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隐形矫治过程中,正畸医生主要根据经验法,或通过患者试穿戴情况及时调整隐形矫治器,确定分步矫治方案,此方案缺乏矫治过程中矫治器与牙齿接触产生的复杂矫正机理和生物力学理论研究。对此,从接触力学计算和仿真实验两方面展开隐形矫治生物力学研究;建立了矫治器与牙齿赫兹接触模型,从弹性、弹塑性和塑性三方面分析计算接触部位的接触面积、接触应力及其接触变形之间的关系;采用总体偏移法创建基于牙齿点云模型的矫治器模型,根据理论计算条件构建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接触力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当位移载荷和力载荷分别在0.15~0.21 mm、0.45~1 N的范围内时,牙齿移动效率最优;高于此值,牙齿承受应力过大,牙周膜和牙槽骨破损,不利于牙齿矫正;低于此值,牙齿移动效率降低,达不到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别就不存在牙槽骨吸收和存在牙槽骨吸收的情况下,以牙冠、牙核所用材料已经确定为前提,探讨了桩的弹性模量与剩余牙根内部最大主应力峰值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在不存在牙槽骨吸收的情况下,使用较高弹性模量材料制成的核和桩,都能够降低牙根内部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在存在牙槽骨吸收的情况下,牙根内部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大于不存在牙槽骨吸收的情况,这时牙桩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剩余牙根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实验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单个种植体与单个天然牙联冠修复中种植体、天然牙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的相互影响,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处理大量实验数据,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联冠修复设计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Mimics等软件建立下颌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荷载作用下尖牙牙周膜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牙槽骨吸收程度对牙周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刺穿或撕裂食物时,尖牙的牙周膜在牙颈处和牙根处存在较大的应力;随着牙槽骨吸收程度的增加,牙周膜的最大应力和位移均有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在撕裂食物时尤为明显;当牙槽骨吸收程度达到30%时,无论何种载荷,牙周膜的最大应力已达到健康牙齿的2倍,根据牙周储备力理论,此时已开始对牙周组织造成损伤,需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不同修复方法修复后牙体及修复体应力分布,比较单冠与联合邻牙联冠修复平龈残根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分布,为优化临床设计提供参考。建立包含4种单冠(S)和4种联冠(C)的有限元模型共8种,冠修复材料包括VITAMARK II(V)及Y-TZP(Y),桩材料包括玻璃纤维桩(F)和纯钛桩(T)。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双侧对称加载100N和单侧加载200N时各部分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及峰值。双侧对称加载100N时,联冠修复与单冠修复对各部分应力分布的影响不明显;而在单侧加载200N条件下,联冠修复可改变冠内应力分布,降低桩内应力峰值,相对单冠修复能降低患侧牙本质应力,提高邻牙牙本质应力。平龈残根修复时,增加邻牙做联冠,可以有效改善应力分布,尤其是在不对称载荷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仅由天然牙支持的套筒冠覆盖义齿和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下颌多数牙缺失时基牙、牙周膜、牙槽骨、义齿及义齿下黏膜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建立2个生物力学模型:仅由2颗尖牙支持的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缺失牙模型(Model 1)和由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缺失牙模型(Model 2),在垂直载荷下分析比较2种套筒冠义齿基牙、牙周膜、牙槽骨、义齿及义齿下黏膜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Model 1相比,Model 2中基牙的位移、基牙及其周围牙周膜、牙槽骨、修复体及修复体下方的黏膜所受的应力均减小,而种植体所受的应力较大.结论:在游离端缺牙区补充性地植入2枚种植体,并与天然牙联合支持套筒冠义齿对多数缺失牙进行修复,可保护余留牙及其周围支持组织,可减轻修复体所承担的应力,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7.
探讨铸造桩核冠修复重度牙体缺损的疗效。对93例共113颗重度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完善的根管及牙周治疗,一周后如无不适则予以铸造桩核冠修复,再进行为期两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经过系统临床观察,铸造桩核冠修复重度牙体缺损后,患牙功能好,疗效确切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冠和螺纹金属桩银汞核冠修复磨牙的临床适应症与修复效果.方法分别制作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比较其桩核折断、根管折断、桩松动脱落、颈缘等情况.结果两种桩核冠修复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失败率仅桩核折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磨牙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依情况选择适应症,利用两种桩核冠均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冠和螺纹金属桩银汞核冠修复磨牙的临床适应症与修复效果。方法分别制作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比较其桩核折断、根管折断、桩松动脱落、颈缘等情况。结果两种桩核冠修复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失败率仅桩核折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磨牙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依情况选择适应症,利用两种桩核冠均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冠和螺纹金属桩银汞核冠修复磨牙的临床适应症与修复效果.方法分别制作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比较其桩核折断、根管折断、桩松动脱落、颈缘等情况.结果两种桩核冠修复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失败率仅桩核折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磨牙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依情况选择适应症,利用两种桩核冠均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外伤前牙冠延长术后用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对26颗前牙外伤后断端平龈缘或位于龈下3mm以内的患牙施以冠延长术,即翻瓣术联合牙槽骨修整术,于4~6周后以纤维桩核冠修复。3个月、6个月、1a后复查,检查修复体边缘、固位情况、牙龈以及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等。结果在修复3个月后复查时,优秀20颗(76.92%),良好6颗(23.08%)。修复6个月后复查,优秀20(76.92%),良好5颗(19.23%),失败1颗(3.85%)(龈红肿,有牙周袋形成)。修复1a后复查,优秀19颗(73.08%),良好6颗(23.08%),失败1颗(3.85%)(牙槽骨吸收较明显,牙松动,探及>4mm牙周袋),修复成功率(优秀+良好)为96.16%。结论对于外伤后牙根断面平龈缘甚至在龈下的前牙,采用冠延长术加纤维桩核冠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三维等参数弹性有限单元法,考虑承台桩土相互作用,对一水泥土桩下卧土层的竖向应力进行了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成型纤维桩核和预成纤维桩联合树脂间接法制备桩核,对修复下颌前磨牙漏斗状根管的桩核适合性及抗折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2颗大小相近的单根下颌前磨牙统一制备为漏斗状根管,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平均分成两组:A组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成型纤维桩核;B组用预成纤维桩联合树脂间接法制备桩核,两组统一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每组中随机抽取1颗以垂直样本牙长轴方向制成牙切片于扫描电镜下观察两组样本牙不同部位横断界面的桩核适合性;其余样本牙包埋后通过万能试验机,以速度1.00mm/min对30°倾斜牙体功能尖进行加载并记录试件断裂时的最大载荷与折裂方式.结果:A组桩核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3个部位的根管适合性均显著优于B组;两组最大抗折载荷相比,A组(530.50±43.59)NB组(351.10±38.88)N,有显著差异(F=94.34,P0.001).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成型纤维桩核修复下颌前磨牙漏斗状根管具有较好的根管适合性和较高的抗载荷性能.  相似文献   

14.
汽轮机叶片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系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介绍了汽轮机叶片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系统,它具备完善的前、后处理和计算分析功能.采用三维八节点非协调单元进行计算,这种单元对于汽流力等弯曲载荷具有比三维八节点协调单元更高的精确度.分析系统具有易用、精确、直观的特点.对一个真实叶片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研究髓腔固位冠修复下颌第一前磨牙时,不同形态髓腔壁缺损对牙体组织和修复体所受应力的影响,为临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通过Mimics、Geomagic、UG、Hypermesh软件建立5种髓腔壁缺损形态(A组为完整髓腔壁;B组为舌侧髓腔壁;C组为颊侧髓腔壁;D组为远中髓腔壁;E组为颊舌髓腔壁)的下颌第一前磨牙髓腔固位冠修复有限元模型。加载位置位于颊尖舌斜面中心区域,载荷大小100N,方向为与牙齿长轴成45°、平行于牙体长轴。采用Abaqus软件计算分析5种髓腔壁缺损形态行髓腔固位冠修复后牙体组织和修复体的应力分布情况、von Mises应力峰值、粘结层内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Tresca应力峰值。结果表明:45°加载条件下,修复体颈部、牙体组织以及粘结层内应力水平均远远高于平行牙体长轴加载的情况;45°加载时,C组牙体组织内等效应力峰值最小,B组牙体组织内等效应力峰值最大;髓腔壁缺损使粘结层内应力水平显著提高,尤其对于近/远中侧髓腔壁缺损的情况。颊侧髓腔壁在抵抗来自颚侧的侧向力时发挥重要作用。髓腔壁的缺损使粘结层内应力水平显著提高,在长期交变外力作用下,粘结层存在失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开挖路面结构修复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构建了开挖路面结构修复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明确了修复的病害机理以及城市道路路面开挖传统原结构修复技术的缺陷.基于变形控制的敏感性分析,讨论了修复区域回填土路基与基层模量、接触面摩阻力及修复方式等因素对路表弯沉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修复区域回填土路基模量、适当向两侧开挖台阶是保证开挖路面修复后使用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变形桩是一种新的桩形。它改变了桩身截面的局部形状 ,同时具有摩擦桩和端承桩的优点。本文对大直径人工挖孔钢筋混凝土变形桩的荷载传递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 ,结果表明变形桩在承力机理上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它充分挖掘地基土的承载力 ,使单桩承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有限厚度板裂纹端部应力场、三维应力约束进行了初步探究,得到了不同试件的约束参数及相应的曲线.对一定厚度的均匀拉伸和三点弯曲的标准试件,试件的厚度越大,离面约束的面内约束范围越大.根据面内约束分析,随着试件厚度的增加,弯曲试件首先达到平面应变状态.  相似文献   

19.
超长桩施工中桩身稳定性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活动逐渐由近海向深海发展,出现了大直径、超长、深贯入的打入桩,打桩施工中采用的桩锤也随之加重.由于桩的直径大,桩壁薄,在打桩施工前或施工中更换桩锤时,伸出海底面的接桩段在自重、锤重和环境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容易产生失稳破坏.借助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桩身变形的几何非线性特性,对实际工程进行了桩的自由站立稳定性模拟分析.研究了线性算法与非线性算法在结果上的差异,并对不同的桩身倾斜度、自由站立长度以及桩顶作用水平荷载等工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线弹性算法的计算结果偏于危险,桩身倾斜度、自由站立长度以及水平荷载的大小对桩的自由站立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选用刻画土与柔性桩塑性特点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利用三维有限元对土与柔性桩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区扩展状况进行了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柔性桩对具有不同力学特性的土层 ,表现出传递荷载特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