声学又是一门具有很强交叉渗透性的学科,与各种新学科、新技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断地吸收、应用和发展新的思想,增强了声学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学术与艺术魅力.本文从科学、技术与艺术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声学的学科发展,特别是在科学与技术上的新的研究方向与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制止物理出版物中科学不端行为的行动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寄星 《物理》2004,33(12):865-867
文章及所附附件介绍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召开的“科学不端行为以及物理学刊物在防止与调查此类行为中的作用研讨会”及会后形成的正式文件《科学出版中的道德行为国际准则》.在揭露我国物理学出版物中一些严重科学不端行为后,文章对这一文件的重要性及其对我国物理学界清除和制止科学不端行为的现实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大自然的了解,是科学家们用一种有序、系统的(科学)方法形成和获得的.科学方法告诉我们发现自然法则的途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倪培根  张守著 《物理》2006,35(1):76-83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评审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在此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物理科学一处工作的广大科研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年底将至,我们将就科学处全年的评审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一个汇报,对在评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下一年度的项目申请有所帮助.现将本年度物理科学一处的项目受理、评审及资助情况汇报入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谈的科学教育指的是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的教育.现行的高中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应试教育,学生为高考而学.这是社会原因形成的个体价值取向,在这种背景下科学课程地位下降,必然导致我国的高中科学教育逐步退化.现以江苏省近几年的高考改革的现实作为论据来开展本命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导出了自由落体速度公式,并由公式讨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性,得到了在r4GM/C2,数值与牛顿力学一致,而在r接近和小于4GM/C2范围与牛顿力学完全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牛顿环干涉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光的干涉现象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认识,产生光的干涉的仪器很多,牛顿环仪是一种常见的观察光的干涉的光学器件、用牛顿环仪可以观察到光的等厚干涉,对其干涉条纹有关量进行测量,便可以很精确地测得产生牛顿环干涉条纹的光学元器件的一些特性参数、用牛顿环仪可以测单色光的波长、组成牛顿环仪的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检验物体表面的光洁度和平面度.用牛顿环干涉实验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基本实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该实验中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在数据处理方法上没有一个规范和统一的方法,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沈正杰 《物理通报》2023,(8):102-105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将情境与知识联系的水平,而科学思维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必备的思维能力.以“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片段为例,论述了基于学科情境凸显科学思维的问题设计方案,以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