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对中西方“象”的概念进行了史的考察,并结合中西方各自的化背景对“象”的演进作了简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地对“意象”(形象)在异化模式中的选择、构造、形态等方面作了理论的论说。  相似文献   

2.
"意"象"在早期的古代文论中本是单独的概念,随着文学批评的逐渐丰富发展,二者也不断被赋 予不同的内涵,它们以不同的内涵对文学现象进行品评,并最终形成"意象"这样一个抽象的文学批评理念, "象"、"意"、"意象"作为一种文学特征和美学现象,影响了整个古代文论。本文即对这三个重要的文学批评理念 进行一个追本溯源的简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在标志形象设计中,包含着“意”和“形”两个方面,寻求两者的联结,实现意与形的和谐完美,是标志形象设计表达的根本目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象多意"是个别意象内部独特的一种偏义现象.所谓"一象多意" ,是指同一种"景意象"或"事意象",能用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意思想.本文以"流水意象"与"入梦意象"进行例析,除了印证"一象"能够蕴含"多意"的文学现象外,更归纳出"流水意象"与"入梦意象"典型且多元的"一象多意"意象系统.  相似文献   

5.
形合与意合     
英汉在语言学上有很多区别。本文主要讨论英汉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形合与意合的不同。英语注重形合 ,注重结构、形式 ,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 ,因而比较严谨 ;汉语注重意合 ,注重功能、意义 ,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 ,因而比较简洁。  相似文献   

6.
形合与意合是英语和汉语的主要区别之一,很多学生正是弄不清楚形合与意合在句子里的表现,导致写出的英语句子不地道。本文着重分析了形合与意合在英语和汉语句子中的表现,意在让学生在弄清这个区别的基础上写出正确、地道的英语句子。  相似文献   

7.
熊俊 《科技信息》2009,(14):21-21,24
语言学界和翻译界普遍认同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论述了英汉句法结构上的这种异质特点,阐述了这种差异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迪 《科技信息》2011,(11):I0239-I0239,I0280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关注形舍和意合这个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综观近年来的研究可以发现未采用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方法,对句子及以下层面和语篇方面的研究还明显不足,尤其以后者更为薄弱。本文提出对形合和意合的研究要完整全面,一方面,既要重视句子及以下层面的语言特点: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另一发面,也要重视在语篇方面形合和意合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9.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最明显的差异.本文在详细论述了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就英汉翻译中如何根据这种差异进行结构转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形合与意合的比较及英汉谚语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英汉谚语的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并根据其共性和个性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英汉谚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语感与英语语感训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语感是语言界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术语。在英语教学界,人们常把语感当作衡量语言水平的标准。因此,对语感的深层意义,语感在语言学习,尤其是英语训练方面的作用进行探索,就成为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角度,揭示人类寻找精神家园与文学忧患意识之间的必然联系,并进一步从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探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以及忧患意识的表现特征,从而确定在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相互交汇、碰撞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日益突出的位置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室内设计所采用的设计手法问题,依据环境媒介、物质内容具有向顾客、公众产生的述说内容、价值以产生共鸣的设计功能,提出了顺序感、协调感和纯净感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4.
以深圳“东海岸”大型滨海山地居住项目为例,通过解读该项目的总体规蚶以及各期实施中的调整过程,探讨滨海山地居住项目的生态意识问题,并总结出若干有助于提高滨海山地居住项目的开发成功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存在着严重的文本阅读障碍,这是由于从事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学者大多不能精通研究对象的语言和文化。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应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要开展中西范畴的比较研究,要切实地开展中西诗学的对话,把握对话的问题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北宋《易传》中的“寂感”说更进一步确立了其心性论的色彩,从人心之本然状态,以及心与理的关系方面,把“寂感”作为联系儒、释、道三教中心性论的桥梁和纽带,也正是在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之下,“寂感”说成为心性之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从心性论的角度确定了“寂感”说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7.
当代诗人很少有像陈衍强那样一心致力于谐趣风格的营建,他的诗不仅耐人品味也值得玩味。更可贵的是,这种谐趣源于未经雕饰的纯真,同时又赋予了他的诗以质朴的乡土气息。从陈衍强的乡村书写中,流露出来的是真情和实感,它也成为了陈衍强独特的美学标记。  相似文献   

18.
初期"西马"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的角度将初期"西马"的三个代表卢卡奇、葛兰西、布莱希特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卢卡奇的三大概念(总体性、物化、阶级意识)对整个"西马"的经典意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是对卢卡奇唤起阶级意识的具体化和深入化,而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的史诗剧,一方面是文化霸权的艺术落实,另一方面又使卢卡奇的历史总体性与最新的文艺形式--现代派相一致,从而完成了初期"西马"的美学转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艺术体操的项目特点,在反思目前专项训练早期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为了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培养艺术体操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在艺术体操专项训练早期应予以器械感训练足够的重视,采取全面提升身体能力和提高对器械运用能力两方面协调并抓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