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棱镜最小入射角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系统地讨论了棱镜偏向角与最小入射角的关系,并由MATLAB绘出最小入射角与棱镜顶角A、材料折射率n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偏向角的公式进行了推导,重点讨论了在有出射光线的情况下,三棱镜的规格参数、棱镜顶角和折射率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偏向角与入射角、棱镜顶角及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关系曲线的物理意义;最后对最小偏向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几何光学原理和计算机进行模拟,对棱镜出射光线与入射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由MATLAB得到了入射点与棱镜顶角、材料折射率及棱镜底面边长关系的曲线图。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三棱镜折射率及使用棱镜光谱仪时,对入射光线的入射点是有一定要求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做"测定棱镜玻璃折射率实验",使用的仪器是分光计.方法是:调节好分光计.把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测出其顶角和棱镜对某一单色光的最小偏向角.用下式即可计算出三棱镜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  相似文献   

5.
几何画板模拟阿贝折射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过程,相对传统教学手段,更加科学直观并动态演示。通过修改棱镜折射率和待测液体折射率的参数,通过直观几何光学分析,得到为何阿贝折射仪必须满足棱镜折射率大于待测折射率。利用程序易修改特点研究,棱镜不同顶角和考虑色散现象的模拟结果,定量研究差别。  相似文献   

6.
针对本科教学中学生关于三棱镜对光束偏折情况提出的疑惑,对光束通过三棱镜的多种偏折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入射角、折射率、棱镜顶角对出射光线偏折方向的影响,给出了三棱镜的顶角和折射率的取值范围以及入射角的取值范围对光线是否能从出射边界射出,以及出射光线的偏折方向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光束的偏向角与三棱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确定最小偏向角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测量棱镜折射率的方法——等顶角入射法,测量过程简单,准确度也较高。图1中,单色光以入射角i在棱镜ABC  相似文献   

8.
我们改革了一种建立在已知折射率,井在测定不同波长最小偏角基础之上,测量顶角60°棱镜的方法。发现顶角测定误差小于3%,用该方法补充光学实验室中所使用的其它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自胜 《物理通报》2007,(11):63-64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册结合图1指出,光线经过棱镜左右侧面两次折射后都向底面偏折,因此得出结论:光线经过棱镜折射后向底面偏折.对此有不少学生甚至老师表示怀疑:当棱镜顶角较小,且光线在棱镜左侧面入射角较大时,光线在右侧面折射后会向上偏折一次,如图2所示.此时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仍向底面偏折吗?仅利用作图似乎得不出这一结论,因此有必要作一较严密的推证.  相似文献   

10.
应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折射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熟知的最小偏向角法,还有掠人射法[1]与等顶角入射法[3].本文介绍临界法如下.按图示光路,由折射定律n棱镜折射率.i’全反射临界冷,为对应的偏向角.从几何关系可得若能求出r与、A的关系,就能测量、A计算出折射测量方法先按最小偏向法找到最小偏向角,将载物台继续朝原方向转动,边转动边观察狭缝像的移动及光强的变化,可以发现光强是愈来愈弱,狭缝像变得弥散,当望远镜的光轴与棱镜的AC面平行时,记录下左右游标读数,取下棱镜测入射光位置,可得偏向角,按常用方法测A。在一次测量…  相似文献   

11.
动态接触角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经典的Moffatt解,通过引入接触线特征参数λ给出接触线上的粘性剪切应力,导出动态接触角和接触线移动速度的关系,尝试解释文献中两种不同测量方法所得静态接触角不一致的现象,理论所揭示的动态接触角和接触线移动速度的关系曲线和以往文献中的曲线形式基本一致,通过和Hoffman试验数据的比较发现,λ与流体性质无关,是表征固壁性质的特征参数,并初步探讨了λ的数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光栅条纹最小偏向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讨论了斜入射时光栅条纹偏向角存在最小值的实验观察现象及相关原理,提出了利用最小偏向角测量光波波长和光栅常数的方法,并在实验中对最小偏向角法和垂直入射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测量三垂面棱镜角度误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实践结果证明,此方法是有效的准确的。  相似文献   

14.
本借助平行光和双面反射镜对分光计望远镜的视场角进行了分析和测量,并通过实验得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15.
光电位置传感器在转角精密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介绍了光电位置传感器(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s)PSD的工作原理及在转角精密定位中的应用.在空间环境,要求体积、功耗和重量都很小的条件下,采用PSD较好的解决了角位置控制基准——零点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钱选清 《物理学报》1987,36(11):1519-1525
本文重新推导了Glauber理论中弹性散射振幅公式。如果取直角光学位势作为零级近似,取Woods-Saxon光学位势作为正确的光学位势,发现在原来的散射振幅中,分部积分能够进一步进行下去。最后,得到了修正后的散射振幅公式,而无角度限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离子轰击入射角对溅射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基于两体碰撞近似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离子轰击入射角对溅射参数的影响,讨论了入射角与溅射产额、溅射粒子能谱、角分布和阈能的关系,并把计算结果与某些半经验公式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抛射体运动的飞行路径长度与抛射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运用Matlab可比较容易地证明,当抛射角为56.49°时,飞行路径最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两种利用干涉原理来测量平晶楔角的方法 ,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X射线衍射动力学理论,计算了晶体表面偏角对X射线双晶衍射摇摆曲线及其半峰宽的影响,得出当晶体表面向某一方向存在一定的偏角时,X射线的入射方向不同,将造成摇摆曲线位置的改变和半峰宽的变化,且其变化趋势随着入射角的变小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反射峰的半峰宽增大,并向高角方向漂移,采用掠入射的不对称衍射方式时,偏角的影响更为明显。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