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晚冰期以来海面上升对长江中、下游河段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冰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发生了强烈的河床泥沙溯源加积和水位上升。地质、地貌和古水文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末次冰期以后的海面上升影响所致。本文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重建了距今12100年以来海面上升对长江中、下游河段的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2.
末次冰期旋迴兰州黄土剖面与南极东方站冰岩芯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临夏市北塬阶地剖面的磁化率曲线与南极东方站2083m冰岩芯的同位素曲线变化趋势十分吻合,剖面厚35m,马兰黄土之下出现5层古土壤,上部3层(S_(1-a),S_(1-b),S_(1-c))对应末次间冰期的3个温暖阶段,末次冰期的间冰段(南极冰岩芯的C阶段)在北塬黄土剖面中有清楚的反映,形成3层古土壤和两层黄土,剖面底剖已属于倒数笫二次冰期,发现有耐干冷的哺乳动物和软体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一种新的微乳体系,用于微乳液相色潜同时分析吴茱萸药材中的辛弗林、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用甲醇超声提取方法制备样品,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酸度、添加剂等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到最佳微乳体系的组成为:3.0%SDS-6.0%正丁醇-0.6%正辛烷-1.0%甲酸-1.2%乙腈-88.2%水.选择Diamonsil ...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其一次电池的产量已远超过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一,且二次电池产量也仅居日本和韩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三.2004年中国的电池产量超过280亿只(占全球电池供应量的25%),其中锂电池为9.4亿只、镍镉电池为10亿只、镍氢电池为8亿只、碱性电池为220亿只;2005年中国的的电池产量超过230亿只,继续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产量分别为190亿只和37亿只(即锂离子电池为22亿只、镉镍电池10亿只和氢镍电池5亿只).由于欧盟委员会颁布了电池指令(2002/525/EC),生产者责任制的逐步实施,西方国家的电池生产企业正面临日趋严格的环保压力,迫使美、日等国的电池产业向中国等欠发达国家转移,在中国的长三角、环渤海湾或珠三角地区独资设厂、控股或参股中国电池企业.仅珠三角地区目前就有数十家产值过亿元的知名电池企业,如深圳比亚迪股份公司、深圳比克电池公司、深圳雄韬电源科技公司、深圳今星光实业公司、深圳豪鹏科技公司、东莞市迈科科技公司、金霸王(中国)有限公司、东莞高力电池公司、广东汤浅蓄电池公司、日本TDK电池、江门市三七电池公司、佛山市南海新力电池公司,此外,还有很多未进入电源行业统计数据的小型二次电池企业.据估计,大型电池企业的废品率一般在1%~3%、极片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1%~2%,而小型企业的残次品率更高.以2005年为例,中国二次电池行业的废品在1亿只左右,约重3000吨,按钴镍含量20%计算,其价值在3亿元左右,但对于电池企业而言,建立专门的废品处理工厂是不经济的,而一般采用定期挂牌拍卖方式处理,然而采用传统的选冶工艺,难以满足废旧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在经济性、生态性、高效性、综合性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此外,随着手机型号的变更,大量库存电池也需要物尽其用.佛山市南海邦谱镍钴技术有限公司是创建于2003年的专业从事各种废旧镍氢、镍镉、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废镍、废钴回收与处理的再生资源技术企业,总占地面积达50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000万,各类高精加工和自主创新设备(专利号:200620059829.X)约100余套,经过近4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库存二次电池再利用、废旧二次电池拆解及其再资源化的废镍钴原料供应商之一.公司现有员工约100余人,其中专职技术人员20余名,分别来自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院校.公司创建伊始就严格按照ISO9001:2000、ISO14001:2004的要求1进行生产和管理.凭借专业化、有序化的生产管理,目前电池月回收量达1000万只,废镍、废钴月处理利用量达300吨,2006年产值突破1.2亿元.自2007年1月以来,佛山市南海邦普镍钴公司与清华大学核研院正式建立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和改进废旧镍氢、锂离子电池拆解技术,拟建一座年处理3000吨含20%镍的电池废料中试基地;并在清华大学核研院设立"清华核研院-镍钴技术奖学金",奖励从事循环经济和环保事业的优秀人才.目前已成功设计了废旧镍氢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成套技术和生产设备,且在锂离子聚合物回收资源再生及无害化处理工艺方面已获得重大突破,并投资1000万元建设邦普镍钴技术研发中心,将拥有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X射线粉体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先进检测仪器.2007年4月19日,国家科技部社发司资环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科技局等各级领导曾莅临公司视察工作,对公司的未来战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本文拟以废旧二次电池的拆解与回收处理为例,着重介绍佛山市南海邦普镍钴公司在库存电池的再利用、废旧电池的拆解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锰矿石中主量、次量和痕量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锰矿石样品经碱熔融和盐酸浸取后,选用SeaSpray雾化器和旋流雾室,选定了待测元素的分析线,优化了样品提升速率、载气压力、入射功率和冷却气流速;研究了基体效应,认为大量存在的易电离元素钠(3.5 g/L)使得各元素间的相互影响可以忽略;研究了酸度效应,随着酸度的增加,每个待测元素的净光强均略有下降.该方法用于4种标准物质GBW07262 ~GBW07264和No.5406-90的实际分析,Mn、Fe、Si、Al、Ca、Ba、Mg、K、Cu、Ni、Zn、P、Ti的测定值与标称值吻合,RSD(n=7)为0.1% ~6.8%;Co、Cr、V、As、Pb的回收率为92% ~110%,RSD(n=7)为0.1% ~3.4%.该方法可极大地提高锰矿石中多元素测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本质上认识和了解大气氧化反应进程以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实验室模拟烟雾箱系统.将质子转移反应质谱、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及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等特色质谱检测系统与烟雾箱结合,用于大气氧化反应气相和粒子相产物的定量与定性分析.通过一系列表征实验获得了该系统的基本参数,如烟雾箱内温度和光强特征,气体化合物和颗粒物的壁损耗速率,零空气的背景反应性及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臭氧氧化α-蒎烯定量化实验和OH启动异戊二烯光氧化反应的定性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该系统能够满足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气相和粒子相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定量化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李艳秋  刘淑萍  郝策  王泽新  邱介山 《化学学报》2009,67(23):2678-2684
应用原子与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五参数Morse势(5-MP)方法对氢原子在Ni(111)表面和次表面以及Ni(211), (533)台阶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得到了氢原子在上述各面的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和本征振动频率. 计算结果表明, 在Ni(111)面上, 氢原子优先吸附在三重位, 随着覆盖度的增加会吸附在次表面八面体位和四面体位. Ni(211), (533)的最优先吸附位都是四重位, 当氢原子的覆盖度增大时占据(111)平台的三重吸附位. 靠近台阶面的吸附位受台阶和平台高度的影响很大. 此外, 我们计算了氢原子在各表面的不同吸附位的扩散势垒, 获得氢原子在各表面的最低能量扩散通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2,2′-(1,2-亚乙基双氮次甲基)二喹啉及其与Cu2+、Zn2+、Ni2+、Mn2+配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及核磁共振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M.L.(ClO4)2·H2O(M=Cu2+、Zn2+、Ni2+、Mn2+离子;L=C22H18N4)。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由六次甲基四胺与H3PW12O40·nH2O,H4SiW12O40·nH2O和H4GeW12O40·nH2O 形成的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电荷转移盐,并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固体中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表明,三种电荷转移盐的倍频效应分别为KH2PO4(KDP) 的0 .17 ,0 .25 和0 .06 倍;三阶非线性系数分别为6.2 ×10- 13esu,8 .1 ×10 - 13esu和4 .3 ×10 - 13esu。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由六次甲基四胺与H3PMo12O40·nH2O,H4SiMo12O40·nH2O 和H4GeMo12 O40·nH2O 形成的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电荷转移盐,并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六次甲基四胺分子中有两个N 原子参与盐的形成,固体中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表明,三种电荷转移盐的倍频效应分别为KDP和0.02 ,0 .11 和0.06 倍。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报道2,2′-(1,2-亚乙基双氮次甲基)二喹啉及其与Cu2+、 Zn2+、 Ni2+、 Mn2+配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及核磁共振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M.L.(ClO4)2·H2O(M=Cu2+、 Zn2+、 Ni2+、 Mn2+离子;L=C22H18N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